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毕业设计 stm32智能婴儿床系统

news2025/4/17 4:22:56

文章目录

  • 1 简介
  • 2 项目背景
  • 3 设计概要
  • 4 设计方案
  • 5 硬件清单
    • 5.1 stm32主控
    • 5.2 OLED显示屏
    • 5.3 继电器模块
    • 5.4 L298N电机驱动板模块
    • 5.5 MAX声音传感模块 一个
    • 5.6 Jdy-311蓝牙模块
    • 5.7 音乐播放模块
  • 6 软件部分设计
    • 6.1 声音传感器子函数
    • 6.2 声音传感器软件
  • 7 实现效果
  • 8 关键代码

1 简介

🔥 Hi,大家好,这里是丹成学长的毕设系列文章!

🔥 对毕设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问学长哦!

这两年开始,各个学校对毕设的要求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 毕业设计耗费时间,耗费精力,甚至有些题目即使是专业的老师或者硕士生也需要很长时间,所以一旦发现问题,一定要提前准备,避免到后面措手不及,草草了事。

为了大家能够顺利以及最少的精力通过毕设,学长分享优质毕业设计项目,今天要分享的新项目是

🚩 基于stm32的智能婴儿车 婴儿床

🥇学长这里给一个题目综合评分(每项满分5分)

  • 难度系数:4分
  • 工作量:4分
  • 创新点:3分

🧿 选题指导, 项目分享:

https://blog.csdn.net/molodi/article/details/125933857


2 项目背景

目前的能婴儿床使用的系统主要是结合组网技术、通信技术、检测技术、智慧控制水平于一体化运用到智能产品中。过去因为不同厂家运用不同通讯协议和技术指标,造成很多智能产品均采用集合布线综合系统或者电力载波传输系统。任何一种控制系统,核心部分都是数据通信技术的运用,所以,数据通信技术是智能婴儿床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因此未来智能婴儿床控制系统是结合了智慧控制技术、高速信号处理技术、无线信号组网传输技术和无线传感器技术。可以说未来的能婴儿床控制系统是赋予智慧的技术,能够实现多方面的信息互交服务,改变我们的科技生活环境。通过能婴儿床控制系统平台还可以扩充到其它服务平台,使得我们生活工作更加智能化,安全化和环保护。

3 设计概要

学长设计的系统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了利用了STC89C52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单元,再加上声音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音乐片,减速电机等硬件的相辅相成,组成了一个物美价廉,便于安装,可靠稳定的智能婴儿车系统,以及其硬件软件的基本设计和有关单片机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该系统可以通过这些传感器收集各种婴儿哭声及温湿度信息,再把这些收集来的信号发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根据这些信号的收集,可以向我们展示当婴儿啼哭时播放音乐,摇床转动,同时实在采集温湿度信息并在液晶屏上呈现温湿度。此设计可以自动的安抚婴儿安睡,非常地有效且实用。

4 设计方案

系统由STC89C52单片机电路+DHT11温湿度传感器+声音检测电路+蜂鸣器驱动电路+音乐片驱动电路+LCD1602液晶显示电路+电机电路+电源电路组成。

  • 1、系统将温湿度信息实时显示在LCD1602液晶上。

  • 2、声音传感器检测声音,如果当前声音超过设定的阈值,则音乐片播放音乐(10秒后停,音乐播放时,声音传感器不起作用,防止音乐播放做成声音检测干扰)。

  • 3、通过电位器实现电机的调速,电机模拟摇床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单元,先由声音传感器先检测是否有啼哭声,再将信号反馈给单片机进行处理,与原先设定的声音阈值进行比较后,再对音乐片电路进行控制,并且显示模块上会显示由温湿度传感器所探测到的数值。

本设计的主要功能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该设计系统中有一个声音传感器,实时的采集声音信息,与程序中设定的阈值进行比对,当超过阈值时,就会驱动音乐片发出声音。第二,该系统中有温湿度监测模块,可以实时的对婴儿所处的环境温湿度进行监测,直观的使人感受到婴儿所处环境的温湿度变化。第三,配备直流电机,当婴儿啼哭时,可以实时的给予安抚。

5 硬件清单

5.1 stm32主控

单片机最小的系统电路是由电源电路、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所构成的,其作为单片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单片机可以正常工作的重任,是最重要的保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原理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2 OLED显示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线:VCC-3.3/5V GND-GND SCL-单片机SCL脚 SDA-单片机SDA脚

5.3 继电器模块

上面口VCC-5V GND-GND PIN-单片机信号脚,下面口选择常开/常闭连接负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4 L298N电机驱动板模块

接法如下 由于不用配置正反转可以四个口随便接 只是用来驱动电机的作用(需要与单片机共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5 MAX声音传感模块 一个

VCC接5VGND-GND OUT接信号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声音传感器是一种对声音敏感的模块,声音传感器模块内部电路图如下图所示,驻极体话筒来检测声音。驻极体话筒属于电容式话筒的一种,声电转换的关键元件是驻极体振动膜。当声波输入时,驻极体膜片随声波的强弱而振动,使电容极板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引起电容量C发生变化,因为驻极体两侧的电荷不变,因此电容C3两端的电压(UC=Q/C)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了声电转换。由于振动引起的输出电压的变化量较小,需要增加三极管9013放大电路,提高话筒的灵敏度。其中R1电阻为分压电阻,将声音传感器检测到的声音信息转化为模拟电压信号,模拟量信号接入LM393比较器后,即可与LM393比较器芯片2号引脚所接的电位器分压后的模拟电压进行比较,进而得出DO数字信号(即高低电平信号)。C1、C2为滤波电容,C1电容对电源进行滤波,让电源输出更稳定。C2电容对模拟信号进行滤波,保证模拟信号输出的稳定性。R5、R6均为限流电阻,来保护LED灯,防止LED灯烧坏,LED灯均为低电平有效。R7为上拉电阻,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高电平,同时起限流作用。保证LM393比较器输出的高低电平信号在与单片机引脚连接时电平信号的读取更加稳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6 Jdy-311蓝牙模块

接法 VCC GND接5V的源 TXD接单片机RXD RXD接单片机TX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7 音乐播放模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软件部分设计

系统采用的程序编写和调试的软件是Keil uVision4,C语言是本系统采用的编程语言,其不错的易读性和移植性让其成为相当热门的编程语言。系统软件设计图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1 声音传感器子函数

当进入到主程序后,声音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大约3米范围内是否有声音存在,当其检测到有声音超过他的阀值时会输出高电平,当其监测范围内没声音时则会延时输出低电平。它的三个引脚作用分别是接电源,接地以及作为信号输出的引脚。当输出高电平时,此时就代表有声音,于是就会驱动主控程序使音乐片响起安抚婴儿,声音传感器软件设计流程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2 声音传感器软件

当进入到主程序后,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环境中温湿度的变化,并将其实时的显示在液晶屏上,当上电后单片机会发送起始信号,同时拉高DATA,温湿度模块就会响应单片机的信号,同时将监测到的数据实时的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就会读取这些信息,并在程序中进行校检。如果数据符合,就显示在液晶屏上。温湿度传感器软件设计流程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 实现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位机部分(暂不开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 关键代码

main.c

#include "delay.h"
#include "sys.h"
#include "oled.h"
#include "bmp.h"
#include "key.h"
#include "dht11.h"
#include "usart.h"	
#include "timer.h"
#include "led.h"
#include "ds18b20.h"
#include "rtc.h" 
#include "usmart.h"
#define ADC1_DR_Address    ((u32)0x4001244C)
vu16 ADC_ConvertedValue;
float AD_value;
	void ADC_Configuration1(void)
{
  ADC_InitTypeDef ADC_InitStructure;
  DMA_InitTypeDef DMA_InitStructure;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RCC_AHBPeriphClockCmd(RCC_AHBPeriph_DMA1, ENABLE);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ADC1 | RCC_APB2Periph_GPIOB | RCC_APB2Periph_AFIO, ENABL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0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IN;
  GPIO_Init(GPIOB, &GPIO_InitStructure);   
  DMA_DeInit(DMA1_Channel1);
  DMA_InitStructure.DMA_PeripheralBaseAddr = ADC1_DR_Address;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BaseAddr = (u32)&ADC_ConvertedValue;
  DMA_InitStructure.DMA_DIR = DMA_DIR_PeripheralSRC;
  DMA_InitStructure.DMA_BufferSize = 1;
  DMA_InitStructure.DMA_PeripheralInc = DMA_PeripheralInc_Disable;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Inc = DMA_MemoryInc_Disable;
  DMA_InitStructure.DMA_PeripheralDataSize = DMA_PeripheralDataSize_HalfWord;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DataSize = DMA_MemoryDataSize_HalfWord;
  DMA_InitStructure.DMA_Mode = DMA_Mode_Circular;
  DMA_InitStructure.DMA_Priority = DMA_Priority_High;
  DMA_InitStructure.DMA_M2M = DMA_M2M_Disable;
  DMA_Init(DMA1_Channel1, &DMA_InitStructure);
  DMA_Cmd(DMA1_Channel1, ENABLE);
  ADC_InitStructure.ADC_Mode = ADC_Mode_Independent;
  ADC_InitStructure.ADC_ScanConvMode = ENABLE;
  ADC_InitStructure.ADC_ContinuousConvMode = ENABLE;
  ADC_InitStructure.ADC_ExternalTrigConv = ADC_ExternalTrigConv_None;
  ADC_InitStructure.ADC_DataAlign = ADC_DataAlign_Right;
  ADC_InitStructure.ADC_NbrOfChannel = 1;
  ADC_Init(ADC1, &ADC_InitStructure);
  ADC_RegularChannelConfig(ADC1, ADC_Channel_8, 1, ADC_SampleTime_239Cycles5);
  ADC_DMACmd(ADC1, ENABLE);
  ADC_Cmd(ADC1, ENABLE);
  ADC_ResetCalibration(ADC1);
  while(ADC_GetResetCalibrationStatus(ADC1));
  ADC_StartCalibration(ADC1);
  while(ADC_GetCalibrationStatus(ADC1));
  ADC_SoftwareStartConvCmd(ADC1, ENABLE);
}
	
	


 int main(void)
  {	
		u8 ccc=99;
		u8 a;
		u8 key=0;
		u16 led0pwmval=0;
	  u8 dir=1;	
		u8 t=0;
		short temperature;   	    
    u8 humidity;
		delay_init();	    	 //��ʱ������ʼ��	  
		NVIC_PriorityGroupConfig(NVIC_PriorityGroup_2);	 //����NVIC�жϷ���2:2λ��ռ���ȼ���2λ��Ӧ���ȼ� 	LED_Init();			     //LED�˿ڳ�ʼ��
	  delay_ms(8000);
		uart_init(9600);	
		OLED_Init();			//��ʼ��OLED  
		OLED_Clear(); 
		KEY_Init(); 
		TIM3_PWM_Init(899,0);
    LED_Init();
		usmart_dev.init(SystemCoreClock/1000000);	//��ʼ��USMART
		RTC_Init();	 
		ADC_Configuration1();
		TIM_SetCompare2(TIM3,1000);
		OLED_ShowCHinese(0,0,0);
		OLED_ShowCHinese(18,0,15);
		OLED_ShowCHinese(36,0,16);
		OLED_ShowCHinese(54,0,17);
		OLED_ShowCHinese(110,0,6);
	  OLED_ShowCHinese(0,2,11);
		OLED_ShowCHinese(18,2,12);
		OLED_ShowCHinese(36,2,13);
		OLED_ShowCHinese(54,2,14);
		OLED_ShowCHinese(0,4,18);
		OLED_ShowCHinese(18,4,19);
		OLED_ShowCHinese(36,4,20);
		OLED_ShowCHinese(54,4,21);
		OLED_ShowCHinese(32,6,22);
		OLED_ShowCHinese(60,6,23);
		OLED_ShowCHinese(108,4,26);
		while(DS18B20_Init())
		{
		delay_ms(200);
		delay_ms(200);
		delay_ms(200);
		}
	
		while(DHT11_Init())
	{

		delay_ms(200);
 		delay_ms(200);
	}

    while(1)
	{	   



     printf("%d",123);




		
 		if(t%10==0)			//ÿ100ms��ȡһ��
		{									  
		  temperature=DS18B20_Get_Temp();					    
			OLED_ShowNum(70,0,temperature/10,2,16);	//��ʾ�¶�
			USART_SendData(USART1,ccc);
			printf("%d",temperature);
			if(temperature/10<23)
			 GPIO_ResetBits(GPIOB,GPIO_Pin_7);
      if(temperature/10>=30)
			GPIO_SetBits(GPIOB,GPIO_Pin_7);	
      //				
			
      OLED_ShowString(85,0,".",16);	
			OLED_ShowNum(90,0,temperature%10,2,16);
		}				   
	 	  delay_ms(10);
		  t++;
		  if(t==20)
		{
			t=0;
		
		}
		
		
		
		if(a!=calendar.sec)
		{
			a=calendar.sec;
			LCD_ShowNum(60,130,calendar.w_year,4,16);
      OLED_ShowNum(0,6,calendar.w_year,4,16);
      OLED_ShowString(30,6,".",16);			
			LCD_ShowNum(100,130,calendar.w_month,2,16);
			OLED_ShowNum(33,6,calendar.w_month,1,16);
			OLED_ShowString(50,6,".",16);	
			LCD_ShowNum(123,130,calendar.w_date,2,16);	
      OLED_ShowString(72,6,".",16);		
			OLED_ShowNum(53,6,calendar.w_date,2,16);
			LCD_ShowNum(60,162,calendar.hour,2,16);
      OLED_ShowString(70,6,".",16);				
			OLED_ShowNum(73,6,calendar.hour,2,16);
      	
			LCD_ShowNum(84,162,calendar.min,2,16);
      OLED_ShowNum(93,6,calendar.min,2,16);
      OLED_ShowString(88,6,".",16);				
			LCD_ShowNum(108,162,calendar.sec,2,16);
			OLED_ShowString(108,6,".",16);	
			OLED_ShowNum(113,6,calendar.sec,2,16);
			LED0=!LED0;
		}	
		  delay_ms(10);			
		
		
		
		
		  AD_value = ADC_ConvertedValue;
	  	AD_value = (AD_value/4096)*3.3;
  	  printf("The current Sound AD value = %4.2fV \r\n", AD_value);
		  if(AD_value>=2)
			{
				
				OLED_ShowCHinese(90,2,31);
			  OLED_ShowCHinese(108,2,32);
				delay_ms(200);
			
			}
		
      if(AD_value<2)
			{
			  OLED_ShowCHinese(90,2,29);		
		    OLED_ShowCHinese(108,2,30);
			}
		
		delay_ms(10);	 
		if(dir)led0pwmval++;
		else led0pwmval--;
 		if(led0pwmval>300)dir=0;
		if(led0pwmval==0)dir=1;										 
		key=KEY_Scan(0);	//�õ���ֵ
  if(key)
	{						   
			switch(key)
			{				 
				case WKUP_PRES:					
				TIM_SetCompare2(TIM3,300);
				OLED_ShowCHinese(90,4,25);
				break; 
				case KEY1_PRES:	 
				TIM_SetCompare2(TIM3,400);
				OLED_ShowCHinese(90,4,27);
				break;
				case KEY0_PRES:	
				TIM_SetCompare2(TIM3,0);
				OLED_ShowCHinese(90,4,28);
				break;
			}
		}
			
	}
	
	}
	

🧿 选题指导, 项目分享:

https://blog.csdn.net/molodi/article/details/125933857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2942.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大数据行业现在工作很难找吗?

工作到底好不好找&#xff0c;市场需求是一方面&#xff0c;更多的还是要看个人成长背景和实际能力~ 抛开两点都不谈就单说好找或者不好找纯属有点耍流氓了~ 大数据开发主要是负责大数据挖掘&#xff0c;大数据清洗处理&#xff0c;大数据建模等&#xff0c;负责大规模数据的处…

C动态内存管理|有张三和如花的故事你心动了吗

C内存管理C程序地址空间为什么存在&#xff1f;1.堆区空间足够大2.堆区空间大小更为灵活动态内存函数mallocfreefree的注意事项内存泄漏没有free和free另外的细节不可对堆区的空间多次释放释放后要对指针置为NULL&#xff0c;避免野指针free(NULL)会有影响吗callocreallocreall…

报表工具怎么选?JAVA开源工具那么好用,为什么大家还花钱买商用

做报表很长时间了&#xff0c;最近发现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xff1a;各家工具使出各种手段做广告、吸引注意力&#xff0c;但是受到程序员热烈追捧的反倒一直是 Jaspereport &#xff0b; ireport 这种免费、开源的 JAVA 工具&#xff0c;几个开了专版讨论 JAVA 报表的论坛里…

场景应用:你知道 i = i++;的含义么?

文章目录引言正文题目原理i i;呢&#xff1f;总结引言 今年面试官小姐姐问了一个灵魂问题&#xff1a;i0; i i;等于多少&#xff1f; 当时人就傻了 当然&#xff0c;面试官小姐姐还是很可爱的&#xff0c;人也很好&#xff0c;让我研究一下&#xff0c;好&#xff0c;那么…

毕业设计 基于CNN实现谣言检测 - python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文章目录1 前言1.1 背景2 数据集3 实现过程4 CNN网络实现5 模型训练部分6 模型评估7 预测结果8 最后1 前言 Hi&#xff0c;大家好&#xff0c;这里是丹成学长&#xff0c;今天向大家介绍 一个深度学习项目 基于CNN实现谣言检测 1.1 背景 社交媒体的发展在加速信息传播的同时…

多层高速PCB设计学习(一)初探基本知识(附单层设计补充)

目录前言一、常见概念名词科普二、层数的选择三、基本原则二、层叠结构分析电源层和地层耦合各层的种类选择三、元器件布局及布线单层知识点补充前言 简单学会两层板的设计方法&#xff0c;想学习四层板以及多层板的设计方法&#xff0c;立创EDA上有开源的四层板的四旋翼飞机的…

(4)UART应用设计及仿真验证(整体回顾)

在新公司入职以后,第一个小demo就是设计一个UART模块,支持apb2.0,支持中断上报,支持环回,支持有效数据位可配置,支持校验可配置,支持FIFO水位线可配置,支持波特率可配置等等。UART最早是在补习班的时候接触的,当时学习地很吃力,对它地理解不算深刻。当时实现的只有发…

Future、FutureTask类解析

Future类 Future类提供了方法来检查异步调用是否完成、等待异步调用完成并获取异步调用返回结果。get()方法可以对线程进行阻塞&#xff0c;直到异步调用完成并返回结果。cancel()方法可以取消异步方法的执行。 Future是一个接口&#xff0c;定义了异步线程的返回结果的获取方法…

初学python非常实用的10个小技巧,先收藏再说~

嗨害大家好鸭&#xff01;我是小熊猫❤ 最近双十一是不是都在买买买呢&#xff1f; 但是学习这件事情可不能懈怠鸭&#xff01; 今天就来讲讲python实用小技巧~ 源码、资料电子书点击此处 1.唯一性 以下方法可以检查给定列表是否有重复的地方&#xff0c; 可用set&#xff…

力扣刷题day37|1049最后一块石头的重量 II、494目标和、474一和零

文章目录1049. 最后一块石头的重量 II思路动态规划五部曲494. 目标和回溯思路动态规划背包思路动态规划五部曲474. 一和零思路动态规划五部曲1049. 最后一块石头的重量 II 力扣题目链接 有一堆石头&#xff0c;用整数数组 stones 表示。其中 stones[i] 表示第 i 块石头的重量…

深度学习模型部署全流程-模型训练

文章目录前言模型训练全流程1.数据准备2.数据加载3.搭建神经网络4.设置损失函数&#xff0c;优化器5.训练网络模型6.模型测试7.完整代码9.训练结果小结前言 该系列文章会介绍神经网络模型从训练到部署的全流程&#xff0c;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可以快速的了解如何使用深度学习…

Android Studio入门之文本内容、大小、颜色的讲解及实战(附源码 超详细必看)

运行有问题或需要源码请点赞关注收藏后评论区留言或私信博主 一、设置文本的内容 1:在XML文件中通过属性android:text设置文本 <TextView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android:text"Hello World!"…

nordic 52832中添加RTT打印

JlinkRTT RTT是基于Jlink调试器的实时传输技术,可以代替串口打印一些调试信息,不需要额外接线。 nordic 52832官方例程中,会将RTT打印函数做进一步封装,下面就讲一下怎么开启52832中的RTT打印。 第一步 增加RTT代码 RTT源代码可以在segger官方网站下载,也可以在nordic 5…

使用 stream buffer 传递数据

使用 stream buffer 传递数据 概述 如前所述&#xff0c;队列虽然提供了任务之间传递数据的功能&#xff0c;但没有对通知机制进行优化&#xff0c;即不方便实现多次采集不同长度的数据&#xff0c;然后触发一次通知接收的机制。 特性概述 Streambuffer 的中文含意是“流式…

Chapter5.5:频率响应法

此系列属于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题海与考研指导》(第三版)习题精选&#xff0c;仅包含部分经典习题&#xff0c;需要完整版习题答案请自行查找&#xff0c;本系列属于知识点巩固部分&#xff0c;搭配如下几个系列进行学习&#xff0c;可用于期末考试和考研复习。 自动控制原理(…

Hive与Hbase的区别与联系

一、概念 1&#xff0c;Hive hive是基于Hadoop的一个数据仓库工具&#xff0c;用来进行数据提取、转化、加载&#xff0c;这是一种可以存储、查询和分析存储在Hadoop中的大规模数据的机制。hive数据仓库工具能将结构化的数据文件映射为一张数据库表&#xff0c;并提供SQL查询…

网站中的经典,分享那些我用过的宝藏网站

前言 本篇将会具体分享我在最开始学习编程时了解到的网站&#xff0c;并分享自己使用这些网站的感受&#xff0c;当然&#xff0c;如果我有说的不正确的或者需要补充的&#xff0c;欢迎评论区补充纠正。还有各位来自优秀学校的伙伴们&#xff0c;或许其中一些资源在你们的学校…

安卓开发Android studio学习笔记15:关于如何使用Okhttp框架的网络请求(调用API接口)

Android studio一、安卓基于HTTP网络编程(一)、两种请求方式(二&#xff09;、安卓基于HTTP网络编程的两种方式1、使用HttpURLConnection访问网络资源**2、利用HttpClient访问网络资源**&#xff08;1&#xff09;HttpGet&#xff08;2&#xff09;HttpPost二、基础Okhttp的网络…

修改 echarts 默认样式记录

1、修改折线图上的数据标记点 showSymbol:false , 表示不展示数据点&#xff0c;只有鼠标 hover 时&#xff0c; tooltip 展示。 series: [{name: 进场, // 名称&#xff0c;图例和 tooltip 中展示showSymbol: false, // 不展示数据标记点type: line, // 类型color: #0091FF…

大学解惑10 - CSS中的content怎么换行,以及使用before伪类的优点

大学解惑09 - 单独用HTML javascript CSS 实现三版99乘法表&#xff0c;你就是班里最靓的仔https://blog.csdn.net/xingyu_qie/article/details/127631612 ☆ 上一篇文章用前端HTML CSS JS基础写了3版99乘法表&#xff0c;有同学说终于把99乘法表写透了&#xff0c;但是紧接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