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企业的数据资产真的安全吗?当下,数据已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但如何找到、保护这些资产,却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难题。在此背景下,数据分类分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数据分类分级,并结合国家标准和行业实践,为企业提供流程参考。
一、认识数据分类分级
在数据资产管理和数据安全管理中,数据分类和分级通常是一起进行的,二者相互依赖、互为支撑。数据分类是根据大数据的属性或特征,将其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以便更好地定位、保护数据。而数据分级是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确保数据得到与其重要性和影响程度相适应的保护。具体而言,二者有以下价值:
- 效率提升:数据分类提供了处理数据的线路图,有助于企业识别、标记、定位、管理数据资产,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风险。
- 数据保护:按敏感度、重要性等进行数据分类,企业可自定义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数据保留等安全措施,保障敏感数据资产安全。
- 法规遵从:系统化的数据分类有助于企业确定不同类型信息的潜在风险,确保业务操作符合数据隐私法规要求,避免法律制裁与声誉损失。
二、实施数据分类分级
尽管数据分类分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企业在自主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
复杂的实现过程:部署全面的数据分类分级体系绝非易事。它需要企业首先定义一套清晰、准确的数据分类标准和分级规则,这些标准和规则必须能够全面覆盖企业的所有数据,并确保不同数据集之间的一致性。这背后不仅需要全面的规划和对业务需求的深入理解,还需要考虑如何与现有的系统集成。
-
持续维护: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行业法规的不断更新以及新兴数据类型的不断涌现,数据分类分级体系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维护。企业需要投入人力、物力。
-
错误分类的风险:数据分类分级过程中,任何有意或无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对重要数据的保护不足可能会导致数据泄露、安全性受损,进而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而对非敏感数据采取不必要的安全措施,则可能浪费企业的资源和时间,降低数据的使用效率。
基于多年来数据分类分级的经验,并结合国家标准GB/T 43697-2024《数据安全技术 数据分类分级规则》,我们为企业总结一套实用的数据分类分级流程,供参考:
-
制定内部规则:在遵循国家和行业领域数据分类分级要求的基础上,按照行业领域数据分类分级标准规范,结合企业自身数据特点,制定数据分类分级细则。
-
数据资产盘点:利用软信数据资产目录管理平台等先进工具,全面梳理并识别有效数据资产,确定待分类分级的数据资产。
-
实施数据分类:根据规则、内容、重要性等因素对数据进行分类,涵盖公共数据、私人数据、内部数据、机密数据、受限数据等特殊类别数据。
-
实施数据分级:对已识别和分类的数据分配特定的标记或标签,以表示数据的性质、重要性或用途。通过这一过程,确保每个数据都有一个明确的标识符,表明其分类级别。
-
访问控制与加密:在完成数据分类和标记后,企业需要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限制数据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特定的人员或系统才能访问特定的数据集。对机密和受限数据实施加密,它确保即使有人获得了访问权,如果没有正确的密码,数据仍然不可读。加密可以在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保护敏感数据资产。
-
实施数据保留:在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企业需要实施系统的方法来管理数据。这包括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制定合理的保留时间,以满足法规要求。
-
监控与审计:在实施数据保留后,企业必须积极跟踪和评估个人或系统如何访问、使用数据,了解如何防范未经授权的访问。并且随着新数据类型的涌现和法规的不断演变,监控和审计策略也需要相应地调整。
如果您在数据分类分级方面遇到困难,欢迎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