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我的博客。希望您能在这里找到既有价值又有趣的内容,和我一起探索、学习和成长。欢迎评论区畅所欲言、享受知识的乐趣!
推荐:数据分析螺丝钉的首页 格物致知 终身学习 期待您的关注
导航:
- LeetCode解锁1000题: 打怪升级之旅:每题都包括3-5种算法,以及详细的代码实现,刷题面试跳槽必备
- 漫画版算法详解:通过漫画的形式和动态GIF图片把复杂的算法每一步进行详细可视解读,看一遍就掌握
- python源码解读:解读python的源代码与调用关系,快速提升代码质量
- python数据分析可视化:企业实战案例:企业级数据分析案例与可视化,提升数据分析思维和可视化能力
- 程序员必备的数学知识与应用:全面详细的介绍了工程师都必备的数学知识
期待与您一起探索技术、持续学习、一步步打怪升级 欢迎订阅本专栏❤️❤️
题目描述
老师想给孩子们分发糖果,有 N
个孩子站成了一条直线,老师会根据每个孩子的表现,预先给他们评分。你需要按照以下要求,帮助老师给这些孩子分发糖果:
- 每个孩子至少分到一个糖果。
- 评分更高的孩子必须比他两侧的邻位孩子获得更多的糖果。
你需要最少准备多少糖果。
示例 1:
输入: [1,0,2]
输出: 5
解释: 你可以分别给这三个孩子分发 2、1、2 颗糖果。
示例 2:
输入: [1,2,2]
输出: 4
解释: 你可以分别给这三个孩子分发 1、2、1 颗糖果。
第三个孩子只得到 1 颗糖果,这满足题目要求。
方法一:两次遍历法
解题步骤
- 创建一个糖果数组,初始化每个孩子的糖果数为 1。
- 从左到右遍历,如果当前孩子的评分高于前一个孩子,则当前孩子的糖果数设置为前一个孩子的糖果数加一。
- 从右到左遍历,如果当前孩子的评分高于后一个孩子,并且当前孩子的糖果数不大于后一个孩子的糖果数,则当前孩子的糖果数设置为后一个孩子的糖果数加一。
- 返回糖果数组的总和。
Python 示例
def candy(ratings):
n = len(ratings)
candies = [1] * n
# 从左到右遍历
for i in range(1, n):
if ratings[i] > ratings[i - 1]:
candies[i] = candies[i - 1] + 1
# 从右到左遍历
for i in range(n - 2, -1, -1):
if ratings[i] > ratings[i + 1] and candies[i] <= candies[i + 1]:
candies[i] = candies[i + 1] + 1
return sum(candies)
# Example usage
ratings = [1, 0, 2]
print(candy(ratings)) # Output: 5
ratings = [1, 2, 2]
print(candy(ratings)) # Output: 4
算法分析
- 时间复杂度:O(N),其中 N 是孩子的数量。需要遍历两次数组。
- 空间复杂度:O(N),用于存储糖果数量的数组。
算法图解与说明
考虑 ratings = [1, 0, 2]
初始化糖果数组:candies = [1, 1, 1]
左到右遍历:
索引1: 1 (评分 0) <= 0 (评分 1), 无变化
索引2: 2 (评分 2) > 0 (评分 0), 更新 candies[2] = candies[1] + 1 = 2
结果: candies = [1, 1, 2]
右到左遍历:
索引1: 0 (评分 1) > 0 (评分 1) 且 candies[1] <= candies[2], 无变化
索引0: 1 (评分 1) > 0 (评分 0), 更新 candies[0] = candies[1] + 1 = 2
结果: candies = [2, 1, 2]
总糖果数: 2 + 1 + 2 = 5
方法二:单次遍历法
解题步骤
- 创建一个糖果数组,初始化每个孩子的糖果数为 1。
- 使用一个标记数组来记录相邻孩子之间的关系(评分高的标记为 1,评分低的标记为 -1,相等标记为 0)。
- 单次遍历,根据标记调整糖果数,确保所有条件都满足。
- 返回糖果数组的总和。
Python 示例
def candy(ratings):
n = len(ratings)
if n == 0:
return 0
if n == 1:
return 1
candies = [1] * n
for i in range(1, n):
if ratings[i] > ratings[i - 1]:
candies[i] = candies[i - 1] + 1
for i in range(n - 2, -1, -1):
if ratings[i] > ratings[i + 1]:
candies[i] = max(candies[i], candies[i + 1] + 1)
return sum(candies)
# Example usage
ratings = [1, 0, 2]
print(candy(ratings)) # Output: 5
ratings = [1, 2, 2]
print(candy(ratings)) # Output: 4
算法分析
- 时间复杂度:O(N),其中 N 是孩子的数量。需要遍历两次数组。
- 空间复杂度:O(1),只使用了常数级别的额外空间。
算法图解与说明
考虑 ratings = [1, 0, 2]
初始化糖果数组:candies = [1, 1, 1]
单次遍历:
从左到右遍历:
索引1: 1 (评分 0) <= 0 (评分 1), 无变化
索引2: 2 (评分 2) > 0 (评分 0), 更新 candies[2] = candies[1] + 1 = 2
结果: candies = [1, 1, 2]
从右到左遍历:
索引1: 0 (评分 1) > 0 (评分 1) 且 candies[1] <= candies[2], 无变化
索引0: 1 (评分 1) > 0 (评分 0), 更新 candies[0] = candies[1] + 1 = 2
结果: candies = [2, 1, 2]
总糖果数: 2 + 1 + 2 = 5
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解决分发糖果的问题,确保每个孩子至少得到一颗糖果,并且评分更高的孩子比相邻孩子获得更多糖果。选择哪种方法可以根据具体场景和个人喜好而定。
🌹🌹如果觉得这篇文对你有帮助的话,记得一键三连关注、赞👍🏻、收藏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非常感谢 ❥(^_-)
❤️❤️作者知识有限,如有错误,请各位大佬评论区批评指正,不胜感激❥(^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