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速,在多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果。2024 人工智能大会展览规模、首发新品数均达历史最高,有超过 500 家企业参展,展品数量超过 1500 项。
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落地成果显著。只需一键扫描就可以自动批改试卷的作业机,和轻轻一扫就可以和学生互动的词典笔备受关注。比如某参展商的智能作业产品目前已在全国 3000 多所学校、200 多万学生中使用,辅助老师完成重复的、机械性的工作。
在考古事业中,人工智能对图像检索的能力得到应用。对于甲骨文研究专家来讲,在研究字形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从十几万个的拓片,一百多万的单字里去找到和某一个字形相似的字,提高研究效率。
在算力方面,我国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截至五月底,全国规划具有高性能计算机集群的智算中心已达十余个,我国算力结构在不断优化。算力是所有 AI 应用的驱动,智算操作系统可把所有智算中心连在一起,完成全网的调度能力。
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 “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 为主题,上海向全球发布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呼吁各方积极响应,携手行动,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大会展览面积超 5.2 万平方米,重点围绕核心技术、智能终端、应用赋能三大板块,聚焦大模型、算力、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重点领域,集中展示一批 “人工智能 +” 创新应用最新成果,首发一批备受瞩目的创新产品。有 9 位图灵奖、菲尔兹奖、诺贝尔奖得主和 88 位国内外院士出席,共同推动国际人工智能领域交流与合作。
此外,2024 中国数字人大会、2024 云栖大会、2024 外滩大会等活动也展示了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例如,云栖大会上,大模型技术快速迭代,已具备文本、语言、视觉的多模态能力,并开始完成复杂指令;外滩大会上,著名未来学家凯文・凯利预测人工智能三大趋势为全球主义、创新加速和 AI 驱动生成。
2024 人工智能大会展览规模及成果
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规模、参展企业数、亮点展品数、首发新品数均达历史最高。大会展览面积超 5.2 万平方米,重点围绕核心技术、智能终端、应用赋能三大板块,聚焦大模型、算力、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重点领域。500 余家企业确认参展,市外企业和国际企业占比超 50%,展品数量已超 1500 项。本届大会首发新品超 50 款,其中包括商汤科技 “商汤日日新 5.5”、科大讯飞 “讯飞星火大模型 V4.0” 等新一代模型,以及蚂蚁集团 “基于蚂蚁百灵大模型的‘支付宝智能助理’”、金山办公 “WPS AI 企业版” 等模型应用。大会重点打造人形机器人专区,将展出人形机器人 25 款,如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二、达闼双足人形机器人 XR4 等将首发首秀。此外,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将发布全球首个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 青龙公版机,并宣布开源其技术。大会还揭牌了两大市级公共服务平台 “上海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实验室” 和 “上海市智能算力公共服务平台”,签约了一批上海市人工智能重点项目,涵盖大模型、具身智能和智算生态三大领域,进一步提升了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首先,学习环境越来越智能化,如智能安全预警系统、智慧录播室、智慧书写系统等。例如,在学校校门口安装摄像头,能识别不良分子;课室里的光电笔可将学生自然书写的轨迹数字化并分析内容。其次,学习过程智能化。人工智能能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需求推荐学习资源,监测学生上课状态,如是否疲劳等,并可通过与虚拟现实结合提供增强性的虚拟探究环境。
再者,人工智能在学习过程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分析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科能力、核心素养、体质健康及心理健康发展情况等,从单一学科知识评价转变为全面综合性评价,从期末一次性考试变为过程性评价,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统计分数等工作负担。例如,英语口语测试、英语作文批改已实用化,主观题批改也取得实质性进步。此外,人工智能还能作为教师助理,智能出题、批改、阅卷、辅导,自动生成评价报告,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反馈,实现规模化与个性化并重的教育目标。最后,人工智能在教育决策、管理及公共服务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在考古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多个方面。在文物识别与分类方面,可利用计算机字符识别和深度学习等技术,自动识别并转化考古文献中的文字、物品为数字文本,方便编辑和分析。在遗址发掘与保护上,能对遗址进行三维建模、数字化保存和虚拟复原,通过对遗址空间数据的分析发掘更多信息。对于古人类遗骸分析,可通过照片或 CT 扫描数据处理,提供人类进化、生理特征和疾病等方面信息。在历史语言复原方面,帮助分析古代语言和文字,包括失传的古代语言,促进对古代文明的理解。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中,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建立数据库,高效管理和保护文化遗产资源。考古学研究辅助方面,提供数据分析、可视化等工具,帮助研究者更好理解考古数据和现象。
例如,以色列海法大学的考古学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重现文物残缺部分,并通过技术手段使其与原物合二为一,完整呈现出原始文物;AI 技术在修复塞普洛斯出土的古代雕像以及拜占庭时期的壁画上得到实际运用;麻省理工学院和谷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提出自动破译失传文字的神经网络算法,首次实现古希腊迈锡尼文明时期 “线形文字 B” 的自动翻译;考古学家依靠人工智能的算法分析重现文物残缺部分,并通过技术手段使其与原物合二为一,完整呈现出原始文物,节省大量时间,如在修复塞普洛斯出土的古代雕像以及拜占庭时期的壁画上得到实际运用;人工智能还能探测隐藏的考古遗产,如意大利理工学院和欧洲航天局共同创立 “文化景观扫描仪”,通过 AI 分析微型图像,从高处遥测考古遗址,并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自动遥感技术,经过卫星图像对文化遗产对象产生更加准确的检测,从而使得对古代土地划分系统进行更清晰的识别;此外,人工智能还参与了部分文物的修复过程,目前考古学家已经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分析、重现文物残缺部分,并通过技术手段使其与原物合二为一,完整呈现出文物的原始样貌。
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题及成果
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 “以共商促共享 以善治促善智” 为主题。大会论坛于 2024 年 7 月 4 日至 6 日在中国上海举办,大会展览时间为 2024 年 7 月 4 日至 7 日。大会围绕核心技术、智能终端、应用赋能三大板块,聚焦大模型、算力、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重点领域,集中展示一批 “人工智能 +” 创新应用最新成果。闭幕式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携手各行业头部机构签约,现场还签约了一批上海市人工智能重点项目,涵盖大模型、具身智能和智算生态三大领域。大会展览面积超 5.2 万平方米,500 余家企业确认参展,市外企业和国际企业占比超 50%,展品数量超 1500 项,首发新品数突破历史纪录。9 位图灵奖、菲尔兹奖、诺贝尔奖得主和 88 位国内外院士参会,共 200 余位重磅嘉宾发表演讲。大会还揭牌了两大市级公共服务平台 “上海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实验室” 和 “上海市智能算力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市 11 家国资国企单位共同发布了 “上海国资国企‘人工智能 +’行动倡议”。
人工智能在其他活动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体育领域也有创新应用。在巴黎奥运会中,AI 技术提升赛事组织与运行效率,如通过 AI 驱动的摄像系统完美捕捉比赛精彩瞬间并进行帧冻结慢动作回放展示给观众,还能实现赛事的个性化观看体验,生成定制的每日精彩集锦,模仿著名解说员的声音。AI 技术优化运动员训练与表现,商汤科技的 “日日新 SenseNova5.5” 大模型技术为中国国家篮球队提供技术支持,百度文心大模型技术辅助中国国家跳水队训练,通过精准的量化分析和实时打分提升训练效率和质量,AI 技术还通过 3D 运动员追踪系统为运动员提供运动生物力学的深入见解。在保障比赛公正性与准确性方面,体操评分系统中 AI 通过 3D 激光传感器实时捕捉和建模运动员的姿态结合评分标准进行分析评分,沙滩排球项目中 AI 视觉系统通过高速摄像头和传感器记录运动员动作监测技术指标为裁判提供判罚依据。
同时,AI 技术推动场馆智能化与绿色奥运,所有比赛场馆建立数据驱动的 “数字孪生体” 优化场馆管理,水上运动中心和奥运村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利用附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生的热量加热游泳池降低碳排放。此外,AI 技术创新观众体验与互动,开幕式上 AI 生成的表演将技术与自然魅力融合,赛事实现云端转播,观众可通过多镜头回放系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AI 技术还在发掘体育人才与促进体育民主化方面发挥作用,国际奥委会与英特尔公司共同开发定制化技术帮助各国和地区奥委会创新体育人才识别和投资培养方式,通过 AI 评估儿童的奥运潜力发现隐藏人才使精英体育更加民主化。在生活中,人工智能也有广泛应用,如语音助手可以听懂用户指令并给出回应实现人机交互便利;无人驾驶车辆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做出决策和控制;金融服务中人工智能可用于风险评估、信用评分、投资咨询、欺诈检测等;医疗诊断方面人工智能通过分析医疗数据和图像提供更准确诊断结果辅助医生治疗决策;智能家居设备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智能化控制和自动化操作;智能推荐根据用户个人喜好和历史行为提供个性化服务;自然语言处理帮助机器理解和处理人类自然语言进行自动翻译、情感分析、信息提取等任务;游戏设计中人工智能生成智能化游戏对手提供更具挑战性的游戏体验。
目前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在 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在核心技术、智能终端、应用赋能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展览规模和影响力都达到了历史新高。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为学习环境、学习过程、评价体系、教师工作以及教育决策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教育向个性化和智能化发展。在考古领域,人工智能在文物识别与分类、遗址发掘与保护、古人类遗骸分析、历史语言复原、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以及考古学研究辅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考古工作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在体育等其他活动中,人工智能也在提升赛事组织效率、优化运动员训练、保障比赛公正性、推动场馆智能化、创新观众体验以及发掘体育人才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它将在更多领域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
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速,一些主要的情况和趋势:
-
关键技术:
-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领域,通过开发算法和统计模型,让计算机系统能依据经验自动改进和适应,比如用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任务的模型训练。
- 深度学习:作为机器学习的子集,利用多层神经网络模拟人脑处理信息方式,在处理图像、声音和文本数据上表现出色,像各种图像分类、语音转文字应用都依赖深度学习技术。
- 自然语言处理:专注于使计算机理解、解释和生成人类语言,包括语音识别(如智能语音助手)、文本分析(如情感分析、机器翻译)等。
- 计算机视觉:让计算机能够 “看” 和理解视觉世界,涵盖图像识别(例如识别物体、人脸)、视频分析(如监控视频中的行为分析)等。
-
热门应用领域:
- 医疗保健:辅助医疗诊断,通过分析大量医疗数据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还可用于药物研发,预测药物效果和潜在副作用2。
- 金融服务:用于风险评估和信用评分,预测市场趋势以辅助投资决策,以及进行欺诈检测等,提高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和效率2。
- 交通运输: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包括车辆的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和决策控制;也应用于交通流量监测和优化,提升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3。
- 智能家居:实现家居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自动化操作,如通过语音指令控制家电、灯光、窗帘等,提供便捷舒适的家居体验3。
- 教育领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特点定制教学内容;也可用于智能辅导、自动批改作业等237。
-
产业发展:
- 全球竞争格局: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竞争激烈。美国在算力、算法等方面有优势,如英伟达、英特尔等公司在芯片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且拥有众多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和软件框架;中国拥有庞大的数据资源和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像百度、阿里、腾讯等公司在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上投入大量资源。其他国家如欧盟、日本等也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5。
- 企业布局与投资:科技巨头如谷歌、微软、苹果等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人工智能研发,不断推出新的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涵盖搜索引擎、办公软件、操作系统等多个领域。同时,众多创业公司也纷纷涌现,专注于人工智能的特定领域或应用场景,吸引了大量风险投资。例如,一些专注于人工智能医疗、金融科技的创业公司获得了巨额融资,以推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
挑战与问题:
- 伦理道德问题: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普及,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道德争议,如算法偏见可能导致不公平的决策,对某些群体造成不利影响;人工智能生成的虚假信息可能误导公众;还有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可能引发人道主义问题等。如何确保人工智能的决策过程透明、公平、可解释,以及符合人类的道德价值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
- 数据隐私与安全:人工智能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这就涉及到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数据泄露可能导致个人隐私被侵犯,企业和机构的敏感信息被窃取。因此,需要加强数据保护措施,制定严格的数据安全法规和标准,确保数据在收集、存储、使用和共享过程中的安全性。
- 就业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导致某些行业的就业岗位减少,例如一些重复性、规律性强的工作可能被自动化和智能化系统取代。同时,也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如人工智能研发、数据分析、算法优化等相关领域。因此,需要关注就业结构的变化,加强教育和培训体系,提升劳动者适应新就业环境的能力3。
-
未来发展趋势3:
- 多模态融合:未来的人工智能系统将能够更好地处理和融合多种模态的数据,如文本、图像、语音、视频等,实现更全面、更准确的理解和交互。例如,能够根据一段文字描述自动生成相应的图像和语音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
- 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在制造业,实现智能化生产、质量检测和供应链优化;在农业,用于精准农业、农作物监测和病虫害防治;在能源领域,优化能源分配和管理等。
- 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为了增强人们对人工智能系统的信任,提高其应用的可靠性,研究人员越来越关注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开发出能够解释其决策过程和推理依据的人工智能模型,让用户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的输出结果,这对于一些关键领域的应用尤为重要。
- 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的结合:量子计算的发展有望为人工智能带来新的突破,利用量子计算机的特殊性质加速机器学习和优化算法,实现更高效、更复杂的人工智能应用,如处理大规模数据、解决复杂的优化问题等3。
人工智能的形式丰富多样,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和具体形式
-
- 弱人工智能(ANI):也称为狭义人工智能,只能执行一组预定义的功能,擅长单个方面,类似高级仿生学。它们只为解决某一特定具体的任务而存在,大多是统计数据后归纳出模型。例如语音识别软件只能识别和处理语音信息,图像识别软件只能处理图像相关任务,如 Siri、Alexa、自动驾驶汽车、AlphaGo 等都属于弱人工智能,它们只能在特定领域内发挥作用,无法像人类一样具有全面的智能和思维能力。
- 强人工智能(AGI):又称为通用人工智能,可以像人类一样应对不同层面的问题,具备自我学习、理解复杂理念等多种能力,能在各方面和人类比肩,人类能干的脑力活它都能干。但目前很少有人进行强人工智能的研究,也尚未形成相应的成果2。
- 超人工智能(ASI):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种假想阶段,在该阶段计算机的能力将超越人类。目前强人工智能还未实现,超人工智能更是处于理论设想阶段。不过,这也引发了许多科学家对人类生存的担忧,比如斯蒂芬・霍金就曾警告称其可能意味着人类文明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