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美国举办了一次
针对Python的workshop
从全美国选出来的程序员
聚在一起讨论着这个“秘密武器”
Python是如何从一个开发者的“副业”
变成现在全球热门语言呢?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Python简史
往下翻看,解锁答案👇
Python
#诞生伊始
在1989年的圣诞节,别人都在庆祝过圣诞,而Guido为了打发无聊的圣诞夜晚,他没有选择躺床,而是一边看剧一边开发新语言。
Python的崛起就像同名的英国喜剧组合「Monty Python」一样。
最开始,Python只是荷兰程序员Guido van Rossum 的“副业”,1980年代末,Guido在荷兰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研究会(CWI)工作,他厌倦了当时编程语言的缺陷,决定创造一门功能全面,易学易用,可拓展的新语言。
Guido van Rossum喜欢看喜剧团体Monty Python,所以发明的新语言命名为Python。
同样的,Python自带的那个IDE,IDLE名字来源于该团体的成员Eric Idle。此外,用来表示垃圾邮件的单词spam也是出自Monty Python这部作品,而这个单词在剧中指的是Spam品牌的午餐肉。
Python
#雏形创建
1989年年底,Guido开始积极投入开发Python。
“那时候我的社交活动很少,在闲暇时刻我也不看电视,而是把时间花在编程上,或者同时做这两件事。”
“我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信心能通过这个工具提高效率。我认为我只是享受独自做大项目的快感,写自己想写的代码,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我喜欢编程。”
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Guido就创建了Python的工作原型,他认为该原型虽然缺乏一些现代特性,但是仍然能够从中看出今天Python的雏形。
他对Python的广泛传播不抱太大期望,他已经经历过前互联网时代让编程语言取得进展的艰难。
今天向全世界共享软件只需几次点击即可,而在1980年代,这事儿要难得多。Guido回忆起尝试分发Python 前身ABC语言时的重重困难。
**“我记得大概是在1985年,第一次去美国,我带了一箱磁带,磁带里是 ABC 语言。“**有一些人通过当时初级的电子邮件系统传达了他们对ABC 语言的兴趣。Guido借助这些人的地址和电话号码,挨个发放磁带,但是,ABC 并没有流行起来。
**“这也难怪,ABC语言有那么多优秀的特性,却无法得到很好的分发。“**随着互联网革命的发展,分发Python要简单多了,最起码不用再弄一箱子磁带了。
1991年,Guido向全世界发布了Python,尽管Python 解释器仍然需要由21个单独的部分组合并压缩成一个文件,需要通过Usenet网络下载一整晚,但这比之前的当面派发还是要高效多了。
Python
#发展迅速
1990年代中期,Python语言发展迅速,这令Guido十分震惊。
他认为开发者使用Python的原因大概率是和他最初创立Python的原因一致,他们都像要一种高级的脚本语言,能具备易用性及实用性,能够处理复杂的逻辑,自动执行内存管理等功能……
拥有这样功能是在1990年代早期流行编程语言中所不具备的。
Python强调简洁、可读的代码,这一点并非偶然。Guido曾表示,编程语言不仅告诉计算机要做什么,也用于开发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自1991年Python公开发布后,Python用户社区发展迅猛,1990 年代下半叶,Python吸引了大量全球用户群体。在这段时间内,Python的管理开始变得正规,成立了管理结构,2001年还成立了Python软件基金会 (PSF)。
互联网时代到来,许多计算机用户已经开始用邮件等Internet交流,而Guido维护了maillist,Python用户可以通过邮件进行交流,Python相当开放且容易拓展,聚集了许多用户,形成了一个社区。
社区里的用户对Python进行拓展改造,之后把改动的地方发给Guido,由他来决定是否将新的改动加入到Python或者标准库里。很多人在社区中做贡献,用的人越来越多,市场占有率提高,这就是开源的力量。
随着社区的发展,自1994年开始一年两次的Python workshop演变成大型年度盛事,最终成为每年一次的PyCon大会。
进入21世纪,Python的用户群变得更加庞大,社区在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Guido仍然是核心,而且关于他会一直担当Python核心的想法不曾消失,比如人们会称他为「终身仁慈独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