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志类型
mysql日志在mysql事务章有事务日志相关的记录。初次之外,MySQL有不同类型的日志文件,用来存储不同类型的日志,分为二进制日志 、 错误日志 通用查询日志和 查询日志 ,这也是常用的4种。MySQL 8又新增两种支持的日志: 中继日志 和 数据定义语句日志 。使用这些日志文件,可以查看MySQL内部发生的事情。除此之位
- 慢查询日志:记录所有执行时间超过long_query_time的所有查询,方便我们对查询进行优化。
- 通用查询日志:记录所有连接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以及连接发送给数据库服务器的所有指令, 对我们复原操作的实际场景、发现问题,甚至是对数据库操作的审计都有很大的帮助。
- 错误日志:记录MySQL服务的启动、运行或停止MySQL服务时出现的问题,方便我们了解服务器的 状态,从而对服务器进行维护。
- 二进制日志:记录所有更改(增删改)数据的语句,可以用于主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同步,以及服务器遇到故 障时数据的无损失恢复。
- 中继日志:用于主从服务器架构中,从服务器用来存放主服务器二进制日志内容的一个中间文件。 从服务器通过读取中继日志的内容,来同步主服务器上的操作。
- 数据定义语句日志:记录数据定义语句执行的元数据操作。
除二进制日志外,其他日志都是 文本文件 。默认情况下,所有日志创建于 MySQL数据目录 中
2、日志缺点
1、降低数据性能,比如查询频繁的系统中,mysql会记录通用查询日志花费时间
2、记录大量日志会占用存储空间,对于大量查询的数据库,日志占用空间甚至比数据库文件还大
3、慢查询日志(slow query log)
查看前面查询性能分析章节
4、通用查询日志(general query log)
通用查询日志用来 记录用户的所有操作 ,包括启动和关闭MySQL服务、所有用户的连接开始时间和截止 时间、发给 MySQL 数据库服务器的所有 SQL 指令等。当我们的数据发生异常时,查看通用查询日志, 还原操作时的具体场景,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定位问题。
4.1、查看当前通用查询日志状态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general%';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general_log | OFF | #通用查询日志处于关闭状态
| general_log_file | /var/lib/mysql/lph.log | #通用查询日志文件的名称是lph.log
+------------------+------------------------------+
2 rows in set (0.03 sec)
4.2、启动日志
方式1:永久性方式
修改my.cnf或者my.ini配置文件来设置。在[mysqld]组下加入log选项,并重启MySQL服务。格式如下:
[mysqld]
general_log=ON
general_log_file=[path[filename]] #日志文件所在目录路径,filename为日志文件名
如果不指定目录和文件名,通用查询日志将默认存储在MySQL数据目录中的hostname.log文件中, hostname表示主机名。
方式2:临时性方式
SET GLOBAL general_log=on; # 开启通用查询日志
SET GLOBAL general_log_file=’path/filename’; # 设置日志文件保存位置
#对应的,关闭操作SQL命令如下:
SET GLOBAL general_log=off; # 关闭通用查询日志
#查看设置后情况:
SHOW VARIABLES LIKE 'general_log%';
4.3、查看日志
通用查询日志是以文本文件的形式存储在文件系统中的,可以使用文本编辑器直接打开日志文件。
2022-11-14T01:31:09.507096Z 9 Query SELECT * FROM `user`
2022-11-14T01:31:09.507777Z 10 Init DB base
2022-11-14T01:31:09.507976Z 10 Query SELECT * FROM `base`.`user` LIMIT 0
2022-11-14T01:31:09.508244Z 10 Init DB base
2022-11-14T01:31:09.508413Z 10 Query SHOW COLUMNS FROM `base`.`user`
2022-11-14T01:31:09.510215Z 9 Query SHOW STATUS
2022-11-14T01:31:09.515130Z 9 Query SELECT QUERY_ID, SUM(DURATION) AS SUM_DURATION FROM INFORMATION_SCHEMA.PROFILING GROUP BY QUERY_ID
2022-11-14T01:31:09.515738Z 9 Query SELECT STATE AS `Status`, ROUND(SUM(DURATION),7) AS `Duration`, CONCAT(ROUND(SUM(DURATION)/0.001779*100,3), '') AS `Percentage` FROM INFORMATION_SCHEMA.PROFILING WHERE QUERY_ID=2 GROUP BY SEQ, STATE ORDER BY SEQ
在通用查询日志里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开启了新的客户端登陆数据库,登录之后做了什 么 SQL 操作,针对的是哪个数据表等信息。
4.4、停止日志
方式1:永久性方式
修改 my.cnf 或者 my.ini 文件,把[mysqld]组下的 general_log 值设置为 OFF 或者把general_log一项 注释掉。修改保存后,再 重启MySQL服务 ,即可生效
方式2:临时性方式
使用SET语句停止MySQL通用查询日志功能:
SET GLOBAL general_log=off;
4.5、删除/刷新日志
如果数据的使用非常频繁,那么通用查询日志会占用服务器非常大的磁盘空间。数据管理员可以 手动删除很长时间之前的查询日志,以保证MySQL服务器上的硬盘空间。
使用如下命令重新生成查询日志文件,具体命令如下。刷新MySQL数据目录,发现创建了新的日志文 件。前提一定要开启通用日志。
mysqladmin -uroot -p flush-logs
5、错误日志(error log)
当前数据库系统发生错误、警告、提示时,查看错误日志是发下问题和解决的首选。记录了mysql服务器启动、停止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5.1、启动日志
在MySQL数据库中,错误日志功能是 默认开启 的。而且,错误日志 无法被禁止 。 默认情况下,错误日志存储在MySQL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夹下,名称默认为 mysqld.log (Linux系统)或 hostname.err (mac系统)。如果需要制定文件名,则需要在my.cnf或者my.ini中做如下配置:
[mysqld]
log-error=[path/[filename]] #path为日志文件所在的目录路径,filename为日志文件名
修改配置项后,需要重启MySQL服务以生效。
5.2、查看日志
MySQL错误日志是以文本文件形式存储的,可以使用文本编辑器直接查看。 查询错误日志的存储路径
SHOW VARIABLES LIKE 'log_err%';
2022-11-13T13:20:41.714674Z 1 [System] [MY-013577] [InnoDB] InnoDB initialization has ended.
2022-11-13T13:20:43.982551Z 0 [Warning] [MY-010068] [Server] CA certificate ca.pem is self signed.
2022-11-13T13:20:43.985194Z 0 [System] [MY-013602] [Server] Channel mysql_main configured to support TLS. Encrypted connections are now supported for this channel.
2022-11-13T13:20:44.219994Z 0 [System] [MY-011323] [Server] X Plugin ready for connections. Bind-address: '::' port: 33060
2022-11-13T13:20:44.220092Z 0 [System] [MY-010931] [Server] D:\mysql\bin\mysqld.exe: ready for connections. Version: '8.0.29' socket: '' port: 3306 MySQL Community Server - GPL.
2022-11-13T13:20:48.818494Z 0 [System] [MY-013105] [Server] D:\mysql\bin\mysqld.exe: Normal shutdown.
2022-11-13T13:20:49.606221Z 0 [System] [MY-010910] [Server] D:\mysql\bin\mysqld.exe: Shutdown complete (mysqld 8.0.29) MySQL Community Server - GPL.
2022-11-14T01:00:09.758975Z 0 [Warning] [MY-010915] [Server] 'NO_ZERO_DATE', 'NO_ZERO_IN_DATE' and 'ERROR_FOR_DIVISION_BY_ZERO' sql modes should be used with strict mode. They will be merged with strict mode in a future release.
2022-11-14T01:00:09.768456Z 0 [System] [MY-010116] [Server] D:\mysql\bin\mysqld.exe (mysqld 8.0.29) starting as process 5724
2022-11-14T01:00:09.984918Z 1 [System] [MY-013576] [InnoDB] InnoDB initialization has started.
2022-11-14T01:00:11.817098Z 1 [System] [MY-013577] [InnoDB] InnoDB initialization has ended.
2022-11-14T01:00:13.472429Z 0 [Warning] [MY-010068] [Server] CA certificate ca.pem is self signed.
2022-11-14T01:00:13.474832Z 0 [System] [MY-013602] [Server] Channel mysql_main configured to support TLS. Encrypted connections are now supported for this channel.
2022-11-14T01:00:13.654076Z 0 [System] [MY-011323] [Server] X Plugin ready for connections. Bind-address: '::' port: 33060
2022-11-14T01:00:13.654972Z 0 [System] [MY-010931] [Server] D:\mysql\bin\mysqld.exe: ready for connections. Version: '8.0.29' socket: '' port: 3306 MySQL Community Server - GPL.
5.3、删除/刷新日志
对于很久以前的错误日志,数据库管理员查看这些错误日志的可能性不大,可以将这些错误日志删除, 以保证MySQL服务器上的 硬盘空间 。MySQL的错误日志是以文本文件的形式存储在文件系统中的,可以直接删除或者重命名文件(Linux系统演示为列)
rm -f /var/lib/mysql/mysqlId.log
#或者重命名
mv /var/log/mysqlId.log /var/log/mysqlId.log.old
删除或者重命名之后需要重建日志
[root@root log]# mysqladmin -uroot -p flush-logs
Enter password:
mysqladmin: refresh failed; error: 'Could not open file '/var/log/mysqld.log' for
error logging.'
直接重建有如上错误,需要执行一下如下命令再重建
install -omysql -gmysql -m0644 /dev/null /var/log/mysqld.log
flush-logs:
5.5.7以前的版本flush-logs命令将错误日志重命名为filename.err_old后也会创建新的日志文件
5.5.7开始flush-logs只是重新打开日志文件,并不做日志备份和创建的操作,所有需要执行一下install -omysql -gmysql -m0644 /dev/null /var/log/mysqld.log
6、二进制日志(bin log)
bin log日志可以说是mysq中比较重要的日志了,也叫变更日志,记录了所有DDL和DML等数据库的更新语句,但是不包括没有修改任何数据的查询操作(如果要记录所有的语句,比如识别有问题的查询,可以查看通用查询日志)
bin log 日志主要用于
- 数据恢复
如果mysql意外停止,可以通过bin log查看做了哪些操作,根据记录对数据进行恢复
- 数据复制
mysq主存、主主、数据备份、主备等都离不开bin log ,可以通过bin log同步数据、保证数据一致性(参考mysql主从复制_程序三两行的博客-CSDN博客)
6.1、查看日志
查看记录二进制日志是否开启:在MySQL8中默认情况下,二进制文件是开启的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log_bin%';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log_bin | ON |
| log_bin_basename | /var/lib/mysql/binlog |
| log_bin_index | /var/lib/mysql/binlog.index |
| log_bin_trust_function_creators | OFF |
| log_bin_use_v1_row_events | OFF |
| sql_log_bin | ON |
+---------------------------------+----------------------------------+
6 rows in set (0.00 sec)
log_bin: 开启bin log
sql_log_bin:是否将sql改动日志记录到bin log中
log_bin_basename:bin log日志的文件基本名,后面会追加一个标识标识每个文件,如下
log_bin_index:bin log文件的索引文件 ,文件管理了所有的binglog文件的目录
log_bin_trust_function_creators:用来限制存储过程,因为再bin log用于主从复制的时候,有些存储函数会导致主从数据不一致,比如使用了now()函数,主从获取时间不一致。所以当开启了bin log日志后,需要限制存储函数创建和调用
log_bin_use_v1_row_events:只读系统变量、目前已经弃用ON标识适用版本1二进制日志行,OFF标识使用版本2二进制日志行
6.2、启动日志
方式1:永久性方式
修改MySQL的 my.cnf 或 my.ini 文件可以设置二进制日志的相关参数:
[mysqld]
#启用二进制日志
log-bin=lph-bin
binlog_expire_logs_seconds=600
max_binlog_size=100M
log-bin=mysql-bin 打开日志 这个文件名可以自定义,也可以加上路径如 /home/lph-bin
binlog_expire_logs_seconds:设置二进制文件保留时间 单位是秒,默认2592000 30天,
max_binlog_size:设置单个二进制文件的大小,超过此变量时,执行切换操作,最大和默认值是1G,但是该设置不能严格控制binlog大小,比如执行某个事务,为了保证事务的完整性,当日志接近或者超过时候不会切换,直到事务结束。一般可采取默认值
重新启动MySQL服务,查询二进制日志的信息,执行结果:
设置带文件夹的bin-log日志存放目录
[mysqld]
log-bin="/var/lib/mysql/binlog/lph-bin"
注意:新建的文件夹需要使用mysql用户,使用下面的命令即可。
chown -R -v mysql:mysql binlog
方式2:临时性方式
如果不希望通过修改配置文件并重启的方式设置二进制日志的话,还可以使用如下指令,需要注意的是 在mysql8中只有 会话级别 的设置,没有了global级别的设置。
# global 级别
mysql> set global sql_log_bin=0;
ERROR 1228 (HY000): Variable 'sql_log_bin' is a SESSION variable and can`t be used
with SET GLOBAL
# session级别
mysql> SET sql_log_bin=0;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1 秒)
6.3、查看日志
当MySQL创建二进制日志文件时,先创建一个以“filename”为名称、以“.index”为后缀的文件,再创建一 个以“filename”为名称、以“.000001”为后缀的文件。
MySQL服务 重新启动一次 ,以“.000001”为后缀的文件就会增加一个,并且后缀名按1递增。即日志文件的 个数与MySQL服务启动的次数相同;如果日志长度超过了 max_binlog_size 的上限(默认是1GB),就 会创建一个新的日志文件。
查看当前的二进制日志文件列表及大小。指令如下:
由于binlog是二进制文件,无法直接查看,想要查看详细记录就要借助mysqlbinlog命令工具,先执行一条update语句
UPDATE `user` SET username = 'root' WHERE id = 1
然后使用
mysqlbinlog -v "/var/lib/mysql/binlog/lph-bin.00000121"
mysqlbinlog工具使用有很多技巧的,可以查看官网文档有哪些参数,常用的语句
#查看参数帮助命令
mysqlbinlog --no-defaults --help
#查看最后一百行
mysqlbinlog --no-defaults --base64-output=decode-rows -vv lph-bin.000002 |tail -100
# 根据position查找
mysqlbinlog --no-defaults --base64-output=decode-rows -vv lph-bin.000002 |grep -A 20 '4939002'
上面这种办法读取出binlog日志的全文内容比较多,不容易分辨查看到pos点信息,下面介绍一种更为方 便的查询命令:
mysql> show binlog events [IN 'log_name'] [FROM pos] [LIMIT [offset,] row_count];
- IN 'log_name' :指定要查询的binlog文件名(不指定就是第一个binlog文件)
- FROM pos :指定从哪个pos起始点开始查起(不指定就是从整个文件首个pos点开始算)
- LIMIT [offset] :偏移量(不指定就是0)
- row_count :查询总条数(不指定就是所有行)
如
上面我们查看这么多都是基于binlog的默认格式,binlog格式查看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binlog_format';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binlog_format | ROW |
+---------------+-------+
1 行于数据集 (0.02 秒)
除此之外,binlog还有2种格式,分别是Statement和Mixed
- Statement :每一条会修改数据的sql都会记录在binlog中。
优点:不需要记录每一行的变化,减少了binlog日志量,节约了IO,提高性能。 - Row :5.1.5版本的MySQL才开始支持row level 的复制,它不记录sql语句上下文相关信息,仅保存哪条记录被修 改。
优点:row level 的日志内容会非常清楚的记录下每一行数据修改的细节。而且不会出现某些特定情况下 的存储过程,或function,以及trigger的调用和触发无法被正确复制的问题。 - Mixed: 从5.1.8版本开始,MySQL提供了Mixed格式,实际上就是Statement与Row的结合。
6.4、使用日志恢复数据
mysqlbinlog恢复数据的语法如下:
mysqlbinlog [option] filename|mysql –uuser -ppass;
这个命令可以这样理解:使用mysqlbinlog命令来读取filename中的内容,然后使用mysql命令将这些内容 恢复到数据库中。
- filename :是日志文件名。
- option :可选项,比较重要的两对option参数是--start-date、--stop-date 和 --start-position、-- stop-position。
--start-date 和 --stop-date :可以指定恢复数据库的起始时间点和结束时间点。
--start-position和--stop-position :可以指定恢复数据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注意:使用mysqlbinlog命令进行恢复操作时,必须是编号小的先恢复,例如lph-bin.000001必 须在lph-bin.000002之前恢复。
实操过程
1、首先查看要恢复的日志和生成新的日志文件
此时要使用LPH-bin.000122恢复数据,有个细节技巧是在用LPH-bin.000122恢复数据时候同时也会往LPH-bin.000122继续写数据,我们可以再生成一个日志文件记录操作日志,LPH-bin.000122单独作为恢复日志,执行如下命令生成新的日志文件
flush logs
执行后生新的日志文件
2、打开要恢复的日志文件LPH-bin.000122
如果想用position方式恢复日志就用show binlog events,打开日志文件定位要恢复的起始position id和终止position id进行恢复
如:
/usr/bin/mysqlbinlog -start-position=464 --stop-position=1308 --database=test /var/lib/mysql/binlog/LPH-bin.000122 | /usr/bin/mysql -uroot -pabc123 -v test
如果想用时间方式恢复日志就用于mysqlbinlog,打开日志定位到要恢复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使用上面命令恢复即可
6.5、删除日志文件
6.5.1、删除指定日志文件
删除语法
PURGE {MASTER | BINARY} LOGS TO ‘指定日志文件名’
PURGE {MASTER | BINARY} LOGS BEFORE ‘指定日期’
查看bin log
SHOW BINARY LOGS;
删除LPH-bin.000120前所有的日志
PURGE MASTER LOGS TO 'LPH-bin.000120'
删除比 LPH-bin.000120早的所有日志文件
首先执行mysqlbinlog --no-defaults "/var/lib/mysql/binlog/LPH-bin.000120"
结果可以看出LPH-bin.000120日志创建的时间20221012
删除命令
PURGE MASTER LOGS BEFORE "0221012"
6.5.2、删除所有日志文件
RESET MASTER
6.6、日志备份
二进制日志可以通过数据库的 全量备份 和二进制日志中保存的 增量信息 ,完成数据库的 无损失恢复 。 但是,如果遇到数据量大、数据库和数据表很多(比如分库分表的应用)的场景,用二进制日志进行数 据恢复,是很有挑战性的,因为起止位置不容易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是 配置主从数据库服务器 ,甚至是 一主多从 的架构,把二进制日志 文件的内容通过中继日志,同步到从数据库服务器中,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数据库故障导致的数据异常 等问题。
6.7、bin log写入机制
当不同的线程执行事务的时候会开启binlog记录,但是首先是把日志写入到binlog cache中。因为一个事务的binlog不能被拆开,无论这个事务多大,也要确保一 次性写入,所以系统会给每个线程分配一个块内存作为binlog cache,可以通过参数binlog_cache_size设置单个线程binlog cache大小,如果存储内容超过了这个参数,就要参数存储到磁盘(swap)。
当事务提交的时候再把binlog cache写到binlog文件中,但是首先也要经过上图中的write,是指日志文件写入到文件系统的page cache,并没有把数据持久化到磁盘,所以速度比较快,fsync才是将数据持久化到磁盘
write和fsync时机可以由参数sync_binlog控制,默认是 0 ,为0的时候,表示每次提交事务都只 write,由操作系统自行判断什么时候执行fsync。虽然性能得到提升,但是机器宕机,page cache里面的 binglog 会丢失。可以设置为 1 ,表示每次提交事务都会执行fsync,就如同redo log 刷盘流程一样。还有一种折中方式,可以设置为N(N>1),表示每次提交事务都write,但累积N个事务后才fsync。
在出现IO瓶颈的场景里,将sync_binlog设置成一个比较大的值,可以提升性能。同样的,如果机器宕机,会丢失最近N个事务的binlog日志。
6.8、binlog与redolog对比
1、redo log 它是 物理日志 ,记录内容是“在某个数据页上做了什么修改”,属于 InnoDB 存储引擎层产生 的。
2、binlog 是 逻辑日志 ,记录内容是语句的原始逻辑,类似于“给 ID=2 这一行的 c 字段加 1”,属于 MySQL Server 层。
3、虽然都是属于持久化的保证,但是侧重点是不一样的redo log让inndb存储引擎有了奔溃恢复能力;binlog保证了mysql集群架构的数据一致性
6.9、两阶段提交
当执行一个事务的时候,redo log在事务执行过程 中可以不断写入,而binlog只有在提交事务时才写入,所以redo log与binlog的 写入时机 不一样。
如下执行一个将T表中的字段c由1改成2的事务,在事务提交的时候发生了异常
发生异常导致binlog没有记录下这个修改,这样redo log和binlog出现了数据不一致问题
当mysql重启恢复数据时候,如下主机使用redo log恢复,但是备机或者从机参照binlog恢复数据,此时主机和从机重现数据不一致问题
为了解决两份日志之间的逻辑一致问题,InnoDB存储引擎使用两阶段提交方案,将redo log的写入拆成了两个步骤prepare和commit,就是两阶段提交
使用两阶段提交之后,写入binlog时发生异常也不会有影响,因为mysql根据relog日志恢复数据时,发现redo log还处于prepare阶段,并且没有对应的binlog 日志,就会回滚事务
另一个场景,redo log设置commit阶段发生异常,那会不会回滚事务呢?
并不会回滚事务,它会执行上图框住的逻辑,虽然redo log是处于prepare阶段,但是能通过事务id找到对 应的binlog日志,所以MySQL认为是完整的,就会提交事务恢复数据。
7、中继日志
7.1、介绍
中继日志只在主从服务器架构的从服务器上存在。从服务器为了与主服务器保持一致,要从主服务器读 取二进制日志的内容,并且把读取到的信息写入 本地的日志文件 中,这个从服务器本地的日志文件就叫 中继日志 。然后,从服务器读取中继日志,并根据中继日志的内容对从服务器的数据进行更新,完成主 从服务器的 数据同步 。
搭建好主从服务器之后,中继日志默认会保存在从服务器的数据目录下。
文件名的格式是: 从服务器名 -relay-bin.序号 。中继日志还有一个索引文件: 从服务器名 -relay-bin.index ,用来定位当前正在使用的中继日志。
7.2、查看日志
中继日志与二进制日志的格式相同,可以用 mysqlbinlog 工具进行查看
SET TIMESTAMP=1618558728/*!*/;
BEGIN
/*!*/;
# at 950
#210416 15:38:48 server id 1 end_log_pos 832 CRC32 0xcc16d651 Table_map:
`lph`.`test` mapped to number 91
# at 1000
#210416 15:38:48 server id 1 end_log_pos 872 CRC32 0x07e4047c Delete_rows: table id
91 flags: STMT_END_F -- server id 1 是主服务器,意思是主服务器删了一行数据
BINLOG '
CD95YBMBAAAAMgAAAEADAAAAAFsAAAAAAAEABGRlbW8ABHRlc3QAAQMAAQEBAFHWFsw=
CD95YCABAAAAKAAAAGgDAAAAAFsAAAAAAAEAAgAB/wABAAAAfATkBw==
'/*!*/;
# at 1040
这一段的意思是,主服务器(“server id 1”)对表 atguigu.test 进行了 2 步操作:
定位到表 lph.test 编号是 91 的记录,日志位置是 832;
删除编号是 91 的记录,日志位置是 872
7.3、恢复的典型错误
如果从服务器宕机,有的时候为了系统恢复,要重装操作系统,这样就可能会导致你的 服务器名称 与之 前 不同 。而中继日志里是 包含从服务器名 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导致你恢复从服务器的时候,无法 从宕机前的中继日志里读取数据,以为是日志文件损坏了,其实是名称不对了。 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把从服务器的名称改回之前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