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基本设计思想:
问题的引入与考虑: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
定义奈奎斯特脉冲:
定义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的冲激响应: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冲激响应与频率特性波形图: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信号波形示例:
编码发送与接收解码过程示例: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的接收及数据检测:
部分响应信号的一般形式:
第四类部分响应系统(又名修正双二进系统):
部分响应系统的误码扩散现象:
预编码方法:
预编码方法:
第IV类部分响应系统的应用示例:
一般形式的部分响应系统:
部分响应系统预编码器与相关编码器的结构:
基本设计思想:
在既定的信息传输速率下,采用相关编码法,在前后符号之间注入相关性,用来改变信号波形的频谱特性,使得传输的信号波形的频谱变窄,以达到提高系统频带利用率的目的。
关键在于:该系统利用相关编码使限带系统的发送、接收滤波器既能物理可实现又可达到奈氏带宽的要求,但是另一方面相关编码会使该基带传输系统在收端抽样时刻引入码间干扰,然而此码间干扰是受控的,是已知的,所以在收端检测时可解除其相关性,恢复出原始数字序列。
问题的引入与考虑:
(1)具有最窄频带的无串扰系统
优点:频带利用率高:2Baud/Hz;
缺点:物理上难以实现,且由于拖尾衰减较慢,对抽样定时要求较高
(2)具有滚降频带特性的无串扰系统
优点:拖尾衰减快,对定时的要求较低,物理上易于实现
缺点:频带利用率较低:小于2Baud/Hz.
问题:
是否存在某种系统,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系统的优点。即:
(1)不需要无限陡峭特性的滤波器,物理上易于实现;
(2)码间串扰影响小、或者虽有码间串扰,但可以消除,且频带利用率可达: 2Baud/Hz的基带传输方案。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
定义奈奎斯特脉冲:
奈奎斯特脉冲的频谱特性 (与“最窄系统”对应)
定义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的冲激响应: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的频谱特性 (频宽与“最窄系统”相同)
频谱具有缓变的过渡特性,且频带利用率为 2Baud/s/Hz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冲激响应与频率特性波形图:
系统的频宽与“最窄系统”相同;
根据奈奎斯特第一准则,该系统存在码间串扰;
通过稍后的分析可知,存在的码间串扰是已知的可消除的串扰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信号波形示例:
抽样得到cn =an +an-1;期待收到的信号an受到an-1串扰影响已知串扰可消除: an =cn-an-1
编码发送与接收解码过程示例: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的接收及数据检测:
逐个符号检测原理:在收端从t=nTb时刻的抽样值cn检测出原发送数据an,只要对公式进行反运算即可:
为避免“误码传播”现象,可在原相关编码前进行预编码
在t=nT时刻,抽样获得的信号值为两倍的期望信号值。相邻码元之间的串扰与码元本身的抽样值相同,但这种串扰的幅度是确定的,等于an-1
部分响应信号的一般形式:
系统的冲激响应(一个码元波形):
部分响应信号的频谱特性 (频宽与“最窄系统”相同)
根据参数 rj , i=1,2,…,N-1的不同组合,可得到不同的频谱特性。
信号波形经信息序列{an}加权后,得到部分响应系统的发送信号波形一般形式:
其中,在t=nT时刻得到的抽样值为:
由此可求解所需的符号值
可见:符号值与当前的抽样值和过去接收的符号值有关
第四类部分响应系统(又名修正双二进系统):
部分响应系统的误码扩散现象:
误码扩散:判决时由某一位判决错误造成其后若干位码出现错误的现象称之。
出现误码扩散的原因:相邻码元间具有相关性。
预编码方法:
发送信号
预编码的目的:解除接收端前后码元间的相关性,消除误码扩散。
预编码方法:
为避免误码传播,在相关编码前加预编码器:
第IV类部分响应系统的应用示例:
一般形式的部分响应系统:
利用抽头延时线性滤波器组成,不同类型的部分响应系统可利用不同的线性加权组合而成,其冲激响应为
部分响应系统预编码器与相关编码器的结构:
整合后的编码器:
因为部分响应信号的频谱特性平滑,所以其中的理想低通的可用近似的方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