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头号玩家》一经上映,就带火了虚拟现实概念。电影中,男主角戴上VR眼镜、感知手套,穿上触感套装,从视觉、听觉到触觉,瞬间切换至全新的世界。
电影《头号玩家》剧照
时隔六年,自由穿梭于虚拟和现实的梦想照进现实,《头号玩家》开始变得具象化。近日,淘宝小米联合放大招,推出了全球首个虚拟试车项目,预计将于9月9日正式上线。
强强联手背后,双方都有怎样的打算?
小米淘宝合作虚拟试车:“各取所需”
据悉,用户登陆淘宝Vision Pro版后,可以用三种模式提前体验小米SU7,分别是全景大屏模式、MR混合现实模式、VR虚拟现实模式。
全景大屏模式下,用户可以欣赏小米SU7的外观,并进行场景化选配;MR混合现实模式下,用户可以1:1还原查看汽车的各种功能和细节;VR虚拟现实模式下,用户可以“坐”进车里,沉浸式感受小米SU7的内饰和空间,还能激活“Boost模式”进行虚拟试驾。
同时,淘宝Vision Pro版首页显示,目前已经有2000多名用户报名预约小米SU7“虚拟试车”免费体验。此外,还有用户表示收到了淘宝官方发出的内测邀约短信。
图片来源:阿里巴巴
值得注意的是,虚拟试车功能需要穿戴苹果Vision Pro。而小米发布会数据显示,小米汽车用户中苹果用户占比超过50%。可见,小米这次与淘宝展开虚拟试车的合作,是有意在加强前端服务体验,从而深度链接和激活潜在意向客户。
此外,小米汽车连续五周销量下滑,或许也使之陷入了焦灼。数据显示,7月22日至8月25日的五周时间里,小米SU7销量连续下滑,分别为0.39辆、0.38辆、0.35辆、0.26辆、0.21辆。8月19日至25日的第五周,小米汽车在周销榜的排名也跌至第八名。
销量阶段性下挫之际,寻求更高的曝光度,更新颖的体验方式,这无疑是“网红”小米SU7的加分项。
反观淘宝,在电商行业极度内卷的当下,重拾虚拟现实技术,试图杀出“一条血路”。
过去,电商一直沿着提升用户购买销量和体验价值的方向发展。传统线下购物效率较低,但体验过程良好,可以满足一定情绪价值;淘宝、京东、拼多多等货架电商,胜在效率,但弱化了体验,而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内容电商,则回归了情绪价值路线。
不同于业内纯粹的拼价格,以及体验和效率的割裂化,在AI的加持下,淘宝重新聚焦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新奇且实用的体验,有助于推动高效决策,使得电商购物在兼顾效率和体验两个维度上有了新的突破。
总体来看,淘宝和小米合作推出虚拟试车,一方想借势激活需求、改善销量,另一方则发力体验式电商,尝试跳出白热化的低价竞争。
决胜XR购物,电商巨头各有妙招
继2016年“VR+电商”爆火后又归于沉寂,今年京东、阿里、亚马逊再度将虚拟现实购物带上舞台,并上升到了XR(虚拟/增强/混合现实)层面。
淘宝推出了Vision Pro 2.0,京东也有自己的京东.Vision。从应用介绍来看,京东.Vision可以实现1:1等比例的展示,让用户直接看到物品的在空间中的布局和外观,并进行同屏同类产品的对比,有些产品还可以进行短时间“试用”。
图片来源:京东
值得肯定的是,虚拟现实+购物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高度还原的展示能力,它可以很好的解决“是否合适”的问题,尤其针对于高客单价产品,购买试用的代价大、容错率低。这项展示能力的价值就变得尤为显著。
然而,单就改善购物体验来说,解决“是否合适”还不够,消费者需要的是,降低决策成本的同时,提高购物全流程的趣味度。
针对这个方向,阿里给出了自己答案。除了推出Vision Pro 2.0外,巴黎奥运期间,阿里还在香榭丽舍大街搭建了一个名为香榭丽舍阿里廊的的未来生活体验馆。
图片来源:阿里巴巴
从Vision Pro 2.0到未来生活体验馆,阿里这次入坑虚拟现实,与过往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很好的将AI技术运用其中。
展馆内,数字人分身、香水音乐等产品定制、换装互动、时装秀等功能,每一步都在参与并分析用户的需求和客观情况。每一个环节过后,最开始定制的数字人分身都会更“懂”自己一些,从而给出“中肯”意见。
不难发现,电商卖货从人找货,转变为货找人的背后,有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尤其是女性常用消费品,购买体验近乎“抽盲盒”。因此,解决购物前“什么合适”的问题,可以明显降低“失误率”,购物全流程的体验感也将随之改善。
尤其,在AI技术的加持下,系统的精准推荐不再仅限于对用户“主观”需求的解读,更会加入客观分析。以化妆品为例,AI 所赋予的面部识别能力、检索能力、实时信息与数据的处理能力,能够将消费者的主观感受转化为客观理性的需求,从来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不得不说,电商的发展,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寻新之旅”。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当下,京东、阿里重回虚拟现实购物赛道,“体验电商”时代或将开启。
“时机已到”,开启电商3.0时代
回顾过去,电商平台之间鏖战多年,从货架电商到内容电商,再到兴趣电商,差异化竞争越来越少。但有一条主线始终清晰,近两年,电商平台不断推出即时配送、小时达、价差保险、分期金融等,可见平台间的角逐正在向服务体验端转移。
与此同时,外部环境也已经变化。目前正处于流量见顶、用户增长滞缓的背景下,双十一、6·18等大促消费节已经进入大盘量、低增长的成熟阶段,市场由增量转为存量。因此,激活需求、优化体验是平台们避不开的重点。
而虚拟现实购物所代表的体验式消费,穿梭于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消费方式,符合人类的天然追求。因为我们有大量信息是靠视觉获取的,同时我们对于时间、空间、未知的探索,天然拥有强烈好奇心,心理上的趋之若鹜是必然的。
其次,苹果Vision pro于今年年初全球发售,尽管,受限于实用性和可玩性,产品未能“一炮打响”,但其在设计审美、软硬件技术、人机交互方式上的突破仍然值得肯定。
因为,同时兼容生活和工作两种场景,兼具软件能力和硬件属性的“黑科技产品”出现了,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产品背后的虚拟现实技术、沉浸式体验,意味着商品展示会变得更为细节,试用也更为便捷,购物效率、情绪价值将会获得双重提升。同时,虚拟现实技术适配于市场上的绝大多数产品,技术拉进产品与用户的距离,而全新体验更是体现了技术的价值。
可见,虚拟现实技术与电商本身就是相互成就的关系。
再者,基于2016年的尝试,头部平台已经拥有良好的技术积累。京东淘宝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3D渲染技术,并积累了大量3D产品模型,涉及家具、家电、3C、穿戴等多个领域。此外,淘宝利用自研AI能力支持三维重建,还可以进行语音或图片搜索。
而淘宝与小米虚拟试车功能更是超越基础的展示功能,给电商购物贴上来“可玩性”的标签。
新的载体、新的场景、新的体验,电商行业正在打破最初的规则,开启一个新的电商时代。
作者:琴声奏响时
来源:港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