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分析】topsis评价 原理+完整MATLAB代码+详细注释+操作实列
文章目录
1、TOPSIS法的原理
2、TOPSIS法案例分析
3.建立模型并求解
3.1数据预处理
3.2代码实现数据预处理
3.3 本案例中数据预处理的运用
4.计算距离和评价指标
4.1 代码
4.2 运行结果
5.总结
1、TOPSIS法的原理
设多属性决策方案(单元)为D={d1,d2,…,dm},衡量方案优劣的属性变量为x1,x2,…,xn,这些方案D中的每个方案di(i=1,2,…)的n个属性构成向量[ai1,ai2,…,ain],将其作为n维空间的一个点,能唯一地代表方案di。
正理想解C*是一个方案D中不存在的虚拟最佳方案,它的每个属性都是决策矩阵中该属性的最优值;而负理想解C0则是虚拟的最差方案,它的每个属性都是决策矩阵中该属性的最差值。
评价与决策原理:将D中每个备选方案di与正理想解C*和负理想解C0的距离进行比较,既靠近C*,又远离C0的方案是D中最优方案,并且可以据此排定D中各个备选方案的优先序。
原理中距离的选取不同,也会影响排序和评价,TOPSIS法常用的是欧几里得距离。
2、TOPSIS法案例分析
为了客观评价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状况和各研究生院的教学质量,国务院学位办组织过一此研究生院的评估。为了取得经验,先选了5所研究生院,收集有关数据进行了式评估,表1给出了部分数据。
i院\指标j
人均专著x1(本/人)
生师比x2
科研经费x3(万元/年)
逾期毕业率x4(%)
1
0.1
5
5000
4.7
2
0.2
6
6000
5.6
3
0.4
7
7000
2.3
4
0.9
10
10000
2.3
5
1.2
2
400
1.8
符 号
说 明
i
研究院标号;i=1,2,3,4,5;
j
评价指标标号,j=1,2,3,4;
aij
第i研究院的第j指标的数据;
bij
aij的规范化后的数据;
cij
加权规范数据;
wj
第j指标的权重,j=1,2,3,4;
cj*
正理想解的第j指标;
cj0
负理想解的第j指标;
si*
第i研究院与正理想解的距离;
si0
第i研究院与负理想解的距离;
fi*
第i研究院的排序指标
3.建立模型并求解
3.1数据预处理
属性值具有多种类型,包括效益型,即越大越好;成本型,即越小越好;区间型,即属性值落在某个区间最佳。
数据规范化的必要性: (1)属性的上述不同类型值放在同一个表中(矩阵)中不便处理,即不变直接从数值大小区分优劣;(2)非量纲化,多属性评估与决策的难点就是属性值的不可公度性,即每一列都有不同计量单位,需要排除量纲的选用对决策和评估的影响;(3)归一化,属性值表中不同指标的属性值数值大小差别比较大(可能是科学计数法造成),为了直观,更为了便于采用各种多属性决策与评估进行评价,需要把属性表中不同属性数值归一化,即把表中数据都处理到[0,1]区间上。
效益型数据处理(即越大越好)规范化公式(也归一化)
成本型数据处理(即数据越小越好)规范化公式
区间型数据处理公式
3.2代码实现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方法:线性归一化
%a为处理数据矩阵 u为选择处理方法 1为效益型 2为成本型 3为区间型 qujian为效益形中的最优属性区间 rennai为忍耐上下限区间
function b=topsis(a,u,qujian,rennai)
am1=min(a);am2=max(a);
% 效益型数据处理(即数据越大越好)
if u==1
b=(a-am1)./(am2-am1);
% 成本型数据处理(即数据越小越好)
elseif u==2
b=(am2-a)./(am2-am1);
% 区间型数据处理
elseif u==3
n=length(a);
for k=1:n
if a(k)>=rennai(1)&a(k)<qujian(1)
b(k)=1-(qujian(1)-a(k))/(qujian(1)-rennai(1));
elseif a(k)>=qujian(1)&a(k)<=qujian(2)
b(k)=1;
elseif a(k)>qujian(2)&a(k)<=rennai(2)
b(k)=1-(a(k)-qujian(2))/(rennai(2)-qujian(2));
else
b(k)=0;
end
end
end
3.3 本案例中数据预处理的运用
本案中,人均专著就是效益型指标;科研经费是成本型指标;逾期毕业率是效益型指标;而生师比是区间型指标,因为生师比太大,一个老师所带研究生太多,就越糟;生师比越小也越浪费教师资源,情况也越糟。设最优区间为[5,6]。逾期毕业率为成本型指标。
A=[0.1 0.2 0.4 0.9 1.2;
5 6 7 10 2;
5000 6000 7000 10000 400;
4.7 5.6 6.7 2.3 1.8];
A=A';
a1=A(:,1);a2=A(:,2);a3=A(:,3);a4=A(:,4);
b1=topsis(a1,1);
b2=topsis(a2,3,[5,6],[2,12]);
b3=topsis(a3,2);
b4=topsis(a4,2);
[b1,b2',b3,b4]
运行结果:
i院\指标j
人均专著x1(本/人)
生师比x2
科研经费x3(万元/年)
逾期毕业率x4(%)
1
0
1
0.5208
0.4082
2
0.0909
1
0.4167
0.2245
3
0.2727
0.8333
0.3125
0
4
0.7273
0.3333
0
0.8980
5
1
0
1
1
4.计算距离和评价指标
4.1 代码
A=[0.1 0.2 0.4 0.9 1.2;
5 6 7 10 2;
5000 6000 7000 10000 400;
4.7 5.6 6.7 2.3 1.8];
A=A';
a1=A(:,1);a2=A(:,2);a3=A(:,3);a4=A(:,4);
b1=topsis1(a1,1);
b2=topsis1(a2,3,[5,6],[2,12]);
b3=topsis1(a3,2);
b4=topsis1(a4,2);
I=[1 1/3 2 3;3 1 4 2;1/2 1/4 1 2;1/3 1/2 1/2 1];
[x,y]=eig(I);
w1=x(:,1);
w=w1/sum(w1);
c1=b1*w(1);c2=b2'*w(2);c3=b3*w(3);c4=b4*w(4);
C=[c1,c2,c3,c4];
cx=[0.2494 0.4814 0.1482 0];
cL=[0 0 0 0.1210];
for k=1:5
s1(k)=dist(C(k,:),cx');
s2(k)=dist(C(k,:),cL');
end
f=s2./(s1+s2);
[s1',s2',f']
4.2 运行结果
研究院
正理想解距离S*
负理想解距离s0
综合指标f
1
0.2640
0.4929
0.6512
2
0.2442
0.4949
0.6696
3
0.2230
0.4270
0.6570
4
0.3760
0.2425
0.3920
5
0.4964
0.2901
0.3688
5.总结
根据表5,5个研究院综合评价的优劣顺序为 2 3 1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