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冒泡排序的原理
二、动图演示原理
三、代码实现:
四、优化后的冒泡排序
五、算法演示网站
一、冒泡排序的原理
冒泡排序就是两两交换,第一趟排序可以得到最大值,那么第二趟排序就不用再比较最大值了,同样是两两交换,找出第二大的值。然后经过n-1次趟的两两比较之后就可以排序完毕了。
比如说现有数组{4,5,7,9,6,3,1,2,1,8},那么冒泡排序的意思就是
第一趟排序就是现比较4,5,4<5不互换位置,5<7,也不互换位置,7<9,也不用互换位置,9>6,此时6和9互换位置,以此类推,接下来的数字都比9小,都得和9互换位置,总共比较9次,也就是n-1次得出第一趟排序之后的结果就是
4 | 5 | 7 | 6 | 3 | 1 | 2 | 1 | 8 | 9 |
第二趟排序,由于已经知道最大值了,所以总共比较n-2次即可,得出以下结果:
4 | 5 | 6 | 3 | 1 | 2 | 1 | 7 | 8 | 9 |
二、动图演示原理
下面就不一一列举了,给一个更加形象生动的图演示一下:
三、代码实现:
public static int[] BS(int [] array){
int temp;
for(int i = 0;i<array.length-1;i++){
for(int j = 0;j<array.length-1-i;j++){
if(array[j]>array[j+1]){
temp = array[j];
array[j] = array[j+1];
array[j+1] = temp;
}
}
}
return array;
}
四、优化后的冒泡排序
好了,那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原理了,能不能做出一点小优化呢,答案是肯定可以的,因为比如说,第一层循环已经固定是length-1次,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可能不需要排那么多次,在其中排序的过程中就可能已经排好了,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消除第一层不必要的排序了。那么我们可以根据if语句是否执行可以判断数组是否已经排好序了,因为如果不执行if语句的话,那肯定是排好序的了,所以此时我们可以在第一层循环里面定义一个标志变量,如果进入if语句就改变该标志变量,第二层循环执行完之后,再判断该标志是否已经被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变化,那么就说明已经排好序了,就可以结束循环了。否则,继续进行冒泡排序。
优化后的代码:
public static int[] A_BS(int [] array){
int temp;
for(int i = 0;i<array.length-1;i++){
boolean flag = true;
for(int j = 0;j<array.length-1-i;j++){
if(array[j]>array[j+1]){
temp = array[j];
array[j] = array[j+1];
array[j+1] = temp;
flag = false;
}
}
if(flag){
break;
}
}
return array;
}
五、算法演示网站
这里我比较推荐数据结构和算法可视化网站:
英文版:
visualising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through animation - VisuAlgohttps://visualgo.net/en中文版:
数据结构和算法动态可视化 (Chinese) - VisuAlgohttps://visualgo.net/zh
里面有很多常见的算法如上图,是一个适合刚刚学算法的小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