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停止重构的频道。
上期我们讨论了视频的相关概念,本期我们讨论音频的相关概念。
包括采样率、码率、单双声道、音频帧、编码格式等概念。
这里先抛出一个关于无损音频的问题。
为什么48KHz采样率的.mp3不是无损音乐 ,而48KHz采样率的.wav、.flac音频是无损的呢?
音频相关概念我们按这样的顺序分类讨论:
1、 音频采样的概念
2、 单个音频帧的概念
3、 多个音频帧的概念
音频采样的概念
相关概念有:采样、位深度、声道、采样率。
与视频不同的是,音频的最小单位不是一帧,而是一个采样。
采样是当前一刻声音的声音样本,样本需要经过数字转换才能存储为样本数据。
数字转换时会根据位深度转换,位深度就是存储单个样本数据的大小,位深度越大,记录的样本数据精度就越高。
网络视频、音频文件一般位深度为16bit,常用位深度还有8bit、24bit等。
这里需要一提的是,位深度越大虽然意味着声音还原度越高,但是过高的位深度,如32bit、64bit float或以上,可能需要特殊的软件和硬件设备才能播放。
接下来是声道,音频有单声道、双声道、立体声等。
每个声道的声音样本都会单独记录,一般双声道的采样数是单声道的两倍,多声道同理。
多个声道的样本数据一般会按声道排列顺序记录,播放时,程序会根据排列顺序将声音用不同的扬声器播放。
而采样率是采样的频率,与视频的帧率类似,是一秒钟对声音的采样个数,如果是双声道,那么1秒采样的个数是采样率的两倍,多声道同理。
普遍认为,流畅且不失真的音频,要求采样率达到40KHz以上,这个采样率是人类听觉频率上限的两倍,一般CD品质音频的采样率是44.1KHz,网络视频、视频文件一般是48KHz。
不过,某些具体场景可能会降低采样率要求,如语音通话、监控摄像头等,这些场景下,音频采样率一般只有8KHz,这个频率虽然听音乐是一种折磨,会一卡一卡的,但是对听清别人说话倒是一点问题没有。
单个音频帧的概念
这里我们理解为什么存在音频帧就可以了。
理论上,音频并不需要音频帧的概念,因为音频采样数据和采样率已经可以把音频播放描述清楚了。
但是音视频文件播放时,为了保证音视频同步,程序需要根据每帧的播放时间戳进行有序播放。
但是每个音频采样数据太小了,如果每个采样数据都记录播放时间戳的话,那么就得不偿失了。毕竟一个时间戳数据的大小比一个音频采样数据都大,所以就有了音频帧的概念。
音频帧实际上就是把一小段时间的音频采样数据打包起来,如每20ms的音频采样数据合并成一帧。
这里的具体时间间隔是具体编码码格式决定的,一般不需要特别关心。
多个音频帧的概念
多个音频帧的概念有播放时间戳PTS、码率、编码格式。与
视频帧一样,每一帧音频帧也会记录播放时间戳PTS,程序播放时会根据播放时间戳PTS播放音频帧。
音频帧的播放是比较特别的,因为一帧音频包含的是一小段时间的音频采样,所以实际上音频帧的播放时间戳只是这一小段音频的开始播放时间,里面的采样数据会根据采样频率连续播放。
同时音频也有码率,也就是常听到的音频比特率,码率就是一秒钟的数据量大小。
在不压缩的情况下,音频码率的大小=采样率*位深度声*道数。
接下来是编码格式,编码格式实际上是压缩数据的方式,常用的编码格式有wav、mp3、aac等,音频编码格式有有损、无损压缩之分。
这里可以解释开篇的问题了,为什么采样参数相同的mp3和wav文件会有不同的音质,这实际上是编码格式的问题。
mp3、aac这些编码格式是有损压缩,其中mp3支持的最大码率是320Kbps,而wav编码格式是无损压缩,虽然压缩后的码率可能会比降低,但是它在播放时能无损还原采样数据。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网络音频文件、音频直播时,需要考虑限制码率,限制码率的目的是为了限制数据量的大小,避免带宽、流量等问题。
音频编码格式一般采用aac,音频码率一般设置为128Kbps就可以了。
总结
以上是音频的基础概念,音频在很多介绍中都不会说到音频帧,因为普通的视频编辑场景是用不到的,但是在音视频处理中音频帧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不然会出现很多问题,如音频重编码重采样后,出现卡顿、音频播放过快等问题。
介绍完了音频和视频的基础概念,后面我们会介绍关于音视频处理、识别的一些软件和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