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讲解】CPU缓存一致性:从理论到实战(上)

news2025/1/17 2:56:12

本文从 CPU、缓存、内存屏障、CAS到原子操作,再到无锁实践,逐一详细介绍。

01存储体系结构

速度快的存储硬件成本高、容量小,速度慢的成本低、容量大。为了权衡成本和速度,计算机存储分了很多层次,扬长避短,有寄存器L1 cacheL2 cacheL3 cache主存(内存)和硬盘等。图1 展示了现代存储体系结构。

图1

根据程序的空间局部性时间局部性原理,缓存命中率可以达到 70~90% 。因此,增加缓存可以让整个存储系统的性能接近寄存器,并且每字节的成本都接近内存,甚至是磁盘。

所以缓存是存储体系结构的灵魂。

02缓存原理

2.1 缓存的工作原理

cache line(缓存行)是缓存进行管理的最小存储单元,也叫缓存块,每个 cache line 包含 FlagTag 和 Data ,通常 Data 大小是 64 字节,但不同型号 CPU 的 Flag 和 Tag 可能不相同。从内存向缓存加载数据是按整个缓存行加载的,一个缓存行和一个相同大小的内存块对应。

图2

图2中,缓存是按照矩阵方式排列(M × N),横向是组(Set),纵向是路(Way)。每一个元素是缓存行(cache line)。

那么给定一个虚拟地址 addr 如何在缓存中定位它呢?首先把它所在的组号找到,即:

//左移6位是因为 Block Offset 占 addr 的低 6 位,Data 为 64 字节
Set Index = (addr >> 6) % M;

然后遍历该组所有的路,找到cache line中的TagaddrTag相等为止,所有路都没有匹配成功,那么缓存未命中。

整个缓存容量 = 组数 × 路数 × 缓存行大小

我电脑的CPU信息:

我电脑的缓存信息:

通过缓存行大小和路数可以倒推出缓存的组数,即:

缓存组数 = 整个缓存容量 ÷ 路数 ÷ 缓存行大小

2.2 缓存行替换策略

目前最常用的缓存替换策略是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east Recently Used ,LRU)或者是类似 LRU 的算法。

LRU 算法比较简单,如图3,缓存有 4 路,并且访问的地址都哈希到了同一组,访问顺序是 D1、D2、D3、D4 和 D5,那么 D1 会被 D5 替换掉。算法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实现方式是位矩阵

首先,定义一个行、列都与缓存路数相同的矩阵。当访问某个路对应的缓存行时,先将该路对应的所有行置为 1,然后再将该路对应的所有列置为 0。

最近最少使用的缓存行所对应的矩阵行中 1 的个数最少,最先被替换出去。

图3

2.3 缓存缺失

缓存缺失就是缓存未命中,需要把内存中数据加载到缓存,所以运行速度会变慢。

就拿我的电脑来测试,L1d 的缓存大小是 32KB(32768B),8路,缓存行大小 64B,那么

缓存组数 = 32 × 1024 ÷ 8 ÷ 64 = 64

运行下面的代码

char *a = new char(64 * 64 * 8); //32768B
for(int i = 0; i < 20000000; i++) 
    for(int j = 0; j < 32768; j += 4096) 
        a[j]++;

结果:循环 160000000 次,耗时 301 ms。除了第一次未命中缓存,后面每次读写数据都能命中缓存。

调整上面的代码,并运行

char *a = new char(64 * 64 * 8 * 2); //65536B
for(int i = 0; i < 10000000; i++)
    for(int j = 0; j < 65536; j += 4096)
        a[j]++;

结果:循环 160000000 次,耗时 959 ms。每一次读写数据都没有命中缓存,所以耗时增加了 2 倍。

2.4 程序局部性

程序局部性就是读写内存数据时读写连续的内存空间,目的是让缓存可以命中,减少缓存缺失导致替换的开销。

我电脑上运行下面代码

int M = 10000, N = 10000;
char (*a)[N] = (char(*)[N])calloc(M * N, sizeof(char));
for(int i = 0; i < M; i++)
    for(int j = 0; j < N; j++)
        a[i][j]++;

结果:循环 100000000 次,耗时 314 ms。利用了程序局部性原理,缓存命中率高。

修改上面的代码如下,并运行

int M = 10000, N = 10000;
char (*a)[N] = (char(*)[N])calloc(M * N, sizeof(char));
for(int j = 0; j < N; j++)
    for(int i = 0; i < M; i++)
        a[i][j]++;

结果:循环 100000000 次,耗时 1187 ms。没有利用程序局部性原理,缓存命中率低,所以耗时增加了 2 倍。

2.5 伪共享(false-sharing)

当两个线程同时各自修改两个相邻的变量,由于缓存是按缓存行来整体组织的,当一个线程对缓存行中数据执行写操作时,必须通知其他线程该缓存行失效,导致另一个线程从缓存中读取其想修改的数据失败,必须从内存重新加载,导致性能下降。

我电脑运行下面代码

struct S {
    long long a;
    long long b;
} s;
std::thread t1([&]() {
    for(int i = 0; i < 100000000; i++)
        s.a++;
});
std::thread t2([&]() {
    for(int i = 0; i < 100000000; i++)
        s.b++;
});

结果:耗时 512 ms,原因上面提到了,就是两个线程互相影响,使对方的缓存行失效,导致直接从内存读取数据。

解决办法是对上面代码做如下修改:

struct S {
    long long a;
    long long noop[8];
    long long b;
} s;

结果:耗时 181 ms,原因是通过 long long noop[8] 把两个数据(a 和 b)划分到两个不同的缓存行中,不再互相使对方的缓存失效,所以速度变快了。

本小节的测试代码都没有开启编译器优化,即编译选项为-O0 。

  资料直通车:Linux内核源码技术学习路线+视频教程内核源码

学习直通车:Linux内核源码内存调优文件系统进程管理设备驱动/网络协议栈

03缓存一致性协议

在单核时代,增加缓存可以大大提高读写速度,但是到了多核时代,却引入了缓存一致性问题,如果有一个核心修改了缓存行中的某个值,那么必须有一种机制保证其他核心能够观察到这个修改。

3.1 缓存写策略

从缓存和内存的更新关系来看,分为:

    • 写回(write-back)对缓存的修改不会立刻传播到内存,只有当缓存行被替换时,这些被修改的缓存行才会写回并覆盖内存中过时的数据。
    • 写直达(write through)缓存中任何一个字节的修改,都会立刻穿透缓存直接传播到内存,这种比较耗时。

从写缓存时 CPU 之间的更新策略来看,分为:

    • 写更新(Write Update)每次缓存写入新的值,该核心必须发起一次总线请求,通知其他核心更新他们缓存中对应的值。
      • 坏处:写更新会占用很多总线带宽;
      • 好处:其他核心能立刻获得最新的值。
    • 写无效(Write Invalidate)每次缓存写入新的值,都将其他核心缓存中对应的缓存行置为无效。
      • 坏处:当其他核心再次访问该缓存时,发现缓存行已经失效,必须从内存中重新载入最新的数据;
      • 好处:多次写操作只需发一次总线事件,第一次写已经将其他核心缓存行置为无效,之后的写不必再更新状态,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省核心间总线带宽。

从写缓存时数据是否被加载来看,分为:

    • 写分配(Write Allocate)在写入数据前将数据读入缓存。当缓存块中的数据在未来读写概率较高,也就是程序空间局部性较好时,写分配的效率较好。
    • 写不分配(Not Write Allocate)在写入数据时,直接将数据写入内存,并不先将数据块读入缓存。当数据块中的数据在未来使用的概率较低时,写不分配性能较好。

3.2 MESI 协议

MESI协议是⼀个基于失效的缓存⼀致性协议,是⽀持写回(write-back)缓存的最常⽤协议。也称作伊利诺伊协议 (Illinois protocol,因为是在伊利诺伊⼤学厄巴纳-⾹槟分校被发明的)。

为了解决多个核心之间的数据传播问题,提出了总线嗅探(Bus Snooping)策略。本质上就是把所有的读写请求都通过总线(Bus)广播给所有的核心,然后让各个核心去嗅探这些请求,再根据本地的状态进行响应。

3.2.1 状态

  • 已修改Modified (M):缓存⾏是脏的,与主存的值不同。如果别的CPU内核要读主存这块数据,该缓存⾏必须回写到主存,状态变为共享(S).
  • 独占Exclusive (E):缓存⾏只在当前缓存中,但是⼲净的,缓存数据等于主存数据。当别的缓存读取它时,状态变为共享;当前写数据时,变为已修改状态。
  • 共享Shared (S):缓存⾏也存在于其它缓存中且是⼲净的。缓存⾏可以在任意时刻抛弃。
  • ⽆效Invalid (I):缓存⾏是⽆效的。

这些状态信息实际上存储在缓存行cache line)的 Flag 里。

3.2.2 事件

  • 处理器对缓存的请求:
    • PrRd:核心请求从缓存块中读出数据;
    • PrWr:核心请求向缓存块写入数据。
  • 总线对缓存的请求:
    • BusRd:总线嗅探器收到来自其他核心的读出缓存请求;
    • BusRdX:总线嗅探器收到另一核心写⼀个其不拥有的缓存块的请求;
    • BusUpgr:总线嗅探器收到另一核心写⼀个其拥有的缓存块的请求;
    • Flush:总线嗅探器收到另一核心把一个缓存块写回到主存的请求;
    • FlushOpt:总线嗅探器收到一个缓存块被放置在总线以提供给另一核心的请求,和 Flush 类似,但只不过是从缓存到缓存的传输请求。

3.2.3 状态机

图4

表1是对状态机图4 的详解讲解(选读)

3.2.4 动画演示

动图封面

图5

各家 CPU 厂商没有都完全按照 MESI 实现缓存一致性协议,导致 MESI 有很多变种,例如:Intel 采用的 MESIF 和 AMD 采用的 MOESI,ARM 大部分采用的是 MESI,少部分使用的是 MOESI 。

3.3 MOESI 协议(选读)

MOESI 是一个完整的缓存一致性协议,它包含了其他协议中常用的所有可能状态。除了四种常见的 MESI 协议状态之外,还有第五种 Owned 状态,表示修改和共享的数据。

这就避免了在共享数据之前将修改过的数据写回主存的需要。虽然数据最终仍然必须写回,但写回可能是延迟的。

  • 已修改Modified (M):缓存⾏是脏的(dirty),与主存的值不同,并且缓存具有系统中唯一有效数据。处于修改状态的缓存可以将数据提供给另一个读取器,而无需将其传输到内存,然后状态变为 O,读取者变为 S。
  • 拥有Owned(O):缓存⾏是脏的(dirty),与主存的值不同,但不是系统中唯一有效副本,一定存在其他的 S。为其他核心提供读请求,较少核心间总线带宽。
  • 独占Exclusive (E):缓存⾏只在当前缓存中,但是⼲净的(clean),缓存数据同于主存数据。当别的缓存读取它时,状态变为共享;当前写数据时,变为已修改状态。
  • 共享Shared (S):缓存⾏也存在于其它缓存中且不一定是⼲净的。如果 O 存在,就是脏的,反之亦然。
  • ⽆效Invalid (I):缓存⾏是⽆效的。

3.4 MESIF 协议(选读)

MESIF 是一个缓存一致性记忆连贯协议,该协议由五个状态组成:已修改(M)互斥(E)共享(S)无效(I)转发(F)

M,E,S 和 I 状态与 MESI 协议一致F 状态是 S 状态的一种特殊形式,当系统中有多个 S 时,必须选取一个转换为 F,只有 F 状态的负责应答。通常是最后持有该副本的转换为 F,注意 F 是干净的数据

该协议与 MOESI 协议有较大的不同,也远比 MOESI 协议复杂。该协议由 Intel 的快速通道互联 QPI(QuickPath Interconnect)技术引入,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基于点到点互联的非一致性内存访问(Non-uniform memory access,NUMA)处理器系统”的缓存一致性问题,而不是“基于共享总线的一致性内存访问(Uniform Memory Access,UMA)处理器系统”的缓存一致性问题。

04内存屏障(Memory Barriers)

编译器和处理器都必须遵守重排序规则。在单处理器的情况下,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操作便能保持正确的顺序。但是对于多处理器来说,保证一致性通常需要增加内存屏障指令。即使编译器可以优化掉字段的访问(例如因为未使用加载到的值),编译器仍然需要生成内存屏障,就好像字段访问仍然存在一样(可以单独将内存屏障优化掉)。

内存屏障只与内存模型中的高级概念(例如 acquire 和 release)间接相关。内存屏障指令只直接控制 CPU 与其缓存的交互,以及它的写缓冲区(持有等待刷新到内存的数据的存储)和它的用于等待加载或推测执行指令的缓冲。这些影响可能导致缓存、主内存和其他处理器之间的进一步交互。

几乎所有的处理器都至少支持一个粗粒度的屏障指令(通常称为 Fence,也叫全屏障),它保证了严格的有序性:在 Fence 之前的所有读操作(load)和写操作(store)先于在 Fence 之后的所有读操作(load)和写操作(store)执行完。对于任何的处理器来说,这通常都是最耗时的指令之一(它的开销通常接近甚至超过原子操作指令)。大多数处理器还支持更细粒度的屏障指令。

  • LoadLoad Barrier(读读屏障)指令 Load1; LoadLoad; Load2 保证了 Load1 先于 Load2 和后续所有的 load 指令加载数据。通常情况下,在执行预测读(speculative loads)或乱序处理(out-of-order processing)的处理器上需要显式的 LoadLoad Barrier。在始终保证读顺序(load ordering)的处理器上,这些屏障相当于无操作(no-ops)。
  • StoreStore Barrier(写写屏障)指令 Store1; StoreStore; Store2 保证了 Store1 的数据先于 Store2 及后续 store 指令的数据对其他处理器可见(刷新到内存)。通常情况下,在不保证严格按照顺序从写缓冲区(store buffers)或者 缓存(caches)刷新到其他处理器或内存的处理器上,需要使用 StoreStore Barrier。
  • LoadStore Barrier(读写屏障)指令 Load1; LoadStore; Store2 保证了 Load1 的加载数据先于 Store2 及后续 store 指令刷新数据到主内存。只有在乱序(out-of-order)处理器上,等待写指令(waiting store instructions)可以绕过读指令(loads)的情况下,才会需要使用 LoadStore 屏障。
  • StoreLoad Barrier(写读屏障)刷新写缓冲区,最耗时指令 Store1; StoreLoad; Load2 保证了 Store1 的数据对其他处理器可见(刷新数据到内存)先于 Load2 及后续的 load 指令加载数据。StoreLoad 屏障可以防止后续的读操作错误地使用了 Store1 写的数据,而不是使用来自另一个处理器的更近的对同一位置的写。因此只有需要将对同一个位置的写操作(stores)和随后的读操作(loads)分开时,才严格需要 StoreLoad 屏障。StoreLoad 屏障通常是开销最大的屏障,几乎所有的现代处理器都需要该屏障。之所以开销大,部分原因是它需要禁用绕过缓存(cache)从写缓冲区(Store Buffer)读取数据的机制。这可以通过让缓冲区完全刷新,外加暂停其他操作来实现,这就是 Fence 的效果。一般用 Fence 代替 StoreLoad Barrier ,所以事实上,执行 StoreLoad 指令同时也获得了其他三个屏障的效果,但是通过组合其他屏障通常不能获得与 StoreLoad Barrier 相同的效果。

表2 是各处理器支持的内存屏障和原子操作

表2

4.1 写缓冲与写屏障

严格按照MESI协议,核心0 在修改本地缓存之前,需要向其他核心发送 Invalid 消息,其他核心收到消息后,使他们本地对应的缓存行失效,并返回 Invalid acknowledgement 消息,核心0 收到后修改缓存行。这里核心0 等待其他核心返回确认消息的时间对核心来说是漫长的。

图6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了 Store Buffer ,当核心想修改缓存时,直接写入 Store uffer ,无需等待,继续处理其他事情,由 Store Buffer 完成后续工作。

图7

这样一来写的速度加快了,但是引来了新问题,下面代码的 bar 函数中的断言可能会失败。

int a = 0, b = 0;
// CPU0
void foo() {
    a = 1;
    b = 1;
}
// CPU1
void bar() {
    while (b == 0) continue;
    assert(a == 1);
}

第一种情况:CPU 为了提升运行效率和提高缓存命中率,采用了乱序执行

第二种情况:Store Buffer 在写入时,b 所对应的缓存行是 E 状态,a 所对应的缓存行是 S 状态,因为对 b 的修改不需要核心间同步,但是修改 a 则需要,也就是 b 会先写入缓存。与之对应 CPU1 中 a 是 S 状态,b 是 I 状态,由于 b 所对应的缓存区域是 I 状态,它就会向总线发出 BusRd 请求,那么 CPU1 就会先把 b 的最新值读到本地,完成变量 b 值的更新,但是从缓存直接读取 a 值是 0 。

举一个更极端的例子

// CPU0
void foo() {
    a = 1;
    b = a;
}

第一种情况不会发生了,原因是代码有依赖,不会乱序执行。但由于 Store Buffer 的存在,第二种情况仍然可能发生,原因同上。这会让人感到更加匪夷所思。

为了解决上面问题,引入了内存屏障屏障的作用是前边的读写操作未完成的情况下,后面的读写操作不能发生。这就是 Arm 上 dmb 指令的由来,它是数据内存屏障(Data Memory Barrier)的缩写。

int a = 0, b = 0; 
// CPU0
void foo() {
    a = 1;
    smp_mb(); //内存屏障,各CPU平台实现不一样
    b = 1;
}
// CPU1
void bar() {
    while (b == 0) continue;
    assert(a == 1);
}

加上内存屏障后,保证了 a 和 b 的写入缓存顺序。

总的来说,Store Buffer 提升了写性能,但放弃了缓存的顺序一致性,这种现象称为弱缓存一致性。通常情况下,多个 CPU 一起操作同一个变量的情况是比较少的,所以 Store Buffer 可以大幅提升程序的性能。但在需要核间同步的情况下,还是需要通过手动添加内存屏障来保证缓存一致性。

上面解决了核间同步的写问题,但是核间同步还有一个瓶颈,那就是读。

4.2 失效队列与读屏障

前面引入 Store Buffer 提升了写入速度,那么 invalid 消息确认速度相比起来就慢了,带来了速度不匹配,很容易导致 Store Buffer 的内容还没及时写到缓存里,自己就满了,从而失去了加速的作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引入了 Invalid Queue。收到 Invalid 消息的核心立刻返回 Invalid acknowledgement 消息,然后把 Invalid 消息加入 Invalid Queue ,等到空闲的时候再去处理 Invalid 消息。

图8

运行上面增加内存屏障的代码,第 11 行的断言又可能失败了。

核心0 中 a 所对应的缓存行是 S 状态,b 所对应的缓存行是 E 状态;核心1中 a 所对应的缓存行是 S 状态,b 所对应的缓存行是 I 状态;

  • 因为有内存屏障在,a 和 b的写入缓存的顺序不会乱。
  • a 先向其他核心发送 Invalid 消息,并且等待 Invalid 确认消息;
  • Invalid 消息先入 核心1 对应的 Invalid Queue 并立刻返回确认消息,等待 核心1 处理;
  • 核心0 收到确认消息后把 a 写入缓存,继续处理 b 的写入,由于 b 是 E 状态,直接写入缓存;
  • 核心1 发送 BusRd 消息,读取到新的 b 值,然后获取 a(状态)值是0,因为使其无效的消息还在 Invalid Queue 中,第 11 行断言失败。

引入 Invalid Queue 后,对核心1 来说看到的 a 和 b 的写入又出现乱序了。

解决办法是继续加内存屏障,核心1 想越过屏障必须清空 Invalid Queue,及时处理了对 a 的无效,然后读取到新的 a 值,如下代码:

int a = 0, b = 0;
// CPU0
void foo() {
    a = 1;
    smp_mb();
    b = 1;
}
// CPU1
void bar() {
    while (b == 0) continue;
    smp_mb(); //继续加内存屏障
    assert(a == 1);
}

这里使用的内存屏障是全屏障,包括读写屏障,过于严格了,会导致性能下降,所以有了细粒度的读屏障写屏障

4.3 读写屏障分离

分离的写屏障和读屏障的出现,是为了更加精细地控制 Store Buffer  Invalid Queue 的顺序。

  • 读屏障不允许其前后的读操作越过屏障;
  • 写屏障不允许其前后的写操作越过屏障;

优化前面的代码如下

int a = 0, b = 0;
// CPU0
void foo() {
  a = 1;
  smp_wmb(); //写屏障
  b = 1;
}
// CPU1
void bar() {
  while (b == 0) continue;
  smp_rmb(); //读屏障
  assert(a == 1);
}

这种修改只有在区分读写屏障的体系结构里才会有作用,比如alpha结构。在x86Arm中是没有作用的,因为 x86 采用了 TSO模型,后面会详细介绍,而 Arm 采用了单向屏障。

4.4 单向屏障

单向屏障 (half-way barrier) 也是一种内存屏障,但它不是以读写来区分的,而是像单行道一样,只允许单向通行,例如 ARM 中的 stlr 和 ldar 指令就是这样。

  • stlr 的全称是 store release register,包括 StoreStore barrier 和 LoadStore barrier(场景少),通常使用 release 语义将寄存器的值写入内存;
  • ldar 的全称是 load acquire register,包括 LoadLoad barrier 和 LoadStore barrier(对,你没看错,我没写错),通常使用 acquire 语义从内存中将值加载入寄存器;
  • release 语义的内存屏障只不允许其前面的读写向后越过屏障,挡前不挡后
  • acquire 语义的内存屏障只不允许其后面的读写向前越过屏障,挡后不挡前;
  • StoreLoad barrier 就只能使用 dmb(全屏障) 代替了。

图9 ARM Figure 13.2. One-way barriers

理论普及的差不多了,接下单独来说说服务端同学工作中最常用的 x86 内存模型,填一下 4.3 中留下的坑。未完待续......

原文作者:一起学嵌入式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loradmin.cn/o/951957.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简化网络中IP地址分配的利器

文章目录 一、引言二、什么是DHCP&#xff1f;三、DHCP的工作原理IP地址分配流程解决多服务器冲突IP地址租约更新 四、DHCP中继代理五、相关命令 首先可以看下思维导图&#xff0c;以便更好的理解接下来的内容。 一、引言 在局域网中&#xff0c;手动配置静态IP地址不仅繁琐…

22.3D等距社交媒体菜单的悬停特效

效果 源码 <!doctype html> <html><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CSS Isometric Social Media Menu</title><link rel="stylesheet" href="https://cdnjs.cloudflare.com/ajax/libs/font-awesome/6.1.…

ThinkPHP 集成 jwt 技术 token 验证

ThinkPHP 集成 jwt 技术 token 验证 一、思路流程二、安装 firebase/php-jwt三、封装token类四、创建中间件&#xff0c;检验Token校验时效性五、配置路由中间件六、写几个测试方法&#xff0c;通过postman去验证 一、思路流程 客户端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请求登录服务端收到请求&…

Android-关于页面卡顿的排查工具与监测方案

作者&#xff1a;一碗清汤面 前言 关于卡顿这件事已经是老生常谈了&#xff0c;卡顿对于用户来说是敏感的&#xff0c;容易被用户直接感受到的。那么究其原因&#xff0c;卡顿该如何定义&#xff0c;对于卡顿的发生该如何排查问题&#xff0c;当线上用户卡顿时&#xff0c;在线…

Android Aidl跨进程通讯(二)--异常捕获处理

学更好的别人&#xff0c; 做更好的自己。 ——《微卡智享》 本文长度为1623字&#xff0c;预计阅读5分钟 前言 上一篇《Android Aidl跨进程通讯的简单使用》中介绍了跨进程的通讯处理&#xff0c;在进程间的数据通过Aidl实现了交互&#xff0c;项目中经常会遇到Bug&#xff0c…

charles证书失效解决方法

1. 先reset 2. 再下载&#xff08;即下载最新的证书&#xff09; 钥匙串中信任后即可正常使用

图像分割模型GUI应用:基于Tkinter和MMseg实现

简介 本篇博客介绍了一个使用Python的Tkinter库和MMseg图像分割库创建的图像分割模型GUI应用。该应用允许用户加载图像文件夹&#xff0c;浏览加载的图像&#xff0c;并对选定的图像执行分割推断&#xff0c;展示分割结果。这个应用演示了如何使用图形界面与深度学习模型结合&…

PageObject三层架构模式实现之数据驱动

接上一篇PageObject三层架构模式实现&#xff0c;发现我们的用户名和密码都是在代码中写死的&#xff0c;如果要测试不同用户名和密码的登录&#xff0c;那么每执行一次就要修改一次代码。这样效果非常不好。 因此本篇文章介绍如何实现数据驱动并且记录下每次操作的日志。 在…

SpringBoot - Google EventBus、AsyncEventBus

介绍 EventBus 顾名思义&#xff0c;事件总线&#xff0c;是一个轻量级的发布/订阅模式的应用模式&#xff0c;最初设计及应用源与 google guava 库。 相比于各种 MQ 中间件更加简洁、轻量&#xff0c;它可以在单体非分布式的小型应用模块内部使用&#xff08;即同一个JVM范围…

数字孪生智慧工厂:电缆厂 3D 可视化管控系统

近年来&#xff0c;我国各类器材制造业已经开始向数字化生产转型&#xff0c;使得生产流程变得更加精准高效。通过应用智能设备、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xff0c;企业可以更好地监控生产线上的运行和质量情况&#xff0c;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xff0c;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Vlan和Trunk

文章目录 一、VLAN的定义与背景1. 传统以太网的问题&#xff08;广播域&#xff09;2. 用VLAN隔离广播域3. VLAN的优点与应用 二、VLAN的转发过程举例三、802.1Q标签&#xff1a;帧格式与作用四、VLAN工作原理交换机端口类型AccessTrunkHybrid PVID&#xff08;Port VLAN ID&am…

十三、享元模式

一、什么是享元模式 享元&#xff08;Flyweight&#xff09;模式的定义&#xff1a;运用共享技术来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对象的复用。它通过共享已经存在的对象来大幅度减少需要创建的对象数量、避免大量相似类的开销&#xff0c;从而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享元&#xff08;F…

C语言拷贝一个文件。

今天学习了如何用c语言拷贝一个文件&#xff0c;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的拷贝一个文件&#xff0c;特此记录一下。 #include<stdio.h>int main() {FILE * pfr fopen("1.txt", "r"); //打开文件1.txt 用读的模式if (pfr NULL){return 1;}FILE* pfw fo…

1.RTKLIB环境配置和调试

1.源码下载 下载链接&#xff1a;rtklib 注&#xff1a;2.4.2 p13为稳定版本&#xff08;标识p代表稳定版本&#xff09;&#xff0c;2.4.3 b34为最新实验版本&#xff08;标识b&#xff09;。点击2.4.3 b34 的Source Programs and Data 链接下载源码。 2.环境配置 **集成…

Linux系统文件权限修改:permission denied

最近遇到文件夹权限的问题 通过命令发现www缺少写和执行的权限 然后赋予所有权限 下面是一些详解&#xff1a; 要赋予文件或目录写入权限&#xff0c;可以使用 chmod 命令。 命令的基本语法是&#xff1a; chmod <permissions> <file or directory>其中 <…

【测试】笔试01

文章目录 1. 按照瀑布模型的阶段划分&#xff0c;软件测试可以分为单元测试&#xff0c;集成测试&#xff0c;系统测试。请问以下哪项测试不属于系统测试的内容&#xff08; &#xff09;2. 测试设计员的职责有哪些&#xff1f;3. 针对程序段&#xff1a;IF&#xff08;A||B||C…

xsschallenge靶场练习1-13关

文章目录 第一关第二关第三关第四关第五关第六关第七关第八关第九关第十关第十一关第十二关第十三关 第一关 观察页面 http://192.168.80.139/xsschallenge/level1.php?nametest尝试在name后面输入最近基本的xss语法 <script>alert(1)</script>第二关 查看页面源…

Java【手撕滑动窗口】LeetCode 3. “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子串“, 图文详解思路分析 + 代码

文章目录 前言一、长度最小子数组1, 题目2, 思路分析3, 代码 前言 各位读者好, 我是小陈, 这是我的个人主页, 希望我的专栏能够帮助到你: &#x1f4d5; JavaSE基础: 基础语法, 类和对象, 封装继承多态, 接口, 综合小练习图书管理系统等 &#x1f4d7; Java数据结构: 顺序表, 链…

(二十)大数据实战——Flume数据采集的基本案例实战

前言 本节内容我们主要介绍几个Flume数据采集的基本案例&#xff0c;包括监控端口数据、实时监控单个追加文件、实时监控目录下多个新文件、实时监控目录下的多个追加文件等案例。完成flume数据监控的基本使用。 正文 监控端口数据 ①需求说明 - 使用 Flume 监听一个端口&am…

Unity碰撞检测

Unity碰撞检测 前言准备材料代码使用OnCollisionEnter()进行碰撞Collider状态代码 使用OnTriggerEnter()进行碰撞Collider状态代码 区别代码OnCollisionEnter()OnTriggerEnter() 碰撞显示效果OnCollisionEnter()OnTriggerEnter() 提示结语 前言 碰撞检测可以说时学习Unity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