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4指令集介绍
ISA : Instruc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指令集总结
跳转指令
使用跳转指令直接跳转,跳转指令有跳转指令B,带链接的跳转指令BL ,带状态切换的跳转指令BX。
B 跳转指令,跳转到指定的地址执行程序。
BL 带链接的跳转指令。指令将下一条指令的地址拷贝到R14(即LR)链接寄存器中,然后跳转到指定地址运行程序。
BX 带状态切换的跳转指令。跳转到Rm 指定的地址执行程序,若Rm 的位[0]为1,则跳转时自动将CPSR 中的标志T 置位,即把目标地址的代码解释为Thumb代码;若Rm 的位[0]为0,则跳转时自动将CPSR 中的标志T 复位,即把目标地址的代码解释为ARM代码
条件跳转指令 : 5个
• b.cond label
• cbz Xn|Wn, label
• cbnz Xn|Wn, label
• tbz Xn|Wn, #uimm6, label //如果Xn的第uimm的bit位位0,则跳转到label
• tbnz Xn|Wn, #uimm6, label
无条件跳转label指令 : 2个
• b label
• bl label
无条件跳转register指令 : 3个
• br Xn
• blr Xn
• ret {Xn}
PC相对寻址
读取 PC 的方法是:PC 相对地址的指令(ADR, ADRP, literal load, and direct branches),以及branch-and-link指令(BL 和 BLR)会将PC地址存储在LR寄存器
• 修改程PC的方法是:
使用显式控制流指令:条件分支、无条件分支、异常生成和异常返回指令
• ADR指令
使用格式:adr register exper
编译时,首先会计算出当前PC到exper的偏移量#offset_to_exper
然后会用ADD或SUB指令,来替换这条指令;例如等效于:ADD register,PC,#offset_to_exper,register就是exper的地址;
• ADRP指令
使用格式:adrp register exper。编译时,首先会计算出当前PC到exper的偏移量#offset_to_exper,pc的低12位清零,然后加上偏移量,给register得到的地址,是含有label的4KB对齐内存区域的base地址;
系统操作指令
cache操作
地址翻译
内存访问指令
• Load-Store Single Register 单寄存器读写
• Load-Store Single Register (unscaled offset) offset为-256 ~ +256对齐读写
• Load Single Register (pc-relative, literal load)
• Load-Store Pair 双寄存器读写
• Load-Store Non-temporal Pair 直接读写外存,跳过cache
• Load-Store Unprivileged 以EL0身份读写
• Load-Store Exclusive 独占访问指
• Load-Acquire / Store-Release – 单项屏障指令-One-way barriers
• Prefetch Memory
Load-Store Single Register 单寄存器读写
• LDR Wt, addr //从由 addr 寻址的内存中加载一个字到 Wt
• LDR Xt, addr
• LDRB Wt, addr //从由 addr 寻址的内存中加载一个字节到 Wt,然后zero-extends it to Wt
• LDRSB Wt, addr //从由 addr 寻址的内存中加载一个字节到 Wt, 然后sign-extends it into Wt
• LDRSB Xt, addr //从由 addr 寻址的内存中加载一个字节到 Wt,然后zero-extends it to Xt
• LDRH Wt, addr //从 addr 寻址的内存中加载一个半字,然后将其零扩展到 Wt
• LDRSH Wt, addr //从 addr 寻址的内存中加载一个半字,然后将其符号扩展为 Wt。
• LDRSH Xt, addr //从由 addr 寻址的内存中加载一个半字,然后进行符号扩展它变成了 Xt。
• LDRSW Xt, addr //从由 addr 寻址的内存中加载一个字,然后将其符号扩展为Xt。
• STR Wt,addr //将 Wt 中的字存储到由 addr 寻址的内存中。
• STR Xt, addr //将来自 Xt 的双字存储到由 addr 寻址的内存中。
• STRB Wt,addr //将字节从 Wt 存储到由 addr 寻址的内存中。
• STRH Wt, addr //将来自 Wt 的半字存储到由 addr 寻址的内存中
• ldr{} Rd,
• str{} Rd,
• : b h sb sh sw
Load-Store Non-temporal Pair
直接读写外存,跳过cache
ldnp{} Rd,
• stnp{} Rd,
• : b h sb sh sw
Load-Store Unprivileged 以EL0身份读写
ldtr{} Rd,
• sttr{} Rd,
• : b h sb sh sw
Load-Store Exclusive 独占访问指令
• ldxr{} Rd,
• stxr{} Ws , Rd,
• ldxp{} Rd,
• stxp{} Ws, Rd,
• : b h sb sh sw
LDXR Wt, [base{,#0}]
(1)、从base地址处读取一个数字,存放到Wt寄存器中;
(2)、将Monitor变成exclusive状态
STXR Ws, Wt, [base{,#0}]
(1)、将Wt中的数据写入到base地址处,如果成功Ws返回0,否则返回1;
(2)、将Monitore从exclusive状态切换成open, 如果切换成功,则说明写入成功,Ws返回0;
如果切换失败,则数据不会写入到内存,Ws返回1
Load-Acquire / Store-Release – 单项屏障指令-One-way barriers
(Non-exclusive)
ldar{} Rd,
stlr{} Rd,
(exclusive)
ldaxr{} Rd,
stlxr{} Rd,
: b h sb sh sw
• 所有在LDAR之后的加载和存储指令,必需在LDAR之后才能被观察到
• 所有在STLR之前的加载和存储指令,必需在STLR之前观察到
数据操作指令
Data Processing (immediate)
• Arithmetic (immediate) 算数运算 : add、sub、cmp、cmn、mov
• Logical (immediate) 逻辑运算 : and eor orr movi tst
• Move (immediate) : mov movz movn movk
• Bitfield (operations) 位操作 : bfm sbfm ubfm bfe bfxil sbfiz sbfx ubfiz ubfx
• Shift (immediate) : asr lsl lsr ror
• Sign/zero extend : sxt uxt
• Data Processing (register)
Arithmetic (shifted register) : add sub cmn cmp neg
• Arithmetic (extending register) : add sub cmn cmp
• Logical (shifted register) : and bic eon eor orr orn mov mvn tst
• Shift (register) : asrv lslv lsrv rorv asr lsl lsr
• Bitwise operations : cls clz rbit rev rev16 rev32
算术操作
• add 加,
• adc 带进位的加,
• sub 减,
• sbc 带进位的减,
• neg 取反
• ngc 带进位的取反
逻辑操作
• and Bitwise AND
• bic Bitwise Bit Clear,
• eor Bitwise Exclusive OR,
• eon Bitwise Exclusive OR NOT,
• orr Bitwise OR,
• orn Bitwise OR NOT, and
• mvn Bitwise NO
数据移动操作
• mov Move,
• movz Move wide with zero,
• movn Move wide with NOT, and
• movk Move wide with keep
移位操作
• asr Arithmetic shift right,
• lsr Logical shift right, and
• lsl Logical shift left,
• ror Rotate right.
指令流水线
一般是三级指令流水线,第一级是Fetch,第二级是Decode,第三级是Issue。即取值、译码、发射。
对于ARM的AArch64,所有的cpu在取值和译码时都是顺序执行的,在发射时可能是乱序的。
• in-order:顺序流水线, 是指处理器按照它们在内存中出现的顺序发出指令(issue)。下一条指令不会早于上一条指令发出,但是如果是多pipeline的,那么一次还是可以发送多条指令的。所以即使它是顺序的还有可能第二条的load早于第一条的load。
• out-of-order: 乱序流水线, 是指处理器可以不按照指令在内存中的顺序发出(issue)指令。
Dual-pipeline 和 single-pipeline
Dual-pipeline的意思是每个pipeline上有两个,就如上图所示,如果是Dual-pipeline那么就会有两个load或者两个其他的。现在大多是都是single-pipeline,不理解也没关系。
in-order和out-of-order的执行原理
in-orde
顺序执行
IF:取值
D:译码
E:执行
M:访问内存
WB:写回,此时执行结束
上图的三条指令都是按顺序执行的,第一条去完指令之后,第二条才开始取值,然后第三条取值,然后依次进行下一步,在WB时也一样,先第一条执行,然后后面指令再依次执行,一步一步按顺序执行。
out-of-order
乱序执行
在这张图的三条指令中,在第一条指令未执行结束时,第二条指令就已经WB执行结束了。此时第一条指令还没执行完成,但是第三条指令又开始执行WB,接着第三条指令也执行结束,最后第一条指令执行完毕,这就是乱序执行。
DMB/DSB/ISB的介绍
由于很多处理器都是 Out-of-order execution(乱序执行)和 speculative execution(推测执行), 所以也意味着你的访问内存可能没有按照程序顺序进行 。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都无需关心访问的顺序,但有些情况下却是不得不考虑,例如:
• 在不同的threads/cores之间共享数据
• 传递数据给peripherals, 如DMA操作
• 修改指令所在的内存,如load一个程序到RAM
• 修改内存管理方案,如context switching
(以上总结为: 不同observer之间共享数据时,需使用barries指令)
DMB– Data Memory Barrier:数据内存屏障,确保位于 “DMB 指令前的所有显式内存访问” 早于 " DMB 指令后的显示内存访问"( 注意:data cache的操作也被看做是显示的访问)。
DSB – Data Synchronization Barrier:数据同步屏障。
(1)位于此指令前的所有显式内存访问均完成。
(2)位于此指令前的所有缓存、跳转预测和 TLB 维护操作全部完( 注意:cache/TLB/branch的维护操作如果广播,那么要等待广播的完成)。
ISB – Instruction Synchronization Barrier:指令同步屏障。确保提取时间晚于 ISB 指令的指令能够检测到 ISB 指令执行前就已经执行的上下文更改操作的执行效果。
barries限定符
Load-Load/store:表示barries仅影响load,所有在barries之后的load/store,必须等待barries之前的load
Store-Store:表示barries仅影响store
Any-Any:表示既影响store,也影响load
one-way barries
LDR:后面的指令不能跑前面去,但是前面指令可以去后面,是单向的。
STR:前面的指令不能跑后面去,但是后面的指令可以去前面
ISB
Context‐changing 操作:
• Cache、TLB、分支预测维护操作
• 系统寄存器的改变(如 SCTLR_EL1,TCR_EL1、TTBRn_EL1…)
Context‐changing只有在下面事件之后才会被确认:
• taking一个异常
• 退出一个异常
• ISB
Instruction Synchronization Barrier (ISB)
• 确保ISB之后的指令 可以看到 ISB之前的Context‐changing
• 确保ISB之后的Context‐changing,仅影响ISB之后的指
内存属性:Device memory
Device-nGnRnE : 处理器必须严格按照代码中内存访问来进行、必须严格执行program order(无需重排序)、写操作的ack必须来自最终的目的地
Device-nGnRE : 处理器必须严格按照代码中内存访问来进行、必须严格执行program order(无需重排序)、写操作的ack可以来自中间的write buffer
Device-nGRE : 处理器必须严格按照代码中内存访问来进行、内存访问指令可以进行重排、写操作的ack可以来自中间的write buffer
Device-GRE : 处理器对多个memory的访问是否可以合并、内存访问指令可以进行重排、写操作的ack可以来自中间的write buffer
➨Gathering和non Gathering(G or nG):表示对多个memory的访问是否可以合并,如果是nG,表示处理器必须严格按照代码中内存访问来进行,不能把两次访问合并成一次。例如:代码中有2次对同样的一个地址的读访问,那么处理器必须严格进行两次read transaction
➨Reordering(R or nR):表示是否允许处理器对内存访问指令进行重排。nR表示必须严格执行program order
➨Early Write Acknowledgement(E or nE):PE访问memory是有问有答的(更专业的术语叫做transaction),对于write而言,PE需要write ack操作以便确定完成一个write transaction。为了加快写的速度,系统的中间环节可能会设定一些write buffer。nE表示写操作的ack必须来自最终的目的地而不是中间的write buffer
ARM架构中的寄存器
**寄存器的分类:**通用寄存器,状态寄存器,控制寄存器,特殊用途寄存器,系统寄存器。在 ARM 架构中,寄存器是 CPU 内部用于存储数据、地址和状态信息的关键组件。
通用寄存器
通用寄存器是一组用于存储数据和地址的寄存器。在 ARM 架构的不同版本中,这些寄存器的数量和命名有所不同。
R0-R15 (R0-R14 + PC):
在 ARMv7 和之前的版本中,有 16 个通用寄存器,编号从 R0 到 R15。
R0 到 R14 用于存储数据和地址。
R15 通常被称为程序计数器(PC),用于存储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X0-X30 (X0-X29 + SP):
在 ARMv8 和之后的版本中,有 31 个通用寄存器,编号从 X0 到 X30。
X0 到 X29 用于存储数据和地址。
X30 通常被称为链接寄存器(LR),用于保存返回地址。
X31 通常被称为堆栈指针(SP),用于管理堆栈。
状态寄存器
状态寄存器用于存储 CPU 的状态信息,例如标志位、中断使能状态等。
Program Status Register (PSR):
PSR 是 ARM 架构中的一个重要的状态寄存器,包含了多个子寄存器,用于存储 CPU 的状态信息。
PSR 包括:
Application Program Status Register (APSR): 用于存储条件码标志位(如 N、Z、C、V 等)。
Implementation-defined Program Status Register (IPSR): 用于指示当前正在处理的中断。
Program Status Register (EPSR): 用于存储控制位,如中断使能位。
IPSR 用于指示当前正在处理的中断。
当 CPU 正在处理中断时,IPSR 中包含了中断的编号
当没有正在处理的中断时,IPSR 的值为 0。
I (Interrupt Disable): 如果置位,则禁用所有中断。
F (Fast Interrupt Disable): 如果置位,则禁用快速中断。
N (Negative): 如果最近的算术运算结果的最高位为 1,则置位。
Z (Zero): 如果最近的算术运算结果为 0,则置位。
C (Carry): 如果最近的算术运算产生了进位,则置位。
V (Overflow): 如果最近的算术运算产生了溢出,则置位。
控制寄存器
控制寄存器用于控制 CPU 的行为,如中断控制、调试控制等。
Control Register (CTRL): 用于控制某些 CPU 特性,如是否启用调试模式等。
Auxiliary Control Register (ACTLR): 用于控制辅助特性,如性能监控单元(PMU)等
特殊用途寄存器
除了通用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之外,ARM 架构还包括一些特殊用途的寄存器。
Stack Pointer (SP): 用于管理堆栈,通常映射到通用寄存器 X31/R13。
Link Register (LR): 用于保存返回地址,通常映射到通用寄存器 X30/R14。
Program Counter (PC): 用于存储下一条指令的地址,通常映射到通用寄存器 X15/R15。
System Register (SYSREG): 用于控制和监视 CPU 的各种特性和状态,如中断控制、缓存控制等。
SP 用于指示当前堆栈的顶部位置。
在函数调用期间,参数、局部变量以及返回地址都会被压入堆栈。
SP 的值会随着堆栈操作的变化而更新。
ARMv7 架构中的寄存器
在 ARMv7 架构中,有 16 个通用寄存器,编号从 R0 到 R15。这些寄存器主要用于存储数据、地址以及程序计数器等。
R0-R14:这些寄存器可以用于存储数据、地址等。它们在函数调用和数据处理中非常有用。
R0 到 R3 通常用于函数调用中的参数传递。
R4 到 R11 通常用于局部变量或函数内部使用的寄存器。
R12 通常用作临时寄存器或用于保存跨函数调用的数据。
R13 通常称为堆栈指针(SP),用于管理堆栈。
R14 通常称为链接寄存器(LR),用于保存返回地址。
R15 (PC):R15 通常称为程序计数器(PC),用于存储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ARMv8 架构中的寄存器
在 ARMv8 架构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增加到了 31 个,编号从 X0 到 X30。此外,还引入了 32 位和 64 位寄存器的区分,分别称为 X 寄存器和 W 寄存器。
X0-X29:这些寄存器可以用于存储数据、地址等。它们在函数调用和数据处理中非常有用。
X0 到 X3 通常用于函数调用中的参数传递。
X4 到 X29 通常用于局部变量或函数内部使用的寄存器。
X30 通常称为链接寄存器(LR),用于保存返回地址。
X31 通常称为堆栈指针(SP),用于管理堆栈。
W0-W29:这些寄存器是 X0 到 X29 的低 32 位版本,用于兼容 32 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