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志愿
即将到来的是高考成绩的公布日,对于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们来说,此刻的心情无疑是复杂而紧张的。然而,成绩的公布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紧接着,学生们将面临一个至关重要的挑战——填报高考志愿。
这一过程不仅关乎学生未来的学术方向,更是对其职业生涯和人生路径产生长远影响的决策。因此,填报志愿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它要求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明智而审慎的选择。
这大概是过去高考结束后,考生们最怕听到的调侃。选志愿简直就像是一场没有地图的探险,有的人跟着感觉走,有的人盲目跟风,结果往往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想象一下,考生们面对厚厚的志愿填报指南,翻得比《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还勤快,却依然一脸懵逼。家长们也不甘示弱,七大姑八大姨齐上阵,每个人都成了“志愿专家”,给出的建议比楼下的广场舞大妈还多。结果呢?考生们不是被“热门专业”烫伤了手,就是被“就业前景”晃瞎了眼,最后选出来的志愿,往往和自己的兴趣、能力差了不止一个十万八千里。
传统方式局限性
常见误区和偏见
- “热门专业”迷信:
许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只要选择了热门专业,就能保证未来的就业和收入。于是,不管学生的兴趣和实际能力如何,都一股脑地往热门专业里挤,结果往往是“进去容易出来难”,毕业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个专业,或者市场需求已经饱和。
- “名校情结”:
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只要能进入名校,无论专业如何,都是一种成功。这种盲目追求名校的心态,往往导致学生忽视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甚至放弃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
- “家长意志”主导: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意见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完全听从家长的安排,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来选择。这种做法不仅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能导致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方向感到迷茫。
传统选校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信息获取渠道有限:
在过去,学生和家长获取大学和专业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主要依靠学校发的志愿填报指南、亲朋好友的推荐和媒体报道。这些信息往往不够全面和准确,导致学生和家长难以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 忽视个性化需求:
传统的选校方法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这样的选校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产生不满和困惑。
- 缺乏数据支持:
传统的选校方法往往缺乏数据的支持,学生和家长很难了解到各个大学和专业的真实情况,如教学质量、就业率、行业需求等。这种情况下,选校往往变成了“盲人摸象”,难以做出明智的选择。
人工智能方式
人工智能填报志愿的原理
-
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高考成绩、志愿填报数据和高校录取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
个性化推荐:基于学生的成绩、兴趣、特长等信息,人工智能可以为学生推荐最合适的大学和专业。
人工智能填报志愿的优势
-
数据支持:人工智能填报志愿平台拥有大量的高考和高校数据,可以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
个性化推荐: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推荐最合适的大学和专业。
-
提高效率:人工智能填报志愿平台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志愿填报效率,节省时间和精力。
实际操作
百度搜“高考”,发现下方有一个高考信息板块,整合了很多相关资料和工具,其中有个叫百度AI志愿助手。
这是百度基于文心大模型能力和专业大数据打造的工具,填志愿时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它都能解决。工具使用非常简单,假设你是一名 539分,三科为物化地的广东考生。在填好基本信息后,它马上推荐了百来个符合我的大学,并按“冲、稳、保”分成了三列。
在表格中,每所大学都清晰地标注了其是否为211工程、双一流高校,以及是否设有硕士和博士点。同时,去年各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最低位次以及招生人数也一一列出,以供考生参考。
百度AI志愿助手利用大数据分析,为考生提供了每个大学和专业的录取几率。这意味着,以往那种需要上网查找各项数据并进行繁琐估算,却往往因误差而导致不准确的志愿填报方式已成为过去。
或许有人认为,这种推荐方式缺乏人性化,例如,如果考生不想离家太远,只想选择双一流大学,是否还需要自己逐一查询?实际上,不必如此。工具还允许考生根据地域和院校类型来筛选学校。无论是希望前往某个省份或城市,还是只想查看特定类型的学校,都可以通过筛选功能轻松实现。
此外,考虑到许多家长可能不熟悉操作,百度今年还推出了智能体版的志愿助手,支持自然语言对话。考生可以直接询问所选专业的就业前景,或者表达不想离家太远的意愿,以及对宿舍条件、食堂口味等方面的要求,智能助手将在已选学校中提供推荐。
百度AI志愿助手能够应对这些问题,为考生提供全面、准确的志愿填报支持。
最后你还是不放心AI给你的答复,也可以根据我上篇文章,获取更多高校数据,自己对比每个学校的数据,毕竟命运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踏实,做到无怨无悔就可以了,不管未来如何,都是自己的选择。
具体操作可以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