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前言:
- 这部分内容是,质性分析软件nvivo的学习(二)的衔接内容,建议看完:质性分析软件nvivo的学习(一)(二)再看这部分内容。
- 这里的笔记都是以nvivo12作为学习案例的,其实不同版本,基本功能差不多,耐心找找就能找到对应的地方,只不过有些特殊的功能不同的版本有所不同罢了。
1、视频音频和图片在nvivo中的处理
- 视频:导入视频后对视频的处理其实就是将视频内容与文字内容建立联系的过程,比如视频的某一段讲的内容可以转录为文字也可以提取为文字主题,然后文字就可以变为编码对象。
- 音频:导入音频后对音频的处理其实就是将音频内容与文字内容建立联系的过程,比如音频的某一段讲的内容可以转录为文字也可以提取为文字主题,然后文字就可以变为编码对象。
- 图片:在图片中选择一个区域,也可以进行编码
2、如何分析问卷数据
- 第一步:导入excel格式的调查问卷(在导入调查问卷的向导选项中按照自己的问卷一步步跟着调整就行,后面不要选择自动分析,因为自动分析目前还不准确,就是粗筛,不如手动分析)
- 第二步:对于开放性问题的回答可以进行节点编码操作,节点中会按照你问卷的问题对结果进行汇总:
- 开放式问卷问题(主观题)会被处理为编码节点
- 所有参与调查的对象会被处理为案例
- 封闭式问卷问题(客观题)会被处理为案例节点分类当中的属性值
3、生成图表
- 图表在菜单功能的探索一栏当中,对于生成的图表进行显示设置的时候,可以通过调整属性值的优先级,改变图表中各个属性显示的位置。
4、质性研究进阶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由另一个老师所讲述的摘录,对于论文写作非常适用】
- 质性研究资料的几大类型及其价值:文字、语音、图像、视像、实物
- 资料的整体分析和甄选质性资料分析片段:
- 整体分析:做接触摘要单
- 找出最具价值的片段,是驾驭研究资料的第一步
- 能够从信息饱和的角度,从多类型的海量资料中抽取最具分析价值的资料片段
- 质性研究资料的开放式编码和微分析
- 研究有时不缺资料,而是洞悉资料的智慧
- 微分析的两大分析策略:从各个角度向资料提问;解释范式矩阵与叙事分析
- 资料分析备忘录;微分析概念图
- 挖掘资料片段中的情境、行动、概念、视角、类属等信息,描绘分析概念图,初步形成研究框架和结论
- 注意: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是同时进行的;所有研究都是暂时性的,怎么来评价自己的研究有没有饱和,就需要有文献框架图,用别人的研究和自己的研究对比,只有自己的研究已经超出别人研究的进度,才能够说有创新,才能够进行论文的书写和发表(严格意义),如果要交稿了,研究还意犹未尽,可以写出进一步研究的可能。
- 文献框架图【文献是论文理论性的来源】
- 学会制作文献框架图,彻底告别缺乏理论视角的困扰
- 文献归类于分析;基于微分析的文献框架图
- 将文献置于微分析的概念图下,绘制文献框架图并挖掘理论视角
- 什么是文献综述:先述说后评论,收集文献一定要收集这个领域最好的文献,读文献没必要非常详细,但必须要精读一篇很经典的文献。
- 注意1:资料的初步分析之后就要开始找文献,对文献进行基本框架的整理,对于分析材料得出的理论框架和读文献得出的理论框架之间要进行对比(做研究要有的理论抱负一定是自己研究的理论能够和这项研究最前沿的结果相互印证)
- 注意2:在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之后,最好能在论文当中适当的说明别人在相关部分的研究成果,加以佐证。
- 质性研究资料的跨个案分析
- 让资料真正为你所用,证你所证
- 形成资料矩阵表
- 在微分析框架图与文献框架图的基础上,绘制资料矩阵图
5、质性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 质性资料的形式通常是文字,而不是数字
- 长久以来以质性资料为基础的学科: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
- 近三十年,一些基础学科和应用研究领域投入质性范式中: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公共行政、组织研究、企业研究、医疗保健、城市规划、教育研究、家庭研究、方案评估、政策分析等
6、质性资料的魅力
- 对一个可辨识的地方所发生的事件过程,做出有实据、丰富的描绘与解释(不可以只描绘不解释)
- 保留住时间流程,精确地看出哪一件事导致哪一件事,并引出精彩的解释
- 好的质性资料更可能导出意外的发现与新的整合,会具有一种“不可否定性”
- 文字具有一种具体的、生动的、有意义的力量,尤其是将文字组成事件或故事之后,更能让读者信服
- 有些效果并不是简化的一堆数字所能产生的
- 身为质性研究者,我们需要不断与人分享我们的方法,分享一套明确说明的、有系统的方法,我们谨慎地用它来引出与检验结论
- 通过访谈的方式搜集资料,并以此建构文本,成为资料分析的对象,这是典型的质性研究从世界到文本再到理论建构的路径【从现象获取理论从理论获取参照】
7、质性研究基础:符号互动主义
- 关注主观意义和个体意义的生成
- 前提:
- 人对“事物”采取的行动以这些事物对人所具有的意义为基础
- 事物的意义来源于或产生于人与其同伴的互动
- 意义通过人在对应他所遇到的事物时所进行的解释性过程而得到使用和改变
8、质性研究基础:常人方法论
- 关注日常惯习及其形成,查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生成社会现实的方法
- 日常行为
- 日常行为的实施
- 这些行为赖以发生于其间的情境的生成
9、质性研究基础:结构主义或精神分析流派
- 分析心理上的无意识过程或社会性无意识过程
10、拟态
- 拟态:是在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之间的符号化过程
- “在拟态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接近世界。拟态可以令一个人走出自我的世界,将外部世界纳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拟态可以让人获得一种以其他方式不能达到的与客体接近性,因此它是理解的一个必要条件”(转引自弗里克,2011:65)
- 质性研究中的拟态成分:
- 在被调查者方面,当他们将经验转化为叙事、报告时(拟态2)
- 在研究者方面,当他们在此基础上构建文本以及解释这些构建时(拟态3)
- 当这些解释再度回归日常情境时,例如当读者阅读相关的描写时(拟态1)
- 注意:我们认为的天经地义就是拟态2-3-1的过程。
11、资料类型
- 口述资料:
- 提纲访谈法:焦点访谈、半标准化访谈、问题中心访谈、专家访谈、民族志访谈
- 叙事法:叙事访谈、事件访谈
- 小组讨论与焦点团体:共同叙事
- 观察法及其资料:
- 非参与式观察
- 参与式观察
- 视觉资料(视觉资料)
12、内容介绍
- 对资料的整体把握:接触摘要单
- 找出最具价值的片段,时驾驭研究资料的第一步
- 开放式编码
- 微分析
- 接触摘要单例子
- 资料汇集无可避免的是一种选择的过程,概念框架与研究问题是防止资料过多的最佳武器,概念框架就是在不断更迭中获得的,不要完全否定之前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