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fka概述:
定义:
Kafka是一个分布式的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消息队列,主要应用于大数据实时处理领域。
消息队列消息队列的两种模式:
- 点对点模式:
消息生产者生产消息发送到Queue中,然后消息消费者从Queue中取出并且消费消息。
消息被消费以后,queue中不再有存储,所以消息消费者不可能消费到已经被消费的消息。Queue支持存在多个消费者,但是对一个消息而言,只会有一个消费者可以消费。
- 发布/订阅模式(一对多,消费者消费数据之后不会清除消息):
消息生产者(发布)将消息发布到topic中,同时有多个消息消费者(订阅)消费该消息。和点对点方式不同,发布到topic的消息会被所有订阅者消费。
Kafka的基本架构:
基础架构:
- Producer:消息生产者,就是向kafka broker发消息的客户端;
- Consumer:消息消费者,向kafka broker取消息的客户端;
- Consumer Group (CG):消费者组,由多个consumer组成。消费者组内每个消费者负责消费不同分区的数据,一个分区只能由一个消费者消费;消费者组之间互不影响。所有的消费者都属于某个消费者组,即消费者组是逻辑上的一个订阅者。
- Broker:一台kafka服务器就是一个broker。一个集群由多个broker组成。一个broker可以容纳多个topic。
- Topic:可以理解为一个队列,生产者和消费者面向的都是一个topic;
- Partition:为了实现扩展性,一个非常大的topic可以分布到多个broker(即服务器)上,一个topic可以分为多个partition,每个partition是一个有序的队列;
- Replica:副本,为保证集群中的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时,该节点上的partition数据不丢失,且kafka仍然能够继续工作,kafka提供了副本机制,一个topic的每个分区都有若干个副本,一个leader和若干个follower。
- Leader:每个分区多个副本的“主”,生产者发送数据的对象,以及消费者消费数据的对象都是leader。
- Follower:每个分区多个副本中的“从”,实时从leader中同步数据,保持和leader数据的同步。leader发生故障时,某个follower会成为新的follower。
kafka中partition和消费者对应关系:
1个partition只能被同组的一个consumer消费,同组的consumer则起到均衡效果。
- 消费者多于partition:同一个partition内的消息只能被同一个组中的一个consumer消费。当消费者数量多于partition的数量时,多余的消费者空闲。
- 消费者少于和等于partition:消息在同一个组之间的消费者之间均分。
- 多个消费者组:启动多个组,则会使同一个消息被消费多次。
Kafka文件存储机制:
Kafka中消息是以topic进行分类的,生产者生产消息,消费者消费消息,都是面向topic的。
topic是逻辑上的概念,而partition是物理上的概念,每个partition对应于一个log文件,该log文件中存储的就是producer生产的数据。Producer生产的数据会被不断追加到该log文件末端,且每条数据都有自己的offset。消费者组中的每个消费者,都会实时记录自己消费到了哪个offset,以便出错恢复时,从上次的位置继续消费。
由于生产者生产的消息会不断追加到log文件末尾,为防止log文件过大导致数据定位效率低下,Kafka采取了分片和索引机制,将每个partition分为多个segment。每个segment对应两个文件——“.index”文件和“.log”文件。这些文件位于一个文件夹下,该文件夹的命名规则为:topic名称+分区序号。例如,first这个topic有三个分区,则其对应的文件夹为first-0,first-1,first-2。
index和log文件以当前segment的第一条消息的offset命名;“.index”文件存储大量的索引信息,“.log”文件存储大量的数据,索引文件中的元数据指向对应数据文件中message的物理偏移地址。
生产者:
分区原因:
- 方便在集群中扩展,每个Partition可以通过调整以适应它所在的机器,而一个topic又可以有多个Partition组成,因此整个集群就可以适应任意大小的数据了。
- 可以提高并发,因为可以以Partition为单位读写了。
如何保证数据可靠性:
为保证producer发送的数据,能可靠的发送到指定的topic,topic的每个partition收到producer发送的数据后,都需要向producer发送ack(acknowledgement确认收到),如果producer收到ack,就会进行下一轮的发送,否则重新发送数据。
副本的同步策略:
方案 | 优点 | 缺点 |
---|---|---|
半数以上完成同步,就发送ack | 延迟低 | 选举新的leader时,容忍n台节点的故障,需要2n+1个副本 |
全部完成同步,才发送ack | 选举新的leader时,容忍n台节点的故障,需要n+1个副本 | 延迟高 |
Kafka选择了第二种方案,原因如下:
- 同样为了容忍n台节点的故障,第一种方案需要2n+1个副本,而第二种方案只需要n+1个副本,而Kafka的每个分区都有大量的数据,第一种方案会造成大量数据的冗余。
- 虽然第二种方案的网络延迟会比较高,但网络延迟对Kafka的影响较小。
ACK应答机制:
Kafka为用户提供了三种可靠性级别,用户根据对可靠性和延迟的要求进行权衡,选择以下的配置。acks参数配置:
- 0:producer不等待broker的ack,这一操作提供了一个最低的延迟,broker一接收到还没有写入磁盘就已经返回,当broker故障时有可能丢失数据;
- 1:producer等待broker的ack,partition的leader落盘成功后返回ack,如果在follower同步成功之前leader故障,那么将会丢失数据;
- -1(all):producer等待broker的ack,partition的leader和follower全部落盘成功后才返回ack。但是如果在follower同步完成后,broker发送ack之前,leader发生故障,那么会造成数据重复。
消费者:
消费方式:
consumer采用pull(拉)模式从broker中读取数据;push(推)模式很难适应消费速率不同的消费者,因为消息发送速率是由broker决定的。它的目标是尽可能以最快速度传递消息,但是这样很容易造成consumer来不及处理消息,典型的表现就是拒绝服务以及网络拥塞。而pull模式则可以根据consumer的消费能力以适当的速率消费消息。
pull模式不足之处是,如果kafka没有数据,消费者可能会陷入循环中,一直返回空数据。针对这一点,Kafka的消费者在消费数据时会传入一个时长参数timeout,如果当前没有数据可供消费,consumer会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再返回,这段时长即为timeout。
分区分配策略:
一个consumer group中有多个consumer,一个 topic有多个partition,所以必然会涉及到partition的分配问题,即确定那个partition由哪个consumer来消费。
Kafka有两种分配策略,一是roundrobin,一是range。
offest维护:
由于consumer在消费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断电宕机等故障,consumer恢复后,需要从故障前的位置的继续消费,所以consumer需要实时记录自己消费到了哪个offset,以便故障恢复后继续消费。
Kafka 0.9版本之前,consumer默认将offset保存在Zookeeper中,从0.9版本开始,consumer默认将offset保存在Kafka一个内置的topic中,该topic为__consumer_offs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