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C语言风格类型转换
二、C++风格类型转换
1.static_case
2.reinterpret_case
3、const_case
4、dynamic_case
三、RTTI
总结
一、C语言风格类型转换
在C语言中,如果赋值运算符左右两侧类型不同,或者形参与实参类型不匹配,或者返回值类型与接受返回值类型不一致时,就需要发生类型转换,C语言一共有两种形式的类型转换
1、隐式类型转换 :编译器在编译阶段自动进行,能转就转,不能转就编译失败
2、显示类型转换 :需要用户手动转换
无论是隐式类型转换还是显式类型转换,都是要产生临时对象的,并不会修改原来的对象
整型之间的转换 :由占用内存小的转换为大的叫做提升
大的转换成小的叫做截断
二、C++风格类型转换
C++提出自己的类型转换风格的原因是:
1、隐式类型转换可能在一定的情况下出现问题,例如精度丢失
2、显示类型转换将所有的情况都混合在一起,代码不够清晰,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C++提供了四种类型转换
1.static_case
static_case类似于上面的隐式类型转换,不能将两个不相关的类型进行转换
void test_static_case()
{
int i = 0;
double j = static_cast<double>(i);
double* m = reinterpret_cast<double*>(&i);
}
2.reinterpret_case
reinterpret_case类似与上面的强制类型转换,它通常为操作数的位模式提供较低层次的重新解释,用于将一种类型转换为另一种不同的类型
不过类型并不相关不能转换,就如同C语言的强制类型转换
void test_reinterpret_case()
{
int* p = reinterpret_cast<int*>(new Node);
Node n;
int m = reinterpret_cast<int>(n);
}
指针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下面的就会报错
3、const_case
const_case最常用的用途就是删除变量的const属性,方便赋值
它本质与reinterpret_case相同,都是强制类型转换,不过C++将其分离出来,目的是提醒,将会修改常量。
void test_const_case()
{
const int a = 20;
int* p = const_cast<int*>(&a);
*p = 3;
//跟vs下的情况类似
cout << a << endl;
cout << *p << endl;
}
我们使用了p去修改常量,那么输出结果是什么呢?
这时很多同学就会疑惑,为什么是20,3我明明已经修改了a的值?
这是因为a被声明为常量,编译器就会作出一定的优化,将a存储到寄存器或者直接变成宏,因为并不涉及到值的修改,而我们通过指针去修改a,修改的是在内存中的a,而在寄存器中保存的a的值并没有被影响,所以,输出结果是20,3
4、dynamic_case
dynamic_case并不属于C语言的两种类型转换的范畴,因为它并不会产生临时对象
所谓的向上转换就是切片,派生类对象转换为基类对象
向下转换与向上转换相反,它是基类转换为派生类
在多态时我们知道,要传基类或者派生类,用基类的指针或者引用来接收,对于引用来说,这里并不考虑,因为C++默认不支持将一个类的对象赋值给另一个类
基类指针可能是指向基类也可能指向派生类,有时我们想要调用派生类自己的成员时,就需要将它强制转换为派生类指针,但是这种转换是不安全的,我们无法知道,指向的是基类还是派生类,如果指向的是基类,我们强制类型转换,就会出现越界的问题,所以为了区分这种情况,出现了dynamic_case
注意:
class A
{
public:
virtual void func() {}
int _a = 0;
};
class B : public A
{
public:
int _b = 0;
};
//func 是为了实现多态
void func(A* pa)
{
B* pb = dynamic_cast<B*>(pa);
if(pb)
{
cout << "转换成功" << endl;
cout << pb->_a << " : " << pb->_b << endl;
}
else
{
cout << "转换失败" << endl;
cout << pa->_a << endl;
}
}
void test_dynatic_case()
{
A a;
B b;
func(&a);
func(&b);
}
三、RTTI
总结
以上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本文仅仅简单介绍了C++的类型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