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有时在处理请求之前或之后需要执行一部分代码,比如:创建数据库链接或进行登陆权限认证等,在请求结束时指定数据的交互格式等。 为了避免在每个视图函数中编写重复的代码,flask提供了注册通用函数的功能(请求钩子)。
注册的函数可在请求被分发到视图函数之前或之后调用,请求钩子是通过装饰器的形式实现,Flask支持以下四种请求钩子:
-
before_first_request:在第一个请求处理之前运行
-
before_request:在每次请求之前运行
-
after_request:在每次请求之后运行
-
接受参数:视图函数的响应对象
-
需要将参数中的响应对象在此方法中进行返回
-
-
teardown_request:在每次请求之后运行
-
接受参数:错误信息对象
-
代码示例
# 设置访问路径,项目根路径将访问以下index方法
@app.route("/")
def index():
return "hello world!!!!"
@app.route("/test")
def test():
a=1/0
return "hello world test!!!!"
@app.before_first_request
def handle_before_first_request():
"""
在第一次请求之前执行
"""
print("handle_before_first_request..............")
@app.before_request
def handle_before_request():
"""
在每次请求前执行
"""
print("handle_before_request..........")
@app.after_request
def handle_after_request(response):
"""
在每次请求处理之后执行 ,如果有异常则不执行
"""
print("handle_after_request....")
print(response)
return response
@app.teardown_request
def handle_teardown_request(error):
"""
在每次请求处理之后执行,不管是否有异常都执行
:param error:
:return:
"""
print("handle_teardown_request.....")
print(error)
调用index接口
控制台输出如下:
继续调用test接口(接口中有除0异常)
控制台输出如下:
结论
-
@app.before_first_request:只会在第一次调用视图函数前执行一次,之后再调用不会执行
-
@app.before_request:每次调用视图函数前都会执行
-
@app.after_request:每次调用视图函数后都会执行,必须要返回response对象,如果出现异常,则会接收到状态码为 500 的服务器异常对象,该异常是flask内置的异常结果
-
@app.teardown_request:每次调用视图函数后都会执行,不需要返回response对象,如果出现异常,可以接收到具体的异常信息对象
程序猿与投资生活实录已改名为 程序猿知秋,WX 公众号同款,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