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学习·起始站~
🚩本文已收录至专栏:数据库学习之旅
👍希望您能有所收获
一.初识Redis
(1) 概述
Redis诞生于2009年全称是Remote Dictionary Server 远程词典服务器,是一个基于内存的键值型NoSQL数据库。这里有两个关键字:
-
键值型
-
NoSql
其中键值型,是指Redis中存储的数据都是以key、value对的形式为单位存储,而value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字符串、数值、甚至json:
而NoSql可以翻译做Not Only Sql(不仅仅是SQL),或者是No Sql(非Sql的)数据库,是相对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而言,有很大差异的一种特殊的数据库。其对于存储的数据,没有类似Mysql那么严格的约束,比如唯一性,是否可以为null等等,所以我们也把这种松散结构的数据库,称之为非关系型数据库。
(2) 使用场景
- 可以解决集群下登录session共享问题
- 能够缓存一些数据,使得查询速率显著提高
- 解决高并发场景下,秒杀超卖或重复下单问题
- 可以实现各种排行榜,例如点赞列表
- 可很好的实现关注,关注列表排序功能
- 可以使用BitMap结构实现签到功能
- 可以基于Geo结构的应用实现查看附加功能
- 缓存验证码,防止用户重复刷取
- 等等众多功能…
二.非关系型vs关系数据库
(1) 结构化与非结构化
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是结构化数据,每一张表都有严格的约束信息:字段名、字段数据类型、字段约束等等信息,插入的数据必须遵守这些约束,否则将产生错误:
而NoSql则对数据库格式没有严格约束,往往形式松散,自由。
例如:Redis的键值型,可以将单个字段拆开当成key存入,也可以将其写成Json形式一起作为Value
(2) 关联和非关联
传统数据库的表与表之间往往存在关联,例如外键:
而非关系型数据库不存在关联关系,要维护关系要么靠代码中的业务逻辑,要么靠数据之间的耦合:
{
id: 1,
name: "张三",
orders: [
{
id: 1,
item: {
id: 10, title: "荣耀6", price: 4999
}
},
{
id: 2,
item: {
id: 20, title: "小米11", price: 3999
}
}
]
}
此处要维护“张三”的订单与商品“荣耀”和“小米11”的关系,不得不冗余的将这两个商品保存在张三的订单文档中,当还有其他用户也要购买时,需要将数据再次存储,不够优雅。因此还是建议用业务来维护关联关系。
(3) 查询方式
传统关系型数据库会基于Sql语句做查询,语法有统一标准;
而不同种类的非关系数据库查询语法差异极大,五花八门各种各样。
(4) 事务
传统关系型数据库能满足事务ACID的原则,它代表着: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这四个原则保证了在多个数据库操作同时发生时,它们能够保持数据的正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具体来说,四个原则的含义如下:
- 原子性(Atomicity):一个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如果一个事务操作失败,则系统必须将所有修改撤回到操作之前的状态。
- 一致性(Consistency):一个事务执行完毕后,数据库的状态必须是一致的。这意味着在事务开始之前和事务结束之后,数据库必须满足某些规则,例如主键约束、外键约束、唯一性约束等。
- 隔离性(Isolation):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每个事务都应该在完全隔离的环境中执行,因此不应该出现一个事务能够看到其他事务中未提交的数据的情况。
- 持久性(Durability):一个事务提交后,其结果必须得到永久保存。即使系统崩溃,数据库也应该能够通过日志等机制来恢复数据。
而非关系型数据库往往不支持事务,或者说是不能严格保证ACID的特性,只能实现基本的一致性。
(5) 总结
除了上述四点以外,在存储方式、扩展性、查询性能上关系型与非关系型也都有着显著差异,总结如下:
- 存储方式
- 关系型数据库基于磁盘进行存储,会有大量的磁盘IO,对性能有一定影响
- 非关系型数据库,他们的操作更多的是依赖于内存来操作,内存的读写速度会非常快,性能自然会好一些
-
扩展性
- 关系型数据库集群模式一般是主从,主从数据一致,起到数据备份的作用,称为垂直扩展。
- 非关系型数据库可以将数据拆分,存储在不同机器上,可以保存海量数据,解决内存大小有限的问题。称为水平扩展。
- 关系型数据库因为表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如果做水平扩展会给数据查询带来很多麻烦
三.安装Redis
大多数企业都是基于Linux服务器来部署项目,而且Redis官方也没有提供Windows版本的安装包。我们基于CentOS 7系统来安装Redis.
(1) 依赖库
Redis是基于C语言编写的,因此首先需要安装Redis所需要的gcc依赖:
yum install -y gcc tcl
(2) 上传安装包并解压
在官网网站:Download | Redis中下载Redis安装包,然后上传至服务器任意目录下。
例如,我放到了/usr/local/src 目录:
在当前目录下解压缩:
tar -xzf redis-6.2.6.tar.gz
解压后可以看到redis解压文件:
进入redis目录:
cd redis-6.2.6
运行编译命令:
make && make install
如果没有出错,则表明安装成功了。
默认的安装路径是在 /usr/local/bin
目录下,可以通过如下命令检查:
ll /usr/local/bin/
由于该目录已经默认配置到环境变量,因此可以在任意目录下使用如下命令:
redis-cli
:是redis提供的命令行客户端redis-server
:是redis的服务端启动脚本redis-sentinel
:是redis的哨兵启动脚本
(3) 启动
redis的启动方式有很多种,例如:
- 默认启动
- 指定配置启动
- 开机自启
(3.1) 默认启动
安装完成后,在任意目录输入redis-server命令即可启动Redis:
redis-server
如图:
这种启动属于前台启动
,会阻塞整个会话窗口,窗口关闭或者按下CTRL + C
则Redis停止。不推荐使用。
(3.2) 指定配置启动
如果要让Redis以后台
方式启动,则必须修改Redis配置文件,就在我们之前解压的redis安装包下(/usr/local/src/redis-6.2.6
),名字叫redis.conf:
我们先将这个配置文件备份一份,减轻修改错误导致的麻烦:
cp redis.conf redis.conf.bck
然后修改redis.conf文件中的一些配置:
# 进入文件内
vim redis.conf
# 按下字母i开始修改
# 修改完毕后,先按Esc键,输入:wq,然后按回车键即可
修改如下配置:
# 允许访问的地址,默认是127.0.0.1,会导致只能在本地访问。修改为0.0.0.0则可以在任意IP访问,生产环境不要设置为0.0.0.0
bind 0.0.0.0
# 守护进程,修改为yes后即可后台运行
daemonize yes
# 密码,设置后访问Redis必须输入密码
requirepass 123321
Redis的其它常见配置,可以根据需要修改:
# 监听的端口
port 6379
# 工作目录,默认是当前目录,也就是运行redis-server时的命令,日志、持久化等文件会保存在这个目录
dir .
# 数据库数量,设置为1,代表只使用1个库,默认有16个库,编号0~15
databases 1
# 设置redis能够使用的最大内存
maxmemory 512mb
# 日志文件,默认为空,不记录日志,可以指定日志文件名
logfile "redis.log"
修改配置后,再次启动Redis:
# 进入redis安装目录
cd /usr/local/src/redis-6.2.6
# 启动
redis-server redis.conf
# 可以查看一些redis是否启动
ps -ef | grep redis
停止服务:
# 利用redis-cli来执行 shutdown 命令,即可停止 Redis 服务,
# 因为之前配置了密码,因此需要通过 -u 来指定密码
redis-cli -u 123321 shutdown
(3.3)开机自启
我们也可以通过配置来实现开机自启。
首先,新建一个系统服务文件:
vim /etc/systemd/system/redis.service
写入内容如下:
[Unit]
Description=redis-server
After=network.target
[Service]
Type=forking
ExecStart=/usr/local/bin/redis-server /usr/local/src/redis-6.2.6/redis.conf
PrivateTmp=true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然后重载系统服务:
systemctl daemon-reload
现在,我们可以用下面这组命令来操作redis了:
# 启动
systemctl start redis
# 停止
systemctl stop redis
# 重启
systemctl restart redis
# 查看状态
systemctl status redis
执行下面的命令,可以让redis开机自启:
systemctl enable redis
四.Redis桌面客户端
安装完成Redis,我们就可以操作Redis,实现数据的CRUD了。这需要用到Redis客户端,包括:
- 命令行客户端
- 图形化桌面客户端
(1) Redis命令行客户端
Redis安装完成后就自带了命令行客户端:redis-cli,使用方式如下:
redis-cli [options] [commonds]
其中常见的options有:
-h 127.0.0.1
:指定要连接的redis节点的IP地址,不输入,默认是127.0.0.1-p 6379
:指定要连接的redis节点的端口,不输入,默认是6379-a 123321
:指定redis的访问密码
其中的commonds就是Redis的操作命令,例如:
ping
:与redis服务端做心跳测试,服务端正常会返回pong
不指定commond时,会进入redis-cli
的交互控制台,可持续进行交互:
(2) 图形化桌面客户端
可以通过:https://github.com/lework/RedisDesktopManager-Windows/releases下载免费的图形化客户端软件
(2.1) 安装
下载并解压后,可以通过双击resp.exe启动软件:
可以看到如下操作界面:
(2.2) 建立连接
点击左上角的连接到Redis服务器
按钮:
在弹出的窗口中填写Redis服务信息:
点击确定后,在左侧菜单会出现这个链接:
点击即可建立连接了。
Redis默认有16个仓库,编号从0至15. 通过配置文件可以设置仓库数量,但是不能超过16,并且不能自定义仓库名称。
如果是基于redis-cli连接Redis服务,可以通过select命令来选择使用的数据库:
# 选择 2号库
select 2
可以通过图形界面添加和查看数据,也可以通过redis-cli通过命令操作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