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的目标从原先的解决温饱转变为追求内心充实,但由于现在的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以及其他外部因素,我们对很多东西的获取越来越没耐心,例如书店经常会看到《7天精通Java》、《3天掌握XXX》等等之类的书籍,然后大致翻阅后以及经过短暂的实操后,多巴胺充斥着身体,在获得享受后又贪婪的将目光转向下一个目标~我们总在忙,总在不断的学,但是最后大概率会被社会的棒子打回原型,我们其实什么都不会。在获得这样的答案后,我们会变的更贪婪,觉得是自己不够努力,于是更加的拼命学,周而复始直到精疲力竭,最后悲愤高呼“世道如此,悲夫XXX”,因此在这篇文章想表达的是,“欲速则不达,慢就是快”
技术迷张三的悲哀
张三是个对技术充满热情的程序员,在大学时期先接触的Java编程语言,于是照着《7天精通Java》敲完上面的例子后,感觉已经掌握了Java。于是看着安卓风吐火如荼时,也跟着下载个AndroidStudio开发一些小的APP,开发出一些小case后感觉安卓也差不多掌握了,但是如果再继续精进的话就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于是在全栈流行的时候,又跟着学习前端Web知识,自己搭建一个完整的Web服务等等。在毕业时,当他信心满满的去面试时,被面试官狠狠的按在地上摩擦~于是他只能选择一个不上不下的公司先干着,这个时候大数据风头来了,于是他趁着风头转了大数据行业,由于之前面试的经验告诉它,学技术一定要深挖,于是呼在简单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后,就立马吭哧吭哧的啃起了大数据组件的源码,味涩难懂没关系,看不懂就看别人讲解甚至尝试去背,他觉得只要把这些热门的组件的代码都“搞懂”那自己就是香饽饽了,最终他工作上还是四处碰壁,他不服气,觉得是自己懂得不够多,于是乎啃完Hadoop、啃HBase、Kafka、RocksDB、ClickHouse等等,甚至编程语言还去学Python、Rust、Go等等,他觉得自己已经还可以了,但是最终在社会的毒打中,身心疲惫的转行做其他的了
悲从何来
张三很忙,也很努力,但是悲哀的是,他在每一个方向都只学了最简单的知识,并错误的认为自己以为掌握了,实则只是冰上一角。因此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悲剧是必然的。张三只是宇宙中的一粒沙子,他的理想伴随着宇宙规律堙灭无人知晓,但如果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么我们可能需要注意下,避免这种逃避困难的盲目的努力,这本质上也是一种“奶头乐”。用张一鸣的话来说,“他们为了避开思考,愿意付出一切努力”
解法
-
静,勿燥
这跟 有点矛盾,一句话说清两者的关系“战略上要静,战术上要快”。指导员在抗战时期提出的“论持久战”就是战略上的静,我们知道目的地在那里,但也要承认这段路是比较漫长的,只靠冲刺是永远到达不了的。因此在长远目标定下来后,心要静下来,然后针对眼前的一个个要做的事情,莽起来,大胆去做,因为即便一两件事搞崩了也远不会影响你的最终目标。 -
规划性
在有目标后,要定一个大纲来进行指导,每一个阶段的小方向是什么,再到小方向上要做的事,最后再逐个攻克。在攻克的过程中识别到新的信息后,可以反过来调整计划。 -
跟外界保持联系
要承认的一件事,我们很难独立于这个世界,我们需要得到这个世界的认可从而获得收益例如金钱、权力、名誉等等,因此我们不能闭门造车。要跟世界保持联系,例如学某个技术不要自己埋头硬啃,也要关注一下别的公司业务是如何用的,遇到了哪些问题,一定要记住一件事,你学一个东西一定是要用来解决某个“问题的,因此你要了解这个“问题”。如果只是埋头硬啃除了可能会脱离业务,还可能会钻入一些牛角尖的地方徒徒耗费时间等,因此务必要跟外界保持联系
总结
在最后,跟大家分享一句很喜欢的话,“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长,只是开始修养自己的性情;你的人生一切,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