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木易,一个持续关注AI领域的互联网技术产品经理,国内Top2本科,美国Top10 CS研究生,MBA。我坚信AI是普通人变强的“外挂”,专注于分享AI全维度知识,包括但不限于AI科普,AI工具测评,AI效率提升,AI行业洞察。关注我,AI之路不迷路,2024我们一起变强。
2022年11月30日,OpenAI正式发布ChatGPT。5天后,ChatGPT用户数量突破100万。两个月后,用户数量突破1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
2023年3月14日,GPT-4
模型发布,以ChatGPT Plus和API的形式向用户全面推出。如果说之前搭载了GPT-3.5
模型的ChatGPT对很多人来说还仅仅是个能对话的玩具,那么GPT-4
则代表着ChatGPT已升级为一款生产力应用。
2023年10月19日,OpenAI正式推出文生图模型Dall-E 3
,打破了当时AI生图产品Midjourney“一家独大”的局面。与之前的版本Dall-E 2
相比,Dall-E 3
在图像生成的细节控制、文本提示的理解能力以及图像质量上都有大幅提升。
然而,OpenAI的创新能力仿佛在2023年底“就此止步”,正式开启“画饼模式”。
2024年2月15日,OpenAI将文本转视频模型Sora
正式推到大众面前。因其强大的对物理世界的理解和模拟能力,Sora
迅速走红。然而,直到现在,Sora
也并没能正式发布,一直处于红队测试中。
2024年5月13日,OpenAI春季直播发布会上,大家翘首以盼的GPT-5
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GPT-4o
模型,此时距离GPT-4
发布已一年多。同时亮相的还有一个重磅功能:实时语音(Advanced Voice Mode)。然而,也仅仅是亮相,正式发布时间一拖再拖。
同一时间,竞争对手Anthropic和谷歌动作不断。Anthropic先是推出了Claude 3
系列模型,其中Claude 3 Opus
一度超越GPT-4
模型登顶LLM排行榜。随后推出升级版本Claude 3.5 Sonnet
,智商更高,成本更低,让Claude圈了一大波粉。而谷歌的Gemini 1.5 Pro
模型更是有100万tokens的上下文,并且是首个支持视频输入的LLM模型。
OpenAI急了。
2024年9月12日,OpenAI官宣发布新一代推理模型o1
,两周后的9月24日宣布实时语音功能正式开始推送。然而,此时的o1
和实时语音功能虽然强大,但也都是“阉割版”,并不是完全体。目前已经发布的o1
模型是o1-preview
,即预览版本,很多功能如多模态能力、联网搜索功能都还不完善。实时语音功能也仅限语音聊天,发布会上展示的视频聊天功能并未发布。
出乎意料的,ChatGPT实时语音功能发布一天后,9月25日,OpenAI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宣布离职。此时,OpenAI正准备转型为盈利性公司。接下来的短短两天内,又有两位高管宣布离职——首席研究官Bob McGrew和研究副总裁Barret Zoph。一时间,OpenAI内部人心惶惶,外界更是议论纷纷。
这场“宫斗大戏”其实早有预兆。
2023年11月17日,OpenAI的董事会宣布罢免公司CEO Sam Altman,并以“沟通不够坦诚,对其领导能力失去信心”为由解职。作为OpenAI的核心人物,Sam Altman的突然被罢免引发了外界广泛猜测,许多人认为这是公司内部关于战略方向和使命之间存在深刻分歧的信号。然而,事情很快发生逆转。在不到五天后的11月21日,董事会又宣布恢复Sam Altman的职务,使他重新担任CEO。这个迅速的反转虽然结束了短暂的危机,但也在公司内部留下了明显的裂痕,暴露了领导层的权力斗争和意见分歧。
2024年5月14日,Open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正式宣布辞职。与此同时,另一位顶尖研究科学家Jan Leike也选择离开。这两位关键人物的离职表明公司内部围绕AI安全和产品开发的争议已经到达了无法调和的地步。特别是Sutskever的离开,许多人认为他对公司过度追求商业化的方向感到失望,因为这违背了OpenAI最初的使命,即为公众利益开发安全的人工智能。
2024年8月5日,另一位重量级人物——OpenAI联合创始人兼总裁Greg Brockman宣布将休假至年底。这一举动引发了更多的关注,因为Brockman不仅是公司早期的核心人物,还一直在OpenAI内部扮演关键的管理角色。随着Brockman的暂时离开,公司内部的稳定性进一步受到冲击。与此同时,另一位广受尊敬的联合创始人John Schulman也选择离职,Schulman是AI领域的顶级研究人员之一,他的离开再次凸显了OpenAI在科研和商业化之间的深刻矛盾。
最后是最近发生的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宣布辞职。Murati不仅是公司的技术负责人,还曾在2023年Altman短暂被解职期间担任过临时CEO。她的离职标志着OpenAI技术管理层的进一步动荡。作为公司内最资深的技术领导者之一,Murati的离开说明公司在技术研发方向上的冲突已经变得难以调和,特别是产品快速推向市场与安全测试之间的矛盾,正成为越来越多技术人员离职的导火索。
从非盈利实验室起步,到如今的商业化公司,OpenAI的定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CEO Sam Altman自去年短暂被董事会罢免后重新上任,便开始全力推动公司转型成盈利性企业。虽然OpenAI在AI产品上不断推出亮眼的新技术,但内部的节奏越来越快,研究团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根据知情人士透露,部分员工认为,Sam Altman与日常管理脱节,更多关注外部筹资和全球性宣传,这导致了公司内部缺乏清晰的战略方向。
内部的这些动荡直接影响了OpenAI的产品发布节奏。正如许多内部员工所指出的,产品发布的时间表被一再压缩,许多模型在未经过充分测试的情况下匆忙推出。尤其是GPT-4o
的发布,其发布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光鲜。内部消息人士透露,OpenAI在发布这个新模型时,遭遇了巨大的内部压力。公司原本计划进行更加全面的安全测试,但研究人员只被给予了短短九天的时间来完成本应需要数周的工作。由于谷歌年度开发者大会临近,OpenAI高层迫切希望在竞争对手之前发布GPT-4o
,以此抢夺行业焦点。
为此,负责安全测试的团队不得不每天工作超过20小时,在没有时间核对工作的情况下,初步数据表明模型似乎足够安全。然而,在模型发布后,随后的分析发现,GPT-4o
的某些特性超过了OpenAI设定的标准,尤其是在“说服力”方面。这种说服力被定义为模型生成的内容有可能让用户改变信仰,甚至可能引发危险或违法行为。团队很快向高层发出了警告,并加急修复了该问题。但一些员工对此感到沮丧,他们认为如果给予更多时间进行安全测试,完全可以在产品发布前解决这些问题。
这场仓促发布引发了技术团队的不满。包括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在内的高管多次推迟搜索和语音交互等产品的上线,因为她认为这些产品尚未准备好。高层的内部冲突也逐渐显现,另一位联合创始人John Schulman对公司内部的纷争感到失望,并对未能让Ilya Sutskever回归感到遗憾。Schulman认为公司越来越远离最初的使命,他最终在8月份选择离职,加入了Anthropic。
在整个宫斗大戏中,最具讽刺意味的或许是,Sam Altman在本周的意大利科技周活动中对外表示,员工离职与公司重组无关,他甚至认为“这将是一次伟大的过渡期”。然而,面对不断流失的人才、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以及即将到来的重大融资计划,Sam Altman能否顺利完成这场转型,仍是一个巨大的问号。OpenAI正在筹集65亿美元资金,投资方包括微软、苹果和英伟达,而目前苹果官方已宣布退出参与该轮融资谈判。
与其说这是一次转型,倒不如说是OpenAI内部文化与外部压力的正面碰撞。一方面,OpenAI需要面对巨大的运营成本,发展商业化产品,吸引投资以维持公司正常运作。另一方面,许多最初加入OpenAI的AI科学家,出于对技术的责任感和安全担忧,开始对这种“利益至上”的文化感到不满。
这一切让OpenAI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过去的一年间,Anthropic、xAI等公司迅速崛起,这些公司由前OpenAI高管创立,目标是超越OpenAI,成为AI领域的新领军者。竞争对手的快速发展也让OpenAI的技术领先优势逐渐被削弱。更值得注意的是,GPT-5
的开发由于内部资源分配和优先级问题而屡屡推迟,外界对此已经颇多质疑。
现实版的“宫斗剧”仍在上演,OpenAI能否从这场内部斗争中走出来,继续保持其AI领域的领导地位,仍需时间给出答案。
精选推荐
都读到这里了,点个赞鼓励一下吧,小手一赞,年薪百万!😊👍👍👍。关注我,AI之路不迷路,原创技术文章第一时间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