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以其疆域辽阔、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繁荣而著称。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他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使得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唐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和进步。唐朝的政治制度以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为代表,打破了门阀士族的垄断,使得更多的平民有机会参与国家治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强盛。
大唐前身,李氏起源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他的祖父李虎追随南北朝时期北魏权臣宇文泰,是之后建立的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去世后,他的儿子李晒(即李渊的父亲)继续在西魏和之后的北周得到重用,是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李渊自小承袭父爵唐国公,在隋朝统一全国后也深得隋文帝杨坚和文献皇后信任,出任太原留守。
隋末大乱,李渊建唐
杨坚去世后,隋炀帝杨广继位,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导致百姓怨声四起,最后因穷兵黩武,三征高句丽导致社会经济崩塌,农民纷纷起义。在隋末大乱之时,李渊打着尊隋口号在太原起义,一路冲进长安,拥立杨侑为帝,遥尊出逃在外的隋炀帝为太上皇,同时自领丞相、封唐王。之后在得知杨广在江都被害之后,逼迫杨侑禅让,公元618年,建立唐朝。
唐朝初期,统一之战
唐朝建立后,不仅需要面对北方的突厥,还要面对中原各种地方割据实力,在唐朝建国的同时,开启了全国统一之战,在先后打败李轨、薛举父子、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势力之后,在公元624年,唐朝基本完成中原统一,为之后盛世打下基础。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
在唐朝统一过程中,李渊的次子李世民的军功最为显著,随着李世民威望的提高,开始与李渊的长子也是太子的李建成产生冲突,最后李世民在大臣的策划之下,公元626年,在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设下埋伏,结束了太子李建成以及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在事变之后,李渊被迫册封李世民为太子,不久李渊禅让帝位,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
贞观之治,盛世开端
李世民上任后吸取隋朝灭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谏如流,在他统治期间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史称贞观之治。
在政治上:李世民广开言路,知人善任,谨遵大臣魏征的建议"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在官场上形成良好的献言献策风气。
在农业上:李世民非常重视农桑,在藉田礼上会亲自下田。同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加强水利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在商业上:一改重农轻商习俗,为商业发展提供诸多便利,并且对外开放程度很高,通过丝绸之路提升东西方世界商业往来在文化上:推行偃武修文的战略,先后设立有十八学士的文学馆和藏书两万余册的弘文馆等,为唐朝文化繁荣打下坚实基础。
在疆域上:唐朝疆域广阔,贞观十四年,疆域东至东海、南至越南、北至蒙古、西至新疆,各少数民族称李世民为"天可汗"。
李治登基,永徽之治
李世民在位末年面临选择接班人,为了防止玄武门之变再次上演,李世民并没有将皇位传给太子李承乾和自己喜爱的四子李泰,而是传给了仁弱的老九李治,是为唐高宗。李治上任后延续贞观政策,发展经济,有贞观遗风之美誉,史称永徽之治,李治在位期间,唐朝的疆域达到了唐朝鼎盛1237万平方公里。
唯一女帝,武后登场
在李治时期,唐朝迎来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原名武曌,14岁入宫,被李世民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武则天入宫后并未得到李世民很多关注,但与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在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按例与其他没有子女的嫔妃一起入感业寺为尼,此时历史齿轮开始转动。
李治痴情,废王立武
当李治在一次祭奠李世民进入感业寺时,再次遇到武则天,他们互诉思念之苦,此时王皇后为了招揽武则天一起对抗萧淑妃,提议李治把武则天接回宫中,没想到最后引狼入室,武则天入宫后深受李治爱戴,最后李治不顾大臣反对,坚持立武则天为皇后,废王立武另一含义即是想借此打击以王皇后为代表的关陇贵族势力,并提拔了经科举选拔出的新官员,以此巩固皇权。
二圣临朝,武后听政
武则天在成为皇后之后,逐渐参与朝政大事,并积极提拔新官员以此壮大自己的势力。在李治末年,因为疾病缠身,李治让武则天协助参与执政,武则天执政才华展露无遗,因此二人被称为"二圣",公元675年,李治因病无法上朝,计划禅位于武则天,但遭到大臣强烈反帝,武则天第一次尝试登基失败。
武皇登基,建立武周
公元683年,李治病故,他与武则天的儿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但很快武则天废除李显,另立幼子李旦继位,此时武则天临朝称制,在平定李唐宗室和反抗大臣之后,公元690年,65岁的武则天正式登基称帝,改唐为周,定都洛阳,尊号"圣神皇帝",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
神龙政变,恢复李唐
武则天在位15年,有功有过,他广开进仕之门,创设武举,但她又任用酷吏,对反对他的大臣毫不留情。在国家治理上,后世评价他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为之后盛唐打下基础。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在复唐的号召下攻入皇宫,逼迫武则天提前让位给自己儿子李显,史称神龙政变,由此大唐重新恢复国号,同年武则天去世,一代女皇就此落幕。
权力斗争,玄宗登基
武则天去世后,李显上位,但权力斗争并未结束,李显的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一直想效仿武则天成为下一个女皇帝,不久韦皇后便让李显下台。在李唐危险关头,李旦儿子李隆基联合武则天女儿太平公主发起唐隆政变,消灭了韦皇后,拥立李旦复位,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太平公主因自恃拥立有功开始权倾朝野,最后李隆基平定太平公主,登基成为唐玄宗,改元开元。
开元盛世,唐朝巅峰
李隆基上任后整顿吏治,重用贤臣,他先后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在经济、文化、外交上做出重要革新,使得在开元年间,唐朝的国力达到鼎峰,史称"开元盛世",成为历史一代佳话。
在人口上;开元和之后的天宝盛世年间唐朝的人口达峰值到了900多万户、5000多万人,当时都城长安是世界最大城市,常驻人口达到了100万,全国平均每70个人就有1人住在长安。
在经济上:开元盛世唐朝对外贸易非常活跃,长安城当时已是国际大都市,汇集了各国使节、商人、留学生等。而在生产上,全国耕地达6.6亿亩,粮食充足更推动了手工业以及文化发展。
诗人杜甫曾在《忆昔》中回忆开元盛世场景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搞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表达出当时唐朝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危机四伏,盛世危机
大唐来到巅峰之时,它的危机也开始展露。首先在内部,玄宗在后期逐渐变得骄傲自满,开始穷奢极欲,此时奸相李林甫当权,他热衷打击政敌造成朝纲日益腐败,而在外部,玄宗在边疆设置了十个地,总管节度使拥有不亚于皇帝的军务和财政实权,导致玄宗后期形成一个个拥兵自重的军阀,其中就有之后摧毁唐朝盛世的安禄山,他一人掌管平卢、范阳、河东三镇。
安史之乱,唐朝悲歌
李林甫去世后,另一位臭名昭著的奸相杨国忠上任,他的堂妹正是被唐玄宗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因安禄山与杨国忠不和,最后激起安禄山造反,公元755年,安禄山与小弟史思明以清君侧讨伐杨国忠之名在范阳正式起兵,史称安史之乱。
当反叛军攻至长安时,见长安失守,玄宗带着杨贵妇等人逃向四川,当行至马嵬驿时,随行将士发起兵变,杨国忠被杀,杨贵妃被赐死,玄宗忍痛继续往成都出发,为了安抚百姓留下了太子李亨,李亨随即继位,是为唐肃宗,由此玄宗时代落幕。
玄宗肃宗之后,唐代宗李豫继位,在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努力下,公元763年,8年安史之乱终于平定,这场反叛让唐朝元气大伤,人口锐减、经济崩塌,往日辉煌荡然无存,唐朝由盛转衰,这场战乱也为之后唐朝的覆灭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代宗时期,藩镇割据
唐代宗时期,由于唐朝经历战乱后已无力收回兵权,只能任命叛军降将继续为节度使,藩镇割据成为安史之乱后的主流,南方藩镇的军队较少,基本忠于唐朝,是唐朝财政的主要来源,而被称为河朔三镇的成德、幽州和魏博虽然名义上归顺唐朝,但背地里嚣张跋扈,长期割据一方,唐朝暂时也只能忍气吞声。
德宗时期,奉天之难
唐代宗去世后,唐德宗李适继位,他做了2件重要事情,一是古代税制改革,从原先按照人口征税改为按照资产征税,二是鼓起勇气决定削藩,但因此先后引起了"二帝四王之乱"和"泾原兵变",唐德宗一度逃至奉天,史称"奉天之难",虽然最后在唐将李晟等人努力下平息叛乱,但藩镇割据依然存在。
顺宗时期,永贞革新
唐德宗去世后,唐顺宗李诵继位,在位时发起永贞革新,其中人物就有刘禹锡、柳宗元等人,奉旨打击藩镇割据以及宦官专权,但最后因官宦俱文珍发动政变幽禁唐顺宗,另立李纯为帝,是为唐宪宗,最后仅维持百天的永贞革新以失败告终(宦官势力始于唐玄宗时的高力士,在经历安史之乱后,宦官因对君主保驾有功,深得君主信任,甚至掌握京师精锐队伍神策军)。
宪宗时期,元和中兴
唐宪宗上任后任人唯贤,重用主张削藩的大臣,如武元衡、裴度等人,在先后劝降魏博、平定淮西、淄青等地之后,唐宪宗在削藩之战中取得胜利,全国暂且统一,这短暂稳定时期被誉为元和中兴,但好景不长,在宫廷内斗中,唐宪宗被宦官所害,太子李恒登基,是为唐穆宗,河朔三镇又再度脱离朝廷的管控
甘露之变,牛李党争
在唐宪宗之后,先后经历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此时除了外部的藩镇割据之外,内部的朋党之争和宦官专权也成为了唐朝的心腹大患,其中牛李党争持续了近40年,横跨多位皇帝,唐文宗就曾感叹道: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而宦官仇士良引起的甘露之变,更是让一心想要有所作为的唐文宗遭到软禁,自叹受制于家奴,不如汉献帝,最后抑郁而终。
牛党以牛僧孺为首,李党以李德裕为首,起因是牛僧孺与李宗闵等人指责时政,触犯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的父亲)利益,在文宗时期斗争达到高潮,在武宗时期,李德裕为相,贬官牛党成员,而到了宣宗时期,牛党再次得势,最后清除李党成员.牛李党争最后以牛党险胜,朋党之争是破坏唐朝政权的另一大重要的原因。
会昌中兴,大中之治
文宗去世后,武宗继位,他打击仇士良,遏制宦官势力,发展经济,平定叛乱,唐朝迎来一波稳定时期,史称会昌中兴,在武宗之后,宣宗继位,他延续武宗风气,励精图治,对内体贴百姓,对外把吐蕃势力逐出河西、陇右之地,史称大中之治,把唐宣帝比作开创文景之治的文景二帝以及贞观之治的唐太宗。
农民起义,唐朝濒危
可惜唐宣帝并没有能够挽救唐朝衰败的命运,在唐宣帝之后的皇帝大都昏庸无能,加上之前积累的内忧外患以及天灾人祸,唐朝末期百姓民不聊生,故爆发起农民起义,虽然唐朝先后扑灭了裘甫起义、庞勋起义和王仙芝,但最后还是没有抵挡住和王仙芝一同反抗的黄巢,最后黄巢攻入长安称帝,唐僖宗出逃。
朱温反叛,唐朝陨落
朱温原先是黄巢起义军中的一位将领,在攻打同州时被唐军打败故投降唐朝,后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一起反攻打败了黄巢,由此朱温在朝廷的地位节节攀升,最后展露野心,独霸中原,当时的唐昭宗已成朱温的傀儡,最后朱温废除唐昭宗,另立唐哀帝,在策划白马驿之祸之后,朱温扫清登基障碍,公元907年,朱温逼唐哀帝禅位,大唐就此陨落,开启之后的五代十国。
后记
唐朝的历史是一部繁荣与衰落并存的历史,它的兴衰变迁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开放包容的政策是唐朝繁荣的重要原因。唐朝的开放政策使得各种文化得以交流融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其次,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创新,都为其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社会稳定是国家繁荣的基础。唐朝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改革政治制度、保护农民权益等,这些都为国家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