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Xiv “风评被害”?
arXiv是一个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开放预印本论文网站,自三十多年前创立以来,它已经成为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科学论文最重要的发布平台之一,同时也是众多科研人员分享和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
随着学术界对arXiv认可度的广泛提升,平台用户数量也在持续攀升。然而,在这一过程中,arXiv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一些批评与争议。
批评与争议
中心化特点逐步显现:
华盛顿大学教授,ACL(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2023年的大会副主席Emily M. Bender曾公开表示,arXiv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个“毒瘤”,因为它宣扬了盲目跟风以及“超过六个月就算过时”的计算机科学文化。
Emily M. Bender认为,尽管arXiv旨在去中心化,但在实际运作中,中心化的特点在科研人员的研究选择上逐步显现,科研人员更倾向于追逐当前热门的研究方向,以期望快速获得关注和引用,从而忽略了研究的深度和创新性。
她提出,只有通过加强同行评议和推动科研诚信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的科研环境,促进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
与双盲评审制度的矛盾:
在学术会议中,双盲评审是一种常见的评审机制,旨在减少评审过程中的偏见,提高评审的公正性。
为了确保双盲评审的有效性,ACL等组织规定,在论文投稿截止日期前的1个月时间内,禁止在arXiv等平台公开预印本,直到论文评审结果公布。然而,一些研究者认为,这种限制可能会阻碍学术交流和科学进步。特别是在许多快速发展的学科,如大模型领域,技术日新月异,而顶级学术会议的匿名期多在一个月或更长,这可能导致研究者错过学术交流和迭代的机会。
因此,如何平衡双盲评审的公正性和arXiv对学术交流的开放性,仍然是学术界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注:今年年初,ACL已正式宣布,该系列会议论文投稿已取消匿名期!)
(相关事件可参考:纽约大学的博士后Naomi Saphra的论文由于违反了“匿名政策”而被ACL拒收。)
管理机制争议:
由于平台用户的大量增长,arXiv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变得日益繁重,管理员们逐渐获得了比普通用户更大的权限,包括拒稿、封禁论文乃至作者账号等。然而,有报道称,arXiv的拒稿率大约在1%到2%之间,但具体拒稿原因并不透明,这引起了一些科研人员对平台审核机制的质疑。(相关事件可参考:陆朝阳、潘建伟的论文被拒事件。)
优势与影响
快速发表:
相比于传统期刊的漫长审稿周期,arXiv允许作者快速上传论文预印本,使研究成果能够迅速得到同行的关注和讨论。这种快速发表机制有助于作者建立优先权,保护自己的科研成果,因为无论会议和期刊从投稿到最终可检索,都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很难保证期间自己的成果不被别人剽窃。arXiv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论文的原创性,推动学术研究的快速进展。
开放获取:
arXiv上的论文对所有用户开放,无需付费即可下载和阅读。这种开放获取的特性极大地促进了学术资源的共享和传播,使得更多科研人员能够方便地获取到前沿的研究成果。
学术交流:
arXiv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学术交流平台。作者可以通过在arXiv上发布论文预印本来吸引同行的关注和讨论,从而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