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 基本介绍
- 2 案例
- 2.1 Sortable 接口
- 2.2 BubbleSort 类
- 2.3 SortTimer 类
- 2.4 Client 类
- 2.5 Client 类的运行结果
- 2.6 总结
- 3 各角色之间的关系
- 3.1 角色
- 3.1.1 Subject ( 主体 )
- 3.1.2 RealObject ( 目标对象 )
- 3.1.3 Proxy ( 代理 )
- 3.1.4 Client ( 客户端 )
- 3.2 类图
- 4 动态代理的使用
- 4.1 JDK 动态代理
- 4.1.1 实现动态代理的步骤
- 4.1.2 代码演示
- 4.2 CGLIB 动态代理
- 4.2.1 实现动态代理的步骤
- 4.2.2 代码演示
- 5 注意事项
- 6 优缺点
- 7 适用场景
- 8 总结
1 基本介绍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是一种 结构型 设计模式,它在 不改变原有对象结构 的基础上,通过为其提供代理,来 增强对象的功能。
代理模式分为 静态代理 和 动态代理,本文着重讲解 静态代理,对于 动态代理,由于其实现非常复杂,所以本文只介绍如何使用 动态代理。
2 案例
本案例使用 静态代理 实现了对冒泡排序进行计时的功能。
2.1 Sortable 接口
public interface Sortable { // 排序接口,实现它之后就能对 int 数组进行排序
void sort(int[] nums); // 对 int 数组进行升序排序
}
2.2 BubbleSort 类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implements Sortable { // 冒泡排序
@Override
public void sort(int[] nums) {
for (int i = nums.length - 1; i > 0; i--) {
for (int j = 0; j < i; j++) {
if (nums[j] > nums[j + 1]) {
int temp = nums[j];
nums[j] = nums[j + 1];
nums[j + 1] = temp;
}
}
}
}
}
2.3 SortTimer 类
public class SortTimer implements Sortable { // 排序计时器
private Sortable sortable;
public SortTimer(Sortable sortable) {
this.sortable = sort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ort(int[] nums) {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记录排序的起始时间
sortable.sort(nums);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记录排序的终止时间
System.out.println("排序花费的时间为 " + (end - start) + " ms");
}
}
2.4 Client 类
import java.util.Random;
public class Client { // 客户端,测试了冒泡排序的计时功能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ortable sortable = new SortTimer(new BubbleSort());
sortable.sort(generateRandomArray(10000));
}
// 生成随机的 int 数组,长度为 length,用于测试排序
private static int[] generateRandomArray(int length) {
int[] arr = new int[length];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arr[i] = random.nextInt(100);
}
return arr;
}
}
2.5 Client 类的运行结果
运行结果大概为 47 毫秒,这与电脑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关系。
排序花费的时间为 47 ms
2.6 总结
在没有修改 BubbleSort
类的 sort()
方法的代码的前提下,通过代理类 SortTimer
,实现了对 sort()
的功能增强——增加计时功能。唯一不好的一点是需要自己实现代理类,比较麻烦。
3 各角色之间的关系
3.1 角色
3.1.1 Subject ( 主体 )
该角色负责 定义 RealObject 应该具有的 方法,Proxy 也实现 Subject 中定义的方法,从而 使 RealObject 和 Proxy 具有一致性。本案例中,Sortable
接口扮演该角色。
3.1.2 RealObject ( 目标对象 )
该角色负责 实现 Subject 定义的 方法,具备基础的功能。本案例中,BubbleSort
类扮演该角色。
3.1.3 Proxy ( 代理 )
该角色负责 使用内部聚合的 RealObject 对象实现 Subject 定义的 方法,并 对 RealObject 对的功能作一定的增强。本案例中,SortTimer
类扮演该角色。
3.1.4 Client ( 客户端 )
该角色负责 调用 Subject 定义的方法完成业务。本案例中,Client
类扮演该角色。
3.2 类图
说明:虽然图中没有指出 Client 使用了 Proxy 和 RealObject,但实际上 Client 只在创建对象时使用了它们。
4 动态代理的使用
在 Java 中,动态代理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
- JDK 动态代理:通过 实现 目标对象实现的 接口 来生成代理类,当目标对象没有实现的接口时,这种方法无法使用。
- CGLIB 动态代理:通过 继承 目标对象的类来生成代理类,不需要目标对象实现接口。
这两种方式都是通过 反射 的机制在 运行时 创建具体的代理类,不需要像静态代理那样硬编码,只不过会延缓应用程序的启动。
4.1 JDK 动态代理
JDK 动态代理是 Java 原生支持 的代理方式,要求目标类必须实现至少一个接口,其核心是 java.lang.reflect.Proxy
类和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
接口。
4.1.1 实现动态代理的步骤
- 定义一个(或多个)接口 和 其实现类(目标对象的类)。
- 创建一个实现了
InvocationHandler
接口的 处理器类,用于处理代理对象上的方法调用。 - 使用
Proxy.newProxyInstance()
方法 创建代理对象,该方法需要三个参数:类加载器、实现的接口列表 和InvocationHandler
对象实例。
4.1.2 代码演示
以上面为冒泡排序计时为例,Sortable
接口、BubbleSort
类不变,只需要修改 SortTimer
类、Client
类的代码,测试的结果没有明显变化。
SortTimer
类: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import java.lang.reflect.Proxy;
// 排序计时器,实现了 InvocationHandler 接口的处理器类
public class SortTim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private Sortable sortable;
public SortTimer(Sortable sortable) {
this.sortable = sortable;
}
// 获取 Sortable 的代理对象
public static Sortable getProxy(Sortable sortable) {
return (Sortable) Proxy.newProxyInstance(
sortable.getClass().getClassLoader(), // 获取 sortable 的类加载器
sortable.getClass().getInterfaces(), // 获取 sortable 实现的接口
// 创建一个新的 SortTimer 对象,要求这个对象的类实现 InvocationHandler 接口
new SortTimer(sortable)
);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记录排序的起始时间
Object res = method.invoke(sortable, args);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记录排序的终止时间
System.out.println("排序花费的时间为 " + (end - start) + " ms");
return res;
}
}
Client
类:
import java.util.Random;
public class Client { // 客户端,测试了冒泡排序的计时功能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ortable sortable = SortTimer.getProxy(new BubbleSort());
sortable.sort(generateRandomArray(10000));
}
// 生成随机的 int 数组,长度为 length,用于测试排序
private static int[] generateRandomArray(int length) {
int[] arr = new int[length];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arr[i] = random.nextInt(100);
}
return arr;
}
}
4.2 CGLIB 动态代理
CGLIB 动态代理是 Java 中另一种 强大 的代理技术,允许在不实现接口的情况下对类进行代理。CGLIB 通过 继承目标对象的类 来创建代理对象,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方式创建的代理对象的类 是 目标对象的类 的 子类。它适用于那些没有实现接口的类。
4.2.1 实现动态代理的步骤
- 添加 CGLIB 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cglib</groupId> <artifactId>cglib</artifactId> <version>3.3.0</version> </dependency>
- 创建一个实现了
MethodInterceptor
接口的 拦截器类。 - 使用
Enhancer
来生成代理对象,需要设置 要代理类 和 拦截器对象实例。
4.2.2 代码演示
以上面为冒泡排序计时为例,BubbleSort
类可以不实现 Sortable
接口,删除 Sortable
接口,修改 SortTimer
类、Client
类的代码,测试的结果没有明显变化。
注意:最好不要在 JDK 17 的环境下运行如下的代码,会报错,推荐使用 JDK 8。
BubbleSort
类: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 冒泡排序
public void sort(int[] nums) {
for (int i = nums.length - 1; i > 0; i--) {
for (int j = 0; j < i; j++) {
if (nums[j] > nums[j + 1]) {
int temp = nums[j];
nums[j] = nums[j + 1];
nums[j + 1] = temp;
}
}
}
}
}
SortTimer
类:
import net.sf.cglib.proxy.Enhancer;
import net.sf.cglib.proxy.MethodInterceptor;
import net.sf.cglib.proxy.MethodProxy;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 排序计时器,实现了 MethodInterceptor 接口的拦截器类
public class SortTimer implements MethodInterceptor {
private BubbleSort bubbleSort;
public SortTimer(BubbleSort bubbleSort) {
this.bubbleSort = bubbleSort;
}
// 获取 BubbleSort 的代理对象
public static BubbleSort getProxy(BubbleSort bubbleSort) {
Enhancer enhancer = new Enhancer();
enhancer.setSuperclass(bubbleSort.getClass()); // 设置要代理的类
enhancer.setCallback(new SortTimer(bubbleSort)); // 设置拦截器对象实例
return (BubbleSort) enhancer.create(); // 创建代理对象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tercept(Object o,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MethodProxy methodProxy) throws Throwable {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记录排序的起始时间
Object res = method.invoke(bubbleSort, args);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记录排序的终止时间
System.out.println("排序花费的时间为 " + (end - start) + " ms");
return res;
}
}
Client
类:
public class Client { // 客户端,测试了冒泡排序的计时功能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ubbleSort bubbleSort = SortTimer.getProxy(new BubbleSort());
bubbleSort.sort(generateRandomArray(10000));
}
// 生成随机的 int 数组,长度为 length,用于测试排序
private static int[] generateRandomArray(int length) {
int[] arr = new int[length];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arr[i] = random.nextInt(100);
}
return arr;
}
}
5 注意事项
- 代理对象与目标对象的接口一致性:代理对象应该与目标对象 实现相同的接口(仅限 静态代理 和 Java 代理),以便在代理对象中可以透明地替换目标对象,客户端代码无需修改即可使用代理对象。
- 代理行为的合理性:在创建代理对象之前,需要明确代理的目的,例如是为了 延迟加载、安全控制、日志记录,还是其他目的,代理对象中的代理逻辑应该 合理且高效,避免不必要的复杂性和性能开销。
- 代理对象的管理:需要妥善管理代理对象的生命周期,确保代理对象在适当的时候被创建和销毁。
- 静态代理与动态代理的选择:
- 静态代理:如果代理类 在编译时就已经确定,且 不需要频繁更换代理逻辑,可以选择静态代理。
- 动态代理:如果代理类 在运行时才能确定,或者 需要频繁更换代理逻辑,可以选择动态代理。
- 避免过度使用:虽然代理模式可以带来很多好处,但也需要避免过度使用。过度使用代理模式可能会增加系统的 复杂性 和维护成本。
6 优缺点
优点:
- 降低系统耦合度:代理模式可以在 客户端 和 目标对象 之间起到一个 中介 的作用,客户端 不直接访问 目标对象,而是通过代理对象来 间接访问,这样可以降低系统的耦合度。
- 增强系统扩展性:当需要在目标对象上添加新的功能时,可以通过 修改代理类 来实现,而不需要修改目标对象,这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 保护目标对象:代理对象可以 控制对目标对象的访问,比如 限制访问权限、实现延迟加载(只在需要使用目标对象时创建,其他情况只使用代理对象自身的功能)等,从而保护目标对象不被过度使用或错误使用。
- 实现远程代理:在 分布式系统 中,远程代理可以 隐藏远程对象的存在细节,使得客户端可以像调用本地对象一样调用远程对象,简化了分布式系统的复杂性。
缺点:
- 增加系统复杂度:引入代理模式后,系统中会增加代理类,这可能会增加系统的复杂度,特别是当系统中存在大量代理类时,会使得系统难以理解和维护。
- 请求处理速度可能变慢:由于客户端的请求需要 先经过代理对象才能到达目标对象,因此代理模式可能会 降低请求的处理速度,特别是当代理对象需要执行额外的处理逻辑时。
- 过度使用代理:如果过度使用代理模式,可能会使得系统变得复杂且难以理解。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权衡是否使用代理模式。
- 代理类的编写和维护:编写和维护代理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在目标对象接口频繁变化的情况下,代理类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
7 适用场景
- 远程代理:当 对象位于远程服务器上 时,可以使用代理模式来进行 远程访问。代理对象可以隐藏实际对象的细节,客户端通过代理对象来访问远程对象,而无需了解远程对象的实现细节。
- 虚拟代理:当 创建一个对象 需要很长时间 或 消耗大量资源 时,可以使用代理模式来 延迟对象的创建。代理对象会尽量满足各种方法调用,当需要时才真正创建真正的对象。
- 安全代理:当 需要控制对对象的访问权限 时,可以使用代理模式。代理对象可以控制客户端对真实对象的访问权限。
- 缓存代理:当 需要缓存对象 时,可以使用代理模式。代理对象可以在获取真实对象之前首先检查缓存中是否存在对象,如果存在则直接返回缓存对象,降低数据库的访问压力,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 日志记录代理:当 需要对对象的方法调用进行日志记录 时,可以使用代理模式。代理对象可以在调用真实对象的方法之前或之后记录日志。
8 总结
代理模式 是一种 结构型 设计模式,在 不改变原有对象结构 的基础上,通过为其 提供代理,来 增强对象的功能,如虚拟代理、安全代理、日志记录代理等功能。使用代理模式可以 降低系统耦合度,增强系统扩展性。但是在使用 代理模式 时需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如果过度使用,则会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
代理模式 共有两种:
- 静态代理:提前在源文件中写代理类(硬编码),实现起来比较简单。
- 动态代理:不需要提前写代理类,而是在运行程序时通过 反射 动态生成代理类,实现起来比较复杂,但可以使用现有的技术:
- JDK 动态代理:使用位于
java.lang.reflect
包中的Proxy
类 和InvocationHandler
接口。 - CGLIB 动态代理:添加 CGLIB 的依赖,使用其内部的
MethodInterceptor
接口 和Enhancer
类。
- JDK 动态代理:使用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