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对于多数人,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注册账户、登录账号、网购,网络上的开展大多数行为都需要基于输入密码这一前提,从这方面谈,我们熟悉且熟知密码。
然而这些由简单的字母、数字、符号等构成的简单口令,在密码学领域中并不能称之为“密码”的。
密码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秘密传递信息的学科,严格来说,它算是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分支。
和我们理解的口令不同,密码学的研究是为实现对消息机密性的保护,即如何把明文消息转换成加密消息,并且通过某种方式使得收件人能够恢复消息并阅读。
在密码学里,我们常听到“密钥”,它是指用来完成加密、解密、完整性验证等密码学应用的秘密信息,是一串非常大的数字,它可以通过随机数生成器或伪随机数生成器随机生成。
密钥是加密算法的输入参数,加密算法使用密钥加解密,但是密钥并不是由加密算法本身生成的。
举个例子,密钥和加密算法 就像是锁和钥匙,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过钥匙开启某个锁,在加密算法里,密钥就是开锁的“钥匙”,而加密算法就是“锁”。
机密性是网络安全的基础,要实现数据保密的最常用的手段是给数据“加密”,按照密钥的使用方式,加密可以分为两大类: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所谓对称加密,就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发件人使用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收件人必须知道该密钥才能访问数据。由于对称加密只有一个密钥,因此一定要保证密钥的安全,才能保证通信的机密性。
对称加密的原理很简单。比如,A给B发消息,在发消息之前双方先约定好使用一个对称密钥,在双方通信的过程中传输的消息全是经过密钥加密后的密文,除了A和 B之外,没有人能够解密,即使被中间人窃取,他看到的也只是乱码,因为缺乏密钥无法完成密文解密,因此对称加密实现了机密性。
对称加密看上去实现了通信的机密性,但是却存在密钥交换的问题,即密钥如何安全的传递给对方。如果密钥传递的途中就被窃取了密钥,那么通信过程的机密性就荡然无存了。
对称加密虽然是一种较老的加密方法,但它比非对称加密更高效、更快速。
非对称加密消耗的CPU资源非常大,效率很低,严重影响HTTPS的性能和速度。所以对于需要批量加密或者数据量大的情况下,对称加密会是首选的加密方式。
对称加密的主要挑战
密钥管理
如果密钥的数量不大,只有几十个甚至百来个,这时候对密钥的管理可以由人工完成,管理难度适中。但是对于大型企业,面对庞大数量的密钥管理,如果仍旧依靠人工管理密钥就显得不切实际。因此,对于大型企业的密钥管理,建议使用特殊软件来管理密钥的全生命周期。
密钥安全
对称加密算法的缺点是在数据传送前,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商定好秘钥,然后 使双方都能保存好秘钥。其次如果一方的秘钥被泄露,那么加密信息也就不安全了。每对用户每次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时,都需要使用其他人不知道的唯一密钥,这会使得收、发双方所拥有的钥匙数量巨大,密钥管理成为双方的负担。
密钥交换
通信双方在建立安全通信之前,还需要事先建立密钥共享,并需要在确保密钥不被泄露的情况下建立共享。
对称和非对称加密如今已经普遍被运用,有单独使用其中一方的,不过两者结合使用如今的很多应用场景里也比较常见。
如果只谈速度的话,对称加密胜过非对称加密。在对称加密中,使用的密钥比非对称加密中的密钥短得多。
但就安全性而言,非对称加密使用一对秘钥,一个用来加密,一个用来解密,而且公钥是公开的,秘钥是自己保存的,不需要像对称加密那样在通信之前要先同步秘钥,所以安全性就高得多。
在许多场景中,需要结合使用对称和非对称加密技术来提高速度和安全性。这种混合方法在移动聊天系统中比较常见,非对称加密用于在任何对话开始时验证用户的身份。在此之后,对称加密用于加密正在进行的对话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的更新速度也是越来越快,加密算法可以说是数据安全传输的核心,但加密在面对技术的进步,也逐渐显露出弊端。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了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的推出未来很可能对加密算法发起挑战。
只不过量子计算机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还无法破解现有的大多数加密类型,但我们必须立即领先于风险并开发针对量子计算的安全解决方案。如果等到那些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开始破解加密,那对现有的数据安全和通信发展会是一场大灾难。
不过到时候,加密算法也会进化成抗量子密码,继续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吧!
点击关注Openp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