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水果甜度个人手持设备检测
-- 产品规划汇总与小结
- 背景
接上一篇,我们从假设的用户需求出发,规划输出软硬件结合的一体化产品。在产品中搭载近红外光谱(NIR)、超声检测的模块,并针对不同的瓜果类型,使用远程升级的办法,分阶段、分步骤的进行模型库和检测算法的更新,最大化的保护用户的前期投入。
但是在规划过程中,这个设想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根源在于:
1)近红外光谱(NIR)是一个宽泛的动态范围,由于便携或手持设备功率受限,采用卤素灯的方式风险较大,一般建议使用LED的方式来进行光源的输出。但关键是当前的标准未统一,先后迭代的算法有可能对不同波长的光源的识别率有要求。
2)软件迭代升级的前提硬件和参数能够固化,不能因为软件的模型和检测算法的要求而对前期输出的硬件提出更多的要求。
3)存储空间方面受限,如果不同瓜果种类的计算模型和算法不能兼容和共用,便携或手持设备适配的种类必然受到很大的局限性。
以上的内容就要求我们,在规划阶段思考,对进行输出的产品的软、硬件方面的平衡和动态适配的思路和策略。
- 实现思路
经过衡量,我们确定了分三步走的策略,即:
1)技术预研方面,应尽量扩大选型的范围和技术预研的标准化,结合国内和国际上的做法,尽量输出一个清晰明朗的检测标准,针对不同瓜果种类、以及同一种瓜果的不同生长时期,尽量采用合适的、可延续的办法进行质量的评估。
2)在硬件和配件选型方面,应选型组成合理的、目的清晰的元器件和传感器,在规划和实现中应尽量考虑通用性和向后兼容性,保护用户前期投入。
3)在供应链配套方面,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研究、催化和整合足够合适的配套元器件和组件的上下游产业,建立动态的标准和考量办法,实现规模化的产品输出。
- 小结
经过初步的预研和信息检索,我们获知了水果无损检测这个方向的一些基础常识和行业信息。对于打造物联网/智能化的便携或手持设备有了一个大致轮廓的认知。
后续我们需要如何去整合,主要还是要依赖后续的技术预研的质量评估,本文也仅能提出一些思考和实现的注意细节,用于在后续的深入挖掘和探索过程中对目标进行时常的修正。使团队不会偏航,勿忘初心埋首向前,时间将会引导我们逐步走向成功。
上一篇:系列:水果甜度个人手持设备检测-产品规划的方案和实现思路
下一篇:编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