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Photoshop 中,制作 360 度全景效果或类似“小行星”效果主要就是使用“极坐标”滤镜。
不过,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常常还需要做一些额外的处理和修饰。
原图(来自网络)
效果图
◆ ◆ ◆
一般步骤及说明
1、打开图像,转换为智能对象。
2、对智能对象图层实施自由变换(快捷键:Ctrl + T),在右键菜单中选择“垂直翻转”。
3、对智能对象图层使用裁剪工具(快捷键:C)并按“1:1(方形)”进行裁剪。
如下图所示,取消勾选“删除裁剪的像素”,“填充”方法选择“透明(默认)”。
这一步是为了保证实施“极坐标”滤镜之后,可得到正圆形图像。
4、对智能对象图层添加“极坐标”滤镜。
Ps菜单:滤镜/扭曲/极坐标
Distort/Polar Coordinates
选择“平面坐标到极坐标”,然后点击“确定”。
5、双击“图层”面板上的智能对象图层缩览图,打开并编辑智能对象。
提示:
为了更好地查看编辑智能对象之后的效果,可将窗口垂直排列。
Ps菜单:窗口/排列/全部垂直拼贴
Arrange/Tile All Vertically
6、在智能对象文档(.psb)窗口中,对图像做一些处理工作,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1)填充图像,以决定中心区域的大小。
可使用裁剪工具,勾选“删除裁剪的像素”,向下扩展画内布,并使用“内容识别填充”或“生成式填充”。
裁剪完成后,按快捷键 Ctrl + S 保存,之后可在左侧主文档窗口中观察中心区域的大小。可多次扩展,直至获得适合的大小。
(2)位移图像,以确定实施“极坐标”滤镜后图像内容的分布。
Ps菜单:滤镜/其它/位移
Other/Offset
提示:
通常在左右边缘处的内容,会出现在实施“极坐标”滤镜后的图像的中间位置。
(3)修复接缝及其它痕迹。
可使用修复画笔工具、仿制图章工具、移除工具,或者内容识别填充、生成式填充等方法,修复接缝处图像以及使用裁剪工具等扩展画布所带来的伪影和其它痕迹。
对智能对象的处理完成后,可保存并关闭智能对象文档窗口。
7、在主文档窗口,对智能对象图层添加“球面化”滤镜,以使得画面有球体鼓起的感觉。
8、添加木星等图片,以合成小行星效果。
根据需要,可对合成图片实施锐化,以保证同样的清晰度。
可对合成图片进行适当的调色,尤其是要确保合成边缘颜色的协调。
可额外地添加阴影,以形成光照效果,突出立体感。
9、最后,可盖印图层(快捷键:Ctrl + Alt + Shift + E)。然后在盖印图层名称上右键选择“复制图层...”到新文档。
在新文档中,使用裁剪工具,按需要的比例大小进行裁剪,确保删除掉所有的透明像素。
还可进行旋转等操作,以重新调整构图。
“点赞有美意,赞赏是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