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Spring是Java领域最受欢迎的开发框架之一,其核心功能之一就是Spring容器,也就是IoC容器。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Spring的两大核心功能,控制反转(IOC)和依赖注入(DI)。
文章思路是这样:
- 传统开发存在哪些问题
-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引入IoC 和DI
- 总结
传统开发存在的问题
我最早看到IoC和DI这两个名词的时候,我脑子里是懵的,理解不了。既然陌生的东西理解不了,我们就看看它为什么出现?它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先假设有三个类,分别为类A、B和C, 其中,main 函数调用了类A, 类A 依赖了类B和类C,类B依赖类C,如果用传统模式开发,大概是下图中的情况,那么传统的这种开发模式存在什么问题呢?看下图,不难发现对于类C,我们在类A 和类B 中都进行了实例化,也就是new了一个C对象 那么:
第一个问题:代码重复,且浪费内存资源。
第二个问题:耦合性太高了,类C是以硬编码的方式创建出来的,如果类C 发生了重大变化,都会直接影响类A和B,
第三个问题:难以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很难将被测试对象与其依赖的对象解耦,从而无法独立地测试被测试对象的逻辑。
第N个问题:其他的就不多说了
我们有没有什么方式能解决上面这些问题呢? 有,就是IoC和DI。
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IoC和DI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什么是IOC?
IoC( Inversion of Control ) 注意哦, 它是一个技术思想,不是一个技术实现。它描述的是 Java开发领域对象的创建,管理问题,我们看了上面的图就知道在传统开发中,存在依赖时,往往都会new一个依赖的对象,那么在IoC 思想下,就不用去new 对象了。而是由IoC容器去帮我们实例化对象并且管理它。
为什么叫控制反转呢?
1.控制了什么?
控制了对象创建、管理的权力
2.反转了什么?
将控制权交给了外部(IoC容器)
如下图:对于对象的创建和管理都交给了IoC容器,当需要使用的时候,不需要去new了,直接去IoC容器中拿。
什么是DI
DI:Dependancy Injection (依赖注入)
其实DI和IoC是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描述,IoC是一种设计原则,是一种思想,而DI是IoC的一种具体实现,前面我们提到,对象统一交给IoC创建并管理,在依赖的地方不需要去new, 这儿就可以理解依赖注入了:
再看看上面的图,类A 依赖类B和C, 注意看图中的伪代码,类A依赖类B和C,那么只需要在类A中声明要依赖的对象,那么通过构造函数注入或者属性注入或者方法注入的方式,将依赖的对象注入到对象中。
IoC是如何解决难以测试问题的呢?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其中有一个服务类 UserService,它依赖于一个数据访问对象 UserDAO 来获取用户信息。我们想要测试 UserService 中的 getUserById 方法,以确保它能够正确地返回指定用户的信息。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没有使用依赖注入的情况: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private UserDAO userDAO;
public UserService() {
this.userDAO = new UserDAO(); // 在构造函数中直接创建依赖对象
}
public User getUserById(int userId) {
return userDAO.getUserById(userId);
}
}
public class UserDAOTest {
@Test
public void testGetUserById() {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 new UserService(); // 创建被测试对象
User user = userService.getUserById(1); // 调用方法
// 断言用户信息是否正确
assertEquals("husu", user.getName());
assertEquals("ricardoyhu@163.com", user.getEmail());
}
}
在上面的代码中,UserService 在构造函数中直接创建了 UserDAO 对象,这样在测试的时候就无法替换掉实际的 UserDAO 对象,导致测试无法独立进行,也无法模拟 UserDAO 的行为。
现在,让我们使用依赖注入来改进代码: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UserDAO userDAO;
public User getUserById(int userId) {
return userDAO.getUserById(userId);
}
}
public class UserDAOTest {
@Test
public void testGetUserById() {
// 创建模拟的UserDAO对象
UserDAO mockUserDAO = Mockito.mock(UserDAO.class);
// 设置模拟对象的行为
when(mockUserDAO.getUserById(1)).thenReturn(new User(1, "husu", "ricardoyhu@163.com"));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 new UserService(mockUserDAO); // 通过构造函数注入模拟对象
User user = userService.getUserById(1); // 调用方法
// 断言用户信息是否正确
assertEquals("husu", user.getName());
assertEquals("ricardoyhu@163.com", user.getEmail());
}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Autowired将 UserDAO 对象注入到了 UserService 中,这样在测试时就可以使用模拟的 UserDAO 对象来替代实际的 UserDAO 对象。我们使用了 Mockito 框架来创建模拟对象,并设置了模拟对象的行为,以模拟 UserDAO 的返回结果。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独立地测试 UserService 中的 getUserById 方法,而不用担心 UserDAO 的实际行为或状态,从而使得测试更加容易进行。
IoC是如何解决代码重复、性能提升的呢?
如何解决代码重复,其实上面已经说到了,就是又IoC容器创建、管理对象,不用到处new了,
说到性能提升就不得不提到IoC容器的生命周期。
IoC容器的生命周期如以下三个阶段
- 初始化阶段 : IoC容器在启动时会进行初始化,包括加载配置文件、解析注解、扫描类路径等操作,在这个阶段,IoC容器会创建并管理所有的Bean定义,并根据配置文件或者注解来实例化和装配Bean。
- 使用阶段:IoC容器初始化完成后,应用程序可以通过IoC容器来获取所需的Bean对象,并且利用这些对象来完成各种业务逻辑,这个阶段,IoC容器负责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包括对象的创建、依赖注入、初始化等操作。
- 销毁阶段:当应用程序关闭时,IoC容器会进行销毁操作,释放资源并销毁所有的Bean对象,在这个阶段,如果Bean类中定义了特定的销毁方法,IOC容器会调用这些方法。如果没有定义销毁方法,IOC容器就不会执行任何额外的销毁操作,而是简单地释放Bean对象所占用的资源,如数据库连接、文件句柄之类的,这个阶段的执行顺序与初始化阶段相关,即先销毁依赖关系较少的Bean,再销毁依赖关系较多的Bean,以保证销毁的顺序正确。
一个Bean 在容器启动时被创建,就会一直存在于容器中,直到应用程序关闭时被销毁,这种管理方式保证了对象的单例性和全局可访问性,也因此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意思就是不会重复创建,不会浪费资源。少了多余的创建和销毁的性能开销,自然就提高系统性能啦。
总结
通过深入理解IOC与DI的核心概念和实践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Spring框架的原理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