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之 119个工具 (2)》
- 1.专家判断
- 2.引导技术:
- 3.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 4.会议:
- 5.分析技术:
- 6.变更控制工具:
- 7.访谈:
- 8.焦点小组会议:
- 9.引导式研讨会:
- 10.群体创新技术:
- 11.群体决策技术:
- 12.问卷调查:
- 13.观察:
- 14.原型法:
- 15.标杆对照:
- 16.系统交互图:
- 17.文件分析:
- 18.产品分析:
- 19.备选方案生成:
- 20.分解:
1.专家判断
具有专业知识或专业培训经历的任何小组或个人
o可以借助专家判断金额专业知识来处理本过程中所有技术和管理问题
o获取专家判断的渠道:
组织内的其他部门
专业与技术协会,行业团体
顾问,干系人(包括客户或发起人),主题专家(SME)
PMO
o运用于哪些过程
制定项目章程 |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 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 | 监控项目工作 |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 |
---|---|---|---|---|
结束项目或阶段 | 定义范围 | 创建 WBS | 定义活动 | 规划范围管理 |
规划进度管理 | 估算活动资源 |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 规划成本管理 | 估算成本 |
制定预算 | 规划人力资源管理 | 控制沟通 | 规划风险管理 | 识别风险 |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 | 实施定量风险分析 | 规划风险应对 | 规划采购管理 | 实施采购 |
识别干系人 | 规划干系人管理 | 控制干系人参与 |
2.引导技术:
引导技术广泛应用于各项目管理过程
是引导者可以用来帮助团队或个人完成项目活动的关键技术
头脑风暴
冲突处理
问题解决
会议管理
运用于哪些过程
制定项目章程 |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 结束项目或阶段 |
---|---|---|
3.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为项目管理提供自动化工具,是项目管理的专用信息系统和基本工具,如进度计划,工作授权系统,配置管理系统,信息收集与发布系统,或进入其他在线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界面
也可用于自动收集和报告关键绩效指标(KPI)
-项目管理系系统系统,既是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的输入-事业环境因素的一部分,又是该过程的工具与 技术
-运用于哪些过程
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 | 监控项目工作 |
---|---|
4.会议:
在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时,可以通过会议来讨论和解决项目的相关问题
参会者可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团队成员,以及与所讨论问题相关或受该问题影响的干系人
应该明确每个参与者的角色,确保有效参会
会议分为以下三类:交换信息,头脑风暴,方案评估或方案设计,制定决策
不要混合各种会议类型,会前准备,会中记录,会后跟踪
方式最好面对面,可以远程视频或音频会议
运用于哪些过程
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 | 监控项目工作 |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 | 结束项目或阶段 | 规划范围管理 |
---|---|---|---|---|
规划进度管理 | 规划成本管理 | 规划质量管理 \规划人力资源管理 | 规划沟通管理 | |
控制沟通 | 规划风险管理 | 控制风险 | 规划采购管理 | 识别干系人 |
规划干系人管理 | 控制干系人参与 |
5.分析技术:
o根据可能的项目或环境变量的变化,以及它们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分析技术来预测潜在后果
回归分析,因果分析,根本原因分析,失效模拟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储备分析,趋势分析,差异分析
分组方法,预测方法,挣值管理(EVM)
o运用于哪些过程:在规划干系人管理中,是比较干系人当前参与程度与计划参与程度。干系人参与评 估矩阵(不知晓,抵触,中立,支持,领导)。C-当前参与程度:D-所需参与程度
监控项目工作 | 规划进度管理 | 规划成本管理 | 规划风险管理 | 实施采购 |
---|---|---|---|---|
规划干系人管理 |
6.变更控制工具:
配置管理系统(包含变更控制系统)
配置管理系统集中管理项目内已批准的变更与基准
重点关注可交付成果和各个过程的技术规范
配置管理活动:
√配置识别:选择与识别配置项
√配置状态记录:批准配置识别清单,变更实施状态,配置变更请求的状态
√配置核实与审计:保证项目配置项组合的正确性,配置文件所规定的功能要求都已实现
包含变更控制系统:变更控制系统重点关注于识别,记录和控制项目和产品基准的变更,包 含文书工作,跟踪系统,审批层次
运用于哪些过程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 | ||||
---|---|---|---|---|
7.访谈:
o通过与干系人直接交谈来获取信息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方法
提出预设和即兴的问题,并记录他们的回答
通常采取"一对一"的访谈
有助于识别和定义项目可交付成果的特征和功能
干系人愿意且能说清楚需求
o运用于哪些过程
收集需求 | 识别风险 | 实施定量风险分析 | ||
---|---|---|---|---|
8.焦点小组会议:
o把预先选定的干系人和主题专家集中在一起,了解他们对所提议产品,服务或成果的期望和态度
群体访谈而非一对一访谈
可以有 6-10 个被访谈者参加
针对访谈者提出的问题,被访谈者之间展开互动式讨论,以求得到更有价值的意见
寻求集体意见,而非个人意见
需要专业主持人
o运用于哪些过程
收集需求 | ||||
---|---|---|---|---|
9.引导式研讨会:
o通过邀请主要干系人一起参加会议,对产品需求进行集中讨论与定义
方式:群体互动
对象:主要跨职能干系人
目的:对产品需求进行集中讨论与定义
优点:快速定义跨职能需求和协调干系人差异:有助于建立信任,改进关系,改善沟通:有利于参加者达成一致意见:比单项会议更快的发现和解决问题
联合应用开发:用于软件行业。业务主题专家和开发团队集中在一起,来改进软件开发过程
质量功能展开(顾客声音):用于制造行业。可以帮助确定新产品的关键特征:从收集客户需求开始,客观的对这些需求进行分类和排序,并为实现这些需求而设定目标
o运用于哪些过程
收集需求 | 定义范围 | |||
---|---|---|---|---|
10.群体创新技术:
通过群体的集思广益活动,来明确产品和项目需求的技术。出了德尔菲技术,其它技术都与头脑风暴 有关
德尔菲技术:
√用来获得专家意见的常用方法,减少偏见和个人意见对结果的不合理影响 √用途多:风险,范围,时间,成本,质量
√使用问卷征求意见,然后收集各匿名专家的意见
√遵守下列基本规则:一人一票,背靠背,匿名,旨在取得一致意见
√反馈给各位专家,请他们再次发表意见
头脑风暴:
√用来产生和收集对项目需求与产品需求的多种创意的一种技术
√本身不包含投票或排序,但常与包含该环节的其他群体创新技术一起使用
√基本规则:庭外判决,各抒己见,追求数量,探索取长补短和改进办法,专家的选 取应考虑有不同的专业背景,领导人不应参加
名义小组技术:
√通过投票来排序最有用创意,以便进一步的头脑风暴和排序
√小组成员独立思考,写下备选方案与意见,然后陈述
√管理者有权决定接受或拒绝方案
√结构化的头脑风暴法的深化应用
概念/思维导图:把从头脑风暴中获得的创意整合成一张图的技术,以反映创意之间的共性 与差异,激发新创意
亲和图:用来对大量创意进行分组的技术,以便进一步审查和分析,依据相似性进行分类
运用于哪些过程
收集需求 | ||||
---|---|---|---|---|
11.群体决策技术:
o为达成某种期望结果,而对多个未来行动方案进行评估
群体决策技术可用来开发产品需求,以及对产品需求进行归类和优先排序
o群体决策原则:
一致同意原则
大多数原则,相对多数原则
独裁
o运用于哪些过程
收集需求 确认范围 |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 估算成本 | ||
---|---|---|---|---|
12.问卷调查:
通过设计书面问题,向为数众多的受访者快速收集信息。如果受众众多并且分散,需要快速完成调查,并想要 使用统计分析法,就适合采用这种方法
运用于哪些过程
13.观察:
直接查看个人在各自环境中如何执行工作(或任务)和实施流程
适用于产品使用者难以或者不愿意清晰说明他们的需求时
可以通过旁站式或者体验式(参与式)来观察
运用于哪些过程
收集需求 | ||||
---|---|---|---|---|
14.原型法:
o在是收集制造预期产品之前,先造出该产品的使用模型,并据此征求对需求的早期反馈
使得干系人可以体验最终产品的模型,而不是仅限于讨论抽象的需求描述
支持渐进明细理念
o运用于哪些过程
收集需求 | ||||
---|---|---|---|---|
15.标杆对照:
o将实际或计划的做法(如流程和操作过程)与其他可比(有可比性)组织的做法进行比较,以便识别最佳实践,形成改进意见,并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既可用于产品,又可用于过程
既可在实施组织内部也可在外部
如果使用不当,将对项目造成危害
o运用于哪些过程
收集需求 | 规划质量管理 | |||
---|---|---|---|---|
16.系统交互图:
o对产品范围的可视化描述,显示业务系统(过程,设备,计算机系统等)及其与人和其他系统之间的 交互方式
是范围模型的一个例子
显示了业务系统的输入,输入提供者,业务系统输出和输出接受者
o运用于哪些过程
收集需求 | ||||
---|---|---|---|---|
17.文件分析:
o通过分析现有文档,识别与需求相关的信息,来挖掘需求
o可以分析的文档包括:
商业计划,营销文献,协议,建议邀请书
现行流程,政策,程序和法规文件(如法律,准则,法令等)
逻辑数据模型,业务规则库,业务流程或接口文档应用软件文档,用例,其他需求文档,问题日志
o运用于哪些过程
收集需求 | ||||
---|---|---|---|---|
18.产品分析:
o把高层级的概括性的产品描述转变为有形的可交付成果
o主要适用于以产品为交付成果的项目(区别于提供服务或成果的项目)
产品分解,系统分析,系统工程,需求分析
价值工程: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进行的价值与成本革新活动
价值分析:开始量产后,详尽分析降低成本或提高利润的改善点
o运用于哪些过程
定义范围 | ||||
---|---|---|---|---|
19.备选方案生成:
o制定尽可能多的潜在可选方案的技术,用于识别执行项目工作的不同方法
头脑风暴,横向思维,备选方案分析
o运用于哪些过程
定义范围 | ||||
---|---|---|---|---|
20.分解:
是一种把项目范围和项目可交付成果逐步划分为更小,更便于管理的组成部分的技术
分解方法:自上而下逐层分解,使用组织特定的指南,使用 WBS 模板
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每个要素必须为可交付成果名称(第二层可以是阶段名称)
表达形式:图形式,目录式
一般分解为 4-6 层比较合适
运用于哪些过程
创建 WBS | 定义活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