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图像的基本名词解释:
位深度:
在记录数字图像的颜色时,计算机实际上是用每个像素需要的位深度来表示的。黑白二色的图像是数字图像中最简单的一种,它只有黑、白两种颜色,也就是说它的每个像素只有1位颜色,位深度是1,用2的一次幂来表示;考虑到位深度平均分给R, G, B和Alpha,而只有RGB可以相互组合成颜色。
8位颜色的图,每个存储1个像素一般可存放8位二进制。也就是8个01进行排列组合,排列组合的结果有2的8次幂=256种颜色。我们把每个像素可表示颜色的2的幂指数称为深度。
像素:
8bit(位)=1Byte(字节)
一个像素占多大内存 多少字节取决于需要存储一个像素的多少信息,以及是否采用了压缩技术。
如果是非黑即白的二值图像,不压缩的情况下一个像素只需要1个bit。
如果是256种状态的灰度图像,不压缩的情况下一个像素需要8bit(1字节,256种状态)。
如果用256种状态标识屏幕上某种颜色的灰度,而屏幕采用三基色红绿蓝(RGB),不压缩的情况下一个像素需要占用24bit(3字节),这个就是常说的24位真彩色。
图像大小的计算:
图像大小=像素总数*位深度(bit)/8(Byte)
Example:(bmp格式是未压缩的,jpe图片有压缩,不可行)
图像大小=1920X1080X24=49766400bit
=49766400bit/8=6220800Byte(字节)
=6220800Byte/1024=6075K=6075K/1024=5.93M
分辨率:
单位英寸的像素数:
计算方法:
720P:分辨率1280720
1080P:分辨率19201080
2K:分辨率20481080
4K:分辨率40962160
其中P表示视频像素总行数,例如720P视频有720行像素数。 其中K表示视频像素总列数,例如2K表示视频有2048列像素数。 MP代表像素总数,指像素的行数(P)与列数(K)相乘后的一个结果(百万像素)。
帧率
帧率,FPS,全称Frames Per Second。指每秒传输的帧数,或者每秒显示的帧数,一般来说,帧率影响画面流畅度,且成正比:帧率越大,画面越流畅;帧率越小,画面越有跳动感。 一个较权威的说法:当视频帧率不低于24fps时,人眼才会觉得视频时连贯的,称为“视觉暂留”现象。因此,才有说法:尽管帧率越高越流畅,但在很多实际应用场景中24fps就可以了。
24fps 24fps是以前将视频信号传输到胶片时被广泛使用的帧速率,也是常用的标准帧速率。现如今,大多数电影也依然采用24fps帧速率。如果您想制作短剧、短片,或者是电影视频,都可以使用24fps的帧速率。
30fps 30fps通常是新闻、电视剧以及网络上看到的许多视频所使用的帧速率,也是比较常用的帧速率之一。如果您平时录制一些视频,想分享到网络上的,可以选择使用30fps帧速率。
60fps 60fps可以提供更加平滑、流畅的画面运动,是现在一些高端的高清电视以及一些游戏所广泛使用的帧速率
刷新率:
屏幕刷新率是屏幕在每秒钟能刷新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你在游戏中能够获得超过200帧的画面,但是由于显示器刷新率只有30Hz,只能“抓取”其中的30帧进行显示,最终你所看到的画面也是30帧。
屏幕刷新率越高,你在每秒钟内就能看到越多的画面,因此对你来说,画面也就更加“流畅”、“清晰”。
参考资料: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641489/article/details/114024292
https://blog.csdn.net/xiaozaq/article/details/109030764
https://zhuanlan.zhihu.com/p/41344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