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合元素迭代
1.1 集合元素遍历
集合的遍历:把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获取出来
使用for遍历
使用迭代器遍历
Iterator表示迭代器对象,迭代器中拥有一个指针,默认指向第一个元素之前,
. boolean hasNext():判断指针后是否存在下一个元素
. object next():获取指针位置下一个元素,获取后指针向后移动一位
Iterator<String> it = list.iterator(); while(it.hasNext()) { String ele = it.next(); System.out.println(ele); } |
操作原理如下图:
使用for-each遍历(推荐使用)
语法:
for(数据类型 迭代变量: 数组/Iterable实例对象){ //TODO } |
这里Iterable实例对象表示Iterable接口实现类对象,其实就是Collection,不包括Map。
for (String ele : list) { System.out.println(ele); } |
通过反编译工具会发现, for-each操作集合时,其实底层依然是Iterator,我们直接使用for-each即可。
1.2 并发修改异常
需求:在迭代集合时删除集合元素,比如删除王昭君。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西施"); list.add("王昭君"); list.add("貂蝉"); list.add("杨玉环"); System.out.println(list); // 在迭代过程中进行删除操作 for (String ele : list) { if("王昭君".equals(ele)) { list.remove(ele); } } System.out.println(list); |
此时报错java.util.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并发修改异常。
造成该错误的原因是, 不允许在迭代过程中改变集合的长度(不能删除和增加) 。如果要在迭代过 程中删除元素,就不能使用集合的remove方法,只能使用迭代器的remove方法,此时只能使用迭代器 来操作,不能使用foreach。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西施"); list.add("王昭君"); list.add("貂蝉"); list.add("杨玉环"); System.out.println(list); //获取迭代器对象 Iterator<String> it = list.iterator(); while(it.hasNext()) { String ele = it.next(); if("王昭君".equals(ele)) { it.remove(); } } System.out.println(list); |
2、Set接口
Set是Collection子接口, Set接口定义了一种规范,也就是该容器不记录元素的添加顺序,也不允 许元素重复,那么Set接口的实现类都遵循这一种规范。
Set集合存储特点:
不允许元素重复
不会记录元素的添加先后顺序
Set 接口常用的方法
. add()
. clear() / remove(E)
. size() / contains
Set只包含从Collection继承的方法,不过Set无法记住添加的顺序,不允许包含重复的元素。当试图添加 两个相同元素进Set集合,添加操作失败, add()方法返回false。
Set接口常用的实现类有:
HashSet类:底层采用哈希表实现,开发中使用对多的实现类,重点。
TreeSet类:底层采用红黑树实现,可以对集合中元素排序,使用不多。
一般地, Set实现类命名规则:底层数据结构 + 实现接口
2.1 HashSet类
HashSet 是Set接口的实现类,底层数据结构是哈希表, HashSet不记录元素的添加顺序,也不允许元素 重复。通常我们也说HashSet中的元素是无序的、唯一的。
需求1:操作Set接口常用方法
public class HashSe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et<String> set = new HashSet<>(); //添加操作:向列表中添加4个元素 set.add("Will"); set.add("wolf"); set.add("code"); set.add("Lucy"); //查询操作: System.out.println("集合中所有元素:" + set);//[code, wolf, Will, Lucy] System.out.println("元素数量:" + set.size());//4 System.out.println("是否存在某个元素:" + set.contains("code"));//true System.out.println("是否存在某个元素:" + set.contains("code2"));//false //删除操作:删除code元素 set.remove("code"); System.out.println("删除后:" + set);//[wolf, Will, Lucy] //使用for-each遍历 for (String ele : set) { System.out.println(ele); } //使用迭代器遍历 Iterator<String> it = set.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 object ele = it.next(); System.out.println(ele); } } } |
哈希表工作原理
HashSet底层采用哈希表实现,元素对象的hashCode值决定了在哈希表中的存储位置。
向HashSet添加元素时,经过以下过程:
step 1 : 首先计算要添加元素e的hashCode值,根据 y = k( hashCode ) 计算出元素在哈希表的存储位 置,一般计算位置的函数会选择 y = hashcode % 9, 这个函数称为散列函数,可见,散列的位置和添加 的位置不一致。
step 2:根据散列出来的位置查看哈希表该位置是否有无元素,如果没有元素,直接添加该元素即可。 如果有元素,查看e元素和此位置所有元素的是否相等 (equals ) ,如果相等,则不添加,如果不相同, 在该位置连接e元素即可。
可知,在哈希表中元素对象的hashCode和equals方法的很重要。
每一个存储到哈希表中的对象,都得覆盖hashCode和equals方法用来判断是否是同一个对象, 一般 的,根据对象的字段数据比较来判断,通常情况下equals为true的时候hashCode也应该相等。
IDEA可以根据对象哪些字段做比较而自动生成hashCode和equals方法。
需求2:创建三个User对象,覆盖equals和hashCode方法,存储在HashSet中。
class Us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User(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int hashCode() {
final int prime = 31;
int result = 1;
result = prime * result + age;
result = prime * result + ((name == null) ? 0 : name.hashCode()); return result;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 (this == obj)
return true;
if (obj == null)
return false;
if (getClass() != obj.getClass())
return false;
User other = (User) obj;
if (age != other.age)
return false;
if (name == null) {
if (other.name != null)
return false;
} else if (!name.equals(other.name))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User [name=" + name + ", age=" + age + "]"; }
}
其中equals和hashCode方法表示根据User对象的name和age来做对比,两个方法时IDE工具自动生成 的,不要求掌握。
public class HashSet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et<User> users = new HashSet<>(); users.add(new User("will", 17)); users.add(new User("lucy", 18)); users.add(new User("stef", 19)); users.add(new User("allen", 20)); System.out.println(users); } } |
2.2 TreeSet类
TreeSet类底层才有红黑树算法,会对存储的元素对象默认使用自然排序(从小到大)。
注意:必须保证TreeSet集合中的元素对象是相同的数据类型,否则报错。
public class TreeSet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et<String> set = new TreeSet<>(); set.add("wolf"); set.add("will"); set.add("sfef"); set.add("allen"); System.out.println(set);// [allen, sfef, will, wolf] } } |
第一步:插入第一个节点,无须比较,直接作为根节点。
第二步:插入第二个节点,和wolf节点做比较,较小,往左移动。
第三步:插入第三个节点,和wolf节点比较,较小,左移,再和will节点比较,较小,再左移。
第四步:由于TreeSet是平衡二叉树,如果树不平衡,会对节点进行调整。
第五步:插入第四个节点,此时和will节点作比较,较小,左移,再和stef节点做比较,较小,左移。
2.3 Comparable接口
缺省情况下, TreeSet中的元素会采用自然排序(从小到大),此时要求元素对象必须实现 java.util.Comparable接口,大多数JDK自带的类都实现了该接口,比如八大包装类和String。
TreeSet会调用元素的compareTo方法来比较元素的大小关系,然后将集合元素按照升序排列。
public interface Comparable<T> { public int compareTo(T o); } |
比较规则,拿当前元素和另一个元素做比较:
. this > o :返回正整数 1 ,优先级较高
. this < o :返回负整数 -1 ,优先级较低
. this == o: 返回 0 ,此时认为两个对象为同一个对象。
此时compareTo方法返回0,则认为两个对象是同一个对象,返回正数排前面,返回负数排后面。
如果我们自定义一个类,需要存储到TreeSet中,此时我们需要让该类实现Comparable接口,并覆 盖compareTo方法,在该方法编写比较规则。
需求:按照用户的年龄从小到大排序
class User implements java.lang.Comparable<Us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User(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比较规则 public int compareTo(User o) { if (this.age > o.age) { return 1; } else if (this.age < o.age) { return -1; } return 0;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User [name=" + name + ", age=" + age + "]"; } } public class Comparable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et<User> set = new TreeSet<>(); set.add(new User("stef", 28)); set.add(new User("will", 17)); set.add(new User("allen", 15)); set.add(new User("Lucy", 22)); System.out.println(set); } } |
输出结果:
[User [name=allen, age=15], User [name=will, age=17], User [name=Lucy, age=22], User [name=stef, age=28]] |
第一步:第一个节点进去,直接作为根节点,无需比较
第二步:第二个节点进去和第一个节点作比较,此时的this表示第二个节点,如果compareTo返回-1, 则插入节点往左边走。
第三步:第三个节点进去和第一个节点做比较,返回-1,再和第二个节点做比较。
第四步:由于TreeSet是平衡二叉树,如果树不平衡,会对节点进行调整。
第五步:第四个节点进去先和will比较,再和stef比较。
2.4 Comparator接口
TreeSet除了默认支持自然排序外,还支持自定义排序,此时需要在构建TreeSet对象时传递 java.util.Comparator接口的实现类对象, Comparator表示比较器,里面封装比较规则。
public interface Comparator<T> { int compare(T o1, T o2); } |
此时compare方法返回0,则认为两个对象是同一个对象,返回正数排前面,返回负数排后面。
小结:
HashSet做等值查询效率高, TreeSet做范围查询效率高,在开发中一般使用HashSet就可以了。
3、 Map接口
3.1 认识Map
Map,翻译为映射,在数学中的解释为:
设A、 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存在一个法则f,使得A中的每个元素a ,按法则f,在B中有唯一确定的元 素b与之对应,则称f为从A到B的映射,记作f:A→ B。
也就是说映射表示两个集合之间各自元素的一种“对应”的关系,在面向对象中我们使用Map来封装和表 示这种关系。
在Map中,要求A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可以在B集合中找到唯一的一个值与之对应。这句话可以解 读为一个A集合元素只能对应一个B集合元素,也就说A集合中的元素是不允许重复的, B集合中的元素可 以重复,也可不重复。那么不难推断出A集合应该是一个Set集合, B集合应该是List集合。
我们把A集合中的元素称之为key,把B集合中的元素称之为value。
其实能看出一个Map其实就有多个key-value (键值对)组成的,每一个键值对我们使用Entry表示。
不难发现, 一个Map结构也可以理解为是Entry的集合,即Set。
一般的,我们依然习惯把Map称之为集合,不过要区分下, Set和List是单元素集合, Map是双元素集 合。
单元素集合:每次只能存储一个元素,比如Set和List。
. 双元素集合:每次需要存储两个元素(一个key和一个value),比如Map。
注意:
. Map接口并没有继承于Collection接口也没有继承于Iterable接口,所以不能直接对Map使用for- each操作。
. 如果不能理解Map的结构,就直接记住Map每次需要存储两个值, 一个是key ,一个是value,其中 value表示存储的数据,而key就是这一个value的名字。
3.2 Map常用的API方法
添加操作
. boolean put(object key,object value):存储一个键值对到Map中
. boolean putAll(Map m):把m中的所有键值对添加到当前Map中
删除操作
. object remove(object key):从Map中删除指定key的键值对,并返回被删除key对应的value
修改操作
. 无专门的方法,可以调用put方法,存储相同key,不同value的键值对,可以覆盖原来的。
查询操作
. int size():返回当前Map中键值对个数
. boolean isEmpty():判断当前Map中键值对个数是否为0.
. object get(object key):返回Map中指定key对应的value值,如果不存在该key,返回null
. boolean containsKey(object key):判断Map中是否包含指定key
. boolean containsValue(object value):判断Map中是否包含指定value
. Set keySet():返回Map中所有key所组成的Set集合
. Collection values():返回Map中所有value所组成的Collection集合
Set entrySet():返回Map中所有键值对所组成的Set集合
注意,标红的是重度使用的方法。
3.3 HashMap
HashMap底层基于哈希表算法, Map中存储的key对象的hashCode值决定了在哈希表中的存储位 置,因为Map中的key是Set,所以不能保证添加的先后顺序,也不允许重复。
HashMap key的底层数据结构是哈希表
需求1:操作Map接口常用方法
Map的迭代遍历:
//获取Map中所有的key Set<String> keys = map.keySet(); System.out.println("Map中所有key:"+keys); //获取Map中所有的value Collection<String> values = map.values(); System.out.println("Map中所有value:"+values); //获取Map中所有的key-value(键值对) Set<Entry<String, String>> entrys = map.entrySet(); for (Entry<String, String> entry : entrys) { String key = entry.getKey(); String value = entry.getValue(); System.out.println(key+"->"+value); } |
需求2:统计一个字符串中每个字符出现次数
public class HashMapDemo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 = "ABCDEFABCDEABCDABCABA"; //把字符串转换为char数组 char[] charArray = str.toCharArray(); //Map的key存储字符,value存储出现的次数 Map<Character, Integer> map = new HashMap<>(); //迭代每一个字符 for (char ch : charArray) { //判断Map中是否已经存储该字符 if (map.containsKey(ch)) { Integer count = map.get(ch); //如果已经存储该字符,则把出现次数加上1 map.put(ch, count+1); }else { //如果没有存储该字符,则把设置次数为1 map.put(ch, 1); } } System.out.println(map); } } |
3.4 TreeMap
TreeMap key底层基于红黑树算法,因为Map中的key是Set,所以不能保证添加的先后顺序,也不 允许重复,但是Map中存储的key会默认使用自然排序(从小到大),和TreeSet一样,除了可以使用自 然排序也可以自定义排序。
需求:测试HashMap和TreeMap中key的顺序
public class Ap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TreeMap<>(); map.put("girl4", "杨玉环"); map.put("girl2", "王昭君"); map.put("key1", "西施"); map.put("key3", "貂蝉"); System.out.println(map); //------------------------------------------- map = new TreeMap<>(map); System.out.println(map); } } |
输出结果:
{key1=西施 , girl4=杨玉环 , key3=貂蝉 , girl2=王昭君} {girl2=王昭君 , girl4=杨玉环 , key1=西施 , key3=貂蝉} |
4、集合框架工具类和方法
4.1 Arrays
Arrays类是数组的工具类,其中有一个方法比较常用。
. public static List asList(T... a):该方法可以把一个object数组转换为List集合。
public class Arrays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把Integer[]转换为List<Integer> List<Integer> list1 = Arrays.asList(1, 2, 3); System.out.println(list1); // 把String[]转换为List<String> List<String> list2 = Arrays.asList("A", "B", "C"); System.out.println(list2); String[] strArr = {"Hello1","Hello2","Hello3"}; List<String> list3 = Arrays.asList(strArr); } } |
注意:通过Arrays.asList方法得到的List对象的长度是固定的,不能增,也不能减。
4.2 Collections
Collections是集合的工具类,封装了Set、 List、 Map操作的工具方法,比如拷贝、排序、搜索、比较大 小等。
4.3 斗地主发牌案例
按照斗地主游戏的规则,模拟对54张扑克牌的洗牌和发牌以及对手中牌排序操作。
具体规则:
将54张不同花色的扑克牌打乱(仝4Y◆④)
三个玩家参与游戏,三人交替摸牌,每人17张牌,最后三张留作底牌
查看三人各自手中的牌(按照牌的大小排序)、底牌
手中扑克牌从大到小的摆放顺序:大王、小王、 2、A、 K、Q、J、 10、9、8、7、6、5、4、3
public class Ap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花色♠♣♥♦
List<String> colors = new ArrayList<>();
colors.add("♠ ");
colors.add("♣ ");
colors.add("♥ ");
colors.add("♦ ");
//数字345678910JQKA2
List<String> numbers = new ArrayList<>();
Collections.addAll(numbers,"3", "4", "5", "6", "7", "8", "9", "10", "J", "Q", "K", "A", "2");
//大小王: 大☻ 小☻
//定义Map,用数字来记录每一张牌
Map<Integer, String> map = new HashMap<>();
Integer squence = 0;//牌的顺序
//加入其它牌
for (String number : numbers) {
for (String color : colors) {
//一副牌54张,序号范围在[0,51]之间
if (squence <= 51) {
map.put(squence, number + "(" + color + ")");
squence++;
}
}
}
map.put(squence, "小☻ ");
squence++;
map.put(squence, "大☻ ");
squence++;
//使用0~53来记录每一张牌
List<Integer> cards = new ArrayList<>(map.keySet());
Collections.shuffle(cards);
System.out.println(cards);
//三个玩家和底牌
List<Integer> player1 = new ArrayList<Integer>();
List<Integer> player2 = new ArrayList<Integer>();
List<Integer> player3 = new ArrayList<Integer>();
List<Integer> end = new ArrayList<Integer>();
//发牌
for (int index = 0; index < cards.size(); index++) {
if (index < 51) {
int mod = index % 3;//index除以3的余数
int card = cards.get(index);
if (mod == 1) {
player1.add(card);
} else if (mod == 2) {
player2.add(card);
} else {
player3.add(card);
}
} else {
end.add(cards.get(index));
}
}
System.out.println(player1);
System.out.println(player2);
System.out.println(player3);
System.out.println(end);
//排序
Collections.sort(player1);
Collections.sort(player2);
Collections.sort(player3);
Collections.sort(end);
//各自手上的牌
List<String> player1Cards = new ArrayList<>();
List<String> player2Cards = new ArrayList<>();
List<String> player3Cards = new ArrayList<>();
List<String> endCards = new ArrayList<>();
for (Integer key : player1) {
player1Cards.add(map.get(key));
}
for (Integer key : player2) {
player2Cards.add(map.get(key));
}
for (Integer key : player3) {
player3Cards.add(map.get(key));
}
for (Integer key : end) {
endCards.add(map.get(key));
}
//看牌
System.out.println("玩家1:" + player1Cards);
System.out.println("玩家2:" + player2Cards);
System.out.println("玩家3:" + player3Cards);
System.out.println("底牌 :" + endCards);
}
}
4.4 集合特性比较
List、Set、 Map选用
一般的在存储元素时候,是否需要给元素起一个名字:
需要:此时使用Map。
不需:存储的元素使用需要保证先后添加的顺序
。 需要:此时使用List
。 不需:此时使用Set (如果需要保证集合元素不重复,也选用Set)
2> 据具体业务场景选择这些接口具体的实现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