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定义
- 举例
- 内存泄漏的危害
- 内存泄漏的种类
- 如何避免内存泄漏
定义
内存泄漏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申请的内存空间没有被正确释放或回收,导致这些内存无法再次使用的情况。简而言之,内存泄漏就是程序中已经分配的内存没有被及时释放,造成内存资源的浪费和不可回收。
举例
例如下面的代码:
void Func()
{
// Func() 内部出现异常
// ...
}
void MemoryLeaks()
{
// 1.内存申请了忘记释放
int* p1 = (int*)malloc(sizeof(int));
int* p2 = new int;
// 2.异常安全问题
int* p3 = new int[10];
Func(); // 此时 Func 函数抛异常导致 delete[] p3未执行,p3没有被释放.
delete[] p3; // 该代码未执行,存在内存泄漏
}
对于上述代码:
- 对于p1,p2来说,代码申请了内存但并未释放,会导致内存泄漏。
- 对于p3,假设
Func()
内部存在异常,当我们执行到Func()
时,由于出现异常,程序会终止,而后面的delete[] p3
并未执行,导致内存泄漏。
内存泄漏的危害
如图所列举的,总的来说:内存泄漏对于程序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都带来了严重的风险。开发人员应该注意及时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采用合理的内存管理措施,以避免内存泄漏带来的危害。
内存泄漏的种类
如何避免内存泄漏
当在写程序时,开发人员(即我们写代码时)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避免内存泄漏:
- 明确内存管理责任:了解程序中各个部分的内存管理责任,并将其明确分配给相应的开发人员或团队。确保每个开发人员都清楚自己负责的内存分配和释放。
- 正确使用动态内存分配函数:使用动态内存分配函数(如new、malloc等)时,要确保每次分配的内存都有相应的释放操作。在创建对象后,及时调用delete或free来释放内存。
- 使用智能指针:智能指针是一种自动管理内存的工具,可以自动释放对象所占用的内存。使用智能指针(如std::shared_ptr、std::unique_ptr等)可以避免手动管理内存分配和释放带来的问题。
- 注意对象的生命周期:确保每个对象在不再使用时能够正确释放。在设计和编写代码时,要考虑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和生命周期,避免对象产生循环引用导致内存泄漏。
- 及时释放资源:在使用其他系统资源(如文件、网络连接、数据库连接等)时,要注意及时关闭或释放这些资源。使用try-finally或RAII(资源获取即初始化)等机制确保资源的正确释放。
- 使用工具进行内存泄漏检测:使用内存泄漏检测工具(如Valgrind、Visual Leak Detector等)来帮助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内存泄漏问题。这些工具可以检测出未释放的内存和资源,辅助开发人员进行修复。
- 进行内存泄漏测试:在开发过程中,进行内存泄漏的测试是很重要的。通过模拟各种场景和输入,并监测内存使用情况,可以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内存泄漏问题。
总结来说我们 对付 内存泄漏的情况主要有两种解决类型,
- 一种是提前预防,如使用智能指针等避免造成内存泄漏。
- 另一种是事后查错,如用内存泄漏检测工具。