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v6文件系统实现分为七层,如图所示
File system logging(文件系统日志)
日志驻留在超级块中指定的已知固定位置。
- 它由一个头块(header block)和一系列更新块的副本(logged block)组成。头块包含一个扇区号数组(每个logged block对应一个扇区号)以及日志块的计数。磁盘上的头块中的计数或者为零,表示日志中没有事务;或者为非零,表示日志包含一个完整的已提交事务,并具有指定数量的logged block。在事务提交(commit)时Xv6才向头块写入数据,在此之前不会写入,并在将logged blocks复制到文件系统后将计数设置为零。
- 在提交之前,块必须留在缓存中:在提交之前,缓存的副本是修改的唯一记录;只有在提交后才能将其写入磁盘上的位置;同一事务中的其他读取必须看到修改。
对于日志系统的使用一共分为四步:
- 任何一次写操作都是先写入到log,我们并不是直接写入到block所在的位置,而总是先将写操作写入到log中。
- 当文件系统的操作结束了,比如说我们前一节看到的4-5个写block操作都结束,并且都存在于log中,我们会commit文件系统的操作。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log的某个位置记录属于同一个文件系统的操作的个数
- 当我们在log中存储了所有写block的内容时,如果我们要真正执行这些操作,只需要将block从log分区移到文件系统分区。我们知道第一个操作该写入到block 45,我们会直接将数据从log写到block45,第二个操作该写入到block 33,我们会将它写入到block 33
- 一旦完成了,就可以清除log。清除log实际上就是将属于同一个文件系统的操作的个数设置为0。
Log写磁盘流程
- 首先是前3行的bwrite 3,4,5。因为block 3是第一个log data block,所以前3行是在log中记录了3个写操作。这3个写操作都保存在log中,并且会写入到磁盘中的log部分。
- 第4行的bwrite 2。因为block 2是log的起始位置,也就是log header,所以这条是commit记录。 第5,6,7行的bwrite 33,46,32。这里实际就是将前3行的log data写入到实际的文件系统的block位置,这里实际是install log。
- 第8行的bwrite 2,是清除log(注,也就是将log header中的n设置为0)。到此为止,完成了实际上的写block 33,46,32这一系列的操作。第一部分是log write,第二部分是install log,每一部分后面还跟着一个更新commit记录(注,也就是commit log和clean 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