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果上一章没怎么看懂,那么本章就放弃吧。好了,本章一起看看装饰器的另一种用法,带参数的装饰器。
废话
总结一下,经过前一章的学习,其实不难看出,装饰器的模板其实就是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肆意妄为的修改,想怎么添加就这么添加,只要符合你的需求,不报错即可。
例子--带参数的装饰器(参数运用)
def name(fun):
def inner(*args,**kwargs):
res = fun(*args,**kwargs)
return res
return inner
@name
def test01(a):
return a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test01("托马"))
❝
马某:上述例子是带参数的装饰器吗?
张某:不是
马某:那为什么要写出来
张某:我怕你忘记了
❞
废话说完,那有参的装饰器是什么样的?大概长这样:
如何才能写出带参数的装饰器
def make_tag(tag):
def get_name(fun):
def inner(*args,**kwargs):
res = fun(*args,**kwargs)
print(f"我的标签是{tag},我正在{res}")
return res
return inner
return get_name
@make_tag('马')
def test01(a):
return a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test01('跑步'))
❝
马某:着不太看的懂哎
张某:先不看make_tag,那么剩下的是不是就是一个装饰器模板,跟前面所讲的name装饰器类似。多一个参数也就在原基础上多叠加了一层函数。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最外围的函数是不需要返回的,其他的修需要返回。
马某:是这样豁,那么make_tag里的参数不需要返回吗,直接使用就好了吗
张某:不需要返回,直接使用,如上面的例子。
❞
除开上述,装饰器还是可以叠加使用的,例如:
@make_tag('托')
@make_tag('马')
def test01(a):
return a
# 结果是:
# 我的标签是托,我正在跑步
# 我的标签是马,我正在跑步
# 跑步
极致的理解
好了,至此装饰器的基本用法也是差不多就这些了。一些实用的用法,还得在项目中实战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下面举个例子运用一下,首先先给出几个txt文档,例如11.txt,22.txt,其中里面的内容随意:
这里只是举例的小例子,实际上读取一个文件比这复杂一些,还要做一些容错性的操作。所以呢,大家学会装饰器后,可以敞开来发挥。
极致理解,简单了解auth鉴权操作
def auth_(fun):
def inner(*args,**kwargs):
name = input("请输入账号").strip()
pwd = input("请输入密码").strip()
if name == 'ANAN' and pwd == 'qingan':
res = fun(*args,**kwargs)
return res
else:
print("账号密码错误")
return inner
@auth_def test01():
return "Welcome 奔跑的托马 "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test01())
这里也只是例子,真正的账号密码也不会是输入进来的,而是各种地方读取来的,例如mysql!
极致的理解-伪装者
下面是看似没用的废话介绍,实则也就是还行的介绍
这里有个最直观的想象,让你直接明白加上语法糖后,发生了什么变化,那就是__name__。大可以对比一下上下操作:
看看print的结果是啥,可以很直接的告诉你上面的是inner下面的是count的函数名。这就可以看到语法糖最直观的作用域。加上语法糖直接作用到了inner函数上了。这也就是装饰器的方便的地方。
此外还有一个__doc__,为什么要说他,看了就知道了。
def outer(fun):
print("1....")
def inner():
"""托马,我在这里"""
print("2.....")
fun()
return inner
@outerdef count():
print("3....")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4....")
count()
print(count.__doc__)
他会将"""托马,我在这里"""的注释信息输出出来。有什么用呢,不言而喻,大用没有,小用看情况。主要用于看文档注释。此处了解一下。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话如果这样的话,不能看实时的注释了。所以可以改进一下:
def outer(fun):
print("1....")
def inner():
print("2.....")
fun()
inner.__name__ = fun.__name__
inner.__doc__ = fun.__doc__
return inner
@outer
def count():
"""托马,我在这里"""
print("3....")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4....")
count()
print(count.__name__)
print(count.__doc__)
这样,只要加了语法糖就可以事实看到了。这样写还是稍微麻烦了点。所以还可以改进一下。
from functools import wraps
def outer(fun):
print("1....")
@wraps(fun)
def inner():
print("2.....")
fun()
return inner
@outer
def count():
"""托马,我在这里"""
print("3....")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4....")
count()
print(count.__name__)
print(count.__doc__)
引入自带的一个模块装饰器同样可以完成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