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 实现简洁架构的 Handler 层

news2025/4/21 14:14:11

提示:

  • 所有体系课见专栏:Go 项目开发极速入门实战课;
  • 欢迎加入 云原生 AI 实战 星球,12+ 高质量体系课、20+ 高质量实战项目助你在 AI 时代建立技术竞争力(聚焦于 Go、云原生、AI Infra);
  • 本节课最终源码位于 fastgo 项目的 feature/s14 分支;
  • 更详细的课程版本见:Go 项目开发中级实战课:27 | 业务实现(4):实现 Handler 层代码

fastgo 三层简洁架构开发的最后一步便是开发 Handler 层代码。Handler 层代码的实现思路和 Biz 层、Store 层保持一致。

Handler 实现

要实现 Handler,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1. 实现创建 Handler 层实例的方法;
  2. 实现用户相关 Handler 方法;
  3. 对请求参数进行校验;
  4. 初始化 Handler。

步骤 1:实现创建 Handler 层实例的方法

HTTP API 接口最终的逻辑是由 Handler 方法来实现的。所以,需要先实现 Handler 方法。

fastgo 项目的 Handler 层代码位于 internal/apiserver/handler/ 目录中。新建一个 Handler 结构体,该结构体包含了 fg-apiserver 的路由函数。代码位于 internal/apiserver/handler/handler.go 文件中,内容如下:

package handler

import (
    "github.com/onexstack/fastgo/internal/apiserver/biz"
)

// Handler 处理博客模块的请求.
type Handler struct {
    biz biz.IBiz
}

// NewHandler 创建新的 Handler 实例.
func NewHandler(biz biz.IBiz) *Handler {
    return &Handler{
        biz: biz,
    }
}

Handler 结构体中包含了 Biz 层的 IBiz 接口,IBiz 接口中包含的方法用来执行具体的业务逻辑。:

步骤 2: 实现用户相关 Handler 方法

internal/apiserver/handler/user.go 文件中包含了用户相关的 Handler 方法。这些 Handler 方法的实现逻辑保持一致。实现逻辑如下:

画板

这里,我介绍下 CreateUser 路由方法的实现,其他路由实现方法类似。CreateUser 路由方法代码如下:

// CreateUser 创建新用户.
func (h *Handler) CreateUser(c *gin.Context) {
    slog.Info("Create user function called")

    var rq v1.CreateUserRequest
    if err := c.ShouldBindJSON(&rq); err != nil {
        core.WriteResponse(c, errorsx.ErrBind, nil)
        return
    }

    if err := validation.ValidateCreateUserRequest(c.Request.Context(), &rq); err != nil {
        core.WriteResponse(c, errorsx.ErrInvalidArgument.WithMessage(err.Error()), nil)
        return
    }

    resp, err := h.biz.UserV1().Create(c.Request.Context(), &rq)
    if err != nil {
        core.WriteResponse(c, err, nil)
        return
    }

    core.WriteResponse(c, nil, resp)
}

首先调用 c.ShouldBindJSON 方法将请求中的参数解析到 v1.CreateUserRequest 类型的变量 rq 中。如果解析失败,返回 errorsx.ErrBind 类型的自定义错误。

接着,调用 validation.ValidateCreateUserRequest 函数,对请求参数进行校验。为了统一管理请求参数的校验方法,提高代码可维护性。将校验方法统一放在 validation(位于 internal/apiserver/pkg/validation 目录中)。如果校验失败,返回 errorsx.ErrInvalidArgument 类型的自定义错误。这里要注意,传递的 context 是 c.Request.Context(),而不是 *gin.Context 类型的变量 c。因为 c中缺少了一些 HTTP 请求上下文信息。

接着,调用 Biz 层的方法 h.biz.UserV1().Create 执行具体的业务逻辑。

gin.Context 结构体类型提供了以下方法,分别用来绑定不同位置的请求参数到结构体:

  • ShouldBindJSON
  • ShouldBindUri:将请求中的路径参数绑定到 Go 结构体中的对应字段上,这些字段跟路径参数的映射关系,是通过 Go 结构体字段的 uri 标签来映射的;
  • XXXX:

步骤 3:对请求参数进行校验

首先创建一个校验类型的结构体 Validator,代码位于 internal/apiserver/pkg/validation/validation.go 文件中,内容如下:

// Validator 是验证逻辑的实现结构体.
type Validator struct {
    // 有些复杂的验证逻辑,可能需要直接查询数据库
    // 这里只是一个举例,如果验证时,有其他依赖的客户端/服务/资源等,
    // 都可以一并注入进来
    store store.IStore
}

// NewValidator 创建一个新的 Validator 实例.
func NewValidator(store store.IStore) *Validator {
    return &Validator{store: store}
}

Validator 结构体中,可以添加校验逻辑中依赖的依赖项。例如 store.IStore 类型的实例,第三方微服务客户端等。以此实现更加复杂的校验逻辑。

ValidateCreateUserRequest 方法实现如下:

func (v *Validator) ValidateCreateUserRequest(ctx context.Context, rq *v1.CreateUserRequest) error {
    // Validate username
    if rq.Username == "" {
        return errors.New("Username cannot be empty")
    }
    if len(rq.Username) < 4 || len(rq.Username) > 32 {
        return errors.New("Username must be between 4 and 32 characters")
    }
    // Username can only contain letters, numbers, and underscores
    usernameRegex := regexp.MustCompile(`^[a-zA-Z0-9_]+$`)
    if !usernameRegex.MatchString(rq.Username) {
        return errors.New("Username can only contain letters, numbers, and underscores")
    }

    // Validate password
    if rq.Password == "" {
        return errors.New("Password cannot be empty")
    }
    if len(rq.Password) < 8 || len(rq.Password) > 64 {
        return errors.New("Password must be between 8 and 64 characters")
    }
    // Validate password complexity (must contain at least one letter and one number)
    passwordRegex := regexp.MustCompile(`^.*(?=.*[a-zA-Z])(?=.*\d).*$`)
    if !passwordRegex.MatchString(rq.Password) {
        return errors.New("Password must contain at least one letter and one number")
    }

    // Validate nickname (if provided)
    if rq.Nickname != nil && *rq.Nickname != "" {
        if len(*rq.Nickname) > 32 {
            return errors.New("Nickname cannot exceed 32 characters")
        }
    }

    // Validate email
    if rq.Email == "" {
        return errors.New("Email cannot be empty")
    }
    emailRegex := regexp.MustCompile(`^[a-zA-Z0-9._%+-]+@[a-zA-Z0-9.-]+\.[a-zA-Z]{2,}$`)
    if !emailRegex.MatchString(rq.Email) {
        return errors.New("Invalid email format")
    }

    // Validate phone number
    if rq.Phone == "" {
        return errors.New("Phone number cannot be empty")
    }
    // Validate Chinese mainland phone number format (11 digits starting with 1)
    phoneRegex := regexp.MustCompile(`^1\d{10}$`)
    if !phoneRegex.MatchString(rq.Phone) {
        return errors.New("Invalid phone number format, must be 11 digits starting with 1")
    }

    return nil
}

上述校验逻辑代码比较简单,这里不再介绍。为了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将用户相关的校验方法统一保存在 internal/apiserver/pkg/validation/user.go 文件中。user.go 文件中只实现了 v1.CreateUserRequest 请求结构体的校验逻辑。

v1.UpdateUserRequest 等其他请求结构体的校验代码实现,留个作业,由你来实现。

步骤 4:初始化 Handler

修改 internal/apiserver/server.go 文件,添加以下代码:

package apiserver

import (
    ...
    "github.com/onexstack/fastgo/internal/apiserver/biz"
    "github.com/onexstack/fastgo/internal/apiserver/handler"
    "github.com/onexstack/fastgo/internal/apiserver/pkg/validation"
    "github.com/onexstack/fastgo/internal/apiserver/store"
    ...
)
...
// NewServer 根据配置创建服务器.
func (cfg *Config) NewServer() (*Server, error) {
    ...
    // 初始化数据库连接
    db, err := cfg.MySQLOptions.NewDB()
    if err != nil {
        return nil, err
    }
    store := store.NewStore(db)

    cfg.InstallRESTAPI(engine, store)
    ...
}

在 NewServer 方法中,通过调用 cfg.MySQLOptions.NewDB() 创建了一个 *gorm.DB 的实例 db,再使用 db 创建了 store.IStore 的实例 store

将路由安装代码在 cfg.InstallRESTAPI 方法中实现,这样可以使 NewServer 更加简洁,同时也便于统一维护路由设置。

cfg.InstallRESTAPI 方法实现如下:

// 注册 API 路由。路由的路径和 HTTP 方法,严格遵循 REST 规范.
func (cfg *Config) InstallRESTAPI(engine *gin.Engine, store store.IStore) {
    ...
    // 创建核心业务处理器
    handler := handler.NewHandler(biz.NewBiz(store), validation.NewValidator(store))

    authMiddlewares := []gin.HandlerFunc{}

    // 注册 v1 版本 API 路由分组
    v1 := engine.Group("/v1")
    {
        // 用户相关路由
        userv1 := v1.Group("/users")
        {
            // 创建用户。这里要注意:创建用户是不用进行认证和授权的
            userv1.POST("", handler.CreateUser)
            userv1.PUT(":userID", handler.UpdateUser)    // 更新用户信息
            userv1.DELETE(":userID", handler.DeleteUser) // 删除用户
            userv1.GET(":userID", handler.GetUser)       // 查询用户详情
            userv1.GET("", handler.ListUser)             // 查询用户列表.
        }

        // 博客相关路由
        postv1 := v1.Group("/posts", authMiddlewares...)
        {
            postv1.POST("", handler.CreatePost)       // 创建博客
            postv1.PUT(":postID", handler.UpdatePost) // 更新博客
            postv1.DELETE("", handler.DeletePost)     // 删除博客
            postv1.GET(":postID", handler.GetPost)    // 查询博客详情
            postv1.GET("", handler.ListPost)          // 查询博客列表
        }
    }
}

InstallRESTAPI 方法中,通过 handler.NewHandler 函数创建了 Handler 层的实例。并使用 Handler 的实例 handler 提供的路由方法来设置 HTTP 路由。

创建 handler 实例依赖 biz.IBiz*validation.Validator 类型的实例。上述实例分别通过 biz.NewBiz(store)validation.NewValidator(store) 函数来创建。

上述代码,使用 Gin 框架提供的各类路由注册方法注册了符合 REST 规范的 HTTP 路由。Gin 框架如何注册路由,请阅读 Gin GitHub 项目仓库的 README 文件。上述代码注册的 HTTP 路由见 下表所示。

HTTP 路由(HTTP 方法 HTTP 路径)路由描述
GET /healthz健康检查接口
POST /v1/users创建用户
PUT /v1/users/:userID更新用户信息
DELETE /v1/users/:userID删除用户
GET /v1/users/:userID获取用户信息
GET /v1/users列出所有用户
POST /v1/posts创建文章
PUT /v1/posts/:postID更新文章
DELETE /v1/posts删除文章
GET /v1/posts/:postID获取文章信息
GET /v1/posts列出所有文章

编译并测试

执行以下命令重新编译并运行 fg-apiserver:

$ ./build.sh
$ _output/fg-apiserver -c configs/fg-apiserver.yaml

打开另一个 Linux 终端,执行以下命令测试 HTTP 接口是否正常工作:

$ curl -XPOST -H'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http://127.0.0.1:6666/v1/users  -d '{"username":"colin","password":"fastgo1234","nickname":"belm","email":"nosbelm@qq.com","phone":"1818888xxxx"}'
{"userID":"user-gxqfqn"}

上述命令创建了一个新的用户,并返回了 用户 ID user-gxqfqn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2314769.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coding ability 展开第三幕(滑动指针——基础篇)超详细!!!!

文章目录 前言滑动窗口长度最小的子数组思路 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子串思路 最大连续1的个数思路 将x减到0的最小操作数思路 总结 前言 前面我们已经把双指针的一些习题练习的差不多啦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算法知识——滑动窗口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滑动窗口的魅力吧 滑动窗口 滑动窗口…

如何自己做奶茶,从此告别奶茶店

自制大白兔奶茶&#xff0c;奶香与茶香激情碰撞&#xff0c;每一口都是香浓与甜蜜的双重诱惑&#xff0c;好喝到跺脚&#xff01;丝滑口感在舌尖舞动&#xff0c;仿佛味蕾在开派对。 简单几步就能复刻&#xff0c;成本超低&#xff0c;轻松在家享受奶茶自由。 材料:大白兔奶糖&…

宇树人形机器人开源模型

1. 下载源码 https://github.com/unitreerobotics/unitree_ros.git2. 启动Gazebo roslaunch h1_description gazebo.launch3. 仿真效果 H1 GO2 B2 Laikago Z1 4. VMware: vmw_ioctl_command error Invalid argument 这个错误通常出现在虚拟机环境中运行需要OpenGL支持的应用…

【Linux】浅谈冯诺依曼和进程

一、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冯诺依曼由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五部分组成。 冯诺依曼的设计特点 二进制表示 所有数据&#xff08;包括程序指令&#xff09;均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和运算&#xff0c;简化了硬件逻辑设计&#xff0c;提高了可靠性。 存储程序原理…

linux操作系统实战

第一题 创建根目录结构中的所有的普通文件 [rootlocalhost ~]# cd /[rootlocalhost /]# mkdir /text[rootlocalhost /]# cd /text[rootlocalhost text]# mkdir /text/boot /text/root /text/home /text/bin /text/sbin /text/lib /text/lib64 /text/usr /text/opt /text/etc /…

浅谈时钟启动和Systemlnit函数

时钟是STM32的关键&#xff0c;是整个系统的心脏&#xff0c;时钟如何启动&#xff0c;时钟源如何选择&#xff0c;各个参数如何设置&#xff0c;我们从源码来简单分析一下时钟的启动函数Systemlnit&#xff08;&#xff09;。 Systemlnit函数简介 我们先来看一下源程序的注释…

MySql学习_基础Sql语句

目录 1.数据库相关概念 2.SQL 2.1 SQL通用语法 2.2 SQL分类 2.3 DDL&#xff08;数据库定义语言&#xff09; 2.4 DML&#xff08;数据操作语言&#xff09; 2.5 DQL&#xff08;数据查询语言&#xff09; 2.6 DCL&#xff08;数据控制语言&#xff09; 3. 函数 3.1 字…

小白学Agent技术[5](Agent框架)

文章目录 Agent框架Single Agent框架BabyAGIAutoGPTHuggingGPTHuggingGPT工作原理说明GPT-EngineerAppAgentOS-Copilot Multi-Agent框架斯坦福虚拟小镇TaskWeaverMetaGPT微软UFOAgentScope现状 常见Agent项目比较概述技术规格和能力实际应用案例开发体验比较ChatChain模式 Agen…

VSTO(C#)Excel开发4:打印设置

初级代码游戏的专栏介绍与文章目录-CSDN博客 我的github&#xff1a;codetoys&#xff0c;所有代码都将会位于ctfc库中。已经放入库中我会指出在库中的位置。 这些代码大部分以Linux为目标但部分代码是纯C的&#xff0c;可以在任何平台上使用。 源码指引&#xff1a;github源…

设计模式Python版 模板方法模式(上)

文章目录 前言一、模板方法模式二、模板方法模式示例 前言 GOF设计模式分三大类&#xff1a; 创建型模式&#xff1a;关注对象的创建过程&#xff0c;包括单例模式、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原型模式和建造者模式。结构型模式&#xff1a;关注类和对象之间…

transformer bert 多头自注意力

输入的&#xff08;a1,a2,a3,a4&#xff09;是最终嵌入&#xff0c;是一个(512,768)的矩阵&#xff1b;而a1是一个token&#xff0c;尺寸是768 a1通过wq权重矩阵&#xff0c;经过全连接变换得到查询向量q1&#xff1b;a2通过Wk权重矩阵得到键向量k2&#xff1b;q和k点乘就是值…

python-leetcode-定长子串中元音的最大数目

1456. 定长子串中元音的最大数目 - 力扣&#xff08;LeetCode&#xff09; 可以使用 滑动窗口 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步骤如下&#xff1a; 初始化&#xff1a;计算前 k 个字符中元音字母的个数&#xff0c;作为初始窗口的值。滑动窗口&#xff1a;遍历字符串&#xff0c;每次右…

MySQL增删改查操作 -- CRUD

个人主页&#xff1a;顾漂亮 目录 1.CRUD简介 2.Create新增 使用示例&#xff1a; 注意点&#xff1a; 3.Retrieve检索 使用示例&#xff1a; 注意点&#xff1a; 4.where条件查询 前置知识&#xff1a;-- 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 使用示例&#xff1a; 注意点&#xf…

【算法day9】回文数-给你一个整数 x ,如果 x 是一个回文整数,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

回文数 给你一个整数 x &#xff0c;如果 x 是一个回文整数&#xff0c;返回 true &#xff1b;否则&#xff0c;返回 false 。 回文数是指正序&#xff08;从左向右&#xff09;和倒序&#xff08;从右向左&#xff09;读都是一样的整数。 例如&#xff0c;121 是回文&#…

蛋白质功能预测论文阅读记录2025(DPFunc、ProtCLIP)

前言 最近研究到瓶颈了&#xff0c;怎么优化都提升不了&#xff0c;遂开始看点最新的论文。 DPFunc 2025.1.2 Nature Communication 中南大学 论文地址&#xff1a;DPFunc: accurately predicting protein function via deep learning with domain-guided structure inform…

主流向量数据库对比

在 AI 的 RAG&#xff08;检索增强生成&#xff09;研发领域&#xff0c;向量数据库是存储和查询向量嵌入的核心工具&#xff0c;用于支持高效的语义搜索和信息检索。向量嵌入是文本或其他非结构化数据的数值表示&#xff0c;RAG 系统通过这些嵌入从知识库中检索相关信息&#…

54.HarmonyOS NEXT 登录模块开发教程(八):测试与调试技巧

温馨提示&#xff1a;本篇博客的详细代码已发布到 git : https://gitcode.com/nutpi/HarmonyosNext 可以下载运行哦&#xff01; HarmonyOS NEXT 登录模块开发教程&#xff08;八&#xff09;&#xff1a;测试与调试技巧 文章目录 HarmonyOS NEXT 登录模块开发教程&#xff08;…

在Simulink中将Excel数据导入可变负载模块的方法介绍

文章目录 数据准备与格式要求Excel数据格式MATLAB预处理数据导入方法使用From Spreadsheet模块(直接导入Excel)通过MATLAB工作区中转(From Workspace模块)使用1-D Lookup Table模块(非线性负载映射)Signal Builder模块(变载工况导入)可变负载模块配置注意事项与调试在S…

动手学强化学习-记录

3.5 蒙特卡洛方法 统计每一个状态s出现的总次数和总回报&#xff0c;用大数定律&#xff0c;总回报/总次数≈状态s的期望回报 第4章 动态规划算法 策略迭代中的策略评估使用贝尔曼期望方程来得到一个策略的状态价值函数,这是一个动 态规划的过程;而价值迭代直接使用贝尔曼最…

阿里云操作系统控制台评测:国产AI+运维 一站式运维管理平台

阿里云操作系统控制台评测&#xff1a;国产AI运维 一站式运维管理平台 引言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xff0c;企业在云端的运维管理面临更高的要求。阿里云操作系统控制台作为一款集运维管理、智能助手和系统诊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工具&#xff0c;正逐步成为企业高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