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热了。8点收竿,匆忙回家降温。”刚才完笔者把这话发给了微信亲友。
书画家黄老弟回复:“又是保长吧?天热了,鱼不出来。下次努力。”
知友家乡兰回复:“是啊,自贡已达40度!”
在“电老虎”供职的外甥女婿回复:“太热了,注意防暑降温!”
在外省讨债的女儿回复:“我看成都报的39度,明天40度。老汉儿不要出门哈。”
亲友通过微信发来上述的话,全都表示着对我的体贴和关爱。投桃报李,在此借用网络空间回复《乱弹篇(42)处暑与吃秋》,权当回馈亲友。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对照时下,可见古今天气已经迥然不同。
昨(22日)天是历书上二十节气中的“处暑”,它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我国民间有处暑“吃秋”的习俗,泛指入秋后要吃一点“苦”,才会安康度秋。
配图来源百度 鸣谢原创作者
入秋要吃“苦” 处暑吃三黄,挣得金万两。
关于秋天的文献资料显示,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讲的是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而此时黍、稷、稻、粱等农作物开始成熟,可谓“五谷丰登”。
于是,在处暑节气便有一些民间习俗传承,其中“拜土地爷”便是之一。此时正值农作物丰收,农家会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如摆设丰盛的供品到土地庙祭拜,还会把旗旛插到田里表示感恩。
还有“煲药茶”习俗。它自唐代以来便已盛行于世。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会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可以清暑热,去秋燥。
民间还有俗语说:“处暑吃秋,富贵不丢。”是指人们通常会吃一些顺应节气的食物,方可安康度秋。
处暑节气还需“吃三黄”才能“挣得金万两”。指的是在处暑节气,人们用小米、玉米、南瓜煮成“三黄粥”喝,它不仅是为了图个好运头,也是人们顺应天时,取法自然的智慧体现。
配图来源百度 鸣谢原创作者
民间还有俗语说:“处暑吃鸭,无病各家。”指的是在处暑时节,鸭肉肥美,因而民间会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其原因是老鸭味甘性凉,对于健康有所裨益。而且吃鸭子的做法也花样繁多,如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等。
古人在处暑时节气吃鸭子时,还会盛一碗给邻居,有各家皆无病的寓意,还因此而拉近邻里之间的情感距离。
“处暑吃鱼,年年有余。”这是在我国沿海地区,处暑节气举行的盛大开渔仪式,欢庆渔民们出海捕鱼。因此,处暑吃鱼也寓意年年有余。
而且,在南方不少地区,处暑正是龙眼大量上市的季节。处暑时节,吃龙眼也是一种民俗传统,它寓意团圆与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