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和几位前大厂朋友约了个饭,朋友纷纷向我透露出一种纠结:
“GPT-4o将催生一大波创业机会啊,想离职”
“但是现在是资本寒冬啊”
“好想像你一样勇敢啊”
说起来这两年的大厂打工人确实比较难,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大厂将压力层层传导到了底部,导致内卷和表演性加班一年比一年激烈。与此同时,外部的世界又风起风落,这两年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一个接一个,产品体验爆发的奇点已经非常非常近了。
这种强烈的反差感,导致很多能力强又有梦想的大厂打工人陷入了无比的纠结。
这一年来,陆续有很多的大厂小伙伴找到我,希望了解我的创业历程和经验。于是最近想了想,干脆将这一年来的经历和感悟写成本文,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更多人以参考价值,帮助到即将创业&刚出来创业的小伙伴吧。
本文目录
-
明知资本寒冬,为什么还敢创业
-
天使轮融资篇:找到对的机构是关键
-
创业营篇:撕裂式的认知成长
-
PMF之外:寒冬之下,要重视业务的造血能力(利润)
-
市场与机会篇:今年的AI赛道会很热闹
3.5研究测试:
hujiaoai.cn
4研究测试:
askmanyai.cn
Claude-3研究测试:
hiclaude3.com
明知资本寒冬,为什么还敢创业?
我是去年5月从百度出来创业的。
在很多人眼里,2023年的5月简直就是谈创业色变的一个月——一切都是不确定啊!融资不确定,市场需求不确定,相关政策不确定,这波AI技术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也不确定……
一切都是不确定的,风险太大了!
这时候就祭出了一句话
风浪越大鱼越贵
抱歉,撤回。我是这样看待不确定性的:
正是由于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迷雾足够大,所以创业成功的机会才愈发公平——所有人都看不清方向,所以无论你是千亿美金的巨头,还是一个三无小白,大家在黑暗森林中撞到宝箱的概率反而没那么悬殊了。
如果等一切都是确定性了,成功路径比较清晰可见了,那么这时候就变成巨头、独角兽和头部资本拼资源的游戏了——普通人的你将几乎没有跑出来的机会了。
此外,有两句“名言”也很重要:
-
打再多工,也学不会创业的——真要干,就趁早
-
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风起的时候,你如果还没学会飞,那你要么飞一把摔死,要么就抓不住这阵风
因此权衡好风险与机会后,我还是选择出来了。
而“要不要创业”这个问题的终极答案,其实还是要回归到一个终极问题上——
你想成为怎样的人?
如果这个终极问题没有答案,建议慎重创业。相反,当你对这个问题有了答案,要不要创业也就很清晰了。
这一年来,我深刻的感受到,再大的焦虑、压力和挫折砸下来,最后能支撑起你爬起来的绝对力量,一定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可以动摇你的创业方向,可以动摇你的决策判断,但只要你对终极问题的回答没有动摇,你就有足够的勇气一次次爬起来。
当然,空有信念还不行,经验、方法论同样很重要。所以接下来就从我自己的经历出发,来帮助大家尽量少踩坑,缩短成功的路径。
天使轮融资篇:找到对的机构是关键
很多人听到说,我一个0创业经验的人,刚出来创业三个月就拿到融资,觉得不可思议,甚至阴谋论都出现了——你是不是有啥特殊的关系啊。
我每次听到这种言论的时候都一脸问号。
家里有矿有关系的,都是出来前就锁定融资了,哪还用得着奔波三个月...
先讲下我当时的经历。
得益于有一些行业影响力,刚离职的时候,有一些投资机构得知消息找上了门。加上一些朋友介绍、FA介绍等,去年5月份,大大小小机构差不多20家要约时间聊创业项目。
回想起来,这是我踩的第一个坑。
因为当时不懂,以为这些主动约聊的机构都是带着钱来聊创业项目的。于是我在5月份下旬开始整理BP(商业计划书),为每一位投资人都留出来了会议排期。从6月初开始接洽第一家,之后基本排满了6月和7月。
当时不懂看机构的出手量、出手阶段、有钱没钱、重点赛道和LP背景等,导致我们6月份的时间完全是被一场接一场的投资人会议给打满了,延缓了我们本身的产品研发和市场验证。
直到7月份的时候,我遇到两位朋友。
第一位朋友告诉我:你聊的这些机构不太对,这几家基本不关心像你这么早期的项目,这几家对AI很业余,是来观摩学习的,还有那几个,手里没钱你不知道吗?
经过这次提醒,我仔细一查才发现——好家伙,其实里面绝大部分机构这两年就没出手过早期的AI项目,只是觉得AI很热,所以跑来向你学习,了解AI相关的knowhow的。还有一些是曾经出手过,但只投大模型层和底层infra,上层的框架和应用纯观望。
另一位朋友更直接了:
“你这个项目这么技术驱动,为啥到现在都没去跟陆奇聊聊??”
好吧,我这才恍然大雾,找投资机构就跟谈恋爱一样。如果你想过得好,那么你要主动寻找适合你的人,而不是从身边送上门的人里被动的一个一个的聊。
至此,我才终于有了比较清晰的融资思路——
-
你要找到手里有钱,受资本寒冬影响尽可能小的投资机构
-
你要找到多次在你所处的赛道和阶段有较多投资记录的机构
-
你要找到跟你的团队优势、价值观匹配的投资机构
于是,7月初,我们果断停掉了投资会议日程,在盘了一圈“投早期阶段、技术驱动、重点投AI、覆盖我们的赛道、受资本寒冬影响小”这几个特征的机构后,发现果然如第二位朋友所言,跟我们团队情况最match的就是奇绩创坛。
于是,我们果断在奇绩创坛官网填了个申请表。
附官网链接:
https://apply.miracleplus.com/users/sign_up?s=alumni&source_customized=xxy_gzh
注:奇绩每年分春季和秋季两期进行项目录取,我们赶上了去年秋季申请的末班车
很快,我们收到了奇绩创坛的面聊邀请。大约一个月后,就收到了投资意向。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本来是报着很警惕的心态去看投资意向书的,结果发现完全多虑了,奇绩的投资协议干净的令人发指,甚至连董事会席位都不要。
在寻找天使轮融资的期间,我们接洽下来很多的机构,发现不同的机构的“择偶观”确实有差异。
对创业者来说,融资不是目标,而是达成目标的路径,因此与其去迎合每家投资机构的择偶观,不如花精力去找到适合你的偶。只有合适的偶,才能跟你共鸣,成为你达成目标的催化剂。
创业营篇:撕裂式的认知成长
接了奇绩的投资意向书后,默认要参与奇绩的创业营。
坦白说,我甚至萌生过“拿到钱,干就完了,能不能不参加创业营啊,会不会耽误进度啊”这样的想法。
后来想了想,第一次全职创业,还是去感受下吧。
没想到,这个决定竟促使我完成了过去20年来最大、也是最为撕裂式的认知提升。
先分享一下在创业营第一课,陆奇博士提到的两个点。这两个点,也是技术型创业的核心。
1. 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
技术创造价值的真谛是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也就是,从用户和客户的需求出发,用技术去创造价值。
这句话听着简单,但实践起来其实并不容易。技术出身的创业者,非常容易陷入到“make something exciting”的陷阱里(你自认为某些东西很有用,但真实的用户、客户并不这样认为)。很多时候,你明知一定要需求端出发去考虑问题,但是实际执行起来的细节里,一不留神就容易陷入到伪需求陷阱中。
2. Product Market Fit
创业的核心是让你的产品跟市场匹配,简称PMF。而加速PMF的方法只有一个——尽可能的缩短你的试错成本。
能用1个月把产品做出来,投向市场拿反馈,就绝对不要花一年时间;能用1周就不要用1个月。即便第一版产品非常烂、一堆bug、巨丑,只要实现了核心功能,就投向市场拿反馈。甚至,如果不需要做产品就能拿到市场反馈(直接去跟你的目标用户/客户去聊idea),那更好了。
拖拖拉拉做出第一版“完美产品”,投向市场后发现是个空白市场的创业团队,多如牛毛。
更快的投向市场拿反馈,更快的迭代,迭代,再迭代,就是技术型创业的核心方法论。一上来就搞五年规划的创业公司,请远离。
在创业营里,除了能跟陆奇博士&奇绩合伙人(导师团)面对面交流经验、认知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块,叫做“Office Hour”。在Office Hour里,你可以将你的进展和遭遇的问题与导师团分享,他们会带你快速诊断&解决问题,缺认知时一顿敲打茅塞顿开,缺客户时则直接给你甩一个客户过来。我经常跟其他合伙人开玩笑说,每次Office Hour后,我都觉得自己又进化了。
这个Office Hour,就很像一个“reward model”,或者说一个“back-propagation”模块。每当你创业遇阻力(计算出loss)的时候,它都能快速给你计算好梯度,让你快速更新参数,进入下一轮试错(前向计算)。
这个过程非常有意思,我有时都怀疑Qi是不是从神经网络的训练得出的灵感。。。
我后来经常想,在创业营期间遇到了这么多的创业难题,如果没有创业营,自己摸索的话,得花多长时间才能补上这些认知和资源。
除此之外,还有从技术、产品、市场、营销/销售、融资、转型甚至政策等各个创业技能维度开展的Bootcamp嘉宾分享,让我全面的构建起了创业世界观,有一种上了个极速版“创业大学”的感觉。有了这个世界观后,我感觉一年前的自己就是在瞎搞(毫不夸张)。
而最让人难忘的,莫过于创业营的最后环节——Demo Day了。你有2分钟的时间,向全世界1000多家投资机构去讲你的项目和团队。2分过去后,手机微信里500位投资人同时上来加好友的神奇体验是毕生难忘的。
而创业营最让我觉得弥足珍贵的则是,创业路上不孤单了。
创业圈里常讲——懂CEO的只有CEO。
奇绩不是个传统的投资机构,它更是一个创业者社区。奇绩社区将几百位创业公司CXO聚在一起,你能找到大量志同道合的的小伙伴。
以前,我说我去改变世界了,大家都会哈哈一笑。但是你在奇绩社区,却能轻易找到一大把跟你聊改变世界的创业者,一下子匹配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灵魂,真心觉得这是一个创业者莫大的幸事。
PMF之外:寒冬之下,要重视业务的造血能力(利润)
尽管创业营之后,我们有了深刻的PMF意识,但在PMF的过程中,我们仍然犯了不少错误。
其中一个试错成本最高的错误就是创业早期没有关注利润率,也就是业务的造血能力。
在一些思维惯性里,我们早期似乎应该先不计成本的投入,换增长,抢占市场,后面再降本提利润。
但不要忘了,这是资本寒冬啊,你手里的钱很可能撑不住早期投入换增长这个故事,融资换增长的老故事也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我们就曾经认为“现在成本高点没事,未来agent定制的边际成本是有望快速衰减到接近0的”,因而我们选择为下限更低但上限更高的SMB(中小企业)去做某些场景的agent定制。
最后,我们发现我们高估了agent技术成熟的速度和市场接纳的速度。一方面agent的概念没有像ChatGPT一样深入到用户和客户的心智,如果你去年要做这个方向,首先要面临教育市场的问题。而一个天使轮的小公司,是不具备教育市场的能力的,营销成本很高;
另一方面,agent的概念虽然好,但真实的业务场景细节很多,非标问题很多,还要去挑战甲方公司旧的利益分配体系,这意味着在agent技术变得充分通用、鲁棒之前,你很难用比较低的成本来满足客户需求。尽管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将大部分agent的定制交付周期从几周缩短到几天,但发现想再往下降成本的时候几乎就是技术不可解的问题了。因此交付成本很高;
结果就是,肉眼可见的越做越亏,现金流在燃烧,完全看不到盈利的影子。而下一轮的资方也普遍不认可盈利不明朗的增长故事了,最后无奈止损。
总之,在资本寒冬下,一次好的创业,不止要为用户、客户创造价值,做出他们渴望的产品,同时也要计算好利润情况,要实现自我造血,让团队能活下去。
市场与机会篇:今年的AI赛道会很热闹
讲完了创业的坑和收获,最后聊聊我对AI赛道的看法。
我觉得我们是个很特别的团队,我们一方面有夕小瑶科技说这个科技媒体业务,另一方面又有一些深入市场的AI应用层业务,因此得以同时从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来感知AI行业的变化。
我们发现,今年的AI赛道确实值得空前期待。
去年的市场、政策和大众对于AI的认知还是很有限的,加上技术曲线本身就未到成熟拐点,AI应用层的创业难度很大,在国内能真正持续盈利和留存用户的C端应用几乎是0。
而由于大环境不好,企业普遍缩减开支,B端应用的落地也非常卷,虽然比做C端应用的更容易活下去,但赚到大钱的公司凤毛麟角。
而今年,市场、政策、技术发展曲线均在持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大模型基建卷的差不多了,政策日趋明朗了,大模型技术已在诸多场景达到充分的商业化落地水准等等。
但我觉得这里最为关键的,是今年开年的Sora,年中的GPT-4o,又将AI领域推向了一个新的奇点——AI终于要跳出文本世界,充分融入多模态原生交互的现实世界了。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多模态原生交互”这个词,这代表的是AI在多模态问题上不再是一个个的专用模型,而是与语言、知识无缝融合,实现类人的语音与视觉交互能力。
而这一波多模态原生交互的AI技术浪潮,将催生出比历代AI浪潮更为可观的AI应用生态层的能量。
底层逻辑也很简单。
目前,移动设备早已经成为全球用户最主要的访问互联网的硬件载体,而移动互联网发展至今,相信每个人都能很清晰的感知到——纯文本式的应用在移动端几乎没有生存的土壤,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类已经很难再回到20年前的纯文本互联网的世界了。
因此,ChatGPT能力再牛,在文本模态的束缚下,其上层应用其实很难打开突破口,自然也很难出现遍地开花的应用生态。这也不难理解,为何ChatGPT技术衍生出的一些上层应用,普遍集中在PC端的生产力场景——移动端玩文本是真的反用户体验啊。
而GPT-4o为代表的多模态原生的大模型,将视觉、语音模态的原生交互体验首次推到了商业化落地的边缘,在其API上构建出的上层应用生态也必将在移动端产生巨大的能量,甚至会辐射到移动端之外,催生出新的硬件载体。
与此同时,大模型的访问成本持续降低,国产大模型API也卷起来了价格战,免费的大型C端应用已经不再遥远。
这些多重利好的催化下,杀手级AI应用或许真的来到了奇点时刻。
2024年,值得狠狠的期待一下。
最后,附上奇绩创坛创业营的申请官网:
https://apply.miracleplus.com/users/sign_up?s=alumni&source_customized=xxy_gzh
希望能帮到正在创业或准备创业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