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企业加工生产的过程中,物料管理尤为重要。严格的原料管控将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工作效率以及制造成本。相较于其他主数据,物料主数据是一种最复杂、数据量最大也是最关键的主数据,其准确性和规范程度将直接决定系统是否顺畅运行。
因此,如何做好企业物料主数据管理是企业当前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颗粒度、视角、分类、数量等差异,越大型的企业沉淀的物料主数据就越复杂,管理难度越大。作为数据治理专家,软信天成曾服务过众多组织机构,加速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运营创新。在主数据管理领域,软信天成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出一套行而有效的方法论,帮助企业切实解决业务难题和管理痛点,有效释放数据力量。
一、物料主数据现存问题
经过长期的调研总结,软信发现,多数制造型企业物料主数据管理均存在管理标准不完善、管理组织不明确、管理流程不规范、管理系统支持不足等问题,映射在具体的业务流程中主要表现如下:
-
一物多码现象严重,编码数量大,增加物料管理成本。
-
数据获取难度高,各部门需要的数据无处获取,各部门之间协同效率低。
-
未建立物料管理全局视角,缺少对物料主数据的统一集成,无法支持精细化管理。
-
统计口径千差万别,增加了数据维护成本的同时,降低了业务运营和管控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企业需要在数据治理体系中,建立主数据管理组织,依循主数据管理框架,明确主数据管控模式,制定数据质量、数据标准(分类、编码、属性)、数据安全等管理制度,通过主数据管理系统进行规范管理。根据自身对主数据管理的不同诉求,搭建最为匹配的管控模式(包括集中型管理、联邦型管理、协同型管理和分散型管理),以打通物料数据全价值链为目标,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进行精细化管理,发挥物料研发、物流、采购等协同优势。
二、制定分类、编码与属性规范
1、分类可管理
经长时间的的调研发现,多数企业在物料管理方面缺乏企业级的物料分类体系,不足以支撑主数据的分类使用以及权责划分的工作,继而加重了数据使用和分析的难度。为高效管理主数据,支撑企业唯一性判断、属性定义和权责划分等工作,根据物料的属性和特征,企业需制定主数据的分类原则,将物料按一定的规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并:
-
建立企业级、跨业务应用的物料分类体系,综合考虑各部门的分类需求,参考国家、行业、企业相关标准,作为物料主分类;
-
根据主数据分类明确相关管理组织以及职责,制定物料主数据标准、管理流程和制度。
2、编码可识别
为确保物料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得到唯一的标志和一致的识别,制定物料编码成为了物料管理的基础。针对多数组织面临的一物多码、多物一码、有物无码等现状,软信天成建议企业遵循唯一性、终生制、完整性、可扩展性、简单性和一贯性的6大物料编码原则进行编码。
-
定义物料唯一的、无二义的标志,确保物料在被企业各个流程使用或引用过程中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
通过编码进行跨系统的数据识别,以提高可集成性,便于各系统间进行信息的交换和数据的传递;
-
借助编码表达物料的某些稳定(生命周期中保持不变)特征,提高数据识别、检索、处理效率。
3、属性可应用
鉴于企业属性权责不清晰,属性无人认领和各自维护的现象。站在公司角度上看,企业缺乏明确的物料属性责任管理部门,大部分主数据都由企信部数据管理员来维护,大部分属性默认,下游部门根据各自管理需求自行修改,在进行统计分析时需进一步加工,前后数据不一致造成资源和时间浪费。因此,在物料属性设计上,我们建议企业遵循主数据属性管理流程,建立一套完善的、规范化的应用于全价值链的物料属性,按照属性梳理、标准制定、主体识别和模型设计步骤进行建设:
-
梳理全链条价值链属性:结合全价值链各个环节对属性的需求进行梳理, 满足研、产、供、销各业务环节对属性的使用需求;
-
统一属性标准规范:定义统一的标准规范,形成企业级的数据标准和数据字典,为各应用系统建设提供数据规范;
-
明确各属性管理主体:针对每个属性定义属性的管理主体和维护主体,明确属性的管理职责;
-
设计属性流转模型:在以上工作基础上,明确属性在不同系统间的分布以及跨系统之间的衔接关系,从而来制定数据的流向及传递规则。
三、实施步骤
1、确立主数据管理组织
企业主数据管理组织框架将从战略、管理到执行维度把企业主数据管理分为决策层、管理协调层以及执行层, 充分调动企业内部人员,明确落实主数据领导委员会、业务组织、数据管理组织和数据认责人:
-
决策层:制定主数据管理和共享战略、预算及资源批准、制定主数据质量考核政策、整体工作的审核;
-
管理层:成立主数据管控组,定义数据标准、数据模型、数据管理和共享流程细化、监督与考核;
-
执行层:获取主数据相关信息、执行数据管理和共享策略,确保主数据准确,提高主数据质量。
2、梳理主数据管理制度流程
考虑到多数企业在做物料主数据管理前多缺乏物料数据标准管理流程,物料主数据属性的变更或将导致下游系统共享出现问题,故而,软信天成认为:由各业务部门制定物料数据的管理流程,将各类物料交由各自的归口部门制定,以现有业务流程为基础,细化主数据管理,落实物料主数据标准管理流程的制定。
3、构建主数据管理平台
面临物料数据源头多、接口复杂、集成困难、部分属性没有共享等问题,企业可依据当下业务需求自主选择整合模式、注册模式、共享模式、事务中心模式等四种MDM模式(四种模式部署复杂度与功能丰富度成正比),建立物料主数据总线完成集中整合、统一分发,并通过主数据管理平台实现:
-
解决企业部分数据手工维护、未集成、系统接口复杂、数据量交互大的问题。
-
通过数据交换平台统一维护数据,保障数据完整规范,实现业务环节的上下游贯通。
-
定制接口服务,降低接口成本,减少数据传递过程中由于系统接口复杂造成的数据传递问题。
-
以HUB形式统一物料主数据的发布源头简化集成架构。
-
在数据交换平台中构建物料画像,集中化、全局化管理物料,方便物料的全集查询和跟踪。
此外,考虑到物料主数据在业务处理价值量各环节中存在多业务系统录入情况,企业可通过规则配置解决多源头数据不一致的冲突,实现物料主数据黄金记录的整合。
4、完善主数据质量管理
数据时代,数据的核心在于“有价值”,而有价值的关键在于“质量”。因此,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数据能发挥价值的大小依赖于其数据的质量的高低,高质量的数据是企业业务能力的基础。依据最佳实践,有效的主数据质量管理需要包括事前规范、事中监控和事后治理三个核心业务环节,企业基于数据标准及数据质量评估维度制定数据质量检查规则,设计数据质量要求,依据数据质量要求结合IT系统的实际情况从管理组织和系统两个层面设计数据质量检查规则。
5、进行主数据安全管理
主数据安全管理是指为了防止无意、故意甚至恶意对主数据进行非授权的访问、浏览、修改或删除而制定的规范及准则,主要通过数据分级和数据授权访问规则来进行主数据安全的管理。参照DMAM数据管理体系,企业需要使用简单密集分类模式,对企业数据和信息产品按照“注册机密级、受限机密级、机密级、内部使用级、公众级”划分为5个密级,按照物料主数据的业务敏感性定义一套数据安全分级与授权登记制度,对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建立不同授权使用制度和流程,实现:
-
访问权限统一管控;
-
主数据全企业共享;
-
关键信息控制访问范围;
-
越级/权限查询需要审核;
-
隐私信息授权使用;
-
严格对外的信息发布和共享;
四、结 语
作为物料管理的核心基础,物料主数据关系着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操作,是各部门保持正常运营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工业型企业中,高质量、高标准的物料主数据无疑是企业部门业务协同的重要抓手,对内能够使业务协作更加快捷、准确、方便,及时掌握库存变化,防止呆料、缺料现象,提高物料管理工作效率,从数据源头保证各类分析报表的精确,进而提升管理层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外消除因为物料编码不一致所造成的企业之间物料管理混乱、协同困难的情况,支撑企业之间信息共享和物料全生命周期监测与追踪,实现制造企业从采购到生产、销售各个供应链节点的协同与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