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TM32 USB设备开发-基础知识

news2025/1/29 7:22:26

开篇感谢:

【经验分享】STM32 USB相关知识扫盲 - STM32团队 ST意法半导体中文论坛

单片机学习记录_桃成蹊2.0的博客-CSDN博客

USB_不吃鱼的猫丿的博客-CSDN博客

1、USB鼠标_哔哩哔哩_bilibili

usb_冰糖葫的博客-CSDN博客

USB_lqonlylove的博客-CSDN博客

USB -- STM32F103 USB AUDIO(音频)Speaker同步传输(Out传输)讲解(七)_stm32 usb audio-CSDN博客

基于SMT32的USB键盘制作(附稚晖君键盘方案分析)_大颜u的博客-CSDN博客

基础知识

等级划分:

接口类型:

STM32基础型(F1系列)所带的USB是全速。

电气属性

USB的通信都是由主机发起的,这一点与IIC协议是类似的。

数据线

USB使用差分传输模式,有两条数据线,分别是:

USB数据正信号线,USB Data Positive,即USB-DP线,简写为D+

USB数据负信号线,USB Data Minus, 即USB-DM线,简写为D-

剩下的就是电源线(5V-Vbus)和地线(GND)。

USB主机是如何识别设备是高速设备/全速设备/低速设备?

主机的D+和D-都接有15K下拉电阻。

全速USB设备的数据线D+接有1.5K的上拉电阻,一旦接入主机,主机的D+被拉高

低速USB设备的数据线D-接有1.5K的上拉电阻,一旦接入主机,主机的D-会被拉高

因此,主机就可以根据检测到自己的D+为高还是D-为高,从而判断接入的设备是一个全速还是低速设备。

所以你可以看到STM32板子上的USB口D+有一个上拉电阻,而且是必须有的:

USB设备分类

看一个CDC虚拟串口的设备分类:

在看一个MSC的(模拟U盘):

不同的类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应用场合对应不同的产品形态;不同的产品形态可能会有自己特殊的描述符,比如: HID类有报告描述符、CDC类有ACM、Union描述符等。

常用USB设备类:大容量存储类(Mass Storage Class - MSC),人机接口设备类(Human Interface Device - HID),音频设备类(Audio Device Class),视频设备类(Video Device Class),成像设备类(Imaging Device Class),打印机设备类(Printer Device Class)

描述符详解

以STM32里的MSC设备为例,MSC类所需要的描述符有:设备描述符+配置描述符+接口描述符(数量由配置描述符里的bNumInterfaces字段决定)+端点描述符(数量由配置描述符里的bNumEndpoints决定)

设备描述符

其中1个USB设备只能有一个设备描述符,但是其他描述符可以有多个。

一般实现USB复合设备的方法主要是:一个设备描述符、一个配置描述符、多个接口描述符、多个端点描述符......

每个USB设备都必须且只有一个设备描述符,摘取一下STM32的MSC设备里的实例代码:

每个字段的含义:

bLength:描述符大小.固定为0x12;

bDescriptorType:设备描述符类型.固定为0x01;

bcdUSB:USB 规范发布号.表示了本设备能适用于那种协议,如2.0=0200,1.1=0110;

bDeviceClass:类型代码(由USB指定)。当它的值是0时,表示所有接口在配置描述符里,并且所有接口是独立的。当它的值是1到FEH时,表示不同的接口关联的。当它的值是FFH时,它是厂商自己定义的;

bDeviceSubClass:子类型代码(由USB分配),如果 bDeviceClass值是0,一定要设置为0。其它情况就跟据USB-IF组织定义的编码;

bDeviceProtocol:协议代码(由USB分配),如果使用USB-IF组织定义的协议,就需要设置这里的值,否则直接设置为0。如果厂商自己定义的可以设置为FFH;

bMaxPacketSize0:端点0最大分组大小(只有8,16,32,64有效);

idVendor:供应商ID(由USB分配);

idProduct : 产品ID(由厂商分配),由供应商ID和产品ID,就可以让操作系统加载不同的驱动程序

bcdDevice :设备出产编码.由厂家自行设置;

iManufacturer :厂商描述符字符串索引.索引到对应的字符串描述符. 为0则表示没有;

iProduct :产品描述符字符串索引.同上;

iSerialNumber:设备序列号字符串索引.同上;

bNumConfigurations :可能的配置数.指配置字符串的个数。

bDeviceClass、bDeviceSubClass和bDeviceProtocol可在USB官网进行查询,idVendor是向USB机构申请的,需要支付一笔费用,如果针对开发者,可以选择芯片厂商的idVendor进行开发。

配置描述符

配置描述符定义了设备的配置信息,一个设备可以有多个配置描述符。摘一个STM32的MSC设备的配置描述符:

用C语言组合就是这样的一个结构:

typedef struct _USB_CONFIGURATION_DESCRIPTOR_
{
    BYTE      bLength,
    BYTE      bDescriptorType,
    uint16_t  wTotalLength,
    BYTE      bNumInterfaces,
    BYTE      bConfigurationValue,
    BYTE      iConfiguration,
    BYTE      bmAttributes,
    BYTE      MaxPower
}USB_CONFIGURATION_DESCRIPTOR;

每个字段含义如下:

bLength:描述符大小,固定为0x09.

bDescriptorType:配置描述符类型,固定为0x02.

wTotalLength:返回整个数据的长度,指此配置返回的配置描述符,接口描述符以及端点描述符的全部大小

bNumInterfaces:配置所支持的接口数。指该配置配备的接口数量也表示该配置下接口描述符数量

bConfigurationValue:作为Set Configuration的一个参数选择配置值

iConfiguration:用于描述该配置字符串描述符的索引

bmAttributes:供电模式选择,Bit4-0保留,D7:总线供电,D6:自供电,D5:远程唤醒

MaxPower:总线供电的USB设备的最大消耗电流.以2mA为单位,0x32表示 100mA

接口描述符

接口描述符说明了接口所提供的配置,一个配置所拥有的接口数量通过配置描述符的bNumInterfaces决定,摘取STM32的MSC设备类的接口描述符:

用C语言组合就是这样的一个结构:

typedef struct _USB_INTERFACE_DESCRIPTOR_
{
    BYTE      bLength,
    BYTE      bDescriptorType,
    BYTE      bInterfaceNumber,
    BYTE      bAlternateSetting,
    BYTE      bNumEndpoint,
    BYTE      bInterfaceClass,
    BYTE      bInterfaceSubClass,
    BYTE      bInterfaceProtocol,
    BYTE      iInterface
}USB_INTERFACE_DESCRIPTOR;

每个字段含义如下:

bLength : 描述符大小.固定为0x09

bDescriptorType : 接口描述符类型.固定为0x04

bInterfaceNumber: 该接口的编号

bAlternateSetting : 用于为上一个字段选择可供替换的位置.即备用的接口描述符标号

bNumEndpoint : 使用的端点数目.端点0除外

bInterfaceClass : 类型代码(由USB分配)

bInterfaceSubClass : 子类型代码(由USB分配)

bInterfaceProtocol : 协议代码(由USB分配)

iInterface : 字符串描述符的索引

端点描述符

USB设备中的每个端点都有自己的端点描述符,由接口描述符中的bNumEndpoint决定其数量。摘取STM32的MSC设备类的端口描述符:

用C语言组合就是这样的一个结构:

typedef struct _USB_ENDPOINT_DESCRIPTOR_ {
    BYTE        bLength,
    BYTE        bDescriptorType,
    BYTE        bEndpointAddress,
    BYTE        bmAttributes,
    BYTE        bInterval
}USB_ENDPOINT_DESCRIPTOR;

每个字段含义如下:

bLength : 描述符大小.固定为0x07

bDescriptorType : 接口描述符类型.固定为0x050

bEndpointType : USB设备的端点地址.Bit7决定方向,1为IN端点,0为OUT端点,对于控制端点可以忽略;Bit6-4,保留;BIt3-0:端点号

bmAttributes : 端点属性.Bit7-2,保留.BIt1-0:00控制,01同步,02批量,03中断

wMaxPacketSize : 本端点接收或发送的最大信息包大小

bInterval : 轮训数据传送端点的时间间隔.对于批量传送和控制传送的端点忽略.对于同步传送的端点,必须为1,对于中断传送的端点,范围为1-255

字符串描述符

字符串描述符是可选的,如果不支持字符串描述符,其设备描述符、配置描述符、接口描述符内的所有字符串描述符索引都必须为0。

字符串描述符结构如下:

typedef struct _USB_STRING_DESCRIPTION_

    BYTE      bLength,
    BYTE      bDescriptionType,
    BYTE      bString[1];
}USB_STRING_DESCRIPTION;

各个字段含义:

bLength : 描述符大小.由整个字符串的长度加上bLength和bDescriptorType的长度决定.

bDescriptorType : 接口描述符类型,固定为0x03.

bString[1] : Unicode编码字符串

IAD描述符

USB组合设备一般用Interface Association Descriptor(IAD)实现,就是在要合并的接口前加上IAD描述符。例如你想用一个硬件USB接口实现两个功能,又能到U盘又能当虚拟串口,那么在USB配置描述符中就需要加上IAD描述符来指明。

typedef struct _USBInterfaceAssociationDescriptor
{
    BYTE  bLength:                  0x08        //描述符大小,固定
    BYTE  bDescriptorType:          0x0B        //IAD描述符类型,固定
    BYTE  bFirstInterface:          0x00        //起始接口编号
    BYTE  bInterfaceCount:          0x02        //本个IAD下设备类的接口数量
    BYTE  bFunctionClass:           0x0E        //类型代码,本个IAD指示的是什么类型的设备,例如CDC是0X02,MSC是0X08
    BYTE  bFunctionSubClass:        0x03        //子类型代码
    BYTE  bFunctionProtocol:        0x00        //协议代码
    BYTE  iFunction:                0x04        //描述字符串索引
}

以MSC+CDC为例,他的配置描述符结构就是这样的:

配置描述符
{
        IAD描述符1(CDC)
        {
                接口描述符1(通信接口)
                {
                        其他描述符(特殊描述符)
                        {
                                /*Header Functional Descriptor*/
                                /*Call Management Functional Descriptor*/
                                /*ACM Functional Descriptor*/
                                /*Union Functional Descriptor*/
                        }
                        端点描述符(命令端点)
                        {
                        }
                }
                接口描述符2(数据接口)
                {
                        端点描述符1(输出端口)
                        {
                        }
                        端点描述符2(输入端口)
                        { 
                        }
                }
        }
        IAD描述符(MSC)
        {
                接口描述符1
                {
                        端点描述符1
                        {
                        }
                        端点描述符2
                        {
                        }
                }
        }
}

其它描述符

Packet的组成

Packet主要由下面四部分组成:

SOP:起始帧,从DILE状态(J状态)切换到K状态

SYNC:同步域,3个重复的KJ状态切换,后跟随2个位时间的K状态

Packet Connent:内容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PID:包标识

地址:设备地址

帧号:11位帧号

数据:通信的数据

CRC:校验

EOP:结束帧,持续2个位时间的SE0信号,后跟随1个位时间的J状态

接下来重点讲解一下Packet Connent域里面的内容。

Packet的内容

Packet包的内容--PID域

PID:Packet Identifier,包标识,LSB在前,前4个字节为PID码,后四个字节是前四个字节的取反。

以下是PID的类型码。

Packet包的内容--地址域

地址由7位的设备地址和4位的端点地址组成。

Packet包的内容--帧号域

帧号域由以下特性:

11位

主机每发出一个帧,帧号都会自动加1(全速和低速设备1ms发出一帧, 高速设备0.125ms发出一帧)

当帧号达到0x7FFF的时候,将清零帧号重新计数

仅在每个帧的帧首才传输一次SOF包

Packet包的内容--数据域

根据传输类型的不同,数据域的数据长度从0-1024字节不等。

Packet包的内容--CRC域

Packet的类型

Packet包的类型--令牌包

令牌包的组成为:PID+地址+CRC

PID:IN、OUT、SETUP令牌

地址:7位的设备地址和4位的端点号组成

CRC:这里是对地址域计算

Packet包的类型--SOF包

SOF包的组成为:PID+帧号+CRC

PID:SOF令牌

帧号:LS/FS每1ms一个帧,HS每0.125ms一个帧

CRC:这里是对帧号域计算

Packet包的类型--数据包

数据包的组成为:PID+数据+CRC

PID:DATA0、DATA1、DATA2、MDATA令牌

数据:传输类型不同,数据包的最大长度有所不同

CRC:这里是对数据域计算

Packet包的类型--握手包

握手包的组成为:PID

PID:ACK、NAK、STALL、NYET令牌

ACK:表示正确接收数据,并且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数据。主机和设备都可以用ACK来确认,而NAK、STALLA、NYET只能设备返回,主机不能使用这些握手包。

NAK:表示没有数据需要返回,或者数据正确接收但是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容忍它们。 当主机收到NAK时,知道设备还未准备好,主机会在以后的合适的时机进行重新传输。

STALL:表示设备无法执行这个请求,或者端点已经被挂起,它表示一种错误的状态。 设备返回STALL后,需要主机进行干预才能解除这种STALL状态。

NYET:只在USB2.0的高速设备输出事物中使用,表示设备本次数据成功接收,但是没有 足够的空间来接收下一次数据。主机在下一次输出数据时,将先使用PING令牌包来试探 设备是否有空间接收数据,以避免不必要的带宽浪费。

注意:

1. 当收到SETUP包的时候,设备只能回复ACK;

2. 当同步传输的时候,没有握手包。

传输类型

USB的传输类型分为控制传输、中断传输、批量传输和同步传输,每种传输类型用在特定的场合。

控制传输

非周期性传输,用于命令和状态的传输。每个USB设备都必须有控制端点,支持控制传输来进行命令和状态的传输。USB主机驱动将通过控制传输与USB设备的控制端点通讯,完成USB设备的枚举和配置。

控制传输是双向的传输,必须有IN和OUT两个方向上的特定端点号的控制端点来完成两个方向上的控住传输。

中断传输

周期性,低频率传输,允许有限延迟的通信,中断传输用于那些频率不高,但对周期有一定要求的数据传输。具有保证的带宽,并能在下个周期对先前错误的传输进行重传;对于全速端点,中断传输的时间间隔在1ms到255ms之间,对于低速端点,时间间隔限制在10ms到255ms之间,对于高速端点, 时间间隔为2bInterval-1*125us,bInterval的值在1到16之间。

中断传输总算单向的,可以用单向的中断端点来实现某个方向上的中断传输。

批量传输

非周期性,大容量数据的通信,数据可以占用任意带宽。大容量数据传输适用于那些需要大数据量传输,但是对实时性,对延迟性和带宽没有严格要求的应用。大容量传输可以占用任意可用的数据带宽。

大容量传输是单向的,可以用单向的大容量传输端点来实现某个方向的大容量传输。

同步传输

周期性,持续的传输,用于传输与时效相关的信息,并且在数据中保存时间戳的信息。同步传输用于传输那些需要保证带宽,并且不能忍受延迟的信息。整个带宽都将用于保证同步传输的数据完整,并且不支持出错重传。

同步传输总是单向的,可以使用单向的同步端点来实现某个方向上的同步传输。

复位挂起和唤醒机制

USB使用的差分传输模式,两个数据线D+和D-(VOH:2.8V VOL:0.3V)

差分信号1:D+ > VOH and D- < VOL

差分信号0:D- > VOH and D+ < VOL

IDLE状态:J状态

复位信号:D+ and D- < VOL for >= 10ms

挂起信号:USB主机3m内不发送任何信号(3ms以上的IDLE状态)

唤醒信号:K状态持续20ms以上,并以低速EOP信号结尾。

USB的枚举过程

枚举就是从设备读取一些信息,知道设备是什么样的设备,如何进行通信,这样主机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加载合适的驱动程序。调试USB设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USB的枚举过程,只要枚举成功了,那么就已经成功大半了。

枚举通信过程具体如下:

step1:检测电压变化,报告主机

首先,USB设备上电后,一直监测USB设备接口电平变化HUB检测到有电压变化,将利用自己的中断端点将信息反馈给主控制器有设备连接。

Step2:主机了解连接设备

主机在知道有设备接入后会发送一个Get_Port_Status请求(request)给hub以了解此次状态改变的确切含义。

Step3:Hub检测所插入的设备是高速还是低速

hub通过检测USB总线空闲(Idle)时差分线的高低电压来判断所连接设备的速度类型,当host发来Get_Port_Status请求时,hub就可以将此设备的速度类型信息回复给host。USB 2.0规范要求速度检测要先于复位(Reset)操作。

Step4:hub复位设备

主机一旦得知新设备已连上以后,它至少等待100ms以使得插入操作的完成以及设备电源稳定工作。然后主机控制器就向hub发出一个 Set_Port_Feature请求让hub复位其管理的端口(刚才设备插上的端口)。hub通过驱动数据线到复位状态(D+和D-全为低电平 ),并持续至少10ms。当然,hub不会把这样的复位信号发送给其他已有设备连接的端口,所以其他连在该hub上的设备自然看不到复位信号,不受影响。

Step5: Host检测所连接的全速设备是否是支持高速模式

因为根据USB 2.0协议,高速(High Speed)设备在初始时是默认全速(Full Speed )状态运行,所以对于一个支持USB 2.0的高速hub,当它发现它的端口连接的是一个全速设备时,会进行高速检测,看看目前这个设备是否还支持高速传输,如果是,那就切到高速信号模式,否则就一直在全速状态下工作。

同样的,从设备的角度来看,如果是一个高速设备,在刚连接bub或上电时只能用全速信号模式运行(根据USB 2.0协议,高速设备必须向下兼容USB 1.1的全速模式)。随后hub会进行高速检测,之后这个设备才会切换到高速模式下工作。假如所连接的hub不支持USB 2.0,即不是高速hub,不能进行高速检测,设备将一直以全速工作。

Step6:Hub建立设备和主机之间的信息通道

主机不停地向hub发送Get_Port_Status请求,以查询设备是否复位成功。Hub返回的报告信息中有专门的一位用来标志设备的复位状态。

当hub撤销了复位信号,设备就处于默认/空闲状态(Default state),准备接收主机发来的请求。设备和主机之间的通信通过控制传输,默认地址0,端点号0进行。此时,设备能从总线上得到的最大电流是100mA。(所有的USB设备在总线复位后其地址都为0,这样主机就可以跟那些刚刚插入的设备通过地址0通信。)

Step7:主机发送Get_Descriptor请求获取默认管道的最大包长度

默认管道(Default Pipe)在设备一端来看就是端点0。主机此时发送的请求是默认地址0,端点0,虽然所有未分配地址的设备都是通过地址0来获取主机发来的请求,但由于枚举过程不是多个设备并行处理,而是一次枚举一个设备的方式进行,所以不会发生多个设备同时响应主机发来的请求。

设备描述符的第8字节代表设备端点0的最大包大小。虽然说设备所返回的设备描述符(Device Descriptor)长度只有18字节,但系统也不在乎,此时,描述符的长度信息对它来说是最重要的,其他的瞄一眼就过了。当完成第一次的控制传输后,也就是完成控制传输的状态阶段,系统会要求hub对设备进行再一次的复位操作(USB规范里面可没这要求)。再次复位的目的是使设备进入一个确定的状态。

Step8:主机给设备分配一个地址

主机控制器通过Set_Address请求向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的地址。在完成这次传输之后,设备进入地址状态(Address state),之后就启用新地址继续与主机通信。这个地址对于设备来说是终生制的,设备在,地址在;设备消失(被拔出,复位,系统重启),地址被收回。同一个设备当再次被枚举后得到的地址不一定是上次那个了。

Step9:主机获取设备的信息

主机发送 Get_Descriptor请求到新地址读取设备描述符,这次主机发送Get_Descriptor请求可算是诚心,它会认真解析设备描述符的内容。设备描述符内信息包括端点0的最大包长度,设备所支持的配置(Configuration)个数,设备类型,VID(Vendor ID,由USB-IF分配), PID(Product ID,由厂商自己定制)等信息。

之后主机发送Get_Descriptor请求,读取配置描述符(Configuration Descriptor),字符串等,逐一了解设备更详细的信息。事实上,对于配置描述符的标准请求中,有时wLength一项会大于实际配置描述符的长度(9字节),比如255。这样的效果便是:主机发送了一个Get_Descriptor_Configuration 的请求,设备会把接口描述符,端点描述符等后续描述符一并回给主机,主机则根据描述符头部的标志判断送上来的具体是何种描述符。

接下来,主机就会获取配置描述符。配置描述符总共为9字节。主机在获取到配置描述符后,根据里面的配置集合总长度,再获取配置集合。配置集合包括配置描述符,接口描述符,端点描符等等。

如果有字符串描述符的话,还要获取字符串描述符。另外HID设备还有HID描述符等。

Step10: 主机给设备挂载驱动(复合设备除外)

主机通过解析描述符后对设备有了足够的了解,会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驱动给设备。 然后tell the world(announce_device)说明设备已经找到了,最后调用设备模型提供的接口device_add将设备添加到 usb 总线的设备列表里,然后 usb总线会遍历驱动列表里的每个驱动,调用自己的 match(usb_device_match) 函数看它们和你的设备或接口是否匹配,匹配的话调用device_bind_driver函数,现在就将控制权交到设备驱动了。

对于复合设备,通常应该是不同的接口(Interface)配置给不同的驱动,因此,需要等到当设备被配置并把接口使能后才可以把驱动挂载上去。

Step11:设备驱动选择一个配置

驱动(注意,这里是驱动,之后的事情都是有驱动来接管负责与设备的通信)根据前面设备回复的信息,发送Set_Configuration请求来正式确定选择设备的哪个配置(Configuration)作为工作配置(对于大多数设备来说,一般只有一个配置被定义)。至此,设备处于配置状态(Configured),当然,设备也应该使能它的各个接口(Interface)。

对于复合设备,主机会在这个时候根据设备接口信息,给它们挂载驱动。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枚举过程,帮助大家理解软件层面的协议。

Host [ 80 06 00 01 00 00 40 00 ] 主机:你是什么设备?
Device [ 12 01 00 02 0A 00 00 40 70 34 08 00 00 02 01 02 03 01 ] 设备:我是CDC设备
Host [ 00 05 21 00 00 00 00 00 ] 主机设置唯一设备地址(地址只能从0-127),以后使用此地址和设备通讯
Host [ 80 06 00 01 00 00 12 00 ] 主机:你是什么设备?
Device [ 12 01 00 02 02 02 02 40 70 34 08 00 00 02 01 02 03 01 ] 设备:我是CDC设备
Host [ 80 06 00 02 00 00 FF 00 ] 主机:你有几个接口?每个接口使用了哪几个端点?
Device [ 09 02 43 00 02 01 00 C0 32 09 04 00 00 01 02 02 01 00 05 24 00 10 01 05 24 01 00 01 04 24 02 02 05 24 06 00 01 07 05 82 03 08 00 FF 09 04 01 00 02 0A 00 00 00 07 05 03 02 40 00 00 07 05 81 02 ]
Device [ 40 00 00 ] 设备:我有2个接口,一个接口使用了输入端点2,一个接口使用了输入端点1和输出端点3
Host [ 80 06 00 03 00 00 FF 00 ] 主机:你的字符串使用的是什么编码格式?
Device [ 04 03 09 04 ] 设备:我使用的美国的编码格式
Host [ 80 06 02 03 09 04 FF 00 ] 主机:你的产品名称是什么?
Device [ 32 03 53 00 54 00 4D 00 33 00 32 00 20 00 56 00 69 00 72 00 74 00 75 00 61 00 6C 00 20 00 43 00 4F 00 4D 00 20 00 50 00 6F 00 72 00 74 00 20 00 20 00 ] 设备:我的产品名称是…
Host [ 80 06 03 03 09 04 FF 00 ] 主机:你的设备UID是什么?
Device [ 1A 03 35 00 43 00 44 00 45 00 35 00 38 00 34 00 30 00 33 00 32 00 33 00 30 00 ] 设备:我的

UID是....

STM32相关讲解

STM32-USB详解

这个512字节SRAM叫做Packet Buffer Memory Area(简称PMA),这个很重要,后面会详细讲解。

根据描述可以,一共有8个端点,16个寄存器,一个端点关联两个寄存器,所以我们可以将他们规划为8个输入端点(0x80-0X87)+8个输出端点(0X00-0X07)。

STM32-PMA详解

先说一下USB的数据包大小,全速设备的最大包大小为64字节,高速最大为1024字节,STM32是USB全速设备,所以最大为64字节。

Packet Buffer Memory Area(简称PMA)

STM32F1/F3/L1系列都有且结构相同(其他系列暂未考证),译过来就是包数据缓存区,大小为512字节,按2字节进行寻址。

这个PMA的作用就是USB设备模块用来实现MCU与主机进行数据通信的一个专门的数据缓冲区,我们称之为USB硬件缓冲区。

说得具体点就是USB模块把来自主机的数据接收进来后先放到PMA,然后再被拷贝到用户数据缓存区;或者MCU要发送到主机的数据,先从用户数据缓存区拷贝进PMA,再通过USB模块负责发送给主机。

很多人利用ST官方的USB库修改自己的USB应用时候卡住,获取改完之后懵懵懂懂出现错误,估计大多数原因就在此处的修改!

摘取一下STM32F1参考手册里的PMA描述表:

名称含义:

ADDR0_TX:输出端点0发送缓冲区地址

COUNT0_TX:输出端点0发送缓冲区大小

ADDR0_RX:输入端点0发送缓冲区地址

COUNT0_RX:输入端点0发送缓冲区大小

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端点描述包括:缓冲区地址+缓冲区大小。

PMA的头部为端点的描述,每个端点占8个字节,实际使用了几个端点就有几个描述头,例如使用了0、1、2这三个连续端点(这里注意是连续端点),那么PMA头部的3x8=24(十六进制的0X18)字节就是描述,倘若你使用的是0、1、3这三个端点,其中编号为2的端点虽然没使用但是占用空间,那么PMA头部的端点描述就是4x8=32字节,编号为2的端点8字节的空间就浪费了(严格来说没浪费,就是不方便使用)。

头部的端点描述之后就是各个端点的缓冲区了,例如使用了0、1、2三个端点,占用了PMA头部3x8=24字节的空间,那么这三个端点的缓冲区地址就是从PMA偏移24字节开始的,当然只要是大于24就都可以,这里就是最关键的地方了,很多人修改ST官方库实现自己USB应用时候就是没改这里的地址,导致缓冲区的使用覆盖了PMA头部的端点描述从而出错!

下面摘取一个STM32官方MSC设备的实例进行分析:

可以看到一共用到了4个端点,分别是输入端点0X80和0X81,输出端点0X00和0X01,其中0X00端点和0X80端点是供USB使用必须有的,0X81和0X01端点则是MSC设备输入输出端点。

那么一共使用了4个端点,按理来说PMA头部的端点描述大小应该是4X8=32(十六进制的0X20)字节,0X20之后的才是各个端点缓冲区,但是ST这里的却是从0X18开始,也就是说使用了三个端点,这个地方我还没有搞明白为什么,欢迎各位补充!

至于为什么0X18之后是0X58,是因为USB全速设备的最大包是64字节(十进制的0X40),所以这里PMA的划分就是:

头部0X18字节为各个端点的描述

0X18地址开始的64字节为输出端点0的缓冲区

0X58地址开始的64字节为输入端点0的缓冲区

0X98地址开始的64字节为输入端点1的缓冲区

0XD8地址开始的64字节为输出端点1的缓冲区

这里注意一点,缓冲区分配好之后访问是不会溢出的,也就是说缓冲区之间完全隔离。

STM32F1-HAL库中 USB外设库的文件介绍

STM32_USB_Host_Library 中的文件介绍

STM32_USB_Device_Library 中的文件介绍

这篇内容很多,很难完全看完,对于像弄明白USB原理和过程的有一定意义,但是对于只想快速做出东西的可以直接看后面的文章。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2284112.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基于STM32单片机设计的宠物喂食监控系统

1. 项目开发背景 随着宠物数量的增加&#xff0c;尤其是人们对宠物的养护需求日益增多&#xff0c;传统的人工喂养和管理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养宠生活的需求。人们越来越希望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宠物养护的质量和效率&#xff0c;特别是对于宠物喂食、饮水、温湿度控制等方面的智能…

MATLAB绘图:随机彩色圆点图

这段代码在MATLAB中生成并绘制了500个随机位置和颜色的散点图。通过随机生成的x和y坐标以及颜色&#xff0c;用户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随机点的分布。这种可视化方式在数据分析、统计学和随机过程的演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文章目录 运行结果代码代码讲解 运行结果 代码 clc; clea…

重定向与缓冲区

4种重定向 我们有如下的代码&#xff1a;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define FILE_NAME "log.txt"int main() {close(1)…

Golang Gin系列-8:单元测试与调试技术

在本章中&#xff0c;我们将探讨如何为Gin应用程序编写单元测试&#xff0c;使用有效的调试技术&#xff0c;以及优化性能。这包括设置测试环境、为处理程序和中间件编写测试、使用日志记录、使用调试工具以及分析应用程序以提高性能。 为Gin应用程序编写单元测试 设置测试环境…

九、CSS工程化方案

一、PostCSS介绍 二、PostCSS插件的使用 项目安装 - npm install postcss-cli 全局安装 - npm install postcss-cli -g postcss-cli地址&#xff1a;GitHub - postcss/postcss-cli: CLI for postcss postcss地址&#xff1a;GitHub - postcss/postcss: Transforming styles…

YOLOv11改进,YOLOv11检测头融合DSConv(动态蛇形卷积),并添加小目标检测层(四头检测),适合目标检测、分割等任务

前言 精确分割拓扑管状结构例如血管和道路,对各个领域至关重要,可确保下游任务的准确性和效率。然而,许多因素使任务变得复杂,包括细小脆弱的局部结构和复杂多变的全局形态。在这项工作中,注意到管状结构的特殊特征,并利用这一知识来引导 DSCNet 在三个阶段同时增强感知…

大数据治理实战指南:数据质量、合规与治理架构

&#x1f4dd;个人主页&#x1f339;&#xff1a;一ge科研小菜鸡-CSDN博客 &#x1f339;&#x1f339;期待您的关注 &#x1f339;&#x1f339; 引言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xff0c;大数据已成为驱动业务决策的核心资产。然而&#xff0c;数据治理的缺失或不完善&…

SQL Server 建立每日自动log备份的维护计划

SQLServer数据库可以使用维护计划完成数据库的自动备份&#xff0c;下面以在SQL Server 2012为例说明具体配置方法。 1.启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xff0c;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格中选择数据库实例&#xff0c;然后依次选择【管理】→【维护计划】选项&#xff0…

three.js+WebGL踩坑经验合集(4.2):为什么不在可视范围内的3D点投影到2D的结果这么不可靠

上一篇&#xff0c;笔者留下了一个问题&#xff0c;three.js内置的THREE.Vector3.project方法算出来的结果对于超出屏幕可见范围的点来说错得相当离谱。 three.jsWebGL踩坑经验合集(4.1):THREE.Line2的射线检测问题&#xff08;注意本篇说的是Line2&#xff0c;同样也不是阈值…

window保存好看的桌面壁纸

1、按下【WINR】快捷键调出“运行”窗口&#xff0c;输入以下命令后回车。 %localappdata%\Packages\Microsoft.Windows.ContentDeliveryManager_cw5n1h2txyewy\LocalState\Assets 2、依次点击【查看】【显示】&#xff0c;勾选【隐藏的项目】&#xff0c;然后按【CtrlA】全部…

Protobuf序列化协议使用指南

简介 在本篇博客中&#xff0c;将会介绍protobuf的理论及使用方法。该文章仅做分享使用及自我复习使用&#xff0c;使用的图片来自百度&#xff0c;无法找到作者&#xff0c;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目录 简介 概述 1.protobuf是什么&#xff1f; 2.序列化/反序列是什么&…

83,【7】BUUCTF WEB [MRCTF2020]你传你[特殊字符]呢

进入靶场 图片上这个人和另一道题上的人长得好像 54&#xff0c;【4】BUUCTF WEB GYCTF2020Ezsqli-CSDN博客 让我们上传文件 桌面有啥传啥 /var/www/html/upload/344434f245b7ac3a4fae0a6342d1f94a/123.php.jpg 成功后我就去用蚁剑连了&#xff0c;连不上 看了别的wp知需要…

低代码系统-产品架构案例介绍、轻流(九)

轻流低代码产品定位为零代码产品&#xff0c;试图通过搭建来降低企业成本&#xff0c;提升业务上线效率。 依旧是从下至上&#xff0c;从左至右的顺序 名词概述运维层底层系统运维层&#xff0c;例如上线、部署等基础服务体系内置的系统能力&#xff0c;发消息、组织和权限是必…

Linux——网络(udp)

文章目录 目录 文章目录 前言 一、upd函数及接口介绍 1. 创建套接字 - socket 函数 2. 绑定地址和端口 - bind 函数 3. 发送数据 - sendto 函数 4. 接收数据 - recvfrom 函数 5. 关闭套接字 - close 函数 二、代码示例 1.服务端 2.客户端 总结 前言 Linux——网络基础&#xf…

Nxopen 直齿轮参数化设计

NXUG1953 Visualstudio 2019 参考论文&#xff1a;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AGMA Tooth Form Factor from Equations for the Generated Tooth Root Fillet //FullGear// Mandatory UF Includes #include <uf.h> #include <uf_object_types.h>// Internal I…

初阶数据结构:链表(二)

目录 一、前言 二、带头双向循环链表 1.带头双向循环链表的结构 &#xff08;1)什么是带头&#xff1f; (2)什么是双向呢&#xff1f; &#xff08;3&#xff09;那什么是循环呢&#xff1f; 2.带头双向循环链表的实现 &#xff08;1&#xff09;节点结构 &#xff08;2…

使用openwrt搭建ipsec隧道

背景&#xff1a;最近同事遇到了个ipsec问题&#xff0c;做的ipsec特性&#xff0c;ftp下载ipv6性能只有100kb, 正面定位该问题也蛮久了&#xff0c;项目没有用openwrt, 不过用了开源组件strongswan, 加密算法这些也是内核自带的&#xff0c;想着开源的不太可能有问题&#xff…

网络安全 | F5-Attack Signatures详解

关注&#xff1a;CodingTechWork 关于攻击签名 攻击签名是用于识别 Web 应用程序及其组件上攻击或攻击类型的规则或模式。安全策略将攻击签名中的模式与请求和响应的内容进行比较&#xff0c;以查找潜在的攻击。有些签名旨在保护特定的操作系统、Web 服务器、数据库、框架或应…

MATLAB绘图时线段颜色、数据点形状与颜色等设置,介绍

MATLAB在绘图时&#xff0c;设置线段颜色和数据点的形状与颜色是提高图形可读性与美观性的重要手段。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 MATLAB 中设置这些属性。 文章目录 线段颜色设置单字母颜色表示法RGB 值表示法 数据点的形状与颜色设置设置数据点颜色和形状示例代码 运行结果小结 线段…

论文速读|Matrix-SSL:Matrix Information Theory for Self-Supervised Learning.ICML24

论文地址&#xff1a;Matrix Information Theory for Self-Supervised Learning 代码地址&#xff1a;https://github.com/yifanzhang-pro/matrix-ssl bib引用&#xff1a; article{zhang2023matrix,title{Matrix Information Theory for Self-Supervised Learning},author{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