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基于王道考研课程与湖科大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系统梳理核心知识记忆点和框架,既为个人复习沉淀思考,亦希望能与同行者互助共进。(PS:后续将持续迭代优化细节)
往期内容
408 计算机网络 知识点记忆(1)
408 计算机网络 知识点记忆(2)
408 计算机网络 知识点记忆(3)
408 计算机网络 知识点记忆(4)
408 计算机网络 知识点记忆(5)
408 计算机网络 知识点记忆(6)
408 计算机网络 知识点记忆(7)
核心知识记忆点
路由算法与路由选择协议
静态路由算法 类型 直连 静态 eg 默认路由条目匹配优先级最低
动态路由算法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单源最短路径算法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OSPF Dijkstrn最短路径算法
因特网路由选择协议特点 自适应(动态路由) 分布式(各路由器共同完成信息获取和更新)分层次(自治系统 AS)
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IGP) RIP OSPF
外部网关协议(EGP) BGP
RIP(路由信息协议) 应用层协议(UDP 端口520) 距离向量 跳数(每经过一个路由器 距离+1)
允许一条路径上最多包含15个路由器 距离等于16表示网络不可达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交换路由表 周期性交换 <目的网络 距离 下一跳路由器地址>
好消息传得快,坏消息传得慢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网络层协议(IP首部协议字段 89) 洪泛法 Dijkstra
边界网关协议BGP 应用层协议TCP 端口号 179
两种过程 (In Construction)
跨越两个AS的BGP会话 外部BGP
同一个AS 内部BGP
BGP路由选择:多条路径情况
- 选择本地偏好值最高的
- AS跳数最少的(AS-PATH最短)
- 热土豆路由选择算法 选择最靠近NEXT-HOT路由器的路由 让分组经过少量的转发次数离开本AS
- 选择BGP标识符的数值最小的路由
BGP四种报文:Open报文 Update报文 Keeplive报文 Notification报文
IP多播(组播) 让源主机一次发送的单个分组可以抵达用一个组地址标识的若干目的主机 一对多的通信
多播路由器 经过路由器分路径复制
多播数据报的源地址是源主机的目的IP地址,目的主机是IP多播地址 IPV4中的D类地址(前四位为1110)
多播数据包也是尽最大努力交付
多播地址只能用于目的地址
多播数据报不产生ICMP差错报文
2种 只在本局域网上进行的硬件多播 在互联网范围进行多播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IN construction
移动IP 移动主机在各网络之间漫游 仍然能够保持其原来IP不变
移动节点 具有永久IP地址的移动主机
本地代理 连接在归属网络上的路由器
外地代理 连接在被访问网络上的路由器
虚拟专用网VPN
内联网VPN
外联网VPN
远程接入VPN
冲突域 存在介质征用现象
广播域 发送广播帧 能收到该帧的节点
结语
路由算法与协议作为互联网的“智慧航标”,以动态适应与分层协作构建起全球数据的精准航道。从RIP的跳数度量到OSPF的链路状态洪泛,从BGP的跨域策略到多播组的智能分发,每一项技术都在为数据的通达性与效率保驾护航。静态路由的简约之美、动态算法的自适应之智、多播传输的规模之效,共同诠释了网络层“在变化中求秩序,在复杂中寻最优”的核心使命。
在RIP的周期性交换中,我们见证了距离向量的朴素迭代;在OSPF的洪泛扩散里,我们领略了全局拓扑的精确计算;而BGP的路径属性策略,则展现了自治系统间博弈与协作的微妙平衡。多播地址的D类标识、IGMP的组成员管理、移动IP的漫游守护,无不体现着网络技术对多样化场景的深度适配。
参考资料
1.王道考研课程
2.湖科大计算机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