文章目录
- IP报文结构
- 分片
IP报文结构
-
4位版本号(version): 指定IP协议的版本, 对于IPv4来说, 就是4.
-
4位头部长度(header length): 类似于TCP4位首部长度,通常填的是0101(十进制5)
-
16位总长度(total length): IP数据报整体占多少个字节.这用于报文和有效载荷的分离,向上交付,解决粘包问题。
-
8位协议: 表示上层协议的类型。这用于决定向上交付的时候自己的有效载荷应该交付给谁(TCP/UDP),这是由上层协议填的,自然也就传送给对等的协议。
分片
- 以下部分有关IP报文分片
首先,IP分片不是大多数情况,只有在某些条件下会进行分片。
- 那为什么会分片呢?
数据链路层一次可以往网络里发送的数据大小是有限制的:
MTU = 1500byte
如果报文太大的话,就要解决如何传输的问题。
这里就会用到IP分片,并且分片后的每个IP报文都需要带有相同的报头(相当于寄大件快递时,可能会拆分成几个快递,都需要添加相同的目的地址)
- 分片成功了,还需要考虑组装的问题
对于传输层来说,它只需要做出决策就行了,不会管下层的网络层如何做到。
所以分片和组装都是在网络层IP解决的。每个层次有每个层次不同的任务,这个部分就是网络层负责。
而组装的过程,就是根据13位片偏移进行升序排序即可。
- 分片的风险
由于分成了多个包,那么丢包的概率自然也会上升。如果丢了其中一个包,整个组装的包都会丢掉,由传输层进行重传。
所以并不建议分片,会增加丢包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前面说分片不是大部分情况。
- 既然分片有风险,如果不想分片,是由谁决定?
很明显这是由传输层说了算,因为发多少、怎么发都是由传输层决定的,既然一次IP报文最大是一个MTU,那传输层一次不传超过MTU的数据,不就可以降低分片的概率了吗?
总的来说,传输层和网络层的分工就很明显了:决策VS执行。
介绍完分片,以下的字段就很好理解了:
-
16位标识(id): 唯一的标识主机发送的报文. 如果IP报文在数据链路层被分片了, 那么每一个片里面的这个id都是相同的。所以这个字段的功能是把标识相同的报文聚在一起。
-
13位分片偏移(framegament offset): 标识本报文的有效载荷,在原始报文有效载荷中的偏移量。所以这个字段的功能是把所有标识一样的报文组合在一起。
这个字段还可以甄别是否丢包的情况,因为如果没有丢包,本报文的偏移量加上上一个报文偏移量肯定是下一个报文的偏移量,如果不符合肯定就是丢包了。但是也会怕最后一个报文丢包,因为无法得知偏移量是否匹配。但是不是有16位报文长度吗?按照这个长度不就可以得知总长度是否符合吗?这是错的,因为这个16位总长度代表的仅仅是本报文的长度,和整个组装后的报文长度是不一样的。但是,接下来的3位标志字段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3位标志字段: 第一位保留(保留的意思是现在不用, 但是还没想好说不定以后要用到). 第二位置为1表示禁止分片, 这时候如果报文长度超过MTU, IP模块就会丢弃报文,十分强硬。 第三位表示"更多报文", 如果置1了,代表后面还有更多分片,反之则没有。所以可以用来解决上述的 “最后一个报文是否收到” 的问题。
有了最后一个标志位,即可表示所有分片报文是否收全。 -
接收数据的一方,如何得知收到的报文是分片的一方还是独立的一方?
可以根据13位片偏移得知:如果为0,就是未分片;如果不为0,就是分片。
那如果分片了,并且是第一个分片呢?偏移量不也为0?
可以根据3位标志:如果符合第一个分片,那后续必定会有其他分片,所以该字段的最后一位必定为1。
- 32位源地址和32位目标地址: 表示发送端和接收端.
- 8位生存时间(Time To Live, TTL): 数据报到达目的地的最大报文跳数. 一般是64. 每次经过一个路由, TTL-= 1, 一直减到0还没到达, 那么就丢弃了. 这个字段主要是用来防止出现路由循环
- 16位头部校验和: 使用CRC进行校验, 来鉴别头部是否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