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撰者:袁勇
[三门源村]
三门源村位于浙江省龙游县石佛乡北部,距县城约28公里。因为进出村庄要经过三道屏障,且穿村而过的溪水又为塔石溪的源头,故称三门源。三门源群山环绕,仅有南面与金衢盆地相接,一泓溪水依山势自北而南穿村而过。村落位于饭甑山脚下,乡村建筑的布局与地形、河流完美地结合,风光宜人,村中的街道古色古香。
三门源村的民居依山势沿溪而筑,以明清建筑为主,保留了徽派民居与江南民居的特色。村中建筑群房一体,具有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中国建筑史上著名的“三绝”之一),曲折幽静的卵石巷道,独具一格的粉墙黛瓦,体现着浓郁的古村风貌。除此之外,三门源民居的装饰精美,砖雕﹑石雕﹑木雕(“三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砖雕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是其建筑的一大特色。三门源民居多是以天井为中心围合的院落。高宅、深井、大厅等按功能﹑规模﹑地形灵活布置,极富有韵律感。村落格局和建筑几乎完整地保留了清代中晚期江南民居典型风格,叶氏民居尤为精致。
三门源村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北宋末年。翁、叶二姓为村中望族。据说翁氏为躲避方腊之乱,迁居龙邱三门源,开三门源聚居先河。叶氏族人因卜宅至于此地。三门源村保留着大量的传统建筑。其中,叶氏建筑群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是江南地区保存完整的砖雕门楼建筑。现存主体建筑三座,嵌有23块婺剧戏曲砖雕,堪称我国古代地方戏曲活化石。此外,村中还保留有翁氏宗祠、叶氏宗祠、明代楼上厅结构楼等建筑。建筑相互之间各有甬道通连,又配以庭院、花园及一些附属用房,构成一个既自立门户又互相呼应的建筑群。叶氏民居建筑群门楼以砖雕砌成,是至今在江南地区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砖雕门楼,有柱、额枋、斗栱、垂莲、挂落等仿木构件制作工艺,据资料记载,村内叶氏民居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村内富商叶庆荣所建。
[龙游民居苑]
(1)历史沿革
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吕防设义学于此。元代,县令达鲁花赤在鸡鸣潭下游兴建了鸡鸣堰,灌溉鸡鸣村至七都村等8000多亩田地。天文学家赵缘督在鸡鸣山建成观星台,研究小孔成像。明代嘉靖年间,县令陈钺在鸡鸣山上新建鸡鸣塔。清代时,鸡鸣山上建起寺庙。民国时期,浙赣铁路从山脚穿过,鸡鸣山又成为东南方向进城的要地,国民党军队在山上浇铸坚固调堡,现还存有遗迹。1991年,鸡鸣山民居苑工程开工,该工程由时任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先生、浙江省考古所所长王士伦先生亲自担任顾问,作专业和技术指导,总体规划由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考古所设计。根据建设需要,先后两次共征用土地100亩,迁400多座,拆迁民房17户,拆迁面积2500平方米。1991年—1995年,共搬迁复建古建筑6座,其中明代和清代建筑各3座,分别是巫氏厅、邵氏民居、翊秀亭和高冈起凤、汪氏民居、灵山花厅。2002年—2005年,共搬迁复建古建筑20座,其中明代建筑9座:劳氏民居、项氏民居、马氏宗祠、过街楼、槐庭、邵氏卸厅、仁余堂、戴氏民居、照壁墙;清代建筑10座:龚氏民居、滋树堂、聚星堂、雍睦堂、枕溪书屋、陈氏宗祠、傅家大院、杨氏店铺、慎思堂、吴氏民居;民国初期建筑1座:余氏民居。2003年10月,举行开苑仪式,边建设边开放,成为集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旅游休闲、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综合体。到2017年为止,鸡鸣山民居苑已搬迁复建古建筑26幢,并建有门厅、石桥、池塘、水榭、水阁楼、文物库房等配套设施。
(2)建筑特色结构
跨过门厅进入苑内,首先进入视线的是典型的江南明清古村落水口景观以大型砖雕建筑滋树堂为主线,前后掘有水塘,水塘间用小水渠相连,两旁高墙林立。北侧有龚氏民居、余氏民居、杨氏店铺、仁余堂,南侧有吴氏民居和慎思堂;后面连接的有过街楼(龚氏散门)、聚星堂以及水阁楼、水榭和廊桥。中间自然地形成了大路通道和街道布局。高高的马头墙与大樟树和其他大树,以及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林相映成趣,碧绿的水塘中倒映出粉墙黛瓦娜多姿的身影。这一部分是整个苑内最平坦的布局。
从水阁楼走过,是气势宏伟的重檐歇山门楼“高冈起凤”厅、巫氏厅和劳氏民居,还有灵山花厅,从这里开始就逐渐依山势缓缓增高,再翻过山冈,在北坡和北麓以及东侧,祠堂和民居交错排列,有马氏宗祠、雍睦堂、邵氏卸厅、戴氏民居,形成了另一聚落。它们与鸡鸣山及其他建筑和谐呼应,又和东侧的傅家大院、项氏民居、槐亭及陈氏宗祠等建筑连成一体,形成了一幅完整的民居村落图画,而每一座建筑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鸡鸣山民居苑工程宏大、艺术精湛的古代建筑是当地古民居的缩影,既反映了龙游灿烂悠久的姑蔑历史文化,更是“龙游商帮”成功富庶的见证。民居的砖雕木雕、石雕为古建筑装饰艺术精华,尤其砖雕门楼最具地方特色,气势恢宏,雕刻精细,巧夺天工,为建筑实用与装饰艺术完美的结合。鸡鸣山民居苑尽最大可能恢复龙游地区传统古村落风貌,以鸡鸣山上的明代鸡鸣塔为中心,依山势而建,南、北、东三个方向按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民居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