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
作者 | 刘润 |
简介 | 如果只教给你各行各业的“干货”(方法论),那只是“授人以鱼”,一旦环境出现任何变化,“干货”就不再适用。但如果教给你的是底层逻辑,那就是“授人以渔”,你可以通过不变的底层逻辑,推演出顺应时势的方法论。所以,只有掌握了底层逻辑,只有探寻到万变中的不变,才能动态地、持续地看清事物的本质。 |
思维导图
读后感
观点1:理解What、Why、How,才能知行合一
有时候别人问你的问题是想知道What,而你的回答有可能是Why,就是我们常说的“鸡同鸭讲”,是因为混淆了What、Why、How。
真正有效的沟通是一定要搞清楚,对方想听的是What、Why还是How,而你自己所表达的是What、Why还是How。只有当你所表达的和对方想听的相匹配,你们的沟通才是有效的。
怎么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比如,我们对娃说你要好好学习(What),很有可能你帮娃制定了非常详细且可落地的学习计划(How),可是娃还是没学会。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帮娃解决Why的问题,娃就会动力不足,没有学习的欲望。
所以,只知道What和How是没有用的,在这之前,我们要先解决Why的问题。重新定义这个真正问题之后,再去找到What和How,这个Why才能被解决。否则,有可能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
再比如,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吃蔬菜有益健康”,这是一个知识。但你知道了这个知识后,你会每天都多吃蔬菜吗?不一定。这就是知和行的差距。
假如有一个人,每天吃得很油腻,导致血管出现了栓塞,生了一场大病,不得不住院治疗。康复之后,医生告诉他,以后一定要少油少盐,多吃蔬菜。这时候,他就会很乖地天天吃蔬菜。
因为生病住院这件事,给了他一个强大的理由,让他意识到吃蔬菜对他来说有多重要。所以,只知道What,却不知道Why,就没有动力。理解了Why,才有可能做到知行合一。
但知道What,也知道Why,这也不够,你还得知道How。How,就是做事的方法和步骤。不知道How,就好比给了你一碗鸡汤,却没有给汤勺。
只有当你真的把What、Why、How这“黄金三问”同时解决了,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观点2:洞察本质的高手都会打比方
“打比方”的能力,本质上是一个人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打好一个比方,要经过三个步骤:
第一步,洞察复杂、陌生事物的本质;
第二步,匹配到大家熟悉的事物;
第三步,用熟悉的解释陌生的。
想打好一个比方,你需要对两种事物都能洞悉本质,你不仅要知道这个陌生、复杂的事物的本质是什么,还要知道身边最熟悉的事物的本质是什么。这样才能把复杂、晦涩难懂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比方,游刃有余地解释清楚。
青岛啤酒前董事长金志国老师说过:“企业就像一棵大树,树根就是系统结构,树干就是战略,树冠就是市场,果实就是产品,叶子就是品牌。”
就像图中描述的一样,企业治理的一系列概念通过一棵树让我们这些外行人一下子就理清了。所以说,每个洞察力的高手都是一个打比方的高手。
观点3:谁掌握稀缺资源,谁就拥有财富分配权
劳动可以创造财富,创造财富很重要,但是财富应该怎么分配、谁应该比谁更有钱这件事,并不是由创造财富的人决定的,而是由掌握稀缺资源的人决定的。如果你想要拥有更多财富,就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稀缺性。
举个例子,同样一碗面,在家门口的连锁餐厅卖20元,但在机场的连锁餐厅却卖99元。
凭什么机场的面就这么贵?你很生气,跑去质问机场的连锁餐厅:“你们凭什么收我这么多钱,你们也太黑心了吧!”
餐厅马上解释说:“不是不是,我收这么多钱,是因为房租太贵,其实我并没有赚很多钱。”
大多数钱,其实都被机场的店铺出租商赚走了。
机场的店铺出租商为什么能收这么贵的租金?因为他掌握着稀缺资源,所以拥有分配财富的权利。
书中讲到,对于个人来说,要思考的问题应该是:
——我是否拥有非常稀缺的能力?
——我是否在公司最稀缺的部门?
——我是否在部门最稀缺的岗位?
——我是否拥有最稀缺的资源?
——我现在拥有的稀缺性,未来还能继续稀缺吗?
但是我觉得这5个问题太扎心了,不如换成如下问题:😄
——我是否拥有开心的能力?
——我是否拥有保持好奇心的能力?
——我是否拥有知行合一的能力?
——我是否拥有幽默的能力?
——我是否拥有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