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1.1 Spring
Spring 提供若干个子项目,每个项目用于完成特定功能
Spring 的若干个子项目都基于一个基础的框架:Spring Framework
框架类似于 房屋的地基
但 Spring Framework 配置繁琐,入门难度大
1.2 Spring Boot
于是,后面推出 配置简便,快速入门的 Spring Boot
SpringBoot 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构建应用程序 简化开发 提高效率
2. SpringBootWeb 快速入门
需求:使用 SpringBoot 开发一个 Web 应用,浏览器发送 /hello 请求后,给浏览器返回字符串 “ Hello World - ”
创建 SpringBootWeb 项目分为三步骤
1.创建 SpringBoot 工程,填写模块信息,勾选 web 开发相关依赖
2.创建请求类,添加 请求处理方法,并添加注解
3.运行启动类,打开浏览器测试
2.1 创建 SpringBoot 项目
2.2 定义请求处理类
2.3 启动程序
启动程序需要运行 启动类的 main 方法
浏览器(推荐谷歌)输入网址
控制台返回执行程序的内容
若两处都能看到且内容相同,则项目运行成功!
3. HTTP 协议
3.1 概述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规定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的规则
即 浏览器与服务器数据传输的规则
以下是简单了解 浏览器与服务器数据传输 的过程
3.2 特点
基于 TCP 协议:面向连接,安全
基于请求-响应模型:一次请求对应一次响应
HTTP 协议是无状态的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每次请求-响应都是独立的
缺点:多次请求间不能共享数据
优点:速度快
3.3 请求协议
请求协议即 请求格式
由三部分组成:
请求行
请求头
请求体
3.4 响应协议
响应协议 即响应格式
由三部分组成:
响应行
响应头
响应体
响应行中常见状态码:
一般只需要掌握三个即可:
200:请求成功
404:请求资源不存在:URL 输入有误或者网站资源被删除
500:服务器发生不可预期的错误
重定向的解释:
常见响应头:
3.5 请求解析
根据 HTTP 请求格式解析请求数据和响应数据
解析 HTTP协议分为两部分:
客户端:各大厂商已经内置解析 HTTP协议 的程序
服务(器)端:通过 Java 程序接受客户端浏览器发起的请求并获取请求数据,参照 HTTP
的请求协议格式对其进行解析。再参照 HTTP 的响应数据格式对浏览器响应对应的格式。
浏览器获取到响应回来的数据利用内置的 HTTP协议 程序进行自动解析,从而完成请求和响应;
手动编写一个服务端程序并解析 HTTP 协议,需要考虑各种各样的情况,代码量在几万行。
所有的 WEB 项目开发都需要解析 HTTP 协议
而 HTTP 协议是标准的,统一的,固定的
解析 HTTP 协议 的代码是通用的
所以很多公司都写好了这些代码,且封装到一个软件中
即 Web 服务器
4. Web 服务器
Web 服务器是一个软件程序
对 HTTP 协议的操作被封装在里面
主要 提供网上信息的浏览
tomcat 是当下最流行的 Web 服务
当然 tomcat 不需要单独部署,已经被内置到 SpringBoot 里面
5. Tomcat
Tomcat 是 Apache 软件基金会的一个核心项目
是一个开源免费的轻量级 Web 服务器
支持 Servlet / JSP 少量 JavaEE 规范
也被称为 Web 容器、Servlet 容器
Servlet 程序需要依赖 Tomcat 才能运行
基于SpringBoot 开发的 web 应用程序
内置了 tomcat 服务器
当启动类运行时,会自动启动内嵌的 tomcat 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