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3- 实践篇(一)

news2024/11/17 21:29:59

文章目录

    • 1. 普通索引和唯一索引的选择
      • 1.1 查询过程
      • 1.2 更新过程
        • 1.2.1 change buffer
        • 1.2.2 change buffer 的使用场景
    • 1.3 索引选择和实践
    • 1.4 change buffer 和 redo log
    • 2. MySQL为何有时会选错索引?
      • 2.1 优化器的逻辑
        • 2.1.1 扫描行数是怎么判断的?
        • 2.1.2 重新统计索引信息
      • 2.2 索引选择异常和处理
    • 3. 如何给字符串字段加索引?
      • 3.1 前缀索引对覆盖索引的影响
      • 3.2 其他方式

1. 普通索引和唯一索引的选择

假设你在维护一个市民系统,每个人都有一个唯一的身份证号,而且业务代码已经保证了不会写入两个重复的身份证号。如果市民系统需要按照身份证号查姓名,就会执行类似这样的 SQL 语句:

select name from CUser where id_card = 'xxxxxxxyyyyyyzzzzz';

所以,你一定会考虑在id_card 字段上建索引

由于身份证号字段比较大,我不建议你把身份证号当做主键,那么现在有两个选择,要么给 id_card 字段创建唯一索引,要么创建一个普通索引。

如果业务代码已经保证了不会写入重复的身份证号,那么这两个选择逻辑上都是正确的。

从性能的角度考虑,你选择唯一索引还是普通索引呢?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呢?

其实,这两类索引在查询能力上是没差别的,主要考虑的是对更新性能的影响。所以,建议你尽量选择普通索引。

先举例说明

InnoDB 的索引组织结构
假设字段 k 上的值都不重复。,从这两种索引对查询语句和更新语句的性能影响来进行分析

1.1 查询过程

假设,执行查询语句为:

select id from T where k=5

这个查询语句在索引树上查找的过程,先是通过 B+ 树从树根开始,按层搜索到叶子节点,也就是图中右下角的这个数据页,然后可以认为数据页内部通过二分法来定位记录。

  • 对于普通索引来说,查找到满足条件的第一个记录 (5,500) 后,需要查找下一个记录,直到碰到第一个不满足 k=5 条件的记录。
  • 对于唯一索引来说,由于索引定义了唯一性,查找到第一个满足条件的记录后,就会停止继续检索。

这个不同带来的性能差距是微乎其微。

InnoDB 的数据是按数据页为单位来读写的。也就是说,当需要读一条记录的时候,并不是将这个记录本身从磁盘读出来,而是以页为单位,将其整体读入内存。在 InnoDB 中,每个数据页的大小默认是 16KB。

因为引擎是按页读写的,所以说,当找到 k=5 的记录的时候,它所在的数据页就都在内存里了。那么,对于普通索引来说,要多做的那一次“查找和判断下一条记录”的操作,就只需要一次指针寻找和一次计算。

如果 k=5 这个记录刚好是这个数据页的最后一个记录,那么要取下一个记录,必须读取下一个数据页,这个操作会稍微复杂一些。但是,对于整型字段,一个数据页可以放近千个 key,因此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会很低。所以,计算平均性能差异时,仍可以认为这个操作成本对于现在的 CPU 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1.2 更新过程

1.2.1 change buffer

当需要更新一个数据页时,如果数据页在内存中就直接更新,而如果这个数据页还没有在内存中的话,在不影响数据一致性的前提下,InnoDB 会将这些更新操作缓存在 change buffer 中,这样就不需要从磁盘中读入这个数据页了。

在下次查询需要访问这个数据页的时候,将数据页读入内存,然后执行 change buffer 中与这个页有关的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就能保证这个数据逻辑的正确性。

虽然名字叫作 change buffer,实际上它是可以持久化的数据。也就是说,change buffer 在内存中有拷贝,也会被写入到磁盘上。

将 change buffer 中的操作应用到原数据页,得到最新结果的过程称为 merge。
除访问这个数据页会触发 merge 外,系统有后台线程会定期 merge。在数据库正常关闭(shutdown)的过程中,也会执行 merge 操作。

如果能够将更新操作先记录在 change buffer,减少读磁盘,语句的执行速度会得到明显的提升。而且,数据读入内存是需要占用 buffer pool 的,所以这种方式还能够避免占用内存,提高内存利用率。

什么条件下可以使用 change buffer 呢?

对于唯一索引来说,所有的更新操作都要先判断这个操作是否违反唯一性约束。比如,要插入 (4,400) 这个记录,就要先判断现在表中是否已经存在 k=4 的记录,而这必须要将数据页读入内存才能判断。如果都已经读入到内存了,那直接更新内存会更快,就没必要使用 change buffer 了。

因此,唯一索引的更新就不能使用 change buffer,实际上也只有普通索引可以使用。

change buffer 用的是 buffer pool 里的内存,因此不能无限增大。change buffer 的大小,可以通过参数 innodb_change_buffer_max_size 来动态设置。这个参数设置为 50 的时候,表示 change buffer 的大小最多只能占用 buffer pool 的 50%。

如果要在这张表中插入一个新记录 (4,400) 的话,InnoDB 的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这个记录要更新的目标页在内存中。这时,InnoDB 的处理流程如下:

  • 对于唯一索引来说,找到 3 和 5 之间的位置,判断到没有冲突,插入这个值,语句执行结束;
  • 对于普通索引来说,找到 3 和 5 之间的位置,插入这个值,语句执行结束。

这个记录要更新的目标页不在内存中。这时,InnoDB 的处理流程如下:

  • 对于唯一索引来说,需要将数据页读入内存,判断到没有冲突,插入这个值,语句执行结束;
  • 对于普通索引来说,则是将更新记录在 change buffer,语句执行就结束了。

将数据从磁盘读入内存涉及随机 IO 的访问,是数据库里面成本最高的操作之一。change buffer 因为减少了随机磁盘访问,所以对更新性能的提升是会很明显的。

1.2.2 change buffer 的使用场景

merge 的时候是真正进行数据更新的时刻,而 change buffer 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记录的变更动作缓存下来,所以在一个数据页做 merge 之前,change buffer 记录的变更越多(也就是这个页面上要更新的次数越多),收益就越大。

  • 对于写多读少的业务来说,页面在写完以后马上被访问到的概率比较小,此时 change buffer 的使用效果最好。这种业务模型常见的就是账单类、日志类的系统。
  • 对于一个业务的更新模式是写入之后马上会做查询,那么即使满足了条件,将更新先记录在 change buffer,但之后由于马上要访问这个数据页,会立即触发 merge 过程。这样随机访问 IO 的次数不会减少,反而增加了 change buffer 的维护代价。所以,对于这种业务模式来说,change buffer 反而起到了副作用

1.3 索引选择和实践

如果所有的更新后面,都马上伴随着对这个记录的查询,那么你应该关闭 change buffer。而在其他情况下,change buffer 都能提升更新性能。

在实际使用中,普通索引和 change buffer 的配合使用,对于数据量大的表的更新优化还是很明显的。
特别地,在使用机械硬盘时,change buffer 这个机制的收效是非常显著的。所以,当你有一个类似“历史数据”的库,并且出于成本考虑用的是机械硬盘时,那你应该特别关注这些表里的索引,尽量使用普通索引,然后把 change buffer 尽量开大,以确保这个“历史数据”表的数据写入速度。

1.4 change buffer 和 redo log

在表上执行这个插入语句:

mysql> insert into t(id,k) values(id1,k1),(id2,k2);

假设当前 k 索引树的状态,查找到位置后,k1 所在的数据页在内存 (InnoDB buffer pool) 中,k2 所在的数据页不在内存中。如图 所示是带 change buffer 的更新状态图。

带 change buffer 的更新过程
分析这条更新语句,它涉及了四个部分:内存、redo log(ib_log_fileX)、 数据表空间(t.ibd)、系统表空间(ibdata1)。

这条更新语句做了如下的操作(按照图中的数字顺序):

  1. Page 1 在内存中,直接更新内存;
  2. Page 2 没有在内存中,就在内存的 change buffer 区域,记录下“我要往 Page 2 插入一行”这个信息;
  3. 将上述两个动作记入 redo log 中(图中 3 和 4)。

做完上面这些,事务就可以完成了。
所以,执行这条更新语句的成本很低,就是写了两处内存,然后写了一处磁盘(两次操作合在一起写了一次磁盘),而且还是顺序写的。

图中的两个虚线箭头,是后台操作,不影响更新的响应时间。

后续处理: 现在要执行 select * from t where k in (k1, k2)。两个读请求的流程图如下:

如果读语句发生在更新语句后不久,内存中的数据都还在,那么此时的这两个读操作就与系统表空间(ibdata1)和 redo log(ib_log_fileX)无关了。所以,我在图中就没画出这两部分

带 change buffer 的读过程
从图中可以看到:

  1. 读 Page 1 的时候,直接从内存返回。WAL 之后如果读数据,是不是一定要读盘,是不是一定要从 redo log 里面把数据更新以后才可以返回?其实是不用的。可以看一下上图的这个状态,虽然磁盘上还是之前的数据,但是这里直接从内存返回结果,结果是正确的。
  2. 要读 Page 2 的时候,需要把 Page 2 从磁盘读入内存中,然后应用 change buffer 里面的操作日志,生成一个正确的版本并返回结果。

可以看到,直到需要读 Page 2 的时候,这个数据页才会被读入内存。

所以,如果要简单地对比这两个机制在提升更新性能上的收益的话,redo log 主要节省的是随机写磁盘的 IO 消耗(转成顺序写),而 change buffer 主要节省的则是随机读磁盘的 IO 消耗。


思考
change buffer 一开始是写内存的,那么如果这个时候机器掉电重启,会不会导致 change buffer 丢失呢?change buffer 丢失可不是小事儿,再从磁盘读入数据可就没有了 merge 过程,就等于是数据丢失了。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问题的答案是不会丢失。虽然是只更新内存,但是在事务提交的时候,我们把 change buffer 的操作也记录到 redo log 里了,所以崩溃恢复的时候,change buffer 也能找回来。

merge 的过程是否会把数据直接写回磁盘?

merge 的执行流程是这样的:

  1. 从磁盘读入数据页到内存(老版本的数据页);
  2. 从 change buffer 里找出这个数据页的 change buffer 记录 (可能有多个),依次应用,得到新版数据页;
  3. 写 redo log。这个 redo log 包含了数据的变更和 change buffer 的变更。

到这里 merge 过程就结束了。这时候,数据页和内存中 change buffer 对应的磁盘位置都还没有修改,属于脏页,之后各自刷回自己的物理数据,就是另外一个过程了。


2. MySQL为何有时会选错索引?

不知道有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一条本来可以执行得很快的语句,却由于 MySQL 选错了索引,而导致执行速度变得很慢?

先建一个简单的表,表里有 a、b 两个字段,并分别建上索引:

CREATE TABLE `t`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a` int(11) DEFAULT NULL,
  `b`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a` (`a`),
  KEY `b` (`b`)
) ENGINE=InnoDB;

然后,往表 t 中插入 10 万行记录,取值按整数递增,即:(1,1,1),(2,2,2),(3,3,3) 直到 (100000,100000,100000)。

用存储过程来插入数据的,代码如下方便复现: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idata()
begin
  declare i int;
  set i=1;
  while(i<=100000)do
    insert into t values(i, i, i);
    set i=i+1;
  end while;
end;;
delimiter ;
call idata();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条 SQL 语句:

mysql> select * from t where a between 10000 and 20000;

explain 命令看到的这条语句的执行情况。
用 explain 命令查看语句执行情况
确实符合预期,key 这个字段值是’a’,表示优化器选择了索引 a。

在已经准备好的包含了 10 万行数据的表上,我们再做如下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ession A 开启了一个事务。随后,session B 把数据都删除后,又调用了 idata 这个存储过程,插入了 10 万行数据。

此时,session B 的查询语句 select * from t where a between 10000 and 20000 就不会再选择索引 a 了。
通过慢查询日志(slow log)和强制设置使用索引a的方式来验证,sql如下:

set long_query_time=0;
select * from t where a between 10000 and 20000; /*Q1*/
select * from t force index(a) where a between 10000 and 20000;/*Q2*/
  • 第一句,是将慢查询日志的阈值设置为 0,表示这个线程接下来的语句都会被记录入慢查询日志中;
  • 第二句,Q1 是 session B 原来的查询;
  • 第三句,Q2 是加了 force index(a) 来和 session B 原来的查询语句执行情况对比。

日志显示如下:
slow log 结果

可以看到,Q1 扫描了 10 万行,显然是走了全表扫描,执行时间是 40 毫秒。
Q2 扫描了 10001 行,执行了 21 毫秒。也就是说,我们在没有使用 force index 的时候,MySQL 用错了索引,导致了更长的执行时间。

2.1 优化器的逻辑

选择索引是优化器的工作。

优化器选择索引的目的,是找到一个最优的执行方案,并用最小的代价去执行语句。在数据库里面,扫描行数是影响执行代价的因素之一。扫描的行数越少,意味着访问磁盘数据的次数越少,消耗的 CPU 资源越少。扫描行数并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优化器还会结合是否使用临时表、是否排序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2.1.1 扫描行数是怎么判断的?

MySQL 在真正开始执行语句之前,并不能精确地知道满足这个条件的记录有多少条,而只能根据统计信息来估算记录数。这个统计信息就是索引的“区分度”

一个索引上不同的值越多,这个索引的区分度就越好。而一个索引上不同的值的个数,我们称之为“基数”(cardinality)。也就是说,这个基数越大,索引的区分度越好。可以使用 show index 方法,看到一个索引的基数

show index 结果

如上图所示,就是表 t 的 show index 的结果 。虽然这个表的每一行的三个字段值都是一样的,但是在统计信息中,这三个索引的基数值并不同,而且其实都不准确。

MySQL 是怎样得到索引的基数的呢?
使用采样统计的方法。

要采样统计是因为把整张表取出来一行行统计,虽然可以得到精确的结果,但是代价太高了

采样统计的时候,InnoDB 默认会选择 N 个数据页,统计这些页面上的不同值,得到一个平均值,然后乘以这个索引的页面数,就得到了这个索引的基数。

数据表是会持续更新的,索引统计信息也不会固定不变。所以,当变更的数据行数超过 1/M 的时候,会自动触发重新做一次索引统计。

在 MySQL 中,有两种存储索引统计的方式,可以通过设置参数 innodb_stats_persistent 的值来选择:

  • 设置为 on 的时候,表示统计信息会持久化存储。这时,默认的 N 是 20,M 是 10。
  • 设置为 off 的时候,表示统计信息只存储在内存中。这时,默认的 N 是 8,M 是 16。

由于是采样统计,所以不管 N 是 20 还是 8,这个基数都是很容易不准的。

索引统计只是一个输入,对于一个具体的语句来说,优化器还要判断,执行这个语句本身要扫描多少行。下面是优化器预估的,这两个语句的扫描行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ows 这个字段表示的是预计扫描行数。

其中,Q1 的结果还是符合预期的,rows 的值是 104620;但是 Q2 的 rows 值是 37116,偏差就大了。而上述中我们用 explain 命令看到的 rows 是只有 10001 行,是这个偏差误导了优化器的判断。

优化器为什么放着扫描 37000 行的执行计划不用,却选择了扫描行数是 100000 的执行计划呢?

因为,如果使用索引 a,每次从索引 a 上拿到一个值,都要回到主键索引上查出整行数据,这个代价优化器也要算进去的。如果选择扫描 10 万行,是直接在主键索引上扫描的,没有额外的代价。

优化器会估算这两个选择的代价,从结果看来,优化器认为直接扫描主键索引更快。当然,从执行时间看来,这个选择并不是最优的。

使用普通索引需要把回表的代价算进去

MySQL 选错索引,这件事儿还得归咎到没能准确地判断出扫描行数

2.1.2 重新统计索引信息

analyze table t 命令,可以用来重新统计索引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实践中,如果你发现 explain 的结果预估的 rows 值跟实际情况差距比较大,可以采用这个方法来处理。


基于表 t,看看另外一个语句:

mysql> select * from t where (a between 1 and 1000)  and (b between 50000 and 100000) order by b limit 1;

这个查询没有符合条件的记录,因此会返回空集合。

a、b 索引的结构图

  • 如果使用索引 a 进行查询,那么就是扫描索引 a 的前 1000 个值,然后取到对应的 id,再到主键索引上去查出每一行,然后根据字段 b 来过滤。显然这样需要扫描 1000 行。
  • 如果使用索引 b 进行查询,那么就是扫描索引 b 的最后 50001 个值,与上面的执行过程相同,也是需要回到主键索引上取值再判断,所以需要扫描 50001 行。

执行 explain 结果确认使用的是哪种索引:

mysql> explain select * from t where (a between 1 and 1000) and (b between 50000 and 100000) order by b limit 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返回结果中 key 字段显示,这次优化器选择了索引 b,而 rows 字段显示需要扫描的行数是 50198

2.2 索引选择异常和处理

大多数时候优化器都能找到正确的索引,但偶尔还是会碰到我们上面举例的这两种情况:
原本可以执行得很快的 SQL 语句,执行速度却比预期的慢很多。

  • 一种方法是,采用 force index 强行选择一个索引。

MySQL 会根据词法解析的结果分析出可能可以使用的索引作为候选项,然后在候选列表中依次判断每个索引需要扫描多少行。如果 force index 指定的索引在候选索引列表中,就直接选择这个索引,不再评估其他索引的执行代价。

使用不同索引的语句执行耗时
使用不同索引的语句执行耗时
不过使用 force index,一来这么写不优美,二来如果索引改了名字,这个语句也得改,显得很麻烦。而且如果以后迁移到别的数据库的话,这个语法还可能会不兼容。使用 force index 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变更的及时性

  • 第二种方法就是,可以考虑修改语句,引导 MySQL 使用我们期望的索引

比如,在这个例子里,显然把“order by b limit 1” 改成 “order by b,a limit 1” ,语义的逻辑是相同的。

改之后的效果:
order by b,a limit 1 执行结果
这种修改并不是通用的优化手段,只是刚好在这个语句里面有 limit 1,因此如果有满足条件的记录

  • 第三种方法是,在有些场景下,可以新建一个更合适的索引,来提供给优化器做选择,或删掉误用的索引。

3. 如何给字符串字段加索引?

几乎所有的系统都支持邮箱登录,如何在邮箱这样的字段上建立合理的索引,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假设,现在维护一个支持邮箱登录的系统,用户表是这么定义的:

mysql> create table SUser(
ID bigint unsigned primary key,
email varchar(64), 
... 
)engine=innodb; 

由于要使用邮箱登录,所以业务代码中一定会出现类似于这样的语句:

mysql> select f1, f2 from SUser where email='xxx';

如果 email 这个字段上没有索引,那么这个语句就只能做全表扫描。同时,MySQL 是支持前缀索引的,可以定义字符串的一部分作为索引。默认地,如果创建索引的语句不指定前缀长度,那么索引就会包含整个字符串。

比如,这两个在 email 字段上创建索引的语句:

mysql> alter table SUser add index index1(email);
或
mysql> alter table SUser add index index2(email(6));
  • 第一个语句创建的 index1 索引里面,包含了每个记录的整个字符串;
  • 第二个语句创建的 index2 索引里面,对于每个记录都是只取前 6 个字节。

两个索引示意图如下:
email 索引结构
email 索引结构

email(6) 索引结构
email(6) 索引结构
由于 email(6) 这个索引结构中每个邮箱字段都只取前 6 个字节(即:zhangs),所以占用的空间会更小,这就是使用前缀索引的优势。但,这同时带来的损失是,可能会增加额外的记录扫描次数。

执行如下sql:

select id,name,email from SUser where email='zhangssxyz@xxx.com';
  • 如果使用的是 index1(即 email 整个字符串的索引结构),执行顺序是这样的:
  1. 从 index1 索引树找到满足索引值是’zhangssxyz@xxx.com’的这条记录,取得 ID2 的值;
  2. 到主键上查到主键值是 ID2 的行,判断 email 的值是正确的,将这行记录加入结果集;
  3. 取 index1 索引树上刚刚查到的位置的下一条记录,发现已经不满足 email='zhangssxyz@xxx.com’的条件了,循环结束。

这个过程中,只需要回主键索引取一次数据,所以系统认为只扫描了一行。

  • 如果使用的是 index2(即 email(6) 索引结构),执行顺序是这样的:
  1. 从 index2 索引树找到满足索引值是’zhangs’的记录,找到的第一个是 ID1;
  2. 到主键上查到主键值是 ID1 的行,判断出 email 的值不是’zhangssxyz@xxx.com’,这行记录丢弃;
  3. 取 index2 上刚刚查到的位置的下一条记录,发现仍然是’zhangs’,取出 ID2,再到 ID 索引上取整行然后判断,这次值对了,将这行记录加入结果集;
  4. 重复上一步,直到在 idxe2 上取到的值不是’zhangs’时,循环结束。

在这个过程中,要回主键索引取 4 次数据,也就是扫描了 4 行。

通过这个对比可以发现,使用前缀索引后,可能会导致查询语句读数据的次数变多。

使用前缀索引,定义好长度,就可以做到既节省空间,又不用额外增加太多的查询成本。

实际上,在建立索引时关注的是区分度,区分度越高越好。因为区分度越高,意味着重复的键值越少。因此,可以通过统计索引上有多少个不同的值来判断要使用多长的前缀。

首先,可以使用下面这个语句,算出这个列上有多少个不同的值:

mysql> select count(distinct email) as L from SUser;

然后,依次选取不同长度的前缀来看这个值,比如我们要看一下 4~7 个字节的前缀索引,可以用这个语句:

mysql> select 
  count(distinct left(email,4)as L4,
  count(distinct left(email,5)as L5,
  count(distinct left(email,6)as L6,
  count(distinct left(email,7)as L7,
from SUser;

当然,使用前缀索引很可能会损失区分度,所以需要预先设定一个可以接受的损失比例,比如 5%。
然后,在返回的 L4~L7 中,找出不小于 L * 95% 的值,假设这里 L6、L7 都满足,你就可以选择前缀长度为 6。


3.1 前缀索引对覆盖索引的影响

先来看看这个 SQL

sql1 : select id,email from SUser where email='zhangssxyz@xxx.com';

sql2 : select id,name,email from SUser where email='zhangssxyz@xxx.com';

sql1 只要求返回 id 和 email 字段。

  • 如果使用 index1(即 email 整个字符串的索引结构)的话,可以利用覆盖索引,从 index1 查到结果后直接就返回了,不需要回到 ID 索引再去查一次。而如果使用 index2(即 email(6) 索引结构)的话,就不得不回到 ID 索引再去判断 email 字段的值。
  • 即使将 index2 的定义修改为 email(18) 的前缀索引,这时候虽然 index2 已经包含了所有的信息,但 InnoDB 还是要回到 id 索引再查一下,因为系统并不确定前缀索引的定义是否截断了完整信息。

使用前缀索引就用不上覆盖索引对查询性能的优化了,这也是你在选择是否使用前缀索引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3.2 其他方式

遇到前缀的区分度不够好的情况时,怎么办呢?
比如,我们国家的身份证号,一共 18 位,其中前 6 位是地址码,所以同一个县的人的身份证号前 6 位一般会是相同的。

按照前面说的方法,可能需要创建长度为 12 以上的前缀索引,才能够满足区分度要求。
但是,索引选取的越长,占用的磁盘空间就越大,相同的数据页能放下的索引值就越少,搜索的效率也就会越低。

  • 第一种方式是使用倒序存储。
    如果你存储身份证号的时候把它倒过来存,每次查询的时候,你可以这么写:
mysql> select field_list from t where id_card = reverse('input_id_card_string');

由于身份证号的最后 6 位没有地址码这样的重复逻辑,所以最后这 6 位很可能就提供了足够的区分度。当然了,实践中你不要忘记使用 count(distinct) 方法去做个验证。

  • 第二种方式是使用 hash 字段。
    可以在表上再创建一个整数字段,来保存身份证的校验码,同时在这个字段上创建索引。
mysql> alter table t add id_card_crc int unsigned, add index(id_card_crc);

然后每次插入新记录的时候,都同时用 crc32() 这个函数得到校验码填到这个新字段。由于校验码可能存在冲突,也就是说两个不同的身份证号通过 crc32() 函数得到的结果可能是相同的,所以你的查询语句 where 部分要判断 id_card 的值是否精确相同。

mysql> select field_list from t where id_card_crc=crc32('input_id_card_string') and id_card='input_id_card_string'

这样,索引的长度变成了 4 个字节,比原来小了很多。

两种的方法的比较:

  • 相同点

都不支持范围查询。

  • 不同点
  1. 从占用的额外空间来看,倒序存储方式在主键索引上,不会消耗额外的存储空间,而 hash 字段方法需要增加一个字段。当然,倒序存储方式使用 4 个字节的前缀长度应该是不够的,如果再长一点,这个消耗跟额外这个 hash 字段也差不多抵消了。
  2. 在 CPU 消耗方面,倒序方式每次写和读的时候,都需要额外调用一次 reverse 函数,而 hash 字段的方式需要额外调用一次 crc32() 函数。如果只从这两个函数的计算复杂度来看的话,reverse 函数额外消耗的 CPU 资源会更小些。
  3. 从查询效率上看,使用 hash 字段方式的查询性能相对更稳定一些。因为 crc32 算出来的值虽然有冲突的概率,但是概率非常小,可以认为每次查询的平均扫描行数接近 1。而倒序存储方式毕竟还是用的前缀索引的方式,也就是说还是会增加扫描行数。

问题
如果在维护一个学校的学生信息数据库,学生登录名的统一格式是”学号 @gmail.com", 而学号的规则是:十五位的数字,其中前三位是所在城市编号、第四到第六位是学校编号、第七位到第十位是入学年份、最后五位是顺序编号。系统登录的时候都需要学生输入登录名和密码,验证正确后才能继续使用系统。就只考虑登录验证这个行为的话,你会怎么设计这个登录名的索引呢?


来源 《MySQL实战45讲》 林晓斌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1047235.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一站式吃鸡利器,提升游戏战斗力,助您稳坐鸡王宝座!

各位吃鸡玩家们&#xff0c;听说过绝地求生作图工具吗&#xff1f;想知道如何提高游戏战斗力、分享顶级作战干货、查询装备皮肤库存&#xff1f;还在为游戏账号安全而担心吗&#xff1f;别急&#xff0c;今天就为您介绍一款一站式吃鸡利器&#xff0c;满足您的所有需求&#xf…

【使用工具】IDEA创建类及已有类添加注释-详细操作

1.背景 很多开发好多时候其实不太会给类添加注释&#xff0c;尤其是已经有的类&#xff0c;上网查询&#xff0c;好多文档错误百出&#xff0c;而且不全 2.正文 2.1新建类添加注释 idea给新建类创建注释有两种方式 先写一个简单的模板 /** * description: TODO * autho…

kotlin协程CoroutineScope Dispatchers.IO launch 线程Id

kotlin协程CoroutineScope Dispatchers.IO launch 线程Id import kotlinx.coroutines.*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println("main 线程id:${Thread.currentThread().threadId()}")CoroutineScope(Dispatchers.IO).launch {println("launch 线程id:$…

【JVM】第二篇 JVM内存模型深度剖析与优化

目录 一. JDK体系结构与跨平台特性介绍二. JVM内存模型深度剖析三. 从Jvisualvm来研究下对象内存流转模型四. GC Root与STW机制五. JVM参数设置通用模型一. JDK体系结构与跨平台特性介绍 二. JVM内存模型深度剖析 按照线程是否共享来划分 TLAB(Thread Local Allocation Buffer…

mybatis核心组件

title: “mybatis核心组件” createTime: 2021-12-08T12:19:5708:00 updateTime: 2021-12-08T12:19:5708:00 draft: false author: “ggball” tags: [“mybatis”] categories: [“java”] description: “mybatis核心组件” #mermaid-svg-AYu4pQutsPsK0P5T {font-family:&quo…

stm32 - 初识2

stm32 - 初识2 工程架构点灯程序寄存器方式点灯库函数的方式点灯 工程架构 启动文件 中断向量表&#xff0c;中断服务函数&#xff0c;其他中断等 中断服务函数中的&#xff0c;复位中断是整个程序的入口&#xff0c;调用systeminit&#xff0c;和main函数 点灯程序 寄存器方式…

自适应阈值分割-OTSU

OTSU 在前面固定阈值中选取了一个阈值为127进行阈值分割&#xff0c;那如何知道选的这个阈值效果好不好呢&#xff1f;答案是&#xff1a;不断尝试&#xff0c;所以这种方法在很多文献中都被称为经验阈值。 Otsu阈值法就提供了一种自动高效的二值化方法。Otsu算法也称最大类间…

C++之std::atomic类模板原子操作应用总结(二百三十九)

简介&#xff1a; CSDN博客专家&#xff0c;专注Android/Linux系统&#xff0c;分享多mic语音方案、音视频、编解码等技术&#xff0c;与大家一起成长&#xff01; 优质专栏&#xff1a;Audio工程师进阶系列【原创干货持续更新中……】&#x1f680; 人生格言&#xff1a; 人生…

JAVA+SpringBoot+VUE工厂车间管理系统(含论文)源码

springboot169基于vue的工厂车间管理系统的设计录像(毕业设计jdz2023) 一、源码描述 JAVASpringBootVUE工厂车间管理系统,包含源码数据库论文等,含MySQL脚本&#xff0c;基于B/S和Web开发的&#xff0c;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看看 二、功能介绍 1、个人中心 2、人员管理 3、设备…

计算机图像处理:图像轮廓

图像轮廓 图像阈值分割主要是针对图片的背景和前景进行分离&#xff0c;而图像轮廓也是图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信息&#xff0c;通过对图像轮廓的操作&#xff0c;就能获取目标图像的大小、位置、方向等信息。画出图像轮廓的基本思路是&#xff1a;先用阈值分割划分为两类图…

Textpad 缺少Java编译和运行功能

一、问题 缺少Java编译和运行功能 二、处理方法 1、点击菜单Configure->Preferences 2、点击 Tools -> Add -> Java SDK Commands 3、点击应用和确认 三、结果

现代 GPU 容易受到新 GPU.zip 侧通道攻击

来自四所美国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 GPU 侧通道攻击&#xff0c;该攻击利用数据压缩在访问网页时泄露现代显卡中的敏感视觉数据。 研究人员通过 Chrome 浏览器执行跨源 SVG 过滤器像素窃取攻击&#xff0c;证明了这种“ GPU.zip ”攻击的有效性。 研究人员于 2023 年 …

【JVM】第五篇 垃圾收集器G1和ZGC详解

导航 一. G1垃圾收集算法详解1. 大对象Humongous说明2. G1收集器执行一次GC运行的过程步骤3. G1垃圾收集分类4. G1垃圾收集器参数设置5. G1垃圾收集器的优化建议6. 适合使用G1垃圾收集器的场景?二. ZGC垃圾收集器详解1. NUMA与UMA2. 颜色指针3. ZGC的运作过程4. ZGC垃圾收集器…

mysql面试题2:说一说MySQL的架构设计?一条 MySQL 语句执行的步骤?

该文章专注于面试,面试只要回答关键点即可,不需要对框架有非常深入的回答,如果你想应付面试,是足够了,抓住关键点 面试官:说一说MySQL的架构设计? MySQL的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件: 连接器(Connector):负责与客户端建立连接,并进行身份验证和授权。 查询缓存…

文件的随机读写函数:fseek

目录 函数介绍&#xff1a; fseek&#xff1a; 原型&#xff1a; 参数说明&#xff1a; int origin&#xff1a; 举例&#xff1a; 文件内容展示&#xff1a; 正常的使用fgetc函数&#xff1a; 结果&#xff1a; 使用了fseek之后&#xff1a; SEEK_SET :从开始位置进行…

VBA技术资料MF60:从二维变体数组中删除一列数据

【分享成果&#xff0c;随喜正能量】如果一个人能看破红尘&#xff0c;特别是如果能看破贪欲的本质&#xff0c;他的身心一定会非常自在&#xff0c;外在的气色会很好&#xff0c;内心也会非常安乐。如果一个人总是贪执某人&#xff0c;那他的戒律肯定不会清净&#xff0c;他的…

渗透测试之打点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打点的目的是获取一个服务器的控制权限 1. 企业架构收集 &#xff08;1&#xff09;官网 &#xff08;2&#xff09;网站或下属的子网站&#xff0c;依次往下 天眼查 企查查 2. ICP 备案查询 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使用网站…

轮廓检测及透视变换

文章目录 注&#xff1a;代码来自b站&#xff1a;阿头目G # 导入工具包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argparse import cv2# # 设置参数 # ap argparse.ArgumentParser() # ap.add_argument("-i", "--image", required True, # help "Path to the i…

flutter GetMaterialAPP unknownRoute 失效

这个问题。。。找了半天&#xff0c;最后去了 官网的ISSu找到了答案&#xff0c;分享给同样困惑的小伙伴们 为了让unknownRoute能成功工作, 你的initialRoute一定不能是/, 否则当有未定义的导航时, Get只会跳到initialRoute页面去了. GetPage 里面不要把root设置为“/” 页面&a…

支付宝支付模块开发

生成二维码 使用Hutool工具类生成二维码 引入对应的依赖 <dependency><groupId>cn.hutool</groupId><artifactId>hutool-all</artifactId><version>5.7.5</version> </dependency><dependency><groupId>com.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