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BI怎么做成这副鸟样,他们还想要钱,我们的尾款是不可能付的。”这是我在G集团听到财务总监的抱怨。感觉类似于这种吐槽BI的话,我经常能够听到的。我正在经历第四家公司,有三家公司都上了BI分析平台,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作为一个SAP技术顾问兼主数据治理顾问(岗位如此,但我更愿意称自己是ABAP小菜鸡),我感觉我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三家公司的BI都不太理想。以下内容,均为本人的一隅之见,不针对任何单位也不针对任何个人。因为M集团的情况尤为明显,所以内容以M集团中所见所闻来写的。
我想了很久,失败的原因大方向就2个,一个是系统本身的原因,一个是人员的问题。下面我将细分这两个原因。
系统问题--架构
我大体上还是参与过数据中台的调研和选型的,不过也只是作为旁听者,作为一个接触过SAP-BW的人,我还是比较抵触现有的国内一些数据中台的架构的,或者说抵触某些数据中台项目经理的想法。
国内大多数据的BI的方案,甚至数据中台结合BI的方案,最终的架构就是这样的。不论前面吹嘘得多么厉害,最终落地的人只有这点功力,抽数,计算,呈现。一套方案走天下,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的项目经理比比皆是。接下来说说这个方案的弊端:
1.前期吹得厉害,能针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抽数转化,最终只能做到对数据库数据的抽取和呈现。因为传统制造业的文件数据多样化,如果要对文件数据进行数据识别和录入,耗费的资源是巨大的,BI项目基本做到数据库呈现已经到头了,领导层一看就这么个玩意,基本不会再次投入资源,更别说耗费大量资源实现各类文件的和其他数据的抽取录入了。
2.“数据抽取”是一个主动捕获的动作。
不考虑实际业务对实时性的需求,统一考虑抽数,导致BI呈现的信息滞后;
不考虑数据增量的方案,统一大批量抽数,导致系统负载太多,反手就是一个升级硬件的方案和需求;
这个时候我有点想为SAP-BW打一波广告,SAP-BW对数据库类似于做了一个指针,只要数据库发生变化,数据会主动入到抽数据的中间表中。
3.不考虑数据治理和数据清洗的过程。多数传统企业没有主数据治理和数据治理的这个过程(这个点我还是想赞扬一下M集团的,至少它愿意专门成立一个这样的团队来做这件事,虽然也不理想),针对抽取后的数据一定要做数据清洗,否则因为多系统之间数据的差异,很容易导致呈现的数据与实际数据有较大出入,结果就是各种数据对不上。
4.数据统计运算过程。各种大量的SQL语句,写SQL不考虑性能,SQL只图方便,该建哪些索引,建什么样的索引,这些都影响着性能。这个时候,不论甲方还是乙方的项目经理都需要注意的点,代码审核不可或缺(至于审核的人,找个老鸟吧)。
数据中台或者BI的架构都应当根据实际业务场景和结合各软硬件需求做方案,有些项目经理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用一套方案走天下,方案是简单了,但是把最终用户和维护人员给坑惨了。
系统问题--建模
传统制造业把建模这件事要么想得太高深,要么想得太简单。我能在M集团听到的两种声音,第一种“时间紧,任务重,把数据库TABLE直接导入到数据中台/BI数据库,或者把传统ERP中做过的报表直接存表再提取”,这种就是把建模想得太简单了,建模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对传统业务的一种审核,确认传统业务过程中,哪些数据是极为重要的,哪些数据是可有可无的,是对原有业务场景模型化,需求再确认再分析的一个过程,好的模型不仅对后期性能有很大提升,更能发现传统业务欠缺的部分;第二种“我们现在都没有建模师,我们应该花个大价钱招一个算法工程师,然后帮我们对这些业务进行模型建立”,这种就是把建模想得过于复杂,反正有问题,就是缺资源,缺工程师,模型没有建立好。其实,我个人的感觉建模并不是一个特别复杂的过程,哪里需要那么多的所谓的算法工程师,更何况,传统制造业招聘一个算法模型工程师的成本是巨大的。传统制造业,所谓的建模,其实就是一个基于业务场景,建立数据库底表的过程(当然可能我的想法过于简单),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经验,对数据模型建立的颗粒度把握一个度,模型不能建立的太粗,也不能太细,太粗导致很多查询无法实现,太细导致数据量太多,影响性能。不能基于业务场景去分析,就算招一个会算法的模型师也是于事无补的。
所以,建模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也是一个极其细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多岗位的共同努力,并不是说招一个建模师就万事大吉了的。
系统问题--性能
M集团的可怕之处“所有BI的统计代码都是实习生完成的”,想来也是可笑,并不是看不上实习生,相反,我看到在M集团实习的实习生,他们的能力比我刚毕业入职那会强太多了。只是,还未毕业的实习生在校学习的过程,更多偏向于功能实现,极少考虑整体架构的。所以,他们写出来的代码,大多数更偏向于功能实现就好,很少有实习生能关注到对性能影响这个点,而老手一般会考虑代码的优化及对性能的优化,甚至有时候反向吐槽业务的算法逻辑哪里有缺陷。
性能并不是优化出来的,也不是说升级服务器,加个内存就能解决的。性能是设计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怎么样的业务逻辑能够最快实现业务的需求,怎么样的业务逻辑是计算量最小的。我作为一个ABAP技术人员,信奉“业务顾问给最合理的逻辑,开发写最优化的代码,整个程序跑得才快,程序慢,性能差,并不仅仅是开发一方面的责任,逻辑给的不合理导致的性能慢,不是说开发优化优化代码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的”。
架构没做好、建模不合理、业务逻辑设计的有问题,后期性能不行了,反手就是一句“开发看一下怎么优化一下代码”,对于这样的BI项目经理,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都恨不得反手过去给一个大逼兜。可能作为开发出身的我更能感同身受地理解开发的难处吧。
人员问题--甲方选将上
M集团的中台项目,从富士康中台到阿里中台,换了2个中台,前前后后花了大几百万,项目经理换了一茬又一茬。从M集团中台的选将上,我就已然预测到这个项目不太可能成功。(1.前期挑选的甲方项目经理都是纯技术,不懂业务;2.后期挑选了个业务项目经理,还是个半吊子,也不是真正懂业务的人;3.甲方项目经理频繁更换,项目上换项目经理是大忌,前期的调研和后期的方向基本上算是都换了,而且前期不成功的经验也传达不到后来者;)
人员问题--人员矛盾
一个项目的成功源于项目上,所有的成员的团结及目标一致性。M集团的平台,是一个僧多粥少的平台,所以高层明争暗斗,中层之间相互使绊子,基层看戏。没有把大家的利益绑定到这一个项目上,让大家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也是中台/BI项目不太成功的原因。这是M集团的高层失败之处,让一个人身处多个项目中,每个项目都做不到全力以赴,后面M集团的高层好像认知到这件事了,做了一个形式上的项目管理平台,具体成效我不太好评论。某些中层管理者会成为公司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向上形式主义,向下打压,防止优秀人员进度太快,作为公司的高层,特别是初创企业的高层,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件事,初创团队并不需要那么多中层,初创团队需要的更多的是做事的人,并不需要那么管理者。
人员问题--项目经验缺失,导致项目失败
明明资源不够,却选择多点开花的项目实施方式。我曾建议,项目总监不要选择多点开花的方式,结果却被叼了一顿,后面就直接选择闭嘴了。不论中台还是BI项目,其实都算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资源的不断投入,所以前期一定要针对某一个业务部分出一个较好的呈现,让用户和领导层吃到一点“甜头”,这个后期才会有资源的不断投入。明明资源不够,却选择多业务共同推进,各种业务需求全面接,结果就是导致所有业务都做过半吊子,半吊子的玩意上线后,出现用得人少,甚至没有人用的情况,领导没有尝到甜头,觉得项目不行,资源不再投入,结果导致整个项目瘫痪了。当项目资源不够的时候,就需要进行单点开花,把某一个点做好做精,然后总结成功的经验,让这种经验延续到其他点,这样一方面让让领导尝到了甜头,也很好地锻炼和培养了自己的团队,资源的再次投入,拿到资源后,再以推广的形式去稳打稳扎才是正道。
人员问题--乙方项目经理和实施人员
我看到的三个公司的中台或者BI的乙方项目经理和实施人员,对比一下SAP乙方的项目经理和实施人员,不论个人能力上,还是项目管理经验上,都差太多了。这也是我觉得很多中台和BI不能成功的原因,一个好的BI项目的实施顾问,应当首先是一个好的业务顾问,能明确甲方提出需求的目的,深挖甲方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这样才能做出真正满足甲方需求的看板。
至于国内很多BI和中台的项目经理,感觉项目经验真的有限,这个时候得给汉得和IBM一个大大的赞,至少我看到的汉得和IBM的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上,把握整个项目进度,对项目中产生的问题,项目中需要的产出物都能做到很好。国内的中台和BI,如果想做到更好,不妨去看看SAP的项目是怎么实施的,一些乙方的SAP的项目经验是怎么沉淀的,把实施的项目经理培养好,把项目经验沉淀好,我觉得国内的中台和BI才能走得更远。
人员问题--数据质量问题
我看到的很多的BI呈现问题,最终都是数据质量有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基层人员的认知度不够,没有认知到数据质量重要性,在做单子和数据时导致大量的错误数据。当高层需要数据的分析结果对未来做决策时,基层做的数据问题源源不断,导致整个数据治理的过程耗费了大量的精气神。关于数据管理,不妨看看我写的
《【IT杂技】--数据管理》
写到最后,数据中台和BI的失败的原因我个人的理解就这些吧。有的时候,想说,作为传统制造型企业,别把自己想得太高大上,ERP还是传统企业的根本,有些企业ERP还没有用明白,就中台和BI,各种自动分析的软件,有点本末倒置了。传统制造业,做数字化转型,多想想怎么从业务流程中优化,从审批流程中优化,从数据流程中优化,多想想怎么样把数据治理好。先把流程和数据治理做好,怎么把ERP+OA+MES做好,后面再考虑考虑中台和BI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