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定义——到底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
关于价值——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到底有多重要?
-
关于框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框架必备要素有哪些?
-
关于执行——企业数字化转型到底怎么做?
一、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现在各种关于“数字化转型”的解读和定义实在是太多了,但必须保持一个共识:不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在实操层面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很难确定一个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定义。
为什么这么说?
-
因为“数字化”一词对不同的企业来说有不同含义。它可以是从采用新技术——引入自动化操作中的任何一样东西。
-
此外,“转型”这个词就是“变化”的同义词。如何精准的定义“变化”?这明显是不现实的。
所以,当把这两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词结合起来,就得到了一个谜,这个谜一直很难解决,包括很多管理人员。
这就会造成不同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理解和应用都是不同的:
-
对有的企业来说,数字化就是无纸化;
-
对有的企业来说,数字化就是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
而有的企业可能还会想到敏捷团队或者开放式办公室。
-
.....
而在实际应用中,数字化转型对每个组织来说都是一个独特的旅程,具体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组织文化以及组织架构弹性来决定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数字化转型总是没有一个确定的、可复制的路径的原因。
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到底有多重要?
我经常说,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成功决定了你是否能在当下的市场中生存下去。
很多人觉得我在夸张,在2020年之前,你或许还能和我辩论一番,因为当时企业可能出于多种原因进行数字化转型。但到目前为止,企业数字化转型变成了一个生存问题。
疫情之后,组织能否快速适应供应链中断、上市时间压力和快速变化的客户期望变得至关重要。
来看两组数据:
在麻省理工学院斯隆 CIO 研讨会系列活动中,IT领导一致认为:自大流行开始以来消费者行为在许多方面迅速发生了变化,几乎所有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在面对需求和供应的快速变化时直接崩溃。
麦肯锡公司数字业务全球负责人则表示:在消费者方面,“几乎所有类别的数字化都在加速发展。” 在 B2B 方面,麦肯锡数据显示远程销售正在发挥作用。
因此,对于企业 CIO 和IT高管而言,必须跟上变化的步伐,要么落后,要么领先,这就是当今数字化注入的生存问题。
快速尝试、快速验证就必须得到能够开箱即用产品和技术的支持。有需求就有解决方案,国内外从2014年开始就有了这类产品的雏形——低代码平台。
这里不赘述了,后面会详细说。
三、企业数字化转型必备要素是什么?
尽管数字化转型根据组织的具体挑战和需求而有很大差异,但在现有案例研究和已发布的框架中有一些不变的共同主题,所有企业在着手数字化转型时都应该考虑这些主题。
例如,经常引用以下数字化转型要素,这也是我们上文提到的企业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中的内容:
-
客户体验
-
操作敏捷性
-
文化与领导力
-
劳动力赋能
-
数字技术整合
虽然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建议和不同的步骤或考虑因素,但CIO在制定自己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时应该寻找那些重要的共同主题。
四、企业到底该如何数字化转型?
管理者们应该都知道,企业想要推进数字化转型,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一定是:
-
缺钱
-
缺人才
所以,企业要想在有限的资金和人才下推进数字化转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1)开展数字化评估
评估什么?
-
转型需求分析:当前数字化基础水平和企业经营管理现状;
-
转型成效评估:评估潜在价值和可行性,明确数字化转型优先级。
具体怎么做?
可以参考阿里联合毕马威提出的:基础设施云化、触点数字化、业务在线化、运营数据化、决策智能化五部曲。
该框架包含5项一级能力,25个核心二级能力指标为评价数字化成熟度和指明未来建设方向提供衡量工具:
(2)推进管理数字化
在我以往的文章中,不止一次强调:所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都始于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意识和承认变革的需求。
所以先不要急于寻找数字化产品和工具,先在企业内部推进数字化转型认知。其中包括:
-
管理者和一线员工之间达成一致
-
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加强沟通协作
-
推动各环节数据综合集成,精细化管理
(3)开展流程及业务模式的重塑
数字化转型的第二阶段涉及到管理层的行动,具体如何开展数字化业务?
《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中也给出了方向:
-
应用订阅式产品服务,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营销服务等业务环节数字化,降低一次性投入成本。
-
使用PaaS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等工具开展数字化研发设计,发展众包设计和协同研发等新模式,提升研发设计效能。
-
应用云化制造执行系统(MES)和高级计划与排程(APS)等数字化产品,优化生产制造资源配置,实现按需柔性生产。
-
应用仓库管理(WMS)、订单管理(OMS)、运输管理(TMS)等解决方案和无人搬运车(AGV)等硬件,使用第三方物流平台,推动仓储物流环节数字化。
-
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产品数字镜像,提升产品数据管理水平,发展基于数字化产品的增值服务,拓展业务范围,创新盈利模式。
关于如何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供给水平?
这一部分主要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钱”和“人”问题。
先来说说“钱”的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企业满足业务需求一般有两种常见的形式:
-
自主开发软件:这种方式效率低维护难,且不说时间问题,光是自研的人才都是千金难寻。
-
购买标准产品:软件开发中存在“二八”原则,标品只解决80%的通用需求,为解决20%个性化需求的成本太高,甚至个性化程度高的场景根本找不到标准产品。
传统的自主开发开发周期长效率低,标准产品成本高又难以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再来说说“人”的问题
花费了高昂的价钱,系统开发出来了,怎么用又是绊倒企业的一大难题,典型的表现就是:
-
懂业务的不懂技术
-
懂技术的不懂业务
技术人员研发出的场景业务人员用不起来、不好用甚至不如原先的流程,减负变成了增负,业务人员哀嚎一片,使用系统积极性不高。
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无法互补,导致最后整个系统用成了四不像。
在这种背景下,为满足企业既要效率又要个性化,还要减负的需求,最优解就是——选择“企业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指出:
-
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聚焦企业转型痛点难点,提供“快轻准”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
研发推广低代码产品服务,助力企业自行创建、部署、使用和调整数字化应用,提升企业二次开发能力和需求响应能力。
-
发展订阅式软件服务,有条件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可面向企业提供免费试用版服务,探索发展以数字化转型收益支付服务费用等方式,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顾虑和成本。
那“企业级”的标准是什么?我觉得是:更快更省更合适。
-
更快:搭建业务系统要快,更新迭代速度要快,响应新需求速度要快。
-
更省:性价比要高,一个平台可以构建多套系统,省了企业购买多套系统的钱。
-
更合适:采购系统不是关键,用得起来才是关键。业务人员要能轻松上手,IT人员要爱用,体验感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