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饮料界已经分化出了诸多新品类,无糖气泡水、功能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含乳饮料等等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这一现象促使全行业产品都在向多样化转变,其中乳制品的结构分化尤为明显。
然而,身处“局中”的李子园却独树一帜。近日,李子园发布2023上半年业绩快报,财报数据显示,2023H1李子园实现营收7.01 亿元,同增0.06%;归母净利润达到1.35 亿元,同增30.5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0 亿元,同增55.97%。
面对乳制品持续的结构分化,李子园主打一款甜牛奶成功“出圈”,上半年的品牌升级以及部分产品提价策略也都在消费市场中获得正向反馈。但面对瞬息万变的消费市场,李子园是否会一直坚守大单品策略?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的业绩表现能否一直持续?
营收净利双增,品牌升级焕发增长动力?
从业绩快报来看,李子园2023H1整体营收增长稳健,符合市场预期。尽管在2023年二季度,李子园实现营业收入3.56 亿元,同比下滑0.9%,但并未影响上半年整体业绩录得正向增长。
净利润方面,2023年二季度,李子园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75 亿元,同比增长21.1%。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也涨超30%,整体盈利能力可圈可点。
而今年上半年李子园盈利能力的明显提升,受益于多重因素影响。其一,李子园对旗下部分产品进行了提价。2022年6月1日晚间,李子园宣布,将对部分甜牛奶乳饮料及风味乳饮料系列的出厂价格进行调整,提价幅度为 6%-9%不等,新价格自2022年7月1日开始实施。
这一轮涨价,主要受前期包材、运输、能源等成本持续增加所致。尽管,涨价初期,市场不太看好李子园的提价举措,多数人一度认为产品调价不一定会使公司营收、利润实现正增长,但结合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来看,李子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担忧和质疑。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原材料大包粉价格下行,以及李子园加大了国产奶粉采购比例,相对便宜的价格也致使公司毛利率大幅提升。
据博亚和讯网消息,2022年,进口大包粉折原料奶的均价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变化,直至2022年12月大包粉降至3.63元/kg,与最高点相比下降了10.8%。
其二,李子园对其品牌形象与定位进行了全新升级。今年七月,李子园与“华与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后,便重新打造了品牌口号、产品包装,以更年轻化的品牌形象拥抱新生代消费群体。
除此以外,李子园还通过投放央视广告,借助权威平台、线上新媒体渠道加强推广覆盖,并配合全国百余座城市的高铁、地铁和公交广告迅速打开知名度,线上加线下搭配的组合拳确实打出了不错的触达效果。
据华鑫证券消息,李子园下半年仍将继续加大广告投放力度,覆盖全国100 余个城市,并与5大央视频道广告合作,拉升品牌高度。
整体来看,上半年李子园尝到了产品提价、品牌全新升级以及奶粉国产替代的甜头,而持续波动的原材料价格也潜藏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下半年李子园想要保持营收净利的持续上涨,仍面临不小的考验。
爆款大单品能红多久,多品类才是终点?
回顾2023上半年,李子园甜牛奶作为一款含乳饮料,其凭借突出的产品力、精准的定位以及差异化的特色,成为含乳饮料这一细分赛道的爆款。
然而,消费观念等多重因素都在推动乳业市场产品结构发生变化,企业若仅靠一款大单品开拓市场,发展潜力有限。
一方面,越来越多乳品企业入局,乳制品市场的消费人群也呈现出明显的细分化趋势。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国内乳制品市场面向的消费群体从早期的上班族和在校生,拓展至50岁以上的中年人群体。消费场景也从早餐延伸至运动、健身、代餐等细分场景。
同时,消费者对于乳制品口味的需求逐渐趋向于多样化,衍生的乳制品关联产品如雪糕、奶酒、奶酪等也获得更多重视。
基于此,业内诸多乳品企业纷纷行动起来。2022年,光明集团推出光明优倍鲜奶冰淇淋,成为上海地区高端冰淇淋的代表性品牌;2022年8月,菊乐乳业推出酸乐奶雪糕等。因此,挖掘市场新的增长点成为入局者博弈的重点。
另一方面,李子园甜牛奶的同类产品娃哈哈AD钙奶、营养快线等都曾红极一时,但竞争之下也逐渐式微。据国信证券消息,从竞品销售体量来看,AD 钙奶于2009年销售额就已超过30亿人民币;营养快线于2013年销售额突破200亿人民币。而后随着含乳饮料赛道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大单品,这些品牌面临销量下滑的风险。比如,娃哈哈直至2022年,才终于重回百亿销售额,且市场中一度充斥着“再造下一个娃哈哈”之路越来越难走的声音。
因此,无论是参考市场的变化趋势,还是借鉴以往爆款的发展历程,都在提醒李子园紧跟消费新趋势,不断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加速推出新品,拓宽产品矩阵。
目前来看,2023年,李子园已将战略重心转向加快推新。今年2月李子园新推320ml 的0 蔗糖系列新品,主打低热量以及无需吸管的开盖即饮设计,意在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进一步拓展消费群体。
然而,结合市场需求的同时,李子园还应当加强渠道的布局,尤其是线上渠道。过去,超市、大卖场、杂货店等线下场所均为乳制品的主要零售渠道,但近年来,线上渠道的零售占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据智库数据,2023年线上市场已经成为了我国乳制品市场最为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其占比由2022年的15%增长至近20.0%。
反观李子园在各大线上平台的布局,明显有所欠缺。其中,李子园在抖音平台仅有5.8万粉丝,而在小红书平台粉丝数则并未过万。据平台消息,截至2023年8月15日,李子园入驻小红书仅一年。
综合来看,李子园在线上渠道的影响力较小,且起步时间较晚。因此,在逐渐被重视的线上渠道,李子园若想后来居上,还需奋起直追。
结语
继7月举办的超级品牌发布会后,李子园将品牌形象与定位进行全新升级,加强了与“青春”的关联,也强化了“甜”的产品属性,鲜明的品牌形象更易获取消费者心智,这无疑是李子园重新审视自身后的一大跨越。
而下半年李子园若想持续业绩增长态势,基于产品端进行品牌升级的同时,还需补足线上渠道的短板,并紧跟市场需求,加快产品推新速度。
承载8090后童年的李子园,能否围绕“青春”与“甜”两大关键词塑造独有的品牌价值,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璟松
来源:松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