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实现“打造中国版的贝莱德”之梦,手握万亿资产管理规模的嘉实基金便“出事”了。
近日,嘉实基金在官网披露了一则临时公告,称其于2024年8月9日从相关方面获悉,该公司董事长赵学军因个人问题正配合有关部门调查。目前,赵学军已辞去相关职务,董事会任命联席董事长安国勇代行董事长职责。
虽然嘉实基金在公告中强调,赵学军的配合调查事项与其基金业务无关,且该公司高管与投研团队稳定,经营一切正常。但一家公募基金公司的“头号人物”被带走调查,无疑将在公募圈引发轩然大波,也将嘉实基金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灵魂人物,24年任职期打下深深烙印
公开信息显示,嘉实基金成立于1999年3月,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由广发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信托投资公司、中煤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设立。
而赵学军,则是嘉实基金内部不折不扣的“元老级人物”。赵学军于2000年10月加入嘉实基金担任总经理一职,成为该公司第一任经营班子中的一员,彼时34岁的他也是业内最年轻的公募基金总裁。
赵学军曾对外透露,他入职时,嘉实基金还是一家规模垫底、员工薪酬有限的小公司。但两年后,赵学军便带领着嘉实基金从“1只基金,20亿元规模,30个人和3000万元收入”,走向获得首批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的康庄大道。
在此之后,嘉实基金更是陆续斩获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境外证券投资管理等多项业务资格,奠定了业务“全牌照”优势。2005年,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参股嘉实基金,促使嘉实基金成为规模最大的合资基金公司。
一年后,赵学军主导发行了嘉实策略增长。Wind数据显示,嘉实策略增长的首度募集规模达到近420亿元,远超此前广发优选基金创下的首发184亿元纪录,跃升为当年发行时间最短、募资规模最高的基金产品。
叠加2006年至2007年的牛市利好影响,嘉实基金2006年末的资产管理总规模达到1086.7亿元,登顶全行业榜首,成为中国基金业首家管理资产规模超过千亿的基金公司。从“老十家”垫底到行业第一的逆袭之路,赵学军仅用了6年。
乘胜追击,赵学军于2009年确定了嘉实基金“全天候、多策略”的投研体系,并宣称“希望打造一个中国版的贝莱德”。此后的多年间,赵学军带领该公司推进多元化战略,从传统公募基金逐渐向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集团转型。
2018年,赵学军升任嘉实基金董事长,成为嘉实基金名副其实的“掌门人”。官网显示,目前该公司的管理资产总规模达到1.57万亿,公募基金累计创造回报近1955亿元,累计服务了超1.1万名机构投资者,以及1.67亿名个人投资者。
嘉实基金能够发展到如今的水平,赵学军功不可没。虽然嘉实基金方面一再强调“目前公司管理层稳定,经营也一切正常”,但这位在嘉实基金任职时间长达24年的“主心骨”被查,无疑将为嘉实基金的未来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二、违规频发,P2P业务牵扯诉讼纠纷
抛开赵学军的个人行为不谈,嘉实基金自身也存在多起违规事项。深交所曾在2024年4月接连下发4份监管函,直指多家企业在参与深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询价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其中就包含嘉实基金旗下的嘉实资本。
深交所认为,嘉实资本的内部新股制度制定不严谨,执行不完备;新股研究不深入,定价依据不充分,缺少严谨完整的逻辑推导过程,部分估值区间结论与相关依据逻辑相悖,报价集体决策机制不完善,并对其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继续往前追溯可知,嘉实基金曾于2022年6月因对子公司管控不严格而被北京证监局责令改正,高管也于当月被出具警示函。半年后,嘉实基金再度因内控管理不完善,被北京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监管措施。
彼时,嘉实基金曾在年报中表示,该公司已完成整改并通过北京证监局验收。但实际上早在2020年时,收到北京证监局有关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的嘉实基金,也曾强调其已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屡查屡犯,无疑暴露了嘉实基金的内控漏洞。
贝多财经注意到,嘉实基金此前还曾涉足P2P业务,于2014年通过其旗下丰实资本与旭胜金融签订的战略投资合作协议,试水P2P网贷平台“钱多多”。该公司后续又推出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嘉石榴”,更是被称为首只基金系P2P。
不过好景不长,互联网金融整治趋严下,嘉石榴于2020年6月宣布退出网贷行业,计划在20日前完成“净本金”一次性兑付。据中国互金协会披露,截至2019年末嘉石榴借贷余额3.2亿元,逾期金额1.4亿元,金额逾期率44%。
平台网贷债权清零和清退工作,也并不如嘉实基金想象的那般容易。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嘉石榴背后的运营实体嘉实金融信息服务(杭州)有限公司(下称“嘉实金服”)涉及的诉讼文书达111篇,且多与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有关。
另据天眼查App信息,嘉实金服曾四度收到限制消费令,并被多次列入被执行人名录,被执行总金额高达771.60万元。此外,该公司还两度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曾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三、规模难振,明星经理业绩急剧下挫
实际上,嘉实基金近年来的日子并不算好过,虽然资产管理已形成规模效应,但受到金融市场诡谲多变的环境影响,早已不复昔日的光彩。最直观的印证便是,2016年“股债双杀”影响下,嘉实基金仅以3280.75亿元的规模位列行业第十。
此后的许多年,嘉实基金都长期处在前十“守门员”的位置上。根据环球老虎财经APP整理的数据,2017年至2021年嘉实基金资产净值合计排名分别为第十、第十、第八、第七和第十,2022年更是多个季度跌出前十,疲态尽显。
同花顺iFinD平台显示,目前嘉实基金的管理规模为9928.82亿元,基金总数为577只,两项数据均在行业中排名第八。而在“老十家”中,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已实现了弯道超车;新成立的易方达基金更是后来居上,稳坐规模第一的宝座。
除去资产管理规模外,基金产品的市场表现,是基民检验一家基金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更为直观的标准。而细查嘉实基金旗下产品可知,该公司近年来的产品质量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在手握1867.33亿元的基金规模,且基金经理数量在同类型股票中排名第一的情况下,嘉实基金的股票型基金近六个月的收益与规模公司平均值为-2.61%,而同期同类平均值为-1.50%,沪深300指数为-1.16%,明显跑输大盘。
贝多财经了解到,被誉为“嘉实基金成长一哥”,巅峰期掌管规模超500亿元的归凯,还曾因回撤导致的资产净值蒸发而出面道歉。根据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2021年2月10日归凯管理9只基金的资产净值规模达到906.68亿元。
但仅在27个交易日后,这9只产品回撤明显,其中管理规模超百亿的两只产品嘉实新兴产业、嘉实核心成长A/C回撤甚至超过20%,整体资产净值规模仅剩748.36亿元。也就是说,归凯管理基金的资产净值已经蒸发掉158.32亿元。
面对此情此景,归凯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歉意,但仍以“拉长维度,依然十分有信心”提振股民情绪。但事实却是,截至目前其所管理的9只产品全线飘绿,其中7只基金近两年跌幅超30%,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更是缩水至193.35亿元。
此外,嘉实基金另一明星经理姚志鹏交出的基金答卷也未能避免“跌跌不休”的局势,近两年来的基金曲线走势接连下挫。相比之下张金涛名下基金今年以来的市场表现有所回升,但近三月内仍是全线飘绿。
而被称为“嘉实近3年最赚钱的主动型基金经理”的苏文杰,也于今年4月被曝卸任离职。这样看来,嘉实基金或许正处于老将心余力绌、新帅储备不足的“青黄不接”期,此时赵学军的“爆雷”,对嘉实基金来说无疑等同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