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考点讲解
1.数列的定义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
一般形式:
a
1
,
a
2
,
a
3
,
…
,
a
n
,
…
,
a_1,a_2,a_3,…,a_n,…,
a1,a2,a3,…,an,…,简记为{
a
n
a_n
an}。
注意:它可以理解为以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为定义域的函数。运用函数的观念分析和解决有关数列问题,是一条基本思路。递推是数列特有的表示法,它更能反映数列的特征。
2.通项公式
a
n
=
f
(
n
)
a_n=f(n)
an=f(n)(第n项
a
n
a_n
an与项数n之间的函数关系)。
注意:并非每一个数列都可以写出通项公式;有些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并非是唯一的。
3.数列的前n项和
数列的前n项和记为
S
n
=
a
1
+
a
2
+
a
3
+
…
+
a
n
S_n=a_1+a_2+a_3+…+a_n
Sn=a1+a2+a3+…+an
4.
a
n
a_n
an与
S
n
S_n
Sn的关系(重要)
(1)已知
a
n
a_n
an,求
S
n
S_n
Sn
公式:
S
n
=
a
1
+
a
2
+
.
.
.
+
a
n
=
∑
i
=
1
n
a
i
S_n=a_1+a_2+...+a_n=\displaystyle \sum_{i=1}^n{a_i}
Sn=a1+a2+...+an=i=1∑nai
(2)已知
S
n
S_n
Sn,求
a
n
a_n
an
公式:
a
n
=
{
a
1
=
S
1
,
n=1
S
n
−
S
n
−
1
,
n≥2
a_n = \begin{cases} a_1=S_1, & \text{n=1} \\ S_n-S_{n-1}, & \text{n≥2} \end{cases}
an={a1=S1,Sn−Sn−1,n=1n≥2
二、考试解读
(1)对于数列,要掌握前n项和的定义及求解方法。
(2)数列的元素与求和的关系是考试的重点。
(3)考试频率级别:中。
三、命题方向
考向1:已知
S
n
S_n
Sn,求
a
n
a_n
an
思路:根据公式:
a
n
=
{
a
1
=
S
1
,
n=1
S
n
−
S
n
−
1
,
n≥2
a_n = \begin{cases} a_1=S_1, & \text{n=1} \\ S_n-S_{n-1}, & \text{n≥2} \end{cases}
an={a1=S1,Sn−Sn−1,n=1n≥2来求解分析。
考向2:已知
a
n
a_n
an,求
S
n
S_n
Sn。
思路:采用公式:
S
n
=
a
1
+
a
2
+
…
+
a
n
=
∑
i
=
1
n
a
i
S_n=a_1+a_2+…+a_n=\displaystyle \sum_{i=1}^n{a_i}
Sn=a1+a2+…+an=i=1∑nai求解,结合对通项裂项,进而采用相消求和法。这是分解与组合思想在数列求和中的具体应用。裂项法的实质是将数列中的每项(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